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10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元起盯着金球看了半晌,忽然笑道:“你是和我做交易?”

“是的,我想和你做个交易。”刘修道:“相信以父亲的眼光,一定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双赢的交易。”

“你为了姓刘,而我和做交易?”

“不是为了姓刘,而是为了百姓。”

“看不出你虽然经学不精,却是个圣人。”刘元起毫不客气的嘲讽道。

“我不是圣人。”刘修摇摇头:“圣人不仁,百姓在他们眼里只是刍狗。我是普通人,还有些妇人之仁,仅此而已。”

“如果我不答应呢?”

“我相信父亲会答应。”

“你在威胁我?”

“我是在劝告父亲,不敢威胁。”刘修顿了顿,又道:“父亲精于交易,想必对利害得失会看得很清楚,不会为了些虚名拒绝一个双赢的结局。”他看着刘元起,接着说道:“当然虚名也会有,我会尽快安排人重新楚国史书,依《太史公书》例,为霸王立本纪。我会以追绍前贤的名义,追封项氏后人,我会保留楚王府,并且告诉楚王府的子子孙孙,其实他们姓项。我会把楚国还给项氏,但是你要给我时间。”

刘修一口气说了很多,眼神死死的盯着刘元起,刘元起双眼微眯,一声不吭。刘修有些紧张的看着他,眼神中有恳求,有期盼,也有些许绝不放弃的坚持。

刘元起沉默了良久,脸色慢慢的缓和了下来,淡淡的说道:“水开了,殿下是不是给草民项元起倒一杯茶,解解渴?”

刘修长出一口气,笑容从眼角慢慢绽放开来。“敢不从命。”

滚烫的茶水注入杯中,茶香飘溢开来,父子两人相对而坐,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认了命,改了姓,项元起似乎重新焕发了生命,哪怕是谈到沉重的话题,心情也轻松了许多。

“小子,我问你件事,你是不是从一开始就知道我是假死?”

“没有。一开始的确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仅仅是想法而已,不敢确定。”

“那是什么时候确认的?”

“到了洛阳之后。”刘修微微一笑:“作为我亲手提拔起来的戏志才,居然那么长时间保持沉默,甚至我本人到了洛阳,他还不来见我,我就觉得其中肯定有问题了。想来想去,能让他闭嘴的,似乎只有父亲大人。”

项元起一愣,不禁轻声笑了起来:“原来是这里露出了马脚。我就是怕他泄露机密,才严令他不准说,不料他不开口,还是没能守住秘密。这么说来,你让协儿诈死改姓,是学我啰?”

“算是吧。”刘修呷着茶,神态轻松的点了点头。从老爹嘴里得到了不再为了一个姓而闹得血雨纷纷的承诺,他无形中也轻松了不少。以楚王后裔入继大宗,对于许多大臣来说并非不可接受,可是如果以项家来代替刘家坐天下,他相信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无数像卢植一样的人会奋起反抗,不知道要杀多少人才能镇压下去。

他处心积虑的准备了那么久,不就是为了这个吗,他不是什么圣人,可是为了一家恩仇而闹得天下纷纷,那不符合他的理念。现在得到了老爹的认可,他由衷的感到高兴,对老爹的那些怨气,也莫名的淡了许多。心情轻松了,话题也越说越轻松,如今一切都挑明了,终于有机会向老爹问一些以前他不肯说的机密了。

“项家什么时候改姓刘的?怎么又换到了楚元王一脉中去?”

提到这个问题,项元起的脸色有些阴沉,好半天没有说话。“霸王兵败,好多项氏族人改姓刘氏,这里面有所谓的功臣,像项伯那样的叛徒,也有投降刘邦的人,像项佗之流。至于我们,却是被迫。刘邦虽说尊霸王为王,可是防范甚严,百般刁难,那几年,莫名其妙失踪、饥寒交迫而死的比比皆是,襄城项家近百口人,不过数年时间就死得干干净净,一个不剩。”

“那我们的先人是怎么活下来的?”

“这说起来,也是天命,这就和另外几个人有关了。”项元起呷了一口茶:“霸王帐下有一对勇将兄弟,兄长叫季布,兄弟叫季心,你知道吧?”

“知道,季布后来投降刘邦了。”

“他投降刘邦,是有原因的。”项元起转动着茶杯,感慨不已:“那是因为他有个刚出生的小儿,实际上是霸王唯一的子嗣。”他顿了顿,“虞夫人在垓下自刎,你可知为什么?”

