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5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吹起一阵涟漪,又慢慢的消散,只在那个叫鲍文才的汉子心里激荡了很久。他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看着已经看不到的骑兵,心里已经暗暗的做了决定。

收完麦子就投军去!跟着这位卫将军征战,一定是一件很值的事。

到达长安,刘修径直去了他的幕府,荀彧正和京兆尹刘陶商谈,刘陶唉声叹气,荀彧的脸色也不好,一看到刘修,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起身迎了出来。

刘修扫了一眼案上的帐册,沉下了脸:“什么事?”

“没什么事……”刘陶嗫嚅了两句,一迎上刘修那凌厉的眼神,又心虚的低下了头。荀彧苦笑一声:“将军,秋粮还没有完全收仓,已经有人在联系外销了。”

刘修眉头一挑,怒气涌起,刚要发怒,又收住了,轻轻的将马鞭放在案上,平静的问道:“都是什么人买?又是什么人卖?什么价?”

荀彧和刘陶见刘修没有发火,不免有些诧异。刘陶咳嗽了一声:“将军,这也只是我们的一点猜测。最近从武关传来消息,有不少南阳商人听说关中今年大熟,纷纷派人前来联络购粮事宜。将军也知道的,南阳从今年开年便开始打,春耕被耽误了,几万大军聚在南阳,消耗非常大,就是那些大族也有些吃紧,所以……”

“那又是什么人有意向要卖?价格如何?”

“当然是关中的那些豪强,特别是以马家为首,依附袁氏的人。”荀彧接着说道,“价钱嘛,还算公道,大概有三百钱一石上下,这只是暂时的议价,我估计后面还会涨。”

东汉的粮价通常在一百钱一石左右,饥荒的时候没个准,洛阳饥荒时,曾经卖到八千钱一石,万钱一石也不是没有过,这几年虽说收成一直不好,但总体来说还没有发生大面积的饥荒,三百钱一石对于大批量的购粮来说,已经是一个不错的价格。

刘修把手指捏得咯咯响,他非常生气,这些关中的豪强得了他的好处,却依然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明知他现在急需大量的粮食,却还想把粮食卖给外地人,他强压着怒火扫了刘陶和荀彧一眼,最后对荀彧说:“文若,你怎么想?”

荀彧微微一笑:“我有一个想法,正想向将军请示是否可行。”

“你说说看。”刘修心头一喜。

“他们卖粮可以,但该给我们的粮,一石也不准少,谁要少我们一石粮,我们就派饿了肚子的士卒去要。”

刘修没吭声,刘陶却吓了一跳,派饿了肚子的士卒去要?要粮还是要命?他刚想反驳,又觉得没什么正当的理由,当初刘修和这些豪强都有约定的,让他们占一部分田,就要交一定的粮食,现在这些豪强要反悔,那可不能怪刘修翻脸不认人。

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荀彧说该他的不能少,那豪强们剩下的粮呢,是不是可以自由出售?他抬起头看了荀彧一眼,正迎上荀彧从容的目光。

“另外,我们当初签订契约的时候,有一个同价优先的条款。计划之外的粮,我们出五百钱一石的价格收购,谁要敢低于这个价把粮卖给外地人却不卖给我们,严惩不怠。”

“那要是高于这个价呢?”刘陶急忙问道。〖TXT小说下载:。。〗

“那当然是你情我愿,价高者得了。”荀彧淡淡一笑:“不过,市税不能少。另外,以这个价格优先收购百姓的余粮,数量不足的部分,再向大族们购买。”

第381章 遇仙

刘修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刘陶稍一琢磨,也明白过来了。荀彧抬高了粮价,低于这个价不能卖,那所有卖出去的粮价当然要在五百钱以上。本来卖三百钱一石的粮食现在变成了五百钱一石,税自然水涨船高,而沿途各关收税当然也跟着涨,这样一来,虽说没有禁止粮食外售,但高昂的价格肯定会吓退一批人,税收却不会有明显的下降。

荀彧利用同价优先的约定,既遏制了大量粮食的外流,又没有突出当初他和豪强们的约定,可谓是合情合理而又正中要害,有以轻驭重之效。

刘陶连连点头,抚掌赞道:“文若此计甚妙。”

