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盛唐-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青年王庆在第十天的时候,忽然从“九章算术”中的勾股定理上获得了灵感并且神使鬼差的解出了那个一元二次方程,在杨钊目瞪口呆中欣然的拜了师。成了杨门的大师兄。

而永乐九年那场可怕的旱情,在当时以户部尚书牛仙客为采访使的带领下,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得到了控制。

随后在全国兴起的打井浪潮中,时至今日,杨钊依然不知道有多少井被冠上了大郎井,杨家井,亦或是神童井等等的名字,经此一役,杨钊名传天下。大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威势。

而后因为灾情的原因,杨钊断断续续的收了几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为弟子,悉心的传授着未来的文明知识。

也许是从穿越而来的那一刻,杨钊就知道,靠他一个人去传播文明,那纯粹是扯淡,所以杨钊喜欢撒种子,跟农夫似的辛勤的教导着他的那些徒弟,不单单只是为了传播文明。还为了将来的安史之乱布棋。

至于怎么保证学生们的忠诚问题,这一点在杨钊看来根本就不难,干过传销或者保险的人都知道,那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和狂热的环境,能让人在短短几个月内变成一个疯子,其效果仅次于军队的洗脑和宗教的信仰。

费了近八年的时间悉心教导,又管吃又管住,要是连几个插标卖首的孤儿,都不能让之死心塌地的忠心于己,杨钊羞都羞死了。还有和面目立于穿越者之列?

杨钊一直都认为安史之乱想要完美解决并不难,安胖子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有些奸猾,有些媚献,有些小聪明的傻胖子而已。各位不妨想想,发动叛乱没有多久,就被自个儿子给剁了的人,能精明到那里去?

大唐只要缓过气来,收拾他就会跟玩儿似的,郭子仪就充分证明了这样一点。

真正困难是是如何避免大唐的衰弱,开元盛世看似繁华,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盛唐,但却有着一个致命的缺陷——后续无人。

姚崇,宋璟,张说等等,这些为开源盛世立下汗马功劳的人,都是武则天选出的人才。老男人李隆基却选出了李林甫杨国忠等等的人,偌大的大唐竟然会被一个宰相把持近二十多年,是真的没有人才吗?

老男人李隆基自视甚高,想要改变他,难如登天,他不改变谁又有本身能改变得了大唐?无奈之下,杨钊只好撒着子,期待有一天这些种子能成为他实现心底理想的力量。或许是死过一次,杨钊觉得这第二次生命,总要给人们留下点什么才会没有遗憾。

开元九年,杨钊得到了老男人嘉奖的圣旨,然而仅仅是嘉奖而已,实质上无非是一些财帛。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东西,也许老男人本身就不相信一个八岁的孩子能想出前无古人的办法来救灾。

随后不久李安道积功调走,一任又一任的县令开始走马上任,可惜都不关杨钊的什么事。

开元十年,杨钊写出了论语正义,在胖婶子庞氏全力印制之下不到半年便传遍大江南北,一时被惊为天人。

开元十一年,杨钊写出自然之道一书,讲述初级生物知识,结果却差强人意。甚至被有些人指责为不务正道。一番非议之下,效果差强人意。

开元十二年,杨钊写出解读道德经一书,利用现代人的眼光通过古典文学的视角分析了道德经,被誉为关内才子,一时风头无两。

而后杨钊潜心学问,传授徒弟,再没有写书,却不知几年之内名声非但没有弱下去,反而因为勤学苦读愈发著名,年方十六隐有文坛领袖之之势。

时任宰相,掌学问之任进三十载,为名副其实的文坛领袖张说,言:此子生而知之,天纵才华,为众青年首。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五年,直到一个人横空出世,惊采绝艳为天下人瞩目之时才有了隐隐改变,这个人就是一代诗仙李白。

不同于李白到处游学,杨钊守在永乐县一呆就是八年没动步,如今杨家小院早已经成了游人如织的地方。

杨钊也早已经从新在县城之外盖了一座庄园。

杨母张氏虽然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名满天下,但未能金榜题名却成了她的心病。满心希望子承父业的张氏,心底里总希望杨钊能科举高中进士,像当年杨父一样为官一方。虽然成为文学大家没有什么不好,但张氏传统的思想却从未变过,尽管她也没有在杨钊的面前提过。

