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汉末-第8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辨看着唐英子消息的方向,瞪着一双泪眼,张着大嘴,欲哭无泪。他转过身,劈头盖脸的冲着那个如释重负的将军打了下去,“都是你!都是你!”

那将官被他打得鼻青眼肿,却浑不在意,他收起了环刀,将刘辨交给手下看守,交待了两句,快步向大门走去。出了门,他直奔对面的车骑将军府。

墙角处,唐英子露出身形,看看车骑将军府前的门楣,冷笑一声。一个和她相貌有几分相似的女子从她身后探了出来,用好奇的目光看看四周,又看看唐英子,茫然的问道:“英子,怎么了?有好玩的事吗?”

“嗯,这次真的好玩了。”唐英子咬着牙,点了点头。

……

刘修突然打了个激零,手中的笔一顿,在纸上留下了一个墨点。他皱了皱眉,狐疑的看看笔,又看看纸,轻叹了一声,搁下笔,将写坏的纸捏成一团,曲指一弹,纸团准确的射入煮茶的火炉中,迅速的燃烧起来,化作一作青烟。

“阿爹,怎么了?”刘和诧异的看着刘修。虞翻也停下了手中的笔,抬起眼皮,用探询的目光注视着刘修。

“忽然有点不对劲的感觉。”刘修搓搓手,沉思了片刻,又笑道:“仲翔,你不是善易吗,卜一卦,如何?”

虞翻不动声色的说道:“善易者不卜。”

“哈哈,不卜如何能知事?”刘修打趣道:“来吧,卜一卦,看看你这能让孔文举和郑康成都赞赏的易学究竟如何。”

虞翻眼皮一挑,也搁下了手中笔,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淡淡笑道:“卜不过是易道的下层手法,善易者不卜的意思,就是说真正搞明白了易道,就无须借助著草龟甲。”他吐出一片茶叶,拈着杯盖轻轻的敲着,声音轻脆如磬,恍若雅乐。过了片刻,他重新抬起头:“臣猜想,应该是东南方面有异变。”

刘修眉毛掀动了两下,哑然而笑:“你是说广陵那三万兵?”

“是,也不仅仅是。”虞翻从容的站起身,走到地图前面,点了点蒙县方向。“袁绍一路从汝阳奔逃而来,却突然在蒙县呆了三天没有挪窝,这一点很反常。我觉得,他可能又有了什么倚仗,不想就这么狼狈的回去。想来想去,可能有的异变,只有广陵了。”

刘修赞同的点了点头,虽然广陵方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但是他也知道,那三万多人迟早是个问题。原本那三万人群龙无首,又有严颜他们看着,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现在严颜等人已经辗转进入黄河,准备切断袁绍的退路,广陵方向的防备薄弱,要出问题,那里的可能性最大。以袁绍的脾气,如果突然多了三万兵,倒是有可能想垂死挣扎一番的。

“真要如此,那倒也是个机会。”刘修轻声笑了起来,摇摇头。

“的确如此。”虞翻也笑了,“不过,在此之前,将军要有应付这个意外的准备才行,否则,这就是袁绍的机会,而不是将军的机会了。”

刘修嘴角一歪,略带三分得意:“诚然,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

虞翻见刘修胸有成竹,也不再担心。他和刘修身边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清楚刘修的脾气,他最擅长的就是谋定而后动,看似经常冒险,其实每次冒险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算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也不会让他阵脚大乱。

两人正说着,孟达拿着一封军报走了进来,脸色有些紧张,他还没开口,刘修就笑了起来:“仲翔,看来被你说中了。”

虞翻笑笑没说话,孟达却有些诧异的看看他们,将军报递给刘修。刘修接在手中,却没有打开,拍了拍,笑着对孟达说道:“是广陵那边的消息?”

“是,广陵的三万袁军出动了,他们正在向平舆进军。此外,合肥的守军也出了城。”

“哦,主将是谁?”

