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植-第7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寿春城的两市也逐渐露出了繁荣之象了!

正文 第四百五十章 曹植与司马懿的暗斗

无弹窗小说网,万名迷同时在线    就在寿春城以客栈为首,各类店铺纷纷冒起之时,荀或一行终于来到寿春城了。几人坐着马车来到城下的时候,见到城墙依旧残破之时,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城墙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外观,还是一座城池的防御力。特别是现在,战争随时可以爆发,若城墙不坚固,那就代表此城不稳。而像寿春这么重要的地方”若是失守,对曹营的影响可谓极大。

只看城墙,便已经让荀或产生了不满。倒是司马懿,边看之余心中冷笑不止。

当进城之时,眼见城内挤满的百姓,却是让荀或等人露出不解之色。这么一座残破的寿春城内,百姓竟然能与许昌相比,实在让他们有些不解。

然而当荀或看见城门附近的那些杂乱的茅草木屋时,不满之色再次涌到脸上。然转念一想”曹植只来大半年”不满之色却是压了下去。毕竟所谓大半年时间,一半以上只怕都忙碌在春耕上,剩余的时间即便换上了他,也不可能处理太多。

荀或还是觉得,曹植应该先巩固城防,而后再做其他。

荀或不少惊喜,当他们一行越过最外层,进入到东西两市的范围之内时,眼中却是露出诧异的神色。

但见东西两市内,地上全是石板路,极为整洁。而道路的两旁则是各种砖瓦建筑成的店铺,横竖排列异常整齐,即便许昌城的两市”也未必能比得上。再有让众人惊讶的是,百姓们的表情。

寿春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在这个战乱频繁的年代”百姓脸上露出这等笑容,可谓极之罕见,即便许昌的百姓也没有。而且,众人也发现,城内都充斥着勃勃的朝气,方才由于那些残破的茅草木屋映衬”众人并没有发现。然而现在进入了砖瓦建筑群,这朝气就变得十分明显了。

两市内不断有工匠和木匠在建筑新的店铺,而经过的百姓有时也会出手帮忙。城内百姓虽多,然而却并不拥挤”大人都有序地行走,遇上小孩和老人的时候,更会礼让。

见到这一幕”荀或原来充斥在脸上的不满已经消散。他虽然不知道参与寿春城重建有多少人,然而在春耕之后还能弄出这么一大片砖瓦建筑和石板路,难度可谓极大。虽然荀或还是对曹植不先修葺城防而重建城内的理念持不同意见”但剔除这一点”从城外那一片金黄的稻田”以及眼前这批建筑,曹植管治淮南这大半年的成绩,也是值得肯定的。

沿着两市中间的大街而行”很快便来到了太守府前。曹植带着刘晔等人”已经在那里候着。眼见荀或下车,曹植立即上前行礼道:“植见过老师。”

荀或看着已经跟自己差不多高的曹植”微笑着颌首道:“大半年没见”子建能做出这番成绩,主公若知道只怕会欢喜异常。”

曹植连忙谦逊道:“老师谬赞了”植有今日,都是老师教导有方。”

荀或闻言轻轻颌首,这时韩浩等人也下车了”曹植却是上前行礼道:“植见过韩先生。”韩浩见着”连忙回礼。

不过对于陈群和司马懿,曹植可没有这么客气,只是淡笑着打招呼道:“长文兄、仲达兄有礼了。”打招呼之余”曹植也在上下打量着司马懿。数年不见,司马懿比之当年沉稳了许多”锋芒更加内敛。

这非但没有让曹植放松,心中对于司马懿的评估更高了几分。曹植非常清楚,司马懿这家伙天生就能装”越是内敛越是可怕。

在曹植打量司马懿的同时”他也是在打量曹植。与当年相比”曹植身上少了几分儒雅,多了几分肃杀,这是上了战场之后练就出来的。对于这肃杀,司马懿是忌惮不已。若是寻常谋士,多谋之余会少了几分果决。然而带过兵,亲历过战场的文士”在多谋之余则会多了股狠辣,这是成大事者不可少的。

这一点从曹操、贾诩身上就能看得清楚。若要搬上历史”司马懿自己亦如是,年少时候的司马懿仅是多智”然而当他带兵与诸葛亮相抗的时候,练就出来的那股狠辣让人心惊。

现在的曹植,却是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多智之余亦是狠辣。故此,当司马懿察觉到曹植身上的肃杀之气时”也是将这个老对手的危险程度连升几个级别。

