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层次看待这个问题,知道世家不受控制的发展必将挖空帝国的根基,如何解决这两者之间的问题,让世家成为帝国的柱石而不是蛀虫,这就成了荀彧必须考虑的问题。

他不知道刘修这个办法能不能最终解决问题,但是他相信,这是目前可以选择的方案中最好的一个。共同发展,适当的抑制世家,让利于百姓,夯实基础,对世家和帝国都有好处。

……

左冯翊盖勋匆匆走进了天子的行在,向穿着常服的天子纳首便拜。

天子虚扶一把,示意盖勋起身,指了指对面的席位,示意盖勋坐下。盖勋再次磕头拜谢,然后入了座,腰背挺直,眼睑却下垂着,等待着天子的垂询。

“你给朕的奏疏,朕每一篇都认认真真的看了。”天子和声道,“朕这些天在关中走了一圈,觉得这关中的屯田效果还是不错,至少能自给自足,不需要朕再费心为这些将士拨付钱粮。”

盖勋点头道:“陛下圣明,关中屯田虽说仅仅是初见成效,但只要好好筹措,不要节外生枝,供应卫将军帐下的将士,稳定凉州,还是指日可待的。”

天子忍不住笑了一声:“你是说朕西巡的事吗?”

盖勋沉默不语。天子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又释然了。他正是因为盖勋刚直,这才信任盖勋。“朕也知道,这西巡一趟,给沿途的百姓增加了负担,所以朕也是极力减免车驾,只是大臣们出于安全考虑,不肯再省,要不然的话,朕只带数百虎贲、羽林便可成行,哪里需要这么大的开销。”

盖勋吓出一头冷汗,连忙拜倒在地:“陛下,万万不可。陛下是一国之君,天下之主,岂能有什么闪失?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臣只是说陛下不必如何辛劳,没有其他的意思。”

天子哈哈大笑,摆摆手道:“你放心,朕虽然不及卫将军武勇,可也不是弱不禁风之辈。朕在宫里读古今故事,发现一个问题,但凡是不经民间之事的帝王,少有英雄。朕出自民间,虽说对民事并不陌生,可是那时候太小啦,还不懂事,如今做了这天下之主,方知民生维艰,想四处看看,却没那么自由了。关中有卫将军坐镇,能有什么意外?”

盖勋仍然不敢大意,他的本意是劝解天子不要出巡,花销太大,如今国力不足,就不要雪上加霜了,不料天子却说出这么一番道理,坚持出巡的意思很明显,甚至不惜削减护卫,那真要出了事,他盖勋可是万死难辞其咎了。“陛上,凡事当谨慎,鱼龙白服,圣者不为。”

“盖卿的一副忠心,朕知道了。”天子摆摆手,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再纠缠下去,他也知道盖勋的脾气,一旦拗起来,那是谁也劝不住的。“朕想问问你,你觉得卫将军……如何?”

盖勋早就知道天子召他来会问到这些,当下立刻答道:“臣以为卫将军用兵有独到之处,不愧为段公的弟子,且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洮水一战,大破十多万羌人,可见一斑。臣以为,陛下派卫将军来平定羌乱,实在是英明之举。”

“哦,这话怎么说?”天子兴致高了起来。他在关中的时候,刘修提到战功,就把功劳往别人身上推,而他也不可能一一找那些将士谈话,所以总是不太明白,现在盖勋主动说起,他自然是兴趣十足。

“臣以为,卫将军得凉州三明之长,刚柔并济,抚剿得宜,且又善于……”盖勋说到这里,忽然觉得有些不合适,可是天子看着他,他又不好不说:“善于装神弄鬼,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于争取羌人的归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子大乐:“哈哈哈……这个你不必避讳,他装神弄鬼的本事,朕一向都是知道的。”

“陛下……知道?”

“知道,知道,他还在朕面前表演过。”天子想起那个近乎光溜溜的大美人,不免有些遗憾,这次到关中时间太紧,居然没让刘修再给他表演一下,让他过过眼瘾。“他自己是不信这个的,不过现在看来,这旁门左道用得好,也的确大有用处。”

“陛下,臣担心的是那些羌人听了他的蛊惑,从此就……”盖勋担心的说道:“这只怕于朝廷不利啊。”

天子一愣,眉头皱了皱,思索片刻,又道:“这个朕知道了,你接着说。”

盖勋不解,只好跳过这个话题,接着评说了一番刘修的行事特点。他说,刘修不是简单的抚,也不是简单的剿,他是对羌人进行分化,然后以羌治羌。这样的办法以前也不是不用,但是刘修用得更极致,他建羌七营来遏制羌人的发展,同时又用汉七营来平衡羌七营,保护凉州,而在关中,他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屯田上,用关中屯田的粮食来供养凉州的汉羌七营,在汉羌七营上又略有区别,对汉七营是全额供应,对羌七营却是关供半购,刺激羌七营去打劫羌人部落,在争斗中互相削弱。

天子细细的听了,连连点头:“你觉得刘修在关中的新政如何?”

