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学良的红颜知已赵四小姐-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介石的张少帅时,马上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紧张的抢救中去。    
      “他真是少帅吗?”杨静波望着衣饰朴素的赵四小姐,悄悄追问。看得出他对一代英雄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多年以后,忽在一个远离政治中心的省城出现颇感意外。杨静波作为这家医院的院长,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病人,竟是当年威震中外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    
      “是的,杨院长,他就是……张汉卿!”赵一荻平静地伫立在急诊室门厅里,在幽幽灯影下,她神情怯怯,眼光木然,全然不见了当年银幕上时有露面的赵四小姐那俏丽的风采!这使杨静波心底生起种种困惑,他实在无法将眼前衣饰朴素的一对男女,与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联糸在一起。特别是赵一荻,在杨静波印象中永远是位千娇百媚的丽女,即便张学良因为政治歧见的不同发生山高水低,赵四小姐仍可置身事外。但是,站在杨静波院长面前的赵一荻,竟和贵州山区那些寻常乡间妇女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她眉宇间永远挥之不去的气质,那是普通山野村妇不可能有的高雅气质!    
      “赵四小姐,请你放心!”杨静波想了很久,终于以发自内心的感慨作出保证:“我会以医生的良知和良心,全力为他治病的!……”    
      “谢谢。谢谢你!”她喃喃说。    
      紧张的检查与细致的化验开始了。赵一荻的心绪随着一张张化验单的出现而变化着。虽然贵州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可是因有杨静波的努力,本来无人重视的落魄患者,居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特殊诊治。    
      经过杨静波的努力,很快化验出患者的红血球急剧增高。他马上确诊张学良已患上了急性阑尾炎!赵一荻吓了一跳,因为在当时缺医少药的贵州,阑尾炎几乎就是癌症的代名词。杨静波对她安慰地笑笑:“别怕,还有救。”然后对特务刘乙光严正地说:“如果早点送来,病人决不会像现在这样危险。你要知道他的阑尾已经出现了可怕的化脓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病人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    
    


第二卷 夏第四章 贵州六载(3)

