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世三国-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丞相,这里当然有路……不只是回家的路,还有一条可以帮助丞相的路,帮助丞相剿灭吴魏,匡复汉室!」

好听话人人会说,但实际情况如何,诸葛亮心知肚明,他淡淡道:「莫非司马昭已经战胜曹丕,击败北魏了?」

显然,诸葛亮把眼前的罗马人跟司马昭算到了一块。

大汉连连摇头:「丞相不必套话,你想知道的,我都会一五一十的告诉你,至于司马昭那厮,他连自身都难保了,哪里还能给丞相什么帮助呢?」

「他不能,你们能?」

这六个字说的是抑扬顿挫,极富意涵,可那大汉也不在意,开口便说道:「能!只要丞相听我说完一个故事,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一个故事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一向平静无波的诸葛亮,竟然给这话逗的笑了。

这句话,是在小看东吴的黎聪、陆逊?是在小看北魏的司马昭、程昱?还是在小看他卧龙诸葛亮?

诸葛亮蓦地起身,身后那张椅凳应声倒地。

他很少这么失态,但,人必须先学会自重,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诸葛亮语气平淡,尽量保持着一贯口气说道:「五丈原一败,战后事宜千头万绪,还等着亮回去处理,先生若没有其它事,亮这就离开了。」

见诸葛亮反应激烈,罗马大汉既没有出言劝阻,也没有低头认错,反而是问了个无关紧要的问题:「诸葛丞相,可知道我的主子是谁?」

「教廷教皇?罗马君王?不管是谁,重要吗?」

不重要,确实一点都不重要。

别说这些人如今都在千里之外,即便今天罗马教皇就在大汉旁边,这些人对上庞统、徐庶、司马懿,都未必能讨得什么好去。

而这些三国里拔尖的人才,如今连寿终正寝都不可得,谁会相信,一个故事,或者一个千里之外不见人影的主子,会有什么能耐?

诸葛亮举步要走,只是,踏开的脚步,在听到了那个答案后,居然又缩了回来。

「我的主子不是罗马人,我的主子姓张……」罗马大汉替诸葛亮扶起了椅凳,倒满了凉茶,准备说那个故事:「大汉国师张良那个张。」

「长话短说。」

诸葛亮接过茶碗,弯身入座。

比起那名姓不知的罗马帝王,张良这个名字,无疑更叫人印象深刻。

「故事,是这么开始的……当年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结束楚汉相争,统一天下。当时,高祖刘邦以大秦为例,说秦始皇雄才大略,又是千古一帝,却也难逃二世而亡的命运,大汉朝想长治久安,流传百世,不知道有没有办法?」

听到这里,诸葛亮突然开口自语道:「苦民所苦,忧民所忧,则国家可治也,大汉可存也。」

这句话,是那年他在司马徽底下求学时,头一次喝醉后,庞统问他的问题。

「英雄所见略同。」罗马大汉嘴角轻轻扬起,点头便说道:「不愧是丞相,与我家主子最初给高祖的答案,简直是一模一样。」

「刘邦有流氓天子之称,他要的答案,想必不是这个。」诸葛亮淡淡道:「天子是万民之尊,有治世之才,做事按规矩、懂方圆;可流氓是市井无赖,只会欺善怕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刘邦问这话,只怕不是以天子的身分,而是以流氓的角色问的。」

「不错!那时候,高祖刘邦一连听了十三个答案,却都是直摇头,最后憋不住了,才明白对我家主子说,『爱卿应该清楚,朕在乎的是流传百世,至于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这我……就管不着了!』。」

大汉的「遗臭万年」四个字说的格外清楚,想来刘邦这大流氓的意思是,不择手段,也要让他刘家子弟坐这个位置,当这个皇帝。

诸葛亮若有所思,大汉深吸了口气,开口把事情交代个清楚:「当时,我家主子给高祖逼的急了,不得已,替他出了个主意诸葛丞相可知道,大秦朝会灭亡,最根本的原因为何?」

诸葛亮淡淡道:「大秦苛政猛于虎,秦始皇在世时,全仗着手腕高超,压的六国余孽不敢动弹。可他百年以后,继位的二世胡亥却是昏庸,又有赵高、李斯等权臣把持朝政,君臣不分,主仆不明,大秦朝灭亡,是可预见的结果。」

一个国家能兴起,或许很难找出原因,但一个国家会灭亡,绝对能挖出一堆理由,落井下石,从来就不是件困难事。

「不!」罗马大汉摇头便说:「先祖张良以为,大秦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有人带头起义,发兵造反。」

倒果为因……上头不乱,底下怎么会造反?

