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植-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名跟着曹植的士卒见到曹植停下,头当即大了起来,其中一人道:“四公子,我等不是要前往大帐去见将军吗,还是快走吧。”

曹植仿若未觉,反而指着那些弓箭手问道:“你们会射术吗?”

“呃……”两人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曹植回过头望着二人问道:“不会吗?”

见到曹植眼中闪过一丝不屑的神色,其中一名士卒忍不住大声应道:“四公子,小人等作为保护将军之亲卫,刀枪剑戟骑射样样皆精。乐将军所训练的这些弓箭手只是刚入门,他们的射术怎能与小人等相比!”

见到鸡将法成功,曹植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点头道:“哦?那你们这么厉害,十箭能有多少箭中靶。”

那名跟随曹植的士卒神色傲然地应道:“全中!”

曹植不屈不挠地追问道:“那红心呢?”

“这个……”听到曹植这追问,这名士卒却是滞了一下,最后弱弱地应了句:“约能二十中一。”说到这里,这名士卒却是争辩道:“小人并非神射手,但战场之上弓箭手并非要求箭箭射中要害,只需要箭射中敌人,而且数量较多就足够了。”

“数量较多?”听到这话,曹植却是将目光落到其中一名正在射箭的弓箭手上。好巧不巧,他的箭囊处却是“啪”一声掉了一根木箭落地。

曹植见得之下,指着那箭囊道:“你们上战场之时,箭会这样掉到地上吗?”

曹植身后的两名士卒齐齐点头,方才说完那人继续道:“经常如此,我们的箭囊一般能装二十支箭,但经过行军之后,到上战场之时能用的最多也就十五支,有时少的甚至只有十支。所以战场之上,我们的弓箭其实不太够用。”说到这里,两名士卒都露出苦恼的神色。

“箭囊如此,战前箭支的消耗岂不是占了箭支消耗的三分之一?”听到两名士卒的话,曹植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与此同时,曹植的目光却是落到乐进身后的箭囊上,发现与普通士卒的箭囊结构一般无二,不同的只是乐进的箭囊以更加贵重的皮革制造。

嘴角一翘,曹植小手一招,说道:“不看了,我们去伙头军那。”

两名跟随的士卒听到曹植又要去别处,脸有难色道:“四公子,我们不是说好了去大帐见将军吗?怎么又去伙头军那里了?”

曹植猛一瞪眼睛,抬起了空空如也的双手说道:“你们不是要本公子空着双手去见将军吧?”

“这个……”曹植此问,两人当然不能答于是苦着脸应了一声在前引路。这一次曹植不再多看,一边前进一边低头默默沉思,很快就到得伙头军那里。

所谓伙头军,就是负责整支大军伙食的地方了。此时乃是下午,还未到起灶的时辰,因此当曹植来到的时候,绝大部分士卒正在附近的大树或行军帐内乘凉歇息。

瘦小的身躯,孩童的面孔,数万曹军中如此模样的除了曹植之外别无分号。这几天以来曹植阻止曹军屠城之举已经传遍军中上下,所有士卒对于曹植敢当面说服曹操都颇为赞赏。

要知道,这些青州兵都是桀骜不驯之徒,被收编之后全军上下只服曹操一人,也唯有曹操的军令方能指挥得动他们。这里面固然是因为曹操赏罚分明,恩威并施,但其实这些青州兵肯服曹操,也是由于他早年担任济南相一职时,为官清廉,使百姓生活无忧有关。济南乃是青州重镇,曹操名声在济南一地如此响亮,使得青州百姓亦慕曹操之名。

前年青州黄巾作乱并入寇兖州,兖州牧刘岱不能挡而请曹操来,其实也是想借曹操在青州一地的名声。盖因这些所谓的青州黄巾,其实在反之前也是寻常百姓罢了。青州黄巾一反,无论曹操的谋士程昱等人,还是远在长安的贾诩都建议派曹操去平乱,也是考虑到曹操在青州的名声。

最后曹操不辱使命,收复百万黄巾,以其中三十万青壮编为青州兵。而青州黄巾降的第一年,曹操就算咬紧牙关,也兑现了当初承诺会让他们有饱饭食的诺言,这使得青州兵对曹操忠心急剧飙升。

而这些桀骜不驯之徒平日谁都不服,只服曹操一人。今日竟然对曹植也露出赞赏之色,却是殊为不易。

当见到曹植来到之后,伙头军的其中一名校尉就迎上来笑问道:“四公子,甚风将你吹来这里了。”

曹植展颜一笑,露出他那小虎牙,拱手问道:“校尉大人,你们伙头军这里可有乌梅?”

