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郭奉孝-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现在的母亲,谈不上什么感情。毕竟前生已是三十好几的人了,让我开口叫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人叫妈已经很为难了,加之母亲对我管教很严,所以平日里也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按我的想法是古人成亲都早,到时候努力生产多弄几个小毛头出来让母亲高兴就是了。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母亲因父亲早逝伤心过度,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加上操持这么一大家子的事物也是积劳成疾,还不听我的劝阻大量服用炼丹士所炼的丹药,于光和三年去世。可怜年馑十岁的我却已是一家之主了,伤心之余立誓守孝三年,并自表字为奉孝。

母亲去世后关起门来就是天大地大我最大了,在守孝的同时我也开始为以后做大量的准备了。

首先是在农闲的时候将家丁中轻壮年也组织起来,练习队列,操练武艺。这些世代为奴的人并不因为我是一个自行加冠之礼的少年而不听命令。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几百年的奴化教育,已经使得百姓逆来顺受,在能有口饭吃还能活下去的时候无论他们所谓的主人让他们做什么都不会反抗的。虽然他们对于少主人逼迫他们无论走路还是跑步都必须先迈左脚,停止的时候必须右脚根靠左脚根,还有每天都要站成整齐的队伍,然后按照口令不停的在那里左转、右转、后转等行为觉得很可笑。但他们还是一丝不苟的努力完成着少主人的命令,城外农庄的晒粮场就成了这些人操练的操场了。

同时我在悄悄的转移着家产,黄巾一起象我家这样的富裕之家必然是劫掠的对象。而颍川又是黄巾三大主力波才重点活动的地方,记忆中最后波才就是在我现在住的这个城里作战时战败身死的。所以我不得不提前做些准备。看准机会高价变卖了田地房产仅留下城中的老屋以供读书,而暗地里安排早几年就跟在我身边培养有成的几个少年家丁携带财务转移到印象中没有黄巾起义的地区发展。

当然在外人眼中,我如此作为就成了一个十足的败家子了,在阳翟你要问郭嘉可能没人知道,但要问败家子--浪子郭奉孝那可是家喻户晓。

在此期间搜肠刮肚的百般回忆,终于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张辽,字文远,雁门郡马邑县(今山西朔县)人。生于建宁二年(公元 169年),比我只大一岁,今年十一岁。据我所知,张辽少从丁原,在丁原死后归附吕布。可这一个少字就让我头大了,未行加冠之礼前应该都算是少了,不知道他还在不在原籍。正巧先前派出的家丁有几个就在附近不远,让人给他们捎了个口信设法寻找。也不强求,能拐来最好,拐不来也就算了。至于关羽、张飞、黄忠、许储、甘宁等象我这样的寒门子弟就是想招揽也是招揽不来的。至于赵云这位能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喜欢的武将目前估计在那个深山老林学艺呢,只能在以后看机会了。不久从雁门郡传来消息张辽已于去年追随了丁原在其帐下为一亲兵。

妈的!丁原个老东西连一个十岁大的孩子都不放过。就在我郁闷之时,却听到回报的家丁说在打探张辽下落时救起一落难生病之人。此人原本是去投效丁原的,在我家丁的忽悠之下外加为了报恩竟答应投靠于我。我本来对这种演义上经常出现的,在大马路上救下一人而后这人如何报恩的情节很是不屑一故,但听了那人的名字后下巴差点掉到了地上。那人姓高名顺,家境贫寒无表字。在问清楚这个高顺出生于永兴四年(公元158年)现年二十二岁,家住雁门郡,准备投靠丁原。这就错不了,这个高顺绝对就是在个统领陷阵营攻无不克,而最后在白门楼说:“大丈夫死则死矣,何须多言?”遂引颈而受刑的高顺。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新插柳柳成荫啊。在三国演义中除了赵云另一个我最喜欢的武将就是他了,出场不多那是因为他跟错了人,而且这人一旦效忠就毕生绝不回背主投敌。绝对是放在身边安心,撒出去放心,诱惑面前不动心,怎么用怎么可心的四心级人物。

第四章 心理安慰

听到家丁说招揽来了高顺我高兴的手舞足蹈,从坐塌上一跃而起抓住家丁的衣服下摆急问:“高顺人在那里?”问我为抓下摆而不抓衣领,鄙视你,十岁的孩子去抓大人的脖子怎么抓。

