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皇帝大流士一世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决定发动一次政变,把高墨达杀死以夺回政权。    
    这7个大臣先是派人在首都到处散布新皇帝是高墨达而不是巴尔迪亚的消息。很快,假巴尔迪亚的消息便在京城传开。    
    高墨达发现真相败露之后,十分惊慌,马上逃到米底的一个地方,最后被大流士和欧塔涅斯等人杀死。    
    根据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载,当7个起义的贵族把局势平定之后,在讨论波斯的统治权的时候,欧塔涅斯第一个发言说:“我认为应该停止一个人的独裁统治,因为这既不是一件快乐的事,也不是一件好事。当一个人愿意怎样做便怎样做而自己对所做的事又可以毫不负责的时候,那么这种独裁的统治有什么好处呢?把这种权力给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他也会脱离他的正常心情的……相反,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那美好的名声,那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那样也不会产生一个国王所易犯的错误……任职的人对他们任上所做的一切负责,而一切意见均交给人民大众加以裁决。因此我的意见是,我们废掉独裁政治并增加人民的权利,因为一切事情是必须取决于公众的。”美伽比佐斯则主张实行寡头统治而反对民主制。大流士则主张独裁。他说:“没有什么能够比一个最优秀的人物的统治更好,他能够完美无缺地统治人民,为对付敌人而制定的计划又可以隐藏得最严密。”他接着论证了民主或者寡头制由于互相争斗都会最终导致独裁,结果,大流士的意见以4比3而获得通过,在决定由谁当这个独裁者的时候,7个贵族还约法三章:第一,欧塔涅斯明确表示未来的国王不能支配他及他的后代,相反,每年都要给予其奖赏;第二,7个人不经通报就可以进入皇宫,当然,国王正在和一个女人睡觉时除外;第三,国王必须在同谋者的家族里挑选妻子。    
    他们进行了一次比试,在一个清晨他们来到市郊,据说因为马夫在那个时候把摩擦过母马阴部的手放到了大流士的马的鼻子上,结果大流士的马首先嘶鸣起来。根据约定应由大流士当国王。    
    大流士自从坐稳王位以后,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石碑,石碑上面有这样的句子:    
    “叙斯塔斯帕之子大流士,由于他的马和他的马夫欧伊巴雷的功绩,赢得了波斯帝国。”    
    和他一起杀高墨达的那几个大臣,这时都不敢提出异议了。其中有个叫尹塔普列涅的大臣因不识时务而冲撞了大流士,结果其全家都被大流士杀了。    
    大流士在公元前500年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争。在公元前490年的马拉松战役中,希腊人把波斯军队打得大败。10年后,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第二次远征希腊又惨败而归。从那以后,波斯帝国逐渐走向衰落。    
    


第一部分:宫廷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死于谁手

    亚历山大大帝一生纵横无敌,他曾率领马其顿希腊联军发起对波斯帝国的远征,用近10年的时间把东方广大地区征服,从而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然而,这位纵横天下的大帝于公元前322年夏在巴比伦猝死,他到底死于什么原因呢?    
    生于马其顿都城伯拉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出身于新兴的王族家庭,他的父亲就是腓力二世。他小时候曾拜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师,从而受到良好的希腊文化教育,他16岁就随父出征,从而学得不少军事知识。他公元前336年即位,并先后平定宫廷内乱,制服北方诸侯反叛,击败了希腊各邦的反马其顿运动。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带领着他的马其顿希腊联军,穿过赫斯斯湾海峡远征波斯。公元前333年,在小亚细亚伊苏城附近把大流士三世率领的波斯军打得落花流水,并俘获了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公元前327年夏,利用印度诸国之间的矛盾,亚历山大占领印度西北的许多地区。但是由于当地人民的顽强抵抗以及战士的厌战情绪,再加上当地气温高,瘟疫流行,亚历山大被迫撤军。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军队分别从海陆两路回到了巴比伦。    
    公元前323年夏,亚历山大突然暴病而亡,这时他正准备着一次新的远征。是何种疾病夺去了亚历山大的生命?史学家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他死于恶性疾病,苏联学者塞尔格叶夫曾在《古希腊》中提过。在《亚历山大新传》这本书中,美国学者高勒将军认为“亚历山大由于长期在沼泽地区作战而染上恶性疾病,在6月13日晚上发作,从此离开人世”。他来不及留下遗嘱,更没时间指定由谁来继位,持同样看法的还有我国史学家吴子谨教授。    
    第二种看法是,英国著名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认为:“在巴比伦,亚历山大有一回酩酊大醉以后,突然发烧,从此一病不起,不久就死去了。”《大英百科全书》也有这样的看法:“在一次超长的酒宴之后,他突然一病不起,10天之后,即公元前323年6月13日去世了。”    
    第三种说法是亚历山大为毒药所害。在古希腊史学家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说部将安提帕特鲁送给亚历山大一副药,正是这副药让亚历山大命丧黄泉。还说药是盛在一个骡蹄壳里,由安提帕特鲁的儿子卡山德送到亚历山大那里去,这副药是亚里士多德替安提帕特鲁配的。卡山德的弟弟埃欧拉斯里是亚历山大的御杯侍从。由于亚历山大不久前曾冤枉过他,他一直怀恨在心。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正处于人生、事业巅峰的亚历山大大帝一病不起,至今仍让人不得而知,只有让后人面对着他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大发感慨。    
    