见到曹植竟然称呼自己做大人,校尉却是有些惶恐道:“四公子,大人不敢当。小人名唤李成,四公子喊小人贱名就可以了。乌梅并非我伙头军中常备的食材,倒是前些天有几个小兵闲着无事,见附近树林长有乌梅,就摘了一些回来。四公子若要,小人现在就去为你取来。”

曹植呵呵一笑道:“如此甚好,李成你再着人帮我起个灶,将乌梅、山楂和糖等都拿来,本公子有大用。”

第一卷 徐州风云 第十章 箭囊与酸梅汤(中)

听到曹植竟然要食材,李成惊讶道:“四公子莫不是要下厨?”见到曹植点头承认,李成急道:“不可,正所谓君子远庖厨,若是被将军知道,定会重罚小人。”

曹植摆手道:“怎会,本公子正是为父亲准备一份酸梅汤以解暑气。父亲若是知道,奖赏也来不及,怎会重罚。”

李成听得,还是摇头道:“四公子有孝敬将军之心,小人等自当尽力协助,不过四公子还是莫要下厨为好。”

曹植听得,笑呵呵地反问道:“你们会弄酸梅汤不成?”

“这个……小人等虽不会弄,但只需四公子从旁指导即可。四公子年纪尚幼,进庖厨容易受伤。”李成眼珠一转,便想出了这个折中之法。

听得李成死活不让自己去弄,曹植也只能无奈地点头同意,并将制作酸梅汤的方法细说了一遍,以指点李成去煮。

中华美食源远流长、菜式丰富多变,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只要能吃,都会被拿来当成食材,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菜式。不过在汉代,菜式花样远没有后世那么丰富完善,能吃上好菜式的仅限于世家门第,普通百姓最常用的做法还是以清水煮烂就吃,并没有太多的

这些伙头军平日负责军队膳食,做法自然和普通百姓一般,用清水煮烂就行。今天曹植指点他们所做的酸梅汤,还真让这里的伙头军士卒开了一回眼界。乌梅这种果子在中原地方并不少见,寻常百姓也经常会摘些来吃,因此要找并不难。除此之外,其他配料像糖在伙头军中就有。不过糖在这时代却是极为珍贵之物,军中的糖大部分是供应给将领使用的,而且存量极少。

现在曹植要用,而且还是做给曹操的,李成自然十个愿意拿出来了。而制作酸梅汤,还需要山楂甘草等配料,这些东西在汉末是作药材为主,伙头军这里没有李成便派人到军需处那里取一些来。

酸梅汤乃是后世北平的传统消暑食品,曹植灵魂穿越之前,曾经在北平呆过一段日子,对做酸梅汤也颇有心得。幸好那些士卒摘回来的乌梅已经放了几天,又这几天炎热至极,乌梅挂在行军帐外已经有风干的趋势。曹植便直接取来使用,指点李成的人,将乌梅、山楂、甘草等悉数放进烧开的水里面煮大约半个时辰左右,便加入糖而后调匀。

由于新鲜煮好的酸梅汤是热的,加上天气炎热,军中又没有冰,很难让酸梅汤变冷。曹植便教人将酸梅汤倒入竹筒之内,而后封好口子,直接扔到井水里面。这些井水由于在地下,温度比一般的水凉,放进去之后效果虽然不如冰镇,但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

弄了足足一个时辰有多,曹植才满心欢喜地拿着一竹筒酸梅汤往主帐那边赶去。至于多出来的那些,曹植便让李成和他手下的人分掉,毕竟人家帮自己忙活了一个多时辰,如此炎热的天气还要生火是十分难受的,便让他们吃一下酸梅汤作为酬谢。

……

当见到曹植的时候,守门的典韦眼珠子狠狠地瞪了两名士卒一眼,沉声喝道:“将军有令,四公子不可出行军帐半步,你们胆敢违令?”

这两名士卒皆是典韦亲自选出来的精锐,当然知道典韦的厉害,此时见得他发怒,俱都一缩头,不敢看他。

曹植见得,连忙上前道:“典将军不要责怪他们,是本公子自己悄悄走出来的,他们来到这里才追上,要罚就罚本公子吧。”

“这个……”曹植毕竟是曹操最喜欢的儿子,典韦又怎敢罚他。只能狠狠地瞪了两名士卒一眼,喝道:“罚是不罚,俺做不了主,只能禀报将军由他定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