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植-第7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乃是曹彰的岳父,但是曹彰并没有继承曹操的心思,且以他的资质,也不可能继承,曹彰最多只能当驻守一方的大将像曹彰这种,最好的办法自然是选择一个兄弟相帮了这里面,曹昂和自己的机会最大,曹丕则几可忽略

然而,因为吕布乃曹彰岳父的关系,吕布的意见也不能忽略曹植曾经与吕布有并肩作战之谊,而且看情形,吕布对曹植也颇为认同

吕布的意见,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曹彰别看曹彰经常说要挑战吕布,

而且将不当他女婿挂在口边,刚开始或许如此,但到了现在,心中所想早已改变曹彰那是当定吕布的女婿了故此,曹植觉得曹彰支持自己,几率过六成,加上吕布的因素可达八成

如此一来,幽州军政两方,都支持自己,这已经有两个州了而幽州旁边的并州,吕布本人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另外关平现在被安排在并州,如无意外,他应该会一直升官至并州军系之首并州政系倒是以世家为主,但有军系支持,也算不错了

除此之外,关中那边算是曹昂的势力范围,不过这里面曹植也打了颗钉子,就是段煨另外,凉州那边曹植极有影响力,凉州又与关中不能割舍这么算来,在整个西北地区,曹植的势力起码占了三分一乃至半成

再到核心的兖豫一带,这里面主要是看曹操的旧臣支持的是谁

二荀、程昱、夏侯兄弟这些曹营核心人士,将是其中关键现在看他们的态度,自己颇为占优当然,曹昂和曹丕也不会输太多不过就算争取得再多也没用,这里的势力是完全遵照曹操本人的意志,只要曹操说继承人是谁,他们将无条件支持

这方面关系到最后争夺,暂时无需理会如此一来,曹操所有地盘中,就只剩下冀州和青州曹植没有安插势力

而听着徐庶所言,曹植也有点明悟了理清楚之后却是问道:“那先生可有什么建议?”

徐庶微笑道:,“无论是辛家还是甄家,都是袁本初旧臣,他们在河北颇具影响力而郭图和逢纪当年乃袁本初亲信,一些人未必敢投,这方面我们略占优势然而郭图与逢纪联手,也不可视,吾以为四公子当局中主持,让甄家和辛家联手,共同对付郭图和逢纪,对冀州展开争夺”

听到徐庶这话,曹植只是集了点头,并没有多言

而这时,一旁的赵云忽然说道:“云虽然不懂这世家争夺,但云以两军对垒的角度看来,先生这么做有所欠虑”

徐庶知道赵云也是一晏智将,闻言却是问道:“子龙的意思是?”

赵云凝声道:“若正面交锋,就算能取胜也定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反倒会便宜了观战的渔翁”

徐庶听着,眼眉一挑道:“子龙好见识不过四公子现在势力远胜于二公子,况且幽州、并州皆有势力,用此法当可以最快度夺下冀州”

这时,曹植终于开口道:“不可这样做反倒会引起父亲猜疑”

徐庶闻言,轻轻领首道:“确实如此但若是不争,那可是不行,毕竟冀州至关重要,而且随时可能成为最后那时的一个变数”

曹植当然知道徐庶所说没错,占住冀州,一旦失败还可以动用武力翻盘无论自己还是其他人,都可以这样做故而徐庶才说,冀州是一个变数,必须要争

曹植低头想了好一会,忽然抬起头来微笑道:“冀州要争,不过不是立刻”

徐庶有些不解道:“不是立刻争?那四公子准备如何?

正文 第四百八十七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规划

第四百八十七章青州核心,曹植的规划

曹植凝声说道:“冀州是要争,但不是立刻!”

听到这话,徐庶有些不解地问道:“那四公准备如何?”

曹植微笑道:“先经营青州,而后再加入到冀州的争夺中!”

赵云这时也皱眉插嘴道:“如此一来,岂不是失了先机?”

曹植听得,却是淡定地摆了摆手道:“不然。冀州形势错综复杂,绝不是表面那么简单。世家云集之下,想要真正把握冀州绝不容易。再者,父亲亦不会放任冀州有任何一人独大,制衡那是必须的手段。本公不争,不代表父亲不会让其他人与二哥争,最起码大哥、三哥都有这样的实力。别看大哥不显山,不露水,他手底下的实力绝对不会比二哥弱,甚至犹有过之。三哥那里只是一个替补,若本公和大哥都不争,父亲必定会让他出来与二哥争。这等情况下,后加入者反而更有优势!”

