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植-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身都有好处,又能帮曹植的忙,张燕肯定乐于为之。

田豫对这一点,早就看透,也不在意,轻笑道:“那袁显思一路又如何?”

曹植淡然道:“冀州那边我曹家奈何不得,然青徐方面我曹家早有大军枕戈待旦,若袁显思遣大军北上,青徐曹军自会北上。若袁显思派的人少了,本公子亦不惧他。”

田豫点头道:“好,这也算你说得过去,但我渔阳三万大军,曹公子总不能忽视吧。”

听到这话,曹植神色凝重地点头道:“不错,所以本公子来了!”

田豫闻言,深深地望了曹植一眼,随即喝道:“曹子建你就当真这么有信心,说降田某?吾此时仅看在子龙面上,才不将汝拿下,若再发狂言,休怪吾乱棍打出!”

曹植无所畏惧地点头道:“不错,首先是功劳,先生若相助本公子,让本公子可守稳幽州,那么南北夹击之下,袁本初必败。那么以此功劳,我父必不会待薄先生。”

听到这话,田豫无所谓地拂袖道:“田某一向不在乎荣华富贵。”

曹植没有半点意外地点头道:“此事植当然知道,先生志在报国,不然的话也不会劝子龙相投刘玄德。但是植以为,刘玄德难以救国。”顿了一下,曹植将声音放缓道:“方今天下大乱,其因乃汉制已崩,而无适合时代这新制出现。袁家背后则是关东所有世家,袁家若胜,先生应该清楚,掌控天下的必然是世家,如此寒门为官之路被绝。天下仅为世家所把持,让天下千万百姓供养天下千百世家,此谓之私!满足的是世家一己之私欲!”

说到这里,曹植顿了一下,深吸口气接着道:“若助我曹家,天下则不会被世家所掌,农、工、商皆受扶住,寒门亦报国有门,世家亦遵圣人遗训,教化万民。如此,放乃真正大治之道。”

田豫听完并没有如赵云当时一般激动,并没有受到太大的触动,摇头道:“言过其实。”随即转头望向赵云道:“子龙,汝就是被其此言所惑?”

赵云见着,只是笑而不语。

田豫轻轻摇头道:“诚然,汉制崩溃而无新制,的确乃如今大乱之因。世家主政,的确无益,故此吾才要子龙投玄德,恢复汉制!”

曹植不屑一笑道:“恢复汉制?只不知国让先生要恢复的是高祖之制,还是武皇帝之制?”

高祖之制,就是无为而治;武皇帝之制,就是独尊儒术。听到曹植此问,田豫沉吟了下来,没有回答。

曹植见到,却是说道:“重立高祖之制,世家当如何处之?重立武皇帝之制,那寒门又如何处之?”顿了一顿,曹植接着说道:“武皇帝以前,天下无世家,然方今天下早已为世家所把持,天下格局早变。恢复汉制,并不能治乱世,唯有于汉制上推陈出新,立新制,方能平定乱世!”

听到这话,田豫不自觉地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子建既有此想法,那应该心中早有想法吧。”

曹植轻轻点头道:“植年岁虽小,然农、工、商等都接触过。治平天下,当以农为本。唯有农,方能保证百姓之温饱。然仅靠农,并不足够,工匠制器,能让百姓耕作更方便,制兵器则可御强敌。而商,则将利之所得,扩至最大。故植以为,不以农为本,难以立国;不重百工,难以强国;不重商业,则难以富国!士人则在其中起领导作用,以才学、品德、考试之法取士,而非以出身定官品,此方为正道。”

曹植所言这问题,可算是他这些年结合古今,想法之大成。

无论古今,中国社会都难以摆脱,士农工商这四个阶层。各行各业,绝大部分都可以归类到这四个阶层之中,当然尚有些隐士,就不论了。

曹植脑袋之中装着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头一千多年,中国社会主要都是以农为本,而像唐、宋、明等朝代,除却以农为本之外,也是农工商并重。故而,这些朝代才相继有盛世出现。

然到曹植那个年代,以农为本的思想早就丢却。其所在那朝,头三十年以工为本,后三十年则以商为本。农,都被放到稍次的地方。

然而事实证明,以工为本或以商为本,都有重大缺陷。

首先以工为本,商业限制、农业得不到支持,百姓无积极性,饿死者甚重,以至于最后亦自行崩溃。而以商为本,看似没有不妥,且异常繁荣。然而商就如无根之浮萍,所构筑起来的繁华都如空中楼阁,经不起大风大浪。稍有动静,国即会被动摇,轻则伤筋动骨,重则难以翻身。而且以商为本,更会让利字当头,以致道德沦丧。