可是诸葛亮没有反驳,这道理,张良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呢?」

「所以,我家主子提出了一个法子。刘家子孙不一定个个贤明,万一有朝一日,出现了秦二世胡亥那样的昏君,出现了赵高、李斯那样的权臣,惹的天怒人怨,百姓造反,那也不必紧张……」

罗马大汉嘴角扬起了诡谲的弧度,轻声说道:「只要带头造反的是刘家人,只要最后拿下江山的是刘家人,天下,就还是刘家的天下!」

「荒谬!」诸葛亮情绪难得有些激动:「张良怎么可能说出这种话!」

「先祖不但说了,而且还做了。」大汉微微一笑,道:「西汉末年,汉哀帝昏庸无能,以致王莽篡汉,祸乱朝政。那时候,带头起兵造反,推翻新朝的光武帝刘秀,不正是刘家子孙吗?」

心中一紧,诸葛亮像是抓住了什么,急忙问道:「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光武帝刘秀能够造反成功,他身边有个人极为重要,不但出钱出力,甚至还把自己的儿女跟徒弟送给了刘秀当将军……」

「道教祖师张道陵!」

听到诸葛亮语带惊骇,那大汉止不住嘴边笑意,放声笑道:「不错!至于张道陵的来历,相信丞相也不陌生,他就是我主张良的八世孙,是张家的后人!」

史书记载,被尊称为张天师的张道陵,靠着一颗天外奇石打造了万把魂兵,他的一对儿女、百名徒弟,成了刘秀手下大将、军中参谋,助刘秀成功推翻了王莽,创立了东汉,而道教也因此被大汉尊为国教。

诸葛亮一直以为,这不过是场鱼帮水,水帮鱼的买卖,没想到其中藏着如此巨大的阴谋!

如果一切都是张良的安排,那么这人的心机算计,已到了诸葛亮望尘莫及的地步。

能把一切算到这个地步,这人……还能算是个人吗?

诸葛亮思绪还在急速运转,却给罗马大汉硬生生的打断:「话说回来,刘备能从一个编草鞋的小贩当到蜀汉昭烈帝,难道是因为他有什么过人才华?」

「飕」的一声,诸葛亮手中羽扇架上了罗马人的脖颈,身后太上老君的化神指,也悄悄抬了起来,指向了大汉。

「英雄不论出身低……」诸葛亮冷声道:「亮不想再听到关于先帝的是非,否则,这个故事便到此为止!更何况,亮跟随先帝半生戎马,从未听说他从张良子孙身上,得到过什么帮助!」

没料到诸葛亮翻脸比翻书还快,大汉自知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脸上尴尬一笑:「关于这点,确实是要跟丞相说声对不住,这一次,我家主子给刘备安排的三个助力,头一个助力未尽全功,第二个助力又起异心,幸好,第三个助力来的还不算迟!」

「喔?前两个是谁?」

诸葛亮脸上不动声色,观察着大汉脸上变化,准备要回话里判断这事到底是真是假。

「丞相可还记得,刘备最早的出身?」见到诸葛亮脸色又是一变,罗马大汉赶忙澄清道:「我是指刘备当初能名扬天下,显头露脸的原因为何!」

诸葛亮脸色稍霁,道:「东汉末年,灵帝荒淫无道,十常侍败坏朝政,当时黄巾贼起兵作乱,荼害百姓,先帝不忍百姓受苦,遂率涿郡三百子弟,与关羽、张飞两位义弟,破青州黄巾二十万人,救民于水火之中,从此名动天下,威震四方!」

见诸葛亮脸上神采飞扬,显然对主子刘备是颇为自豪,罗马大汉熟知内情,更是忍俊不住,噗嗤一声便笑了出来:「三百对上二十万,丞相以为黄巾贼都是土鸡瓦狗?」

「你到底要说什么!」

「丞相不该想不到的……黄巾贼的大头目,手上拿的是太平清领道,嘴里念的是道家正宗的法术,人称大贤良师的张角,也是个姓张的!」

诸葛亮微微一愣,似乎信了大汉几分:「第二个是谁?」

「张良的十七世孙,汉中王张鲁!」

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局,局里面,刘备怎么出身,如何成名,最终能否称帝,都已经被安排好了。

黄巾贼是刘备一夕成名的试金石,汉中张鲁是刘备势力崛起的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