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968-历史的灰烬-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芸芸众生对重生轻死体会最深、践行最力。几千年来,他们无论是面对天灾、抑或人祸,总是顽强地捍卫着自己的生存,不管自己的生存质量如何,只要能活下去,就是福气。于是就有百般的舔痔嘬鼠,自甘下贱,若问之,则曰:非欲为之,此不得已也。这还罢了,生存需要嘛;其甚者明明是行尸走肉、狗彘不如,却仍然欣然自得,自以为顶天立地。其实,人生在世,不能顺心快意、率性而为,始终保持一个自由的心灵和肉体,却要拘拘于腐规臭矩,甘为物累物役,该哭却强笑,心恨嘴却谀,实在是生不如死!    
    与其屈辱地生,不如自由地去死,何必斤斤于尘世照不到你身上的阳光呢?在那个凌辱人性的年代,老舍所以自沉,原只是为了维护生命的尊严,肉体的老舍消失了,精神的老舍却永远活着;那些怯懦者,始则违心继则撕破脸皮,助纣为虐,不过是为了苟且一条可怜的小命而已。更可耻的是,若干年后,这些当初不要脸的人,竟然都换了副面孔,不但不忏悔自己往日的罪过,反而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甚至以文化导师和道德发言人自居,经常在媒体上搔首弄姿、喋喋不休。这样的人,虽然喉间三寸气还在,却连死者还不如。    
    还有另一种生不如死,明明沉疴不起,药石难为,却还贪恋不再属于自己的人世浮华,不愿舍却一具皮囊,与其痛苦万般,何不一了百了、沉入永恒的黑甜、获得永恒的解脱?作为健康者,应该帮助他们结束这种生死的尴尬。那种在人道主义招牌下的怜悯,实在是在显示自己的优越,是道德勇气的缺乏,也是对病者人格的侮辱。帮助他迅速告别红尘吧,让他庄严地死去,这才是真正的重生、真正的人道主义。    
    先秦一位哲人,人称子华子的说过:“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华子是重生的哲学家,但他主张自由自在的生,当你的自由被剥夺时,你还剩下唯一的自由,去选择死吧。剥夺者可以禁锢你的肉体,却永远不能控制你的灵魂,乘着思想的翅膀,你的灵魂跨越了生死之门。    
        