“后加入者反而更有优势?”赵云听得露出不解之色。

那边徐庶已然恍然地点头道:“四公所言甚是,早加入者其实只是占了个先机。然而这毕竟不是攻城略地,大军一到便能占住要地。事实上那些河北世家里不乏精明人士,他们对如何选择心中肯定有数。要拉拢其他派系的人,绝不容易。加之,后入者有机会得到司空大人之暗中相助。”

赵云露出了然之色道:“原来如此,那我们即可趁此机会,在青州打下基础。”

曹植微微一笑道:“不仅如此,青州地理位置优越,乃是齐鲁故地,这里当年便商贸发达。若是能将青州与徐州、淮南连成一片,进而影响辽东、朝鲜半岛,那么不论是对本公还是我曹家,都有莫大的好处!”

曹植这个想法虽然刚刚冒起,但并非没有根据的瞎想。青州看起来好像只是一个普通且在大汉十三州中比较富庶之地,然而由于其所在位置较偏,重要xn远不如附近的冀州、徐州等地。

这看法并没有错,因为其依据乃是以大陆或者说以中原为中心,青州相对于中原来说,位置确实有些尴尬。然而,如果将海洋,或者说将青州对出的渤海、黄海也纳入到战略范围来看,青州的位置就变得极为重要了。

青州往东跨海,便是辽东半岛。从青州最东面乘船到辽东半岛,只需两天不到,在这时代而言可谓非常迅速的了。而如果走陆路,起码要一个月时间甚至更多,期间还会经过边境,受胡人侵袭。

以现在的航海技术,早就能开辟这条道路了,而且亦多有民间百姓们走条这路。之前青州大儒管宁等在黄巾之乱时避祸辽东,走的其实就是这条海路。不然的话,走陆路,可是要经过当初黄巾闹得最凶的冀州,那叫危险。除此之外,太史慈得罪了青州大族要避祸,出走辽东也是由这条海路。另外像程普、韩当这两位辽东、辽西人为何如此熟悉水战,主要还是少时曾经常出海之故。

由此可见,由青州出海通往辽东,这条道路在民间早已存在,问题是这里并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大都是两地百姓在使用,顶了天就是两地的官员重视。正是朝廷对此的忽视,使之辽东一直是大汉比较尴尬的地方。

辽东位于长城以外,不属中原范畴,且多有胡人。出于对胡人的惊惧和仇恨心理,不少中原人都不愿到长城以外。但是,辽东又是一个战略重地,历代中原皇朝,所受威胁不外乎东北和西北。其中西北的威胁由来已久,中原人经营了关中以为抵挡。但东北的威胁却是后来有,从高句丽到契丹到女真,再到后来的满族。

一般来说,华夏历史前半段的威胁主要来源于西北,随后西北因为天气环境的变化逐渐衰落。而后半段则主要来源于东北,其中隋唐、宋代这段时间最惨,东北、西北都同时有威胁。

对于西北,中原人有关中作为屏障,而在东北,就用辽东、辽西作为掌控了。但是这两地毕竟不像关中,有诸多山隘险阻作为防守要点,防御东北的威胁主要还是依靠长城。不过长城是可守而不可攻,故而一旦长城防线失守,中原也危矣。

然而单凭陆路,对于辽东半岛的掌控程度其实很低,只观这时代历史上辽东为公孙家所割据便可知。而随后,中原大乱,高句丽乘势而起,朝鲜半岛被其夺去,辽东亦逐渐被其侵蚀。

对于辽东,走陆路无疑非常艰险,然而若是走海路,却是十分便捷。从青州到辽东的海路,虽然开辟且使用了许多年,但是却很少作为军事用途。最多就是作为联络、沟通的一条通道而已,并不会用之作为行军路线。

这或许是因为中原人并没有海洋意识之故吧,也或许在他们眼中,海上都是不毛之地,远不如中原富庶。

古人看不清楚这一点,但曹植却是清楚得很,对于青州也自然极为看重了。这时代大运河还没有完全形成,南北水运主要依靠的是吴王夫差所凿的邗沟(位于徐州,连通长江、淮河)以及战国魏惠王时代开凿的鸿沟(位于兖、豫州,连通黄河、淮河)。这算是大运河的雏形,然而只有两条水系,毕竟太过单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