“回主人,高顺就在门外,我去让他……”

没等他说完我就已经赤着脚跑了出去,就见门外立一壮汉。此人身材不是很高,周身匀称壮而不肥,大大的眼睛,四方脸,高颧骨相貌很是平常,但一双深邃的眼睛让人能从中看到忠诚。非常符合我心目中的形象,不觉的高喊一声:“高顺!”连声音都带有几分颤抖。

高顺见一少年从屋中奔跑而出,赤脚披发的样子很是可笑。但见这少年突然高喊自己的名字,不觉一愣。随着领自己前来的人从屋内出来介绍这个少年不是旁人,却是救下自己那人让自己投效的人。

信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和做人当言而有信思想的高顺并没因为我还是一个毛孩子而起轻视之意,跪倒行礼道:“高顺见过主人。”

前生三十年,此生十余载加在一起四十多年除了考上大学那次外就属此刻让我发自内心的喜悦了。伸手拉起高顺道:“千万不要叫我主人,称我一声主公足以!”

见我如此高看于他,高顺再此拜倒于地喊了声:“主公!”头紧紧的贴在地面上,双肩不停的抖动。这个在白门楼生死关头连眉头都不曾皱过的硬汉,竟然为了一个十岁孩子的一句话哭了!

不要以为这一个字的区别不大,其中可是大大的不同。主人是奴隶、农奴对所有人的称呼,而主公和下属则是在一定的相对平等基础上的附庸关系。一字之别就可以将人从地狱拉到天堂。

高顺来后我让他同我一起读书习武。高顺识字不多,武艺也只能算过的去。无论是在演义还是在正史里他的武艺和刘备的五虎上将或是曹操、孙权麾下那些有名的大将都是不能比的。我看中高顺的是他的忠心、练兵和战场指挥能力。能训练出威名显赫的陷阵营的人练兵能力会差吗?一旦我有自己的势力后绝对不会象吕布那样只给七百人让他练,怎么也要弄上万儿八千的给他。呵呵!想一下七百人的陷阵营就能把关羽、张飞杀的落荒而逃,若是万人又该如何呢!

至于武艺,也就是单挑能力差点那就再想办法了。何况能和夏侯家的猛男大战五十回合还能全身而退,就是差也差不到那里。不过当有一天我教了他几下子后,我想以后再碰到夏侯家的人时候可能就是他把人家打的满世界跑了。

问我教的什么?

我是干什么的!前生好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校军官,虽然是个大夫,但几套军体拳还是会全部会比画的。本来是我停止服用丹药后为了强身健体,没事练着玩的,当然是没下过苦功也就是些花架子。可那天正比画的时候被高顺看到了,立刻大为惊叹。我见他面露羡慕之色,也不吝啬当下就将自己所会的全部教给了他。

这几套军体拳是解放军集各家之长结合肉搏战的需要,请了多位武术名家编排的。尤其是从第三套开始往后的几套都是特种兵必修的科目,招数之毒辣,杀敌效果之明显都是在这个时代不曾有人能想到的。

所以当这些花架子套路到了高顺手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不能不说他是个奇才,楞是从这些徒手套路中演化出了一套刀法。虽然眼力有限,看不出高顺的武艺提高了多少,但至少看的出比刚来的时候强了许多。而且看他练的那么起劲,我心里也痒的很。但你让我这懒人去下苦功夫,好好练拳脚,那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学长兵器臂力又不够。想来想去还是学几手剑吧,关键时刻也能应付几下子。剑在短兵器里是易学难精的,但我看中的就是易学。

可是找高顺教我,他却说不会,还说若是主公想学长刀他到是可以勉为其难的倾囊相授。

没办法只好又自己瞎琢磨了,对了!军体拳中还有几套匕首套路,虽然时间久远全套的是想不起来了,但大致路数还是记得地。立刻招来了高顺将匕首套路大致演示了一遍,回头刚想请教他是不是可以变成剑法来使。就见高顺已经抽出一把剑在那里疯狂的比画起来,明明还是那几下子,可是就那扑面而来的杀气却让我头皮发麻。我实在没想到,因为我今天的举动以后陷阵营就改成用剑了。

边读书边习武,当然主要是高顺习武了,我怎么说也是个军师型人才,让我去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