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警花闯三国-第8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欣今天赦免了他的叔丈人,而且没有收走他的免死金牌,令张飞异常开心,回去后又可以在夏侯涓面前好好地表上一功,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年赐不年赐的,只要刘欣提出来的主意,他都会跟着叫好。

大汉朝廷每年发放的年赐颇为丰厚,在座的许多大臣还是有些心疼的。不过,张飞抢先答应了下来,其他人也不好意思拒绝,免得让人以为自己一钱如命。尤其对大多数文官来说,名声真的比性命还要重要。

不过,沮授等人却是积极附和,他们都是明白,刘欣这是想方设法替朝廷省钱呢。年赐是以朝廷的名义发放的,并不需要从皇宫的内库支出。但是要让北方诸州的广大百姓安然度过这个冬天,国库就需要付出大笔的钱粮,现在确实是应该勒一勒裤腰带的时候了。

刘欣见众臣都没有意见,不由更加高兴,又是连喝了几大杯。等到宴会结束的时候,他走路已经有点打飘了。几个宫女见状,赶紧迎了上前,要扶刘欣去后宫休息。刘欣并没有在民间选过宫女,这些人都是被没入宫中的官奴,许多人更是出身士族人家。但是侯门一入深似海,何况是皇宫呢?她们都很清楚,自己这辈子能够被放出去的希望非常渺茫,最好的结局就是能够得到刘欣的宠幸。现在看到刘欣喝了许多酒,正是她们的机会到了。

虽然这些宫女个个年轻貌美,但刘欣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初到大汉的毛头小伙子,他毫不迟疑在挥了挥手,让那些宫女全部退了下去,自己摇摇晃晃向后宫走去。张狗儿和几名内侍担心刘欣有失,只得在左右跟着,却不敢去扶他。

第816章 白玉令牌

亮着灯的地方是一处厢房,刘欣径直走了过去。

窗前,一个纤瘦的背影正伏案观书,让刘欣想到了蔡琰年轻时的模样,忍不住唤道:“昭姬,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去睡?”

那背影回过头来,惊呼道:“啊!陛下,你怎么来了?”

刘欣定了定神,这才发现面前这个人并不是蔡琰,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十二三岁漂亮小女孩儿,而且并没有穿着宫装,不由奇道:“你是什么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小女孩忽然俏脸一红,躬身施礼道:“陛下,你不记得民女了?民女是邺城的甄宓啊。”

刘欣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噢,你瞧朕这个记性,现在想起来了。不过,你怎么会到皇宫里的?”灵域

甄宓垂下头说道:“是皇后娘娘让民女进来的。”

原来,甄宓到了长安以后,在北城一带租了个大宅子安顿下来。生意上的事情自有几个忠心的老仆负责,并不需要她去过问。于是,喜好读书的甄宓第二天问明了路径,便持着刘欣送给她的“信物”,兴冲冲地往长安书院走去。

然而当她来到书院门口,出示了刘欣交给她的“信物”时,守门的卫士却非常客气地将她请了出去。若不是看她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单单冲她手持“凶器”,强闯书院这一条,就可以把她投入大牢了。因为她所谓的“信物”,在卫士们眼中,分明就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刘欣军中那么多人,可不是什么人都见过刘欣的飞刀,就算见过,也不是谁都能够认出来的。

甄宓无奈,只得暂时返回住处。虽然看不到,但在长安街市上却可以买到最新的大汉快报,还有一些印刷成册的典籍,倒也让她很是新鲜了几天。不过,街市上能够买到的这些典籍甄宓大多已经看过了,只是用纸张印刷然后装订成册的形式,她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

过了几天,甄宓终于忍不住又来到长安书院门口。虽然值班的卫士换了一批,但是仍然没有人肯放她进去。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甄宓依然没能进入她向往以久的长安书院。

眼看着刘欣送给她的信物全无用处,无论她怎么解释,反正卫士们就是不让她进去。甄宓感到很委屈,便想到皇宫来找刘欣说理。皇宫岂是她想进就能进的,那里守卫更加严格,她连宫门都靠近不了。甄宓理所当然地又拿出了那个“信物”,却被亲卫们扣了起来。皇宫重地展露凶器,那还了得。

