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砦男N荆床豢习簿映侵校挂硐仁孔涞挠胂时叭瞬保淙凰饷醋鲇刑肮Φ南右桑丫浅D训昧耍懿荒芤竺恳桓鋈硕际鞘ハ汀

他不答应夏育,是不想连累卢敏,卢敏入校尉府是被逼的,这一仗已经打完了,卢敏肯定会辞职,他身边卢敏的师弟,当然要与卢敏同进退——虽然他其实已经不在乎卢植这个老师。

梁渠山一战,槐纵打虎不成,反被虎伤,生死不明,四千多人尽墨,裂狂风徬徨无计,只得驻兵于且如城,派人向弹汗山报急。

夏育派人打听了塞外的消息后,带着俘虏和战利品回到宁城,同时把消息飞报给刺史刘虞,本来护乌桓校尉府不归幽州统辖,更不向幽州刺史负责,直接向朝庭汇报就行,不过现在刺史的职权越来越大,夏育还是给足了刘虞面子。

不出刘修所料,他们一回到宁城,卢敏就向夏育提出了辞呈,说要带着涿县子弟兵的遗体回乡安葬。这次大战,涿县来的人死伤不少,大部分都是因为夏育要保存实力,不肯用自己的主力,让招募来的士卒上阵而造成的。卢敏虽然不好指责夏育什么,但意见不小,宁城之战已经大获全胜,他也算对得起夏育,可以离开了。

夏育极力挽留,卢敏也不肯留下。他一走,刘修等人自然随行,而张郃和赵云等人也无意在校尉府呆下去,先后离开了宁城,夏育十分惋惜,却无可奈何,只能保证不会隐没他们的功劳。他知道张郃、赵云不是冲着他的面子来的,留不住卢敏,也就别想留住张郃、赵云这样的人才——他们虽然都是将门,却一心想着走儒术的门路,自己走不了,也要傍上大儒,却看不起同为武人的他。

十月末,途经居庸关的刘修等人和刘虞派来的使者李定相遇,刘虞派他出使弹汗山,正式与鲜卑人进行谈判,同时他还告诉卢敏和刘修,今天鲜卑人大举入侵边境十余郡,槐纵这一路是主力,可是也是败得最惨的一路,刘虞已经上书为卢敏请功。

“回家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准备进京吧。”李定有些羡慕的对卢敏说:“你父亲已经把一家人都带到了京师,估计你也快去和他们会合了。这一去,也不知道你们哪天才能回来,也许以后定居洛阳都有可能呢。”他又对毛嫱和毛宗说:“你父亲为了迁到内郡去,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打点,早知如此,又何必费那么多事呢。”

毛嫱又羞又喜,瞟了卢敏一眼,躲到内室去了。大汉有律令,边郡的人不准随便内迁,毛家为了躲开这兵战之地,上下打点的钱无数,现在卢敏有望入朝为官,她可以随着卢敏离开涿县,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只要卢敏在朝中站稳了脚跟,毛宗的仕途也就豁然开朗了。

“子行,按说你有德然这样的师弟相伴,不需我多嘴。”李定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不过我那不成器的儿子一心想跟着子行读经,如果你方便的话,还望给我一点薄面。”

卢敏微微一笑,连称不敢。

李定心满意足,又转向刘修说道:“德然,我以前真是看走眼了,没想到你却是个璞玉,实在是惭愧。这次如果你跟着子行入京,那自然不用多说,如果还想留在涿县为乡梓效力,不管是县寺还是刺史府,我还都说得上话,你尽管来找我。我和你父亲相交多年,你不用客气。”

“多谢。”刘修微微一笑,心道水涨船高,现在我也是个人才了,以前你到我们里去可是难得进我家门,每次只提起刘备,眼里从来没有我,现在却连刘备提都不提了,所谓名士,也不过如此。

……

冬,李定从弹汗山出使归来,鲜卑大王檀石槐闻说槐纵战死,勃然大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先用重金赎回槐纵的尸体,同时派人到涿县来与刘虞商量赎回风裂的相关事宜。刘虞以仁待人,要求夏育释放风裂,夏育大怒,拒绝听从刘虞的安排,两人各自上书指责对方,谁也不肯让步。事态越闹越大,两人的矛盾激化,刘虞指责夏育穷兵黩武、挑起事端,夏育指责刘虞滥用职权,对鲜卑人太软弱,不肯积极配合他的反击,致使沿边诸郡除了宁城一战大获全胜外其他都乏善可呈,他一怒之下,上书弹劾辽西太守刘基、上谷太守公沙孚惧敌怯战,丧威辱国。