第五部  无用的树与有用的鹅与鸡肋哲学

    造物不仁,置天才与白痴于千夫所指之境。在平庸大众的淫威之下,天才与白痴往往被视为精神病患者;他们对大众世界的悖离经常被看作是幻想狂;他们是健全社会的出人意料的废品,因而他们的混迹人世,在芸芸大众看来,实在是侥天之幸。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的存在,也证明了大众的世界观正确,那就是世界总是不完满的;同时也体现了大众的宽容大度,因为他们还没有这样决绝,当废品一出现就马上消灭之,他们只是弃绝而已。    
    当然若干历史年代像清风翻书一样一页两页地翻过去之后,大众也许会改变当初的看法,替前辈作自我批评,替自己作自我表扬。可是在他们为远逝的不幸的魂灵招魂时,他们却加倍冷酷地处置身边的新“废品”。历史与人生就是这样循环。这样的铁律,又岂是血肉之躯、有涯之生所能超越!    
    有血有肉的人是无法抗拒造物的,如果不仁的苍天抟泥造人时偶一开小差将你造成天才或白痴,你就成了尘世人海中作了标记的“废品”,那你就认命吧,无味地抗争只会消弥大众心中残存的一丝怜悯,那时你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但对于大多数的小才和低智,造物则赋予他们超强的生存潜能,因为只有靠他们潜能的运用,苍天造就的人世才不至于沉闷平淡。所以你若是小才或低智的话,苍天已给你预示了一个灿烂的前途。因为只有靠你等,苍天在看人世这本戏时才不会打瞌睡,或许还会开怀大乐。所以你等要时刻不忘,你们是上天的特使,是人间喜剧的主角,一定得卖力地去演,充分发挥上天赐予你等的潜能,让上天快乐,同时你等也会乐在其中,受用无穷。    
    先秦的庄子对人生的处境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他看到枝干笔挺的树很早就被砍杀了,而绳墨之匠看不上眼的歪斜之木却能享其天年。无用的活下来了,有用的早夭;有用不好无用好。可他又告诉人,故人登门,宰鹅享客,会叫的有用的鹅免遭油锅之灾,而不会叫的无用的鹅成了桌上美餐。有用的活了,无用的则死了。结论迥然相反。怎么办呢?庄子说:游于有用无用之间。    
    庄子说的是当时,在今日大众社会,即使像庄子那样善于拿捏,也不见得能苟且周旋下去。因为有用的树会被砍去做东西,无用的树也会被推倒,以便腾出地方;有用的鹅会叫会下蛋,会被榨干血汗,最后被扭断脖子了事;无用的鹅自然更难逃厄运,它只有用自己的躯体去消弥自己的原罪。怎样才能既有用又无用,看似有用,用它时又觉无用;以为无用,当毁它时又觉有用呢?就像鸡肋,留之无益,弃之可惜。我想一个人若能练就鸡肋的功夫,也就可以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八面玲珑了。    
    联系列一般小才和低智,这一鸡肋哲学就派上大用场了。实际上,生活中大红大紫的走运者,大多是运用此种哲学的小才或低智。具体言之,大众社会痛恨出类拔萃(向上或向下)的特殊者,嫉妒小才,鄙视低智,但他们对后两类并未像对天才和白痴(特殊者)那样持弃绝态度。嫉妒是恨其比自己略好,鄙视是鄙其比自己略差。在忽略不计特殊者的时代,只因此两类不同于众,才使得社会不和谐、不划一、不大众。这是大众的心病。    
    了解了大众如许心理后,如果你是小才或低智,只要善加运用鸡肋哲学,你的好运就来了。小才者注意削己锋锐,经常念谦字诀,在大众面前现笨拙相,让大众觉得你虽是小才,但很多方面还不如我大众,大家扯平。譬如,你不如农民会种地,不如工人会开机器,不如个体户会练摊……如此这般,大众觉得你是可造之才,他们就要培养你进梯队了,觉得此人虽有小才但不骄,不会过河拆桥,堪用!如是,你愿遂也。低智则比小才可塑性更强,“我虽无能,但我忠心可靠”,这是一法,可博大众同情、放心。因为你既无希特勒之才,谅你也不能造希氏之孽;而且无能忠厚之人只会曹随萧规,渴望稳定的大众会欣然接纳你的。另一法是,“我虽无才,但颇伶俐”,且时常显露一二聪明可人之处,既可解大众久绷之颐,又可使大众觉得其人可塑性强,可以满足一下大众的好为人师之欲。这样时日既久,师生情深,大众就难免有了门墙之意,生了护犊之心,行事也就存个“私”字,权衡臧丕之时,要么以你之长比别人之短;要么护你之短,剪人之长,甚或善你之短,恶人之长。总之,低智只要善用此学,自会七窍玲珑,奉迎八面,左周右旋,上下融通,心想事成,上上大吉。    
    纵眼历史烟尘,环顾风云社会,长安大道,不曾有天才白痴厕入;五侯烟火,当然是小才低智亲捻。但饶是如此,当道诸人之中,小才终因藏锋太难,临门一脚时火候不够,成功者寥若晨星;惟有低智 , 因其白纸一张的超强塑性,而屡屡逢凶化吉,位居上流,得道升天,福延鸡犬。    
        偈曰:天才堪悲,白痴无免;小才命达,还需勤练;惟有低智,福泽绵绵。    
        


第五部  生命的原色

    思想跟生活一样,本来就是凌乱的,历史与人生也不过是由众多的偶然性组成。经常的是,一个王朝的兴衰,有可能是因为一次失眠,或者竟是某个飞来的眼风。一种颜色的明灭,或许就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路径。世间布满了歧路,选择的自由其实意味着负担。    
        凌乱是一切的本质,所谓规律和秩序,都不过是假设,就像时间一样,它的刻度是人类附着在宇宙上的浮色。思想则力图尽量地接近现实,渴望描摩大地与星空的原色,仔细捕捉秋虫的浅唱和小草的厮杀。人阿,地轴的颤音和暗夜的悸动,一齐撞击着你在风中漂泊的心灵,没有异人指路,也没有神灵带你去远方。    
        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是自然的存在,都是混乱天地的一员,我们无奈,我们选择;所有的生物也在无奈,也在选择。我们与它们,被造化选择在一起,现在又面临着共同的选择,该怎么活,为了什么活?生物们保持沉默,但沉默并不意味着没有意见;正如我们回答不了这一亘古命题,并不表明我们不想回答。    
       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