第一部分:宫廷恺撒大帝是让私生子杀死的吗

    在《哈姆雷特》一剧中,莎士比亚曾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而在《裘力斯·恺撒》中,与此话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他对布鲁图的高度赞扬——“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布鲁图何许人也?传说中是恺撒大帝与其情人塞尔维利娅的私生子,也是后来阴谋刺杀恺撒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罗马历史上已有尼禄弑母夺权的事迹,那么布鲁图杀父又是为什么呢?他真的亲自参与了刺杀行动吗?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在庞培议事厅,当每个谋杀者都向恺撒身上捅刀时,布鲁图也刺了一刀,恺撒对别的刺杀者拼命进行反击,并一面喊叫一面挣扎,然而当他看到布鲁图手里的匕首时,竟然默默地用外袍蒙上了头,心甘情愿地挨刺。另有一些人写道:“当布鲁图向恺撒行刺时,恺撒用希腊语说道:‘是你!我善良的孩子?为什么?’看来,恺撒在将死之时,仍认为布鲁图就是自己的孩子。”    
    普鲁塔克在给恺撒和布鲁图作传时,是以这些为基调的:“恺撒不但深爱塞尔维利娅而且也爱布鲁图,虽然他不过是私生子。”在普鲁塔克看来,恺撒如此仁慈地对待布鲁图,正是源于这种爱。    
    但当恺撒和庞培为争夺最高权力而开始内战时,人们没有料到的是,布鲁图没加入恺撒一方,而是站到处死自己的父亲的庞培一边。尽管如此,恺撒仍爱着布鲁图。他告诉下属,不许在战争中令布鲁图死亡。如果布鲁图投降,就俘虏他,如果他誓死不当俘虏,就随他便,总之千万不可伤害他。    
    恺撒对布鲁图可谓仁至义尽。普鲁塔克说,假如布鲁图愿意,他甚至可以成为恺撒最亲密的朋友。那么布鲁图到底为何要一向反叛恺撒,甚至一定要杀死他呢?从根本上说,布鲁图与卡西约一伙作为共和派,他们极端仇视君主专制制度。面对有称王企图的恺撒,布鲁图表示了坚决的立场:“为国家自由而死,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    
    种种迹象表明,大义凛然的布鲁图对恺撒大帝可谓是恨之入骨,积怨不浅。在他心中,恺撒即是暴君的代表,而除暴安良是他作为“真正男人”所必定要做的。刺杀恺撒天经地义。但以上只是作者普鲁塔克的一些主观倾向而已。究竟恺撒大帝身死谁人之手,还有待做进一步的考察。    
    


第一部分:宫廷埃及艳后自杀之谜

    在埃及,几乎无人不识克里奥帕特拉。她常像诡异壮观的金字塔群一样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这不单得益于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般的容貌和维纳斯般的身段,更得益于她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及至今不为人知的死亡之谜。    
    公元前51年,托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