盖勋不假思索的说道:“臣且喜且忧。”

天子诧异的看着他:“喜则可解,忧从何来?”

“陛下,请恕臣直言。卫将军在关中的新政刚刚实施一年,关中诸族即已倾心,想来再过三五年,关中、凉州必然和并州一样,真心拥护卫将军的新政。对于大汉来说,这当然是好事,如果能像平定鲜卑人一样平定羌乱,西北安定,不再成为陛下的心头之患,岂非一大善事?可是陛下莫忘,天下精兵,尽在幽并凉,如今并州已是卫将军的追随者,凉州随着汉羌七营的建立,也将以卫将军马首是瞻,幽州是卫将军乡梓,左将军公孙瓒是卫将军的同窗,上谷太守卢敏更是卫将军的师兄,这幽并凉三州尽在卫将军的控制之中,卢中郎如何又在钜鹿立功,到时候朝中有卢君,边疆有卫将军、左将军,他们要是忠心为国,自然是国家柱石,如果有了不臣之心,这半壁江山可就倾刻间非陛下所有了。”

天子骇然心惊,一滴冷汗从额头滴落。

第366章 孟佗的计划

“不过,臣的担心也只是出于万全的考虑,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卢中郎父子自然是不用说的,他们读圣贤书,忠孝出于本心,卢中郎当初上书窦武,劝他让爵,如今又与袁家交恶,想来不会有什么不臣之心。卫将军一心为民,也看不出有什么不佳的迹相,他们还是可信的。臣只是觉得,他们师生父子掌权过重,难免会引人遐思,陛下还是未雨绸缪,不要授人话柄的好。”

天子慢慢的缓过神来,轻轻的吐了一口气:“你说的很有道理,他们师生父子没有恶心,可不代表别人不会看中他们的实力,生出一些不该有的想法。”他顿了顿,又道:“不过,如今山东有事,朕也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只等平定了黄巾之乱后,再想办法吧。”

盖勋也暗自叹了一口气,他从天子给他的书信中隐约感觉到了天子的计划,但是却又说不出什么,袁家势大,他们才是天子现在最头疼的事,且不说刘修现在还没有任何不忠的行为,就算有什么不听话的事,也只能先忍着。在这个时候对刘修下手,无疑是一着莫名其妙的蠢招,他也不希望天子这时候做出这样的事来,他只是想提醒天子而已。

“你觉得刘修那个儿子如何?”

盖勋一愣,他不明白天子为什么会问这个话题,刘修那个儿子只是个妾生庶子,就算聪明些又能如何?长公主身份尊贵,只要以后生个嫡子,刘修的爵位自然由嫡子继承,眼下那个庶子根本没什么机会,又何必关心。难道天子是担心刘修的儿子太过聪明,以至于影响朝廷安全?

“那个孩子臣倒是见过两次,聪明自是聪明,只是有些缺少管教。”盖勋摇摇头,有些不屑的说道:“卫将军长年在外征战,一回到长安之后,又有些溺爱,常带他去骑马射箭,却不肯教他读书。臣听说,他今年已经五岁,却还未启蒙,整天和一帮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游戏。”

“骑马射箭?”天子颇为不解,而且有些担心起来,这才五岁的孩子就骑马射箭,万一伤着可不得了。不过,在长安的时候,刘协一直陪着他,看起来健康得很,甚至有些过于活泼,可没有一点受过伤的意思。

“是啊,卫将军在府里立了一块十步的箭的(箭靶),他那个儿子每天早晨都上射上一百箭,而且要八成以上中的,才算过关。卫将军又从凉州挑了几匹温顺的小马给他,每天要骑马半个时辰。如今这五岁的小儿也算得上弓马娴熟了,虽然弓软了些,马小了些。”

“是吗?”天子又惊又喜,他有些后悔没让儿子在他面前表演一下骑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