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7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麹义不解其意,看看孟达,又看看刘修:“将军,这是……”

“军谋部的小子们做了一点新玩意,请大家一起品鉴一下。”刘修轻描淡写的说道,首先举步走到案前,摆了摆手,两个军谋一起动手,揭开了蒙在上面的那块布,露出一块高低不平的案面,上面还插着几个小旗,一道蓝色的带子从中间蜿蜒而过,几条细色的蓝带纵横交错。

首先走到旁边的麹义看了一眼,突然惊喜的说道:“地形图?”

“是模型。”刘修纠正道:“云天,你看看,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麹义也顾不上和他多说什么,绕着模型转了起来,嘴里念念有词:“这儿是……临湘,这应该是湘水,不不不,这应该是浏水,那这里就应该是武功山?”

其他诸将也围了过来,看着这将长沙和豫章地形以立体的形式展现在面前的模型,都有些诧异,蒯良是本地人,他只是觉得这个模型非常准确,倒没有其他的想法,可是那些对荆州地形并没有切身体会的凉州人和益州人却一下子非常震惊。

麹义首先发现了问题:“将军,从这个地形来看,孙坚如果想逃回豫章,可不是一条路啊。”

刘修点了点头,对孟达使了个眼色,孟达清咳一声,拿起一根细长的荆竹指了指临湘城的位置,又在豫章的上面划了一个圈,朗声道:“根据我们军谋部的分析和推演,孙坚可能选择的路有如下几条。第一,由临湘东行,取道大围山;第二……”

孟达指着地图,把孙坚可能选择的路一一说来,最后说明,根据不同的地形和距离来看,孙坚最有可能选择的路有三条,但是共同点是,他都是以最快的速度进山,进了山,才能限制骑兵的威力。

一切说明之后,孟达郑重的提出一点:“根据孙坚目前的情况,他很可能会采用疑兵之计,而且一定会在夜里急行军。夜里行军,隐蔽性更大,他们才有机会在被我军主力缀上之前逃出去。”

麹义等人互相看看,不约而同的连连点头。刘修这时笑道:“云天,你有想法,说出来大家议议。”

麹义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我想说的,孟军谋都已经说了,我没什么好补充的。”

众将听了,都忍不住想笑。对刘修安排给他们的参谋,反对最强烈的就是麹义,他总是说,仗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书院里能读出什么东西?这些参谋也就是个监军罢了,真正打仗谋划是靠不住的。现在刘修当着这么多的面点他的名,自然有提醒他的意思在里面。

不过,对于军谋部做出的这个模型和他们对战场形势的分析,大家都没什么意见,觉得孟达刚才所说的正是他们所想的,甚至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的,不能说十全十美,但基本上应该考虑的都已经考虑到了。这些书院派军谋能做到这些,让他们刮目相看。

“那接下来大家就想想,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刘修示意了一下,军谋们上前,一个递上一根荆竹,又在旁边摆在酒,众将一边喝着酒,一边看着模型开始开动脑筋。

荀攸拱着手,静静的站在一旁,看着那些眼珠滴溜溜乱转的将领们,心里在为孙坚和桓阶哀叹。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哪能顶得住一帮人在算计他?更何况孙坚的实力本来就不足,要想从长沙安全的逃出去,可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当然了,他更清楚刘修让这些人想这些可不是指望他们能想出什么绝妙的主意来,而是让他们在动动脑子的同时,再次领略一下那些经过正式修心的兵学院毕业生的能力。荀攸曾经在兵学院做过教习,他知道这些学生在学堂里都学了些什么,他也曾经面对无数次学生不服气的辩驳,而这些辩驳也让他领悟到了很多原本不太注意,或者根本就想偏了的事。

集体智慧也许产生不了天才,却比难得出现的天才更可靠,更能支撑一个民族向前走。把命运寄托在个别天才的身上是非常危险的,只有让更多的人承担起民族的责任,才能走得更快更稳。这是刘修曾经对荀彧讲过的话,现在荀攸却似乎更能领会其中的精神。

……

夜色苍茫之中,孙坚立于城头之上,看着悄悄出城的部队,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对岸黑漆漆的夜空。他知道那里有一支游骑在监视着临湘城的北门,只要有人从城里出来,他们都会立在对岸观看,然后事无巨细的报到刘修跟前去。孙坚还曾经看到过几个文士模样的人,骑在马上,对着临湘城指指点点,仿佛在说些什么。

