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民国生涯-第5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将军在广州召开记者招待会,指出四战区扩军实属无奈。此前日军已经从湖北、安徽、浙江甚至是东三省调集重兵开始对四战区进行围剿,可中央却视若无睹,不但不发一兵一卒之援兵,反而在后方拖后腿,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四战区不得不自发扩充军队。但却遭到中央无理指责,中央此举实在是让人心寒!”

一条条,一道道消息从在大街上乱窜的报童嘴里吐出,顿时将原本正准备上班的人们惊得目瞪口呆。有的人从黄包车上跳下了车直奔报童那里,随手掏出钱塞给了报童抢过报纸急忙看了起来。有的则是提着公文包急急忙忙跑来一把抓过报纸就看,有的甚至都忘了给钱,一时间场面极度混乱,而且这样的情形在全国各地的城市里也相继出现着。

一时间华夏尚未沦陷的地区人们顿时迷茫了,难道日寇尚未驱逐华夏又要打内战了吗?很快,许多在重庆的政要和社会各界的精英们纷纷通过各自的渠道找到了蒋委员长或是中央政府询问此事。有些仗着资格老的国民党元老甚至直接就找到了蒋委员长当面质问他日寇尚未驱逐,中央怎么能做出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弄得蒋委员长即为狼狈。

“娘希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突然有那么多报纸同时报道这件事,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出兵攻打四战区了?这个谣言到底是从哪传出来的?”

蒋委员长的办公室里,一个带着浙江奉化口音的尖锐声音不住的回荡着。

在宽敞的办公室里,蒋委员长背着手不断的在办公室里转来转去,此时的他眼中冒着愤怒的光芒,仿佛要择人而噬,在他的面前陈诚、何应钦、戴笠、陈立夫、陈布雷等一干人站在办公桌前面面相窥,却是一个也说不出话来。

看到众人皆不言语,蒋委员长怒喝道:“说话啊,怎么不说了?你们一个个平常不是都挺能说的吗,怎么今天全都变哑巴了?”

良久,陈布雷才轻叹了口气上前一步道:“委员长,这件事确实透着蹊跷,那些报道仿佛集体商量好了似地,一夜之间就冒了出来,除了中央日报之外大公报、申报、青年报、真理报等各大报刊全都刊登了这个消息,搞得我们全都措手不及,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消息绝对不是我们这边的人干的。”

蒋委员长怒喝道:“不是我们,难道就是苏忠信那边的人?”

“也不见得?”陈布雷摇摇头:“委员长,这说不通。您想啊,把这事透露出去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和中央闹翻了对他们的名声损害也是很大,虽说苏忠信还很年轻,遇事或许会冲动,但李德邻和白建生可都是风里雨里打滚了半辈子的人,难道他们也看不出来吗?所以我认为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应该是另有其人。”

“嗯!”这时,蒋委员长的火气也稍微退了点,他把目光转到戴笠的身上,“雨农,这件事你们军统有什么眉目吗?”

戴笠依旧是一副标准军人的模样,站的笔挺的他目不斜视的回答道:“报告校长,学生已经派人调查过那些报社,他们都是在同一天接到了匿名的资料后才刊登的,至于情报的来源他们也不是很清楚。”

“饭桶,这些报纸的主编都是饭桶,什么消息都敢往外捅!”

蒋委员长气得又骂了出来,只是对这事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华夏的三四十年代,对于媒体的管制还是比较松的。尤其是在民国初期,新闻界整体上来说,是有着很高的言论自由的。即使在袁世凯独裁时期,一些报纸也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甚至展开“倒袁”的舆论宣传的事情发生。

即便是到了民国中后期,媒体的言论虽然不如先前那么自由,但基本上还是非常宽松的,大部分的媒体也还算是遵守职业道德,这点和六七十年后的一切向钱看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即便蒋贵为一国领袖,但对于这么多媒体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骂了几句后,蒋委员长又瞪着戴笠说道:“还有你们军统,也全都是一群饭桶,连这点事都办不好。雨农啊,我听说你们军统派驻到四战区的军政部副部长前些天竟然跑到四战区那边去了,是不是这样啊?”