而以农为本,最起码可以将百姓之温饱解决。人之生存最大问题解决,方可谈发展。以工为本,而忽视农业,即会饿殍遍地。以商为本,看似以商品交换粮食,可以解决此生存问题。然商所依赖的乃别人,而非己,基础不稳,即便楼阁建得再高,也会倒塌。

不过单单靠农,而轻工、商又不可行。农只能解决本,而强国则必须依赖工与器。而工、器又不足以富国,故而又必须用到商。

故此,以农为本,工商并重是为最稳妥之策。大汉以农立国,然儒生轻工、商,以致工、商皆受鄙薄。如今曹植要重定新制,当农、工、商并重,其中农为根本。这才能做到立国、强国、富国。

除此之外,对待寒门与世家问题,最好的解决之法乃量才录用,引入考试之策。中加入品德评定,另外尚有治廉之法。这些都是后话,曹植只是稍提几句,并没有深说。

然而,仅仅以农为本,农工商并重之议,却是引得田豫深思不已。一直以来,大汉虽然说不上穷,但要说富却绝对算不上。风调雨顺之年还有,会有盈余,然当天灾不断之时,大汉国库就会屡屡亏空。

这些,田豫以前读书的时候就常有读到。以前,他还想不到问题所在,现在被曹植一点,再加上这几年,与曹家相关的曲辕犁、翻车等农具,以及印刷术、造纸术、天然居、茶坊等与工、商有关的产业出现,田豫就察觉到其中的问题了。

中原之破败,田豫是知道的。曹操能在短短数年之内发展起来,被在实力上可以抗衡袁绍,跟这些不无关系。分开来看,或许觉得没什么,但是合到一起,就会发现这些东西一起发出的力量是惊人的。

从曹操迎天子驾真正发展,满打满算还只是五年。五年就将一个破败的中原,发展到可以跟富庶的河北抗衡,绝对不简单。

田豫也是能吏,通过各种手段,将农具、茶坊、天然居等资料都弄到手,而且还亲自试验过。平心而论,田豫也觉得这些东西和方法对让百姓富足非常有效。

故此,听完曹植此论,田豫沉默在当场。

曹植见着田豫沉默不语,微微一笑道:“国让先生,袁本初或许一时势大,然而这只不过是其先天比我曹家要好而已。若说真正于天下有益,当是我曹家。先生现在之选择,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前途,更与天下苍生乃至往后数百年我华夏之国运有莫大关联。先生久在幽州,当知道胡人如今虽然依附我大汉,然其狼子野心并未死,一旦我大汉内乱以致空虚,白登之围重演不说,更有可能我华夏会沦于异族之手!望国让先生慎之!”

前面的问题只是引起田豫的深思,那么后面的问题,田豫听到之后却是浑身一颤。异族问题他最为清楚不过,而曹植所言他也颇为认同。若两相结合,袁绍一统天下,然未能让天下大治,反而让华夏式微,那么强悍的外族入境之下,那么受灾的将是华夏子孙。想到此处,田豫脸色当即变得阴沉起来。

见到这一幕,曹植暗喜道:“有门了!”

然而就在此时,大厅的正门忽然被推开,一人昂首大步而进,凝声道:“国让,切不可听此子胡言乱语!其乃是袁将军头号敌人,若我等将他拿下,将是大功一件。”说到这里,那声喝道:“来人,速将逆贼曹植拿下!”

“诺!”

听得那人的话,只见无数手持刀枪的袁军士卒从外面涌将进来。

见到这一幕,赵云大惊失色,整个人轻跃,护在曹植的跟前,凝声大喝道:“赵云在此,休伤吾主!”

为首那人听到之话,大笑道:“赵子龙,你真以为能能护着此子杀出去不成?现在渔阳城四门被封,田府之外也有数千大军,今天你们是插翅难飞!不过吾敬你是一条汉子,若汝出手拿下逆贼曹植,吾可以向袁将军保举于你,只不知你意下如何?”说到这里,那人看向赵云的目光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ro!~!



┗┛

第一卷 徐州风云 第三百九十四章 说降成功

第三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