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修一直束手静坐,面对着两个漂亮婢女展开的茧纸,双目垂帘,似睡非睡,好象老僧入定,对投在他身上的几道意味各有不同的目光有如未见,直待张飞磨好了墨,恭敬的将笔递到他的手里,他才睁开了眼睛,接过了笔。

一笔在手,刘修顿时像是猛将临阵,整个精气神都为之一变,他一手按着纸缘,一手执笔,稍作停留后便落笔如风,笔如龙蛇,一行行清秀妍丽的书法从笔下流淌出来,不过片刻,一幅酣畅淋漓的行书书作便展现在大家面前。

张飞欣喜不已,小心翼翼的接过纸,轻声念道:

“桃花山里桃花谷,桃花谷中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摘取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这是唐伯虎的桃花诗的前四联,意思半不全,而且这首诗语言近乎白话,并无文人喜欢的典雅,所以刘修写来倒也符合他目前的学问水平,并不虞有人见怪。他放下笔,躬身对卢敏等人浅浅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在桃谷半月有余,偶然俚语数句,孟浪之至,还请诸位师长莫怪。”

卢敏品味了片刻,转过头对李定说道:“这几句虽说浅白,倒也有些闲适淡泊的味道。只是德然你年纪尚轻,正是为国出力的时候,当致力学问,这醉卧桃花之下的事情,还是等功成名就、致仕归老的时候再说也不迟。”

刘修连忙点头:“先生教训的是。”

李定看了卢敏一眼,笑了,心道有人说卢植学问虽精,却不好辞赋,看来倒也不是虚言,从他儿子的身上也能看出几分来。不过他说得也不错,刘修这几句诗浅近得很,意境虽闲适,却不是他一个年纪人所应有的,未免太颓废了些,如果是自己说出来,那还差不多——李定和卢敏毕竟不是一样的人,他不是学者,他是名士,名士自然要讲点名士的潇洒风度,这几句诗倒是颇合李定的胃口。

只是卢敏点评在前,他也不好直言反对,只是含笑点头,附和道:“德然啊,先生对你期望甚高,你可不能负了先生的一片厚爱。这种诗赋以后还是不要写了,且容我留着赏玩吧。”

说完,老实不客气的对张飞一挥手:“翼德啊,你抓紧时间观摩,待会儿我带走了,你再想看就得到我家去了,少不得要带上几瓮好酒才成。”

“啊?”张飞敢怒不敢言,心中腹诽不己,什么名士嘛,居然明抢。

第051章 观桃花而悟书

李定脸上闪过一丝赧然,不过随即又心安理得,张家虽然有点钱,可是并不比他李家多,而且如果不是他李定出面,卢敏根本不会到张家来赴宴,刘修自然也不会出现在这里,就算来了,不看在他李定的面子上,刘修也未必能当场作书。

虽说这明抢有些失身份,可是李定真是喜煞了这幅作品,下意识的就要了,现在再改口也不妥。他只是有些奇怪,刘元起的这个儿子听说一直笨笨的,什么时候练出了这么好的书法?

“德然,你父亲给你请了什么明师啊?”李定对张飞快要喷火的眼神视而不见,温和的对刘修说道。刘备看在眼里,不由得一阵心酸,李定以前就是对他都没有这么客气过,至于看到刘修……那根本就和没看见一样,没想到今天全变了。一想到此,他抬起手摸了摸眉毛,沉默不语。

“没有什么名师。病了数月,不能出门玩耍,只能观墙上雨漏痕,不知怎么的,悟到了一些笔意,只是一时还没太明白,后来到桃谷,见谷中桃之夭夭,这才忽然开朗。”刘修很郑重的躬身说道:“说起来,还得多谢李君,若不是李君推荐,我和玄德也没机会拜入卢师门下,不入卢师门下,自然也不能见到桃谷的桃花,更不会在书法上小有成就。”

汉代的书法以篆隶为官书,正书、行书和草书作为俗书已经出现,但是其基本笔意还带有隶意,在结体上尚不严谨,笔墨上也偏向于质朴一路,此后一直在结构和笔意上探索,直到王羲之父子横空出世,特别是王献之改其父偏于质朴的笔意而显阴柔之美,这才开一代书风,风头直逼其父,父子二人齐领风骚,抗行三百余年。