“这……这……”一听这话,戴笠的脑门上顿时就冒出了一层细汗,前几天雷少雅打来的辞职报告几乎让戴笠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这件事情他并没有汇报上来,没想到照样挡不住有心人打的小报告。

看到戴笠低垂的脑袋,蒋委员长就气不打一处来,臭骂道:“你就是一个饭桶,本来让你派情报人员下去是监视苏忠信的,可情报没搞到不说,却连人都给拉过去了,你说你是不是饭桶!”

看到蒋委员长气得不清,一旁的陈诚站出来打圆场道:“委座您先消消气,这件事是雨农办得不好,可现在咱们还是先把这事放一放,讨论一下刚才的正事吧。职部以为,这件事既然不是咱们做的,也四战区那边也没有捅出来的理由。

咱们再仔细想想,如果咱们中央因为这件事和四战区开战,那么谁最能从中收益呢?日本人,只有日本人能从中捞到好处。这么一来事情的脉络就很明显了,本着谁受益谁有嫌疑的理论,这件事的起因就很明显了,您说呢?”

“说得好。”蒋委员长看着陈诚点点头:“辞修说得很有道理,这件事日本人的嫌疑确实最大,现在日本人正憋着劲的想要收拾苏忠信,但又怕我们在他们背后捣乱,所以才憋足了劲的想要挑拨我们和苏忠信的矛盾,想离间我们的关系,如果我们相互之间能打一仗那就更好了,他们想得美,我们不但不能上当,而且我们还要帮苏忠信一把。”

“帮苏忠信?”

众人不禁面面相窥,难道委员长今天吃错药了,怎么说出来的话这么不靠谱。众人当中却是只有一直不说话的陈立夫隐隐猜到了老板的心思,他不禁惊讶的问道:“委员长,难道您打算要承认四战区弄出来的事?给他们那三个集团军的番号?”

“什么,给他们三个集团军的番号?”众人大吃了一惊,平日里中央都在不断的消减各地杂牌军的番号,今天怎么反过来了。

看着蒋委员长阴沉的脸色,众人也不敢问询问。最后还是陈立夫系对众人解释了起来:“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苏忠信此人和中央已经越行越远,甚至已经做好了和中央翻脸的准备。这点从他肆无忌惮的将李、白二人拉到四战区,并私自扩充三个集团军的事情就可见一斑,所以这三个番号中央无论承不承认对他来说都无所谓了。而现在日本人已经将他们当成了头号大敌,正准备动用重兵围剿他们,此番中央如若和他们闹翻,这就更加证实了报纸上的话,给了人们攻击政府的借口,所以这三个番号我们可以给他,反正只是三个空头番号而已,用不着我们话费一元钱,等到他和日本人打个你死我活,而咱们十个美械师的装备到位,并将部队整编完毕后咱们再慢慢收拾他也不迟。”

“嗯,有道理,委座英明!”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这个策略也符合蒋委员长最喜欢做的河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一贯做法。

“那好,事情就这么决定了,敬之今天你就给苏忠信发个文件,给他三个集团军的番号,我倒要看看他是怎么和日本人打得你死我活的。”

说到这里,蒋委员长心里不禁有些得意起来,以往都是他和人打仗,别人在一旁说三道四,今天可是风水轮流转,也轮到他将某人当一回渔翁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 英国人来了

一九四零年八月三日 上午

广州的街头依旧熙熙攘攘,一年前因为战火而被毁掉的地方又重新盖起了新的建筑,熙熙攘攘的人流将原来的战火造成的荒芜和破败和快就掩盖了下去。由于广州近一年来大兴土木,且又是美英等国的援华物资的中转站,加上苏瑞又引进了数十家军工企业,由此而带动了数百家的下游工厂,因此光复后的广州比起原来更加的繁华,不止是广州本地人,就连许多广东以及全国各地的人也都涌入了广州,到了一九四零年六七月份,广州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四百多万,暴涨的人口带来的是治安的混乱和管理难度的增加,许多时候甚至引发了许多广州本地居民的怨言。

有鉴于此,苏瑞不得不增加了广州警察的队伍,在治安问题最严重的时候苏瑞甚至调动了三九八军入驻广州,让军队在街上巡逻,一旦发现有当街行凶、打劫、斗殴、奸淫妇女等行为一律严惩,严重的话军队可以不经宣判就地枪决,一时间广州市内枪声阵阵,数百上千个悬挂的人头极大的威慑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