要想在这样严密的监视下出城,孙坚觉得希望非常渺茫。因为他现在没有足够的战船,无法在短时间内把一万多大军送过湘水,而一旦被刘修发现,他的骑兵就会追上来。据他估计,刘修身边至少有一万骑兵,其中包括曾经一战击溃张勋的亲卫营。

一想到那铺天盖地而来的骑兵狂潮,孙坚就有些头皮发麻。他知道,那一次不仅是他,他身边的所有将士都被那场屠杀给吓住了。不错,是屠杀,张勋面对的根本不是战斗,而是一面倒的屠杀。

如果不能在刘修的主力骑兵发现他之前逃到山里,那生还的希望就非常有限。孙坚不敢大意,他知道他这一万多人对袁术非常重要,袁术还指望着他回去帮他守住豫章,挡住刘修东下的道路呢。

孙坚不明白,为什么刘修气势汹汹的来,却不急于求战,但是他现在也不需要明白了,因为刘修赢了,在耐心这一点上,刘修完胜,逼得他不得不放弃临湘。

但愿桓阶的计策能够成功,让他安全的回到家人的身边。

沉闷的打桩声夹杂在哗哗的流水声中,若隐若现。远处,黑暗中突然亮起一点火光,随着火光的出现,打桩声嘎然而止,直到火光渐渐远去,打桩声才重新响了起来。

不过,对岸的草丛里此刻却伏着几个人,运足了目力,仔细观察南岸的情况。

两天后,刘修得到了消息,经过斥候仔细侦察,发现孙坚这两天一直趁着黑夜在湘水里打木桩,木桩的顶端就在水面下一尺,远处看不出来,只要放上木排,随时就可以在上面行走。

第565章 打虎记(三)

刘修立即做出反应,命令数不多的水师靠近临湘城,阻止孙坚越过浏水。临湘城位于浏水入湘口,城北是浏水,城西是湘水,只有东南方向是平地,刘修的大营就驻扎在这里。如果让孙坚到达浏水北岸,等他发现了再渡过浏水去追,急切之间很难把主力渡过浏水,孙坚完全可能凭借兵力上的优势突围。

孙坚见刘修有了反应,心中大喜,佯装没有看到,继续打了几天桩。十天后,一切准备妥当,他终于准备突围了。他下令所有的士卒除了自己的武器之外,只准带三天的干粮,其他的辎重全部扔掉,包括曾经被士卒们打算用来对抗骑兵冲击的辎重车都不要了,所有人轻装上阵,白天睡觉,天黑之后开始出城,争取在一夜时间内跳出包围圈,至少要和刘修的主力拉开距离,让刘修即使发现了他们,也无法逃脱。

听说要突围了,被围得心神不宁的袁军将士终于松了一口气,各自去准备。等大家都走了,孙坚对桓阶说:“这次烦劳你了。我给临湘城带来了这么多麻烦,实在有些惭愧。如果我还有幸回到临湘,将来一定给你们补偿,以示谢意。”

桓阶无奈的笑笑,他对孙坚能回到临湘基本上不抱希望。袁术不是刘修的对手,这已经是明摆着的事情。袁家起事几年,一直在关东转圈,没能突破洛阳,掌握京畿,胜利的机会已经从他们手中溜走了。

“将军,你小心些。”桓阶对孙坚深深一拜。

“你也是。”孙坚拍拍桓阶的肩膀,长叹一声。

入夜,临湘城北门忽然火光一片,照得亮如白昼,紧接着城门大开,无数的士卒鱼贯而出。他们打着火把,扛着扎好的木排,将木排推到浏水之中。一块块木排架在水下的木桩上,稳稳的定住,迅速的搭起了一个浮桥。城门开处,无数的士卒正在列阵,只等浮桥完成就冲出城门,越过浏水,扬长而去。

就在此时,浏水北岸忽然鼓声震天,一队精骑从远处奔来,隆隆的马蹄声如雷天际惊雷,越来越近,迅速逼近到离浏水五百步的地方。他们举着火把,手持长矛和弓弩,在对岸连成一条火龙,将浏水北岸照亮。远远的看不到骑士脸上的表情,也听不到战马的声音,但是那严整的阵势却让人感受到了沉默的杀气。

正在搭建浮桥的士卒并不停顿,他们加快了速度,将一块块木筏推入水中,浮桥以让人惊诧的速度向前延伸。

浮桥完成,两千士卒冲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