但母子连心,杨钊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她所思所想?于是应试科举变成了杨钊不得不面对的一道坎儿,尽管杨钊出心的不想去。

小玉环和雨桐经过这么多年,早已显得亭亭玉立含苞待放,八年的悉心教导,小玉环早已在歌舞曲艺方面超越了杨钊,成为身兼古今未来的大家,尽管小玉环自己并不知道。

将散视星空的目光收了回来,杨钊却怎么也集中不了精神去看书,就在一天之前,杨钊将自己的几个弟子,除了小青年王庆之外,全部逐出了师门。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竟然偷偷的将杨钊的鸡屁股给吃了,一直将吃鸡吃屁股吃鱼吃肚皮作为自己信条的杨钊,借题发挥之下,全部每人五十两黄金的赶了出去。而且还是大半夜的时候。

王庆老老实实的坐在一边,手里拿着杨钊编写的教材代数,翻来翻去也集中不了精神。

昨日师兄弟们离去时悲伤的眼神一直在他的心底晃悠,他想不明白,为什么看似深不可测的老师会因为几个鸡屁股,而将其他人全部赶走。

鸡屁股所引发的事件,这他母亲的算是怎么回事?

第067章:撒种子

大唐开元十七年,永乐城外庄园,书房。

杨钊看了仿佛屁股下面有铁钉的王庆一眼,道:“守义是不是还在怪为师将你的师弟们都给赶出了?”

面对着杨钊的问题,王庆王守义低眉搭眼的回答,道:“回老师,弟子不敢!”

杨钊笑了笑,道:“很标准的回答,只是不敢,不是不怪,是吗?”

王庆吓的连忙站起来,弯腰低头道:“老师,学生不是这个意思……”

他害怕呀,杨钊昨天跟抽疯似的,说赶就赶,一点情面都没有留,反正五个都赶走了,还会多他一个吗?

“放心吧!”杨钊安慰道:“为师不会赶你走的。你和他们不一样。坐下吧!”

等到王庆战战兢兢的坐好以后,杨钊才缓缓的道:“守义,按年龄说,你比为师还大上几岁,可是有很多事你依然不明白。”

王庆期期艾艾的道:“老师,您指的是师弟们这件事儿吗?”

“可以这么说吧!”杨钊缓缓的道:“你们师兄弟六人,只有你偏爱经商无心科举,这些年来一直专心算学。你的师弟们却更喜欢政治。前段时间为师听到他们在谈论一些国家大事的时候,就知道他们在这里呆不长了。”

“这是为何?”王庆迷糊了:“老师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多关心国家大事,将来好为国为民。再说师弟们也不是第一次谈论吧!?”

“那是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不只是身体,还有心里。”杨钊很感慨的道:“一个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成长,那么他就会像是翅膀硬了的蝴蝶一样飞走。”

瞎说呢吧?王庆心里对着杨钊一阵腹诽,人都让你赶走了,这会儿还扯这些有的没的干嘛?

仿佛看穿了王庆的心思,杨钊道:“守义,你知道你的师弟们都是什么身份吗?”

“都是老师您的弟子啊。”王庆道:“老师干嘛问这个?”

“错了,他们都是奴仆。”杨钊笑了笑道:“开元九年秋,还是你将他们一个个给买回来的,你倒是忘了。”

“忘倒是没忘。”王庆撇了撇嘴,道:“身份的问题,不就是老师您一句话的事儿嘛,你说师弟们不是奴仆,谁又敢说是?”

“你这脑袋就做生意精,对人情世故怎么一点都不懂。”杨钊恨铁不成钢的道:“依你师弟们的才华,你觉得考个进士什么的难吗?”

“这个倒是不难,谁叫老师您学究天人呢。”王庆先拍了一下马屁,才道:“老师,学生不佩服您都不行,一口气赶走五个进士,您这买卖做的,亏的快倾家荡产了都。”

“哼!亏了?”杨钊道:“五个进士亲如兄弟同出一门,这天底下,谁能用,谁又敢用?”

“这……”王庆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没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

杨钊没有理会王庆在旁边跟上了岸的鱼似的,只是自顾自的说道:“为师的脾气你知道,将来很难在官场上待的长久,而你的师弟们就是为师变革天下的梦想。

三权分立,君主立宪,依法治国这些条陈构架,为师也给你讲过。如若不将你的师弟们分散开了,如何实现?”

“可是……”王庆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