“不是说殉情吗?”

“殉情?”项元起冷笑一声:“虞夫人剑术惊人,轻身功夫一流,她一直是霸王身边最锋利的武器之一,在此大战之时,她怎么会殉情自杀?她是因为刚刚生育,身体虚弱,不能陪霸王突围,生怕拖累了他,这才自杀以断霸王后路。”

刘修愣了半晌:“原来是这样?”

“虞夫人死后,大王将小儿交给季布,在突围时,他们在乱军之中分散。后来项王兵败,刘邦得知季布带走了霸王的骨血,全国通缉季布,季布四处逃亡不果,只得投降刘邦,并谎称那小儿已经暴毙。”

“刘邦就信了?”

“当然不信。”项元起道:“不过,当虞夫人的兄长虞子期带着一个差不大的孩子向刘邦投降,说这就是霸王的血脉时,刘邦信了。”

“虞子期?”刘修恍然大悟:“他就是会稽虞家的先人?”

“不错,虞家后人辗转搬到会稽,一直在暗中等候。项王的戟法,虞夫人的剑术和轻身功夫,一直在由虞家传承。项家、虞家,一等就是几百年。”

听着老爹的追述,刘修且惊且叹,再想到老爹的心结,也就觉得情有可原了,不管什么样微不足道的理由,当有了四百年的时间来慢慢发酵,也足以深入到本能之中。夜不能寐之时,大概他最悔恨的就是项羽不够狠,没有在鸿门杀了刘邦,这才酿成最后的悲剧。这个理由也许很牵强,可是对于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人,他又有什么理智可言?

“再后来,那个孩子好容易长大了,天生神力,不过为了避免引人注意,也注意到天下安定,武夫没什么出路,所以决定弃武从文。”

刘修心中一动。“莫非就是后来的刘向?”

项元起瞟了他一眼,笑了。“不是,刘向是他的儿子。你知道刘向原名叫什么?”

刘修也笑了起来,刘向原名刘更生,一般人都以为是几更天的更字,有谁知道这是更新的更字。就连刘向的名字“向”,只怕也是指“项”。

“把他送入楚元王府,那也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不过,今天没时间了,就不多说了。”项元起站起身来,一振双袖:“那我就在上谷等你。”

“好。”刘修点点头。

项元起举步走向书架后的暗道,刚走两步,又转过头:“记得把你阿母带上。”

刘修笑了起来。他还以为老爹还是不管阿母的死活,听了这一句,他终于松了一口气。不过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淡淡的应道:“知道了。”

项元起扭过头,瞥了他一眼,消失在暗道之中。灯影摇动,茶犹未凉,人却已经消失无踪。

……

光和五年十月丙辰,天子刘协旧伤复发,崩于嘉德殿,年十四,谥曰献。奉遗诏,楚王刘修子刘业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建安。

辛酉,葬孝献皇帝于威陵。

楚王刘修为大将军,召十二州刺史,诸郡国太守、相,贤良文学齐聚洛阳议政,将新政推广到大汉治下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涉及到的事务繁巨,犍为太守王允迁大司农,辅助司徒唐珍具体负责各项事宜。

……

飞狐塞,一个叫项协的少年骑着一匹骏马刚刚出塞。他扭过身,看着两山夹峙之间的要塞,由衷的赞了一声:“如此雄塞,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只要守者得其人,纵使是千军万马,也难以攻破。”

“难以攻破,不等于没有人攻破。”两个人从远处的山崖后转了出来,正是项元起和戏志才。项元起打量着项协,眼中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几个月前,就有人不动一兵一卒,径直入塞。”

项协转过身,打量了他一眼,翻身下马,紧赶几步,翻身拜倒:“大父,你来得好快。”

项元起扶起项协,哈哈大笑:“不是我来得快,是你来得太慢。我在这里已经等你半个多月了。你再来不,我就要入塞去寻你。”他转过身,指指戏志才:“这便是你父亲安排给你的智囊,颍川戏志才先生。”

项协连忙上前行礼:“原来是黑木三号令的持有者,久仰久仰。”

戏志才叹了一口气:“少主,你这话让戏志才情何以堪啊。一个做密事的人,却被人久仰,这岂不是最大的讽刺?”

项协连忙摇摇头:“先生误会了。若非家父转告,我岂能得知先生大名。不过这一个多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