到了唐初,因为皇帝李世民喜欢王羲之而大加追捧,王献之的书法遭到贬斥,唐代书法的风格便以王羲之的质朴为主流,在结构上进一步摸索,直至发展出结构严谨的楷书。书法结构到了唐人时便已登峰造极,宋人无法再有突破,只能再次从笔墨趣味上进行创新,所以宋四家皆以行草为主,以笔意见长。唐宋以后,书法便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了。唐伯虎的书法兼有结构严谨和妍丽之长,在明代书家之中别具一格,只是被画名所掩,知道的人并不多。

刘修写一手漂亮的唐伯虎书法,别说是在汉代大部分书家还处于质多于妍的阶段,就算在最讲究笔墨趣味的宋代也是出类拔萃的,让卢植、卢敏和李定等人眼前一亮,为之惊艳,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李定眉梢一挑,抚须不语。刘修说的这话听起来挺玄,但是李定却不这么认为,书画虽是小道,但讲究悟性却是人所众知的,常于不可能处有所得,李定本人便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他并不认为刘修是胡说八道,虽然他觉得以刘修的资质似乎不太可能悟到这些,但刘修把这些全归功于他,又让他沾沾之喜之余,也没了心思去追究这后面的真相。

他沉吟了片刻,终于伸出手,谦虚的拍拍刘修的肩膀,有些惭愧:“德然哪,悟者自悟,与旁人何关?那是你的机缘到了。这么看来,这十几年来,你却是如一块璞玉藏在石中,直到今天才厚积薄发,一鸣惊人,我……唉,惭愧啊,自诩为名士,却没能看出你来。”

刘修有些意外。他其实并不喜欢李定,不仅是因为李定势利,而且他觉得李定以相观人不太靠谱,刘备的眉毛断了,他的命就变了?这说得也太玄乎了吧,那自己的眉毛还被那女子用木屐砸过呢,会不会影响命运?不过,此刻的李定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示自己看走了眼,他还是有些意外的——因为本来李定并没有看走眼,以前的“他”可能真是一个石头,里面并没有包什么玉,而他能看出同样是乡里小子的刘备有前途,就算是蒙的,那也得有几分运气——在他前世的印象中,越是有身份的人越是不肯承认错误的,更别谈是当着别人的面了。

仅此一点,就让他对李定有了些许好感。

“对了,我还有个问题,想请德然……解说解说。”李定拉着刘修的手,诚恳的说道:“你说睹漏痕而悟笔法,睹桃花而知妍,这我能理解,只不过,仅仅如此,好象还不足以让你有这么大的进步吧?”

刘修胸有成竹,对这个问题,他早就想好了答案,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眼下这个机会无疑是最合适的。他有些害羞的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卢敏,看起来有些胆怯的说道:“其实……和卢先生也有些关系。”

卢敏很诧异的抬起头:“我?”

“还有令尊。”刘修迎着李定等人惊异的目光,略显拘谨的说道:“先生父子动静以礼,端庄稳重,我由此悟出了结字当以平稳为上,不偏不倚,才合中庸之道。”

“哦——”李定恍然大悟,打量着还没想通的卢敏,忽然哈哈大笑。不错,卢氏父子讲礼数,什么时候都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稳如泰山之石,的确和书法结字讲求稳重有些相近。只是用这个来比喻,好象有些……有些让人想象不到。李定想到妙处,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

卢敏虽然有些窘迫,不过刘修这话并没有贬低之意,他的书法结字安稳妥贴,也的确容易让人联想到君子的沉稳。他笑了笑,摇头不语。

李定心情非常好,又勉励了刘修几句,这才回了席。张飞费了好大的周折,请刘修写了一幅字,却被李定抢走了,本来想请刘修再画幅美人以供自己揣摩,可是见刘修写完字后径直退回堂下,并无此意再挥毫,也不好强求,只得按捺下自己的渴求之心,再想其他办法。他偷偷看了刘备一眼,见刘备看着歌舞伎的方向怅然若失,不免暗自笑了笑,心道这事儿看来还得落在刘备的身上。

他哪里知道,刘备现在想的根本不是那个歌舞伎,而是被李定的无视搞得很郁闷。刘修拉着他上前敬酒,李定却只顾拉着刘修说话,从头至尾连看他一眼都没有,然后刘修又挥毫作书,一人抢尽了风头,他彻底成了旁观者,这让他心乱如麻,心里空落落的。

大家谈文论艺,气氛轻松和谐,宴后,撤去酒肉,换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