刘修没有夸,只是赞许的看了荀彧一眼,王佐啊,这样的人才才叫王佐。有他在关中,老子可以放心了。

刘陶得了计,兴冲冲的走了。刘修随即把洛阳之行的事情给荀彧说了一遍。荀彧听了之后,久久不语,眉间有些忧色。过了片刻,刘修说道:“文若,你要不要写封信回去,让家里人都搬到长安来?我先生不肯来长安,这长安学堂没有一个能坐镇的学者不行啊,你看仲豫有没有兴趣。颍川也乱了,我估摸着颍川学院一时半会的是建不了,不如先到长安来吧。”

荀彧也正担心这个,如果真如他们猜测,天子要用张角这把刀来砍世家豪强,他们家多少也会受到一些波折,万一张角起了异心,或者黄巾军失去了控制,谁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与其如此,不如趁早把一部分人迁到长安来。长安地广人稀,现在来有不少优势,更重要的是,现在来帮刘修那是雪中送炭,等过上几年刘修缓过这口气,那就是锦上添花了,锦上添花终究不如雪中送炭。

“我要写封家书,给我的从叔。”荀彧说。

刘修笑笑,没有再说什么。荀爽一向是支持袁绍的,他会来关中?不管荀彧是推脱,还是真的必须在礼节上先要请示一下荀爽以示尊敬,那是荀家的事,反正对他来说,能从荀家挖到荀彧和荀攸两个人就是天大的便宜,人不能太贪心,要想想被他挖墙角的曹操、刘备和董卓,他们才叫真的可怜呢。要是老天爷让他重生为袁绍,那也用不着这么费劲。

一有这个念头,刘修就忍不住的好奇,为嘛袁绍这娃最后就败了呢,想不通啊。难道是因为我刺激他了,他才变得这么强,就和张角一样?

刘修随即把蹇硕介绍给荀彧,一听说眼前这位年轻的俏郎君是颍川荀家的人,蹇硕顿时觉得自己矮了一节,不顾自已的监军身份,上前给荀彧行礼。荀彧不知道蹇硕这个监军是刘修主动要求的,还以为是天子硬塞过来的,不免有些不高兴,再加上蹇硕是个宦官,心里更不舒服了,可是见刘修这么郑重的介绍给他,他又不好伤了刘修的面子,只好勉强上前还礼,不咸不淡的说了两句,便推事务繁忙,起身走了。他那勉强的神情看在蹇硕眼里,蹇硕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觉得荀彧能跟他说话已经是难能可贵,是刘修给的面子,越发的对刘修亲近。

事实上,整个府里除了刘修把他当个人之外,基本没有看他顺眼的,对他也许有畏惧,但绝对谈不上尊敬。蹇硕在宫里呆了十几年,倒还没感觉到这么重的歧视,这一出宫,又担了个监军的身份,他真切的体会到了宦官在士人眼中的地位有多么低下。

这个时候,他更加能感受到刘修的友善。

刘修把蹇硕安排在一个很干净的小院里,院子不是非常大,但是很清静。然后又让长公主拨了几个忠厚老实的奴婢侍候他,这些人都是长公主府里的老人,深知宦官的心理,就是有什么不屑也不会放在脸上。

蹇硕对此非常满意,他先洗了个澡,然后换上一身新衣,头发还没干,毕岚赶来了,一进门,毕岚就笑了起来,老远的就拱手道:“我说老蹇,你这次终于有机会立功了,我说吧,你一身好武技,以后肯定能带兵征战。”

蹇硕此刻心神舒畅,快步迎了上来,拉着毕岚的手臂,上下打量了一眼,笑道:“老毕,你虽瘦了些,可是比起在宫里的时候可精神多了。怎么样,在关中住得舒服吧?”

“舒服。”毕岚哈哈大笑,要不是嗓音尖利,也算得上是豪爽了。“多亏了卫将军啊,我如今在关中大小也是个人物。”毕岚拍着胸脯,略带几分得意的说道:“我的工坊做出来的器械已经销到凉州啦,前两天还来了几个西域的胡商,要买我的渴乌呢。”

蹇硕也大笑,两人到了堂上,互相说起了别后的离情。原本他们在宫里的时候关系很一般,可是现在不同了,到了宫外,他们莫名的有一种认同感。

毕岚初到关中的时候,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冷眼,不少士人还捏着鼻子和他说话,故意提醒他的身份和他身上的尿骚味。如今因为刘修大力推广各种机械的运用,给百姓带来了便利,那些世家也看到了他的好处,纷纷和他套近乎,希望他能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再看到他的时候就不是那种嫌恶的嘴脸了。

有了这种经历,毕岚对刘修非常感激,他觉得刘修给了他一个新的生命,这次刘修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