不过表面上司马懿并没有露出什么破绽”和陈群一同拱手回道:“见过四公子。”

一番客套之后,曹植却是对荀或道:“老师,我们进去才说话吧。”,荀或点了点头,当先走了进去。曹植则是陪着韩浩,跟在荀或身后,而刘晔则陪着陈群和司马懿。

分宾主坐下,奉茶之后”曹植却是笑道:,“老师能来相助,实在是学生之幸。”

荀或轻喝了一口热茶,才说道:“主公对子建之改草之意极为重视,为师也想来亲自听听子建的说法。”,提到这个,曹植目光一凝”郑重道:“学生的卷册,想来老师也已经看过。”眼见荀或点头”曹植又接着道:“学生以为,这杂税一项只饱了各地官吏的私囊,而对朝廷没太大好处,相反还加重百姓负担。

学生以为,应当将杂税取消!”

此言一出,荀或没什么表示,陈群便已经摇头道:“四公子此意不可行。杂税并不一定饱了各地官吏的私囊。首先田税和人头税等”要上缴朝廷,各地能保留的钱并不多。而官员本身支出不少,最起码属吏的月傣就是要官员自行支出”若各地没有自行的税入,哪能保证支出,单靠官员的傣禄,怕是不够。故而杂税方面,吾以为应有所保留。”

陈群显然是有准备而来的”但曹植也不得不承认,杂税在某程度上”确实起到他所言的这个作用。毕竟,这时代官和吏是分得十分清楚的。官吃的是朝廷的傣禄,而吏则为官所聘用,靠的是官给的**。

当官的傣禄说少不算少,然若说多,那也未必。毕竟这个时代是以家族论,一个人当官了,要照顾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父母、妻儿,还有就是家族中人。虽说亲疏有别,然而三代以内要照顾,那是必然的。

而像荀家那等”整个家族中很多人都有出息的毕竟是少数。如此一来”可能当官的一、两位”便是整个家族的支柱。一份傣禄,既要招聘属吏,又要照顾偌大的一个家族”确实不够使用。

而且很多时候,一些州郡之长只靠傣禄”还不够属吏的支出,要靠家中田产补贴。故而,杂税的取消,影响的确是巨大的。

陈群提出的问题,荀或听完之后也是不自觉地点了点头。然对此”曹植早有对策”微笑道:,“此事其实不难,其实吾一直以为,属吏不应该全由各官员支付其月傣。可由朝廷固定支出部分,若要另行增加,则由各地官员自行从傣禄中给予。”

陈群闻言没有说话”韩浩却是皱眉道:“各州郡官员属吏极多,若是皆由朝廷支出其傣禄,这……”,曹植微笑道:“这俸禄可以比官员的低”而且各州郡属吏,不少都是冗员,可借此机会”将属吏全部登记在册。朝廷更可规定,刺史、太守、县令属吏几人”多出者自行支出。如此一来,便可裁汰冗员”增加效率。”说到这里”曹植露出得意的笑容瞥了陈群一眼。

陈群根本没有注意到曹植的笑容,但是他的话却是让陈群脸色发黑。天下间谁都清楚,各州郡属吏,大都是世家子弟。而且是那些读高不成、低不就,又不能举孝廉的人。这些家伙又没有一技之长”只因识几个字,利用家族的关系安插进去当属吏,也算可以混些日子,不至于每日无所事事。

正是如此,便导致了各州郡出现冗员,这也是为何,官员的月傣会不够属吏支出的缘故。不过有了杂税的收入,这部分支出倒是没什么。而且杂税的支出,各地官吏和世家同穿一条裤子,大家都有好处,故而让各世家安排些家人进去当属吏,也没什么不可。

这便是各地官员与世家之间所构筑成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杂税乃是维系他们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曹植提出要废除大部分的杂税,损害的最主要还是世家的利益。

须知道,大难临头各自飞,若曹操废止杂税的命令下达,各地官员都是由他所提拔,这等需要自保的时刻,他们定会舍弃与各大世家的合作”清走那些冗员。这时”损失最大的还是世家。

曹植这一招不可谓不毒,完全将世家孤立起来对付打压,而将百姓跟曹操的利益连到一体。而最高明的还是,这招对大世家影响不大。就如荀家,他们本就人才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