    刘乙光听了杨静波的诊断,难免暗吃一惊。因为他知道张学良的病情万一发生恶化,那么他肯定难逃失职的罪责。想到种种可怕的后果,刘乙光连连哀求杨静波尽快对张学良施行手术。    
      手术让赵一荻烦躁不安。她静静守候在手术室门前,没想到,那次手术整整进行了十多个小时。须知一个阑尾炎手术在那战乱的年月里,已是个特大的手术了。加之张学良的病情      
    在修文县整整让刘乙光拖延了两天。所以,当杨静波将张学良腹腔打开后,惊讶地发现他腹腔里几乎积满了脓液。这是当时极为少见的阑尾炎!虽然在杨静波的精心医治下,暂时缓解了病情的发展,可是杨静波在术后对赵一荻说:“由于在修文耽搁的时间过长,阑尾附近的软组织已经出现了可怕的粘连。”    
      当时正处战时,所以在交通落后的贵阳,很难找到可让张学良病情彻底转危的药品。于是,在第一次手术过后不久,张学良只好拖着尚未痊愈的病体出了院。这时候,赵一荻就通过刘乙光向军统局提出一个郑重请求:为了张学良治病的需要,最好不回修文的阳明洞,请求住在贵阳。对于赵一荻这一合理要求,军统局拖了多日才作了答复:“可不回修文,但是不能住贵阳市内。”    
      苦海中的相濡以沫    
      7月下旬,刘乙光为张学良选中了另一个暂住地点,远离公路的临时监禁地黔灵山麒麟洞!    
      出现在赵一荻和张学良面前的麒麟洞,是一座建大黔灵山腰的古寺庙。庙后是个幽深数十丈的山洞,洞前有九间庙产,均为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硬山大脊式的瓦屋,非常气派。此寺原来是个尼姑庵,由于军统特务看中这里可以作为张学良夫妇的临时幽禁地,所以早在张学良、赵一荻由贵阳省立医院出院前,就将寺里的三个尼姑从麒麟洞里,赶到外边那层院落中去了,将一口幽洞让出来作为张学良、赵一荻两人下榻的地方。    
      “汉卿,你看,这里还有尼姑!”走下车来的赵一荻有些意外,自她到贵州境地,凡是张学良幽禁的地方,一般都绝少见到女人。所见到的多是些军统特务,即便有女人,也是特务队长刘乙光的妻子女儿们。现在当赵一荻见了几位生得标致的女尼,不由一怔。她没有想到在这深山里居然还能见到自己的同性。    
      “是啊,尼姑,她们的命运也和我们同样,都注定今生要远离尘嚣,与晨钟暮鼓相伴了。”赵一荻陪着张学良穿过前面那层小院子,来到了麒麟洞里。他们发现这里虽然叫洞,却比从前在修文住过的阳明洞好得多。不但四壁都有窗子,而且洞中也很干燥。早已有特务将他们在阳明洞里的箱笼提前运到这里来了,赵一荻急忙帮助张学良开启书箱,将一些张学良喜欢的《明史》之类图书,还有他们在阳明洞期间记下的学习笔记、野史集注及尚未编竣的《王阳明诗抄》等书,一一摆放在桌子上。临时的书架上也放好了张学良每天必读的书。    
      “我已经许久不读书了!”张学良翻看赵一荻用蝇头小楷抄成的《王阳明诗抄》,心情顿时变得舒畅起来。他说:“绮霞,王阳明一生亦文亦武,是个古来少见的奇才,既喜欢武艺和军事兵法,又精通千古哲理。而且让人更加吃惊的是,他一生曾到过大江南北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几乎都有诗作传世。可惜,后来却没有任何人将他的诗作集成辑子,流传后世。你现在所作的工作,就是在把这位一生历尽坎坷的明代才子诗作,都一一注释和整理出来了。你看,这首《示宪儿》多么难找,如果不是前次你到阳明洞外的农家去,哪会有如此大的收获呢?”    
      那首意外从农家发现的王阳明诗令赵一荻格外欣喜。那是一位清代老学究留下来的中堂条幅,上面的字迹是晚清一位乡居于此的举人所书。题诗是:“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不说谎,不贪利;不任情,不斗气;不责人,但能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几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餐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堕;吾教汝,全在是。汝谤听,勿轻弃。”    
      赵一荻从农家抄下了墙上的诗句,回来拿给张学良看。他当时即高兴得连连抚掌说:“妙妙,绮霞,这就是王阳明散失在民间的诗啊!多亏你替我抄了下来,不然的话,这首《示宪儿》诗,也许永远难以收录到我们的诗集中啊!”    
      现在,经赵一荻整理并加注释的王阳明诗词,已有二百多首。录抄成厚厚的一大册。张学良说:“绮霞,将来有一天我们真能出去,一定要把这部诗集出版,让王阳明的诗词流传下去。”    
      赵一荻自来贵州山区,就发现张学良几乎一有机会就给宋美龄和蒋介石写信,请求让他戴罪立功,早一天出去。她知道他这些希望都只是无法实现的幻想而已,但是,她每次都支持他写这样的书函。特别当他从报纸上读到八路军击溃日寇板垣师团的新闻后,心情更加兴奋。赵一荻随他从阳明山迁移到黔灵山的时候,报上已经刊出东北军向贵阳挺进的消息。张学良看了报上的消息,心里一股积火在胸臆间迸蹿,他将手在膝头上一拍,发恨地说道:“绮霞,你看,咱们的军队已到贵州地区来了,唉唉,可惜我身困于此,却不能带兵啊!”    
    


第二卷 夏第四章 贵州六载(4)

    “汉卿,总有一天你会带兵的!”她总是这样安慰他,虽然她知道蒋介石对他耿耿于怀,交兵权给张学良几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想起出头无日,张学良一度情绪低落。    
      进入炎热的8月,她发现张学良更加烦躁。而且,在贵阳省立医院手术后一度好转的阑尾      
    炎又有复发的迹象。在天气越来越闷热的盛夏,他有时腹疼得难以忍受。赵一荻有时彻夜陪在张的身边。那时她手边只有一些镇痛的药片,只要他腹部一痛,就给他吃两片。可是后来止痛药片根本就无济于事,张学良在腹痛发作时头上大汗如雨,双手捂着肚子在床上打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