在家休息的刘修一边和张飞、刘备等人过着悠闲的生活,一边等待着朝廷的嘉奖,却不知道围绕着宁城大捷,刘虞和夏育已经势成水火,直到张武和刘和同时出面在他的面前。

“二位这是?”刘修大惑不解。

“大人想请你和卢君入京报功。”张武和刘和异口同声的说道,然后互不服气的瞪了对方一眼。

第二卷 洛阳雨

第157章 梁祝

初春二月,微风依旧寒意十足,刘修驻马河津,看着河那边用力挥着手的阿母唐氏,忽然鼻子有些酸。阿母以为他进京求取功名,高兴得几天没睡好觉,经常大半夜的想起了什么要带的,立刻起来给他收拾,逢人便说儿子要进京做官了,嗓门大得村里人看得她就苦笑。

可是她不知道,自己这一去,也许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宁城之战虽然打赢了,但是鲜卑人依然强大,大汉却在不断的衰落下去,幽州很快就会成为战乱之地,他虽然一上战场就头脑发热,什么险都敢冒,闻到血腥味就有狂化的倾向,但他没有做炮灰的自觉性,没有兴趣再到边疆来参战。

去一趟洛阳,也许他就会南下,甚至可能出海,反正对他来说,可以避难的地方多了去了。老爹还没有回来,家里只剩下阿母一个女人,他本来想拖几天再说,可是阿母却催着他立刻动身,生怕这个机会一去不复返。

如果她知道这一别有可能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儿子,不知道她还会不会这么热心。

到这个世上,他和阿翁阿母呆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三四个月,自从到桃谷读书之后,他们就很少见面了,但是这两人却是他在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他从他们那里感到了亲情的温暖,如果不是因为天下将乱,幽州也不太平,他也许真想在这儿多呆一段时间。

刘修本想带着他们一起走,可是阿母一听就连连摇头,把刘修后面的话全堵了回去。她说除了愿意跟儿子到洛阳住几天,开开眼界之外,别的地方哪儿都不想去,虽说幽州是边郡,可是她已经习惯了,不想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过下半辈子。

去洛阳?一想到董卓一把火把洛阳烧成了废墟,刘修觉得还是让不想离开家的阿母呆在涿县比较好一些。

刘修给老爹刘元起留了一封信,简略的说明了自己的“猜测”,希望他说明阿母,做好搬家的准备。虽说大汉的百姓想要迁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现在流民那么多,也不差他们一家,何况家里也没什么产业,纵有损失也有限。他已经尽量把话说明白了,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明白。

刘修伏在河边,给河对岸的唐氏重重的磕了三个头,唐氏愣了一下,开始用手抹眼睛,估计也是舍不得儿子落了泪,只是她无论如何也猜不到刘修给她磕这三个头的真正用意。

“德然,毋须伤悲,待你衣锦还乡,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卢敏轻声劝道。

“是啊,大兄,不用担心,我们此去最多半年,也就能得一官半职的回来,到时候伯母不知道要怎么高兴呢。”刘备大声说道,他的母亲也在河对岸,可是他脸上看不到一点离别的悲伤,只有对美好前程的无限向往。

张飞也劝了两句,刘修这才起身,翻身上了马。卢敏满意的点点头,吩咐起程。不远处,王楚从毛嫱挑起的车帘中看到了这一切,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毛嫱放下车帘,瞥了她一眼:“这么好的男子……”

“姊姊!”王楚嗔怪的打断了她,背靠着车厢,闭目养神。毛嫱笑了笑,挤到她身边坐好:“不是姊姊多嘴,你的心思我还不明白?明明的是喜欢,却不肯让家里为难。可是你想过没有,真的进了宫,你王家就能兴旺?想想这一百多年以来,出了多少外戚,不错,他们是飞黄腾达,权倾朝野,可是他们现在在哪儿?”

王楚沉默不语。

“远的不说了,窦家的事情近在眼前,你不觉得你那个想法太冒险了些?”

王楚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姊姊,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可是……这由得我做主吗?”

“是由不得你做主,可是你努力过吗?”毛嫱没好气的说道,她和王楚挤在一起切切私语,竭力劝说王楚改变主意。王楚只是低着头,手指绕着腮边的一缕头发,沉默不语。

毛嫱叹了一口气,不再说了。

车外传来一阵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