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史文选-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儒》,选自《訄书》第十二篇。本篇是对清朝二百余年学术变迁史的系统总结。原篇分三节。首节分析“经”的性质,认为同世界文明古国的记录一样,是夹杂着神话迷信的古史,硬拿来搞“通经致用”,结果既不通历史,又危害政治。次节说乾嘉考据学者恢复了把六经当作历史研究的传统,所以在学术上放出异彩;但朴质的考证,不合文士的口味,于是有攻击汉学的桐城派出现,于是又有欣赏《公羊》三世说的常州学派出现,于是有又调和汉、宋学以求名的陈澧等出现。末节是关于清朝经学研究具体成果评论。最后针对康有为等否定考据学作用的意见,认为考据学家强调无徵不信,竭力搜集证据,到未来的历史家应用时,便会看到这种朴实的东西发出光辉。全篇虽对清朝今文学派的批评有失公正,对戴震一派的估价也未免过分,但材料丰富,分析清楚,是近代总结清朝学术史的首出作品。以后,刘师培著《清儒得失论》,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等,都明显地以它为继续研究的起点。
   重点词句:正乏 五际、六情 隆杀 牢落 姚易卓荦 宣父
思考题:根据本文,试论章炳麟对清代学术史的基本评判。
    清朝重要的学术派别有哪些
三七、《新史学》
重点:《新史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梁启超史学思想的进步性。
解题:《新史学》,近人梁启超撰,是用进化论观点批判封建史学,主张重新研究全部中国历史的早期论著。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指出,过去的史学家,“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于是引出一连串的错误,而顶荒谬的莫过于争正统、言书法。《新史学》历数封建史学的四弊二病三恶果,举以证明“史界革命”的重要性。他要求用进化论的发展观念来重新研究历史,要求不停滞于历史现象的叙述,更不拘泥于单纯罗列政治生活的现象,而应该努力寻找人类社会发展的“公理公例”。当然,《新史学》所表明的认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在经过封建专制主义的长期压迫和束缚,治史者或高谈义理,或埋头考据,全然不问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史学的实践品格的晚清,梁启超把封建史学的种种弊病抖露出来,对于当时的史学界来说,无疑是振聋发聩的一声猛喝。
   《新史学》连载于《新民丛报》。
   《中国之旧史》,选自《新史学》第一章。文中提出史学作用的新观念。指出封建时代的旧史著,都如同帝王将相的家谱,目的只在供君主从中吸取统治术,或者只为死人树碑,知古而不知今,知果而不知因;没有见识,没有创造,即难读,又无用;因此必须“为史界开一新天地”,使史学真正起到促进国民团结、社会进化的作用。这就是作者主张“史界革命”的根据和理由。
   《史学之界说》,选自《新史学》第二章。人们有权利享受古人进化所创造的文明果实,但人们更有义务为后代着想,使现代文明得到延续、增长和繁盛。作者认为史学家的义务,就在于找到历史上社会进化的共同规律,说明体现规律的共同标准,以使后人可以遵循它继续前进。所以作者认为,研究历史不该追求理论的美观,而应该使它成为“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的学问。这就是作者所理想的“新史学”。
 重点词句:泰西 正统闰统 鼎革 天然学 群学 平准学 
  三统 三世 质点血轮 物质学 胜朝 论理学。
思考题:1、试比较梁启超和章炳麟的思想差别。
    2、试述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1、 梁启超《新史学》的基本观点
2、 旧史学的“四弊二病三恶果”具体指什么













3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