“许攸。”

“许攸?”刘修轻笑一声:“原来是他啊,怪不得呢。”

孟达诧异的看着刘修,对刘修此刻表现出来的镇静非常不解。许攸带着三万多人马直扑平舆,最多还有五天就可以到达,天子御营只有两万人,却要面对近六万的袁军,根本不可能是对手。眼下刘修要么撤回到平舆城下,要么就放弃汝南,不管是哪一种方案,都将对整个战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军谋团为了这个意外已经在紧急磋商,目前还没有满意的方案拿出来,可是从刘修的神情来看,似乎他另有准备。

孟达想问,却又没敢问,他想起了郭嘉的态度。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郭嘉和刘修一样,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太紧张的表情,看来他们手中还掌握了什么他不知道的情况。

孟达好奇心大起,却又不敢问,只好眼巴巴的看着刘修。

第644章 节外生枝

袁绍背着手,在帐内来回踱着步,且喜且忧。喜的是正如韩馥所说,许攸从广陵出发,虽然离平舆还有数百里之遥就对整个战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大军不仅没有了担心和恐惧,反而士气大振。据袁隗来信说,平舆城内现在人心稳定,大家摩拳擦掌,就等着许攸到城下之后,与他一起大破天子御营,重整旗鼓,把朝廷的大军赶出汝南。因此,袁隗对袁绍说,这时候千万不能放弃,不管多困难,都要再坚持几天。袁绍不动,刘修就不敢轻举妄动,等他击败了天子御营之后,就会挥师北上,与袁绍一起夹击刘修,彻底打通兖州。

形势突然间一片大好,不由得袁绍不高兴。

可惜同样也有坏消息,审配在荷泽一战,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而死里逃生,但是他现在病倒了,高烧不退,神智不清。眼下前军由文丑主持,文丑不敢自专,请袁绍立刻安排人前去接任。

袁绍倚重审配,却又不怎么喜欢审配,因为审配的脾气太过刚硬,且手中掌握的权利过大,一直让袁绍有些忌惮,平时使用的时候总存着几分小心。这一次被刘修逼得走得无路,只好起用审配作为前军,审配也不负所望,一路势如破竹,眼看着就要带领大军跳出曹操的包围圈,这时候却病倒了,实在让袁绍有些紧张。

人的心理总是很奇怪,审配生龙活虎的时候,袁绍防备他,现在审配病了,袁绍却又想起他的好来。别的不说,就眼下这个情况是退还是进,袁绍拿捏不定,他就是非常希望审配来帮他拿个主意。可要是之前审配在跟前的时候,袁绍却又不会生出这样的念头。

进还是退,郭图等人的看法很一致,那就是坚决抓住这次机会,真正与刘修决战一次,而不是这样灰溜溜的退回冀州。否则就算安全的回到冀州,袁绍的威望大减,也很难稳定的控制冀州,以后也不会再有这样的好机会。

郭图他们说得热血沸腾,袁绍也心动不已。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双方犬牙交错,总兵力上他略占上风,有一战的实力。可是他在兴奋的时候又有些忐忑不安。起兵多年,之前一直没有和刘修正面较量,刘修对战场的间接影响却无处不在。光和四年,袁家刚刚起兵的时候,刘修还在草原上渡假,袁家大旗一举,关东响应,几乎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只等着打进洛阳。可是后来刘修写了几封信,他们的大好形势就轰然崩塌,从此陷入长达五年的拉锯战,一直没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现在,刘修亲自赶到了战场上,奇兵迭出,一举平定江南,接着又迅速赶到平舆城下。他本以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千里迢迢的从冀州赶来,气势不可谓不猛,却被刘修轻描淡写的几个虚招化解,白白的在洧水浪费了宝贵的战机。这就像一个攥足了力气,一心想把对手击倒的猛士遇到了一个极其狡诈的对手,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使,反而吃了几个不明不的暗亏,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那一往无前的气势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弱了。

袁绍非常担心这是刘修的又一个陷阱,以他对刘修的了解,刘修应该不会留下这么大的破绽。让他苦恼的是,他想不出刘修的这个陷阱可能是什么。

因为不知,所以紧张,如果刘修真的安排了十八万大军等着他,也许袁绍的压力反而会小一些。

进,如果真是个陷阱呢?那将是一个灭顶之灾。退,如果刘修真的考虑失策呢?他将因此丧失一个最好的机会。

袁绍心急如焚,这个时候再接到审配病倒的消息,更让他心烦意乱,平添一份不祥的预感。

“主公,有急报。”郭图快步走了进来,神色紧张,满头的汗水。袁绍见了,眉头一紧,心不由自主的提了起来。郭图掌机密之事,很少有这么失态的时候,莫非是他探听到了刘修真正的阴谋?

“什么消息?”袁绍迎了上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