正在此时,马芸从外面审案归来,恰巧看见亲卫们抓住了一个小姑娘,便挥手停下马车,上前询问。亲卫们将从甄宓手上缴获的“凶器”呈上,马芸却认得那是刘欣的飞刀,于是便让亲卫们放开甄宓,将她接上了马车,带进了皇宫。

听甄宓说了事情的原委,马芸不由觉得好笑,哪有送飞刀给一个小姑娘做信物的道理。不过,她对甄宓本人倒是十分感兴趣,这位历史上的曹魏皇后还真像记载的那样,非常娴静,而且十分喜欢读书。

甄宓年纪虽幼,容貌却是极美,卞玉她们都很喜欢她,尤其蔡琰,得知甄宓喜爱读书,倒是与她兴趣相投。而甄宓虽然没听说过蔡琰这位大才女的名字,却对蔡邕景仰已久,读过蔡邕的好几篇诗赋。甄宓得知蔡琰便是蔡邕的独女,不由感到格外的亲近,两人由此相谈甚欢。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关宫门的时间。宫中自有规矩,非有紧急情况,夜晚是不可以打开宫门的。马芸想了想,便作主让甄宓留了下来。小姑娘忽然觉得害怕起来,吵着要回家。

蔡琰笑道:“你不是喜欢看书吗?本宫这里有许多珍贵的藏书,外面寻常是看不到的。如果你愿意留下,本宫就让你看个够。你放心,明天一早,本宫就安排人送你回家。”

听说有书可以看,甄宓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下来。

经过这么多年,蔡邕收藏的那三千多册典籍,加上从洛阳东观抢救出来的那些图书,以及从一些士族世家抄没来的书籍,已经全部从竹简誊抄到了纸上。

誊抄典籍的工作量巨大,都是由书院的学生们来完成的。尽管书院的学生们很努力,但这么多年来,一共也只誊抄了三份,一份留在了襄阳书院,一份送到了长安书院,还有一份献给了刘欣,作为镇宫之宝。

这些典籍图书加起来足有上万册之多,很多都是罕见的珍本和孤本,外人不要说见过,恐怕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些图书如此珍贵,自然要好好收藏。更重要的是,这些图书不能堆在库房了事,必须有人加以整理,分门别类,于是蔡琰便自告奋勇地承担了这项任务。在蔡琰的寝宫后面恰巧有一处院落空在那里,便成了收藏图书的地方,也就是刘欣今天晚上看到灯光的所在。

蔡琰没有食言,吃完晚饭以后,便将甄宓带到到了这里。看到琳琅满目的图书,甄宓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尤其这些图书都是写在纸张上面的线装本,阅读起来非常方便。甄宓当时就不吵着回家,安安静静地坐在窗前,拿起典籍,旁若无人地阅读了起来。而蔡琰也没有再打扰,留下两名宫女照顾甄宓,自己回寝宫去了。

夜色已深,那两名宫女渐觉疲惫。而甄宓终于看到了她梦寐以求的珍贵图书,却是精神抖擞。那两名宫女欺负甄宓是个小孩子,又不是宫里的人,便趁她不注意,偷偷溜回房中睡觉去了,只留下甄宓一个人依然在那里读个不亦乐乎。

听了甄宓的讲述,刘欣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甄宓之所以会来长安,与他当初的承诺却是有很大的关系。谁知道甄宓到了长安一个多月,刘欣早将这件事忘在了脑后。

这时,刘欣的酒意已经醒了大半,不禁有些内疚起来,想找个什么方式补偿她一下,于是问道:“甄姑娘,朕记得离开邺城的时候,你们甄家是派出了一支商队。不知道商队在长安的生意可好?”灵域

甄宓摇了摇头,说道:“民女从来不过问族中的事情。”

刘欣想想也是,甄宓不过是个小姑娘,就算她有这方面的才能,家族中人也不敢将这样的大事托付给她。刘欣低头深思了一会,说道:“这样吧,朕给你的信物没有起到作用,耽搁了你一个月的时间,说吧,想要什么补偿。”

第817章 禁茶令

这些士族世家为了保持家族的繁荣,往往无所不用其极。

当年在襄阳的时候,蔡瑁就把年幼的蔡珏送到了州牧府。现在甄宓跟到长安来,又进了皇宫,会不会也是甄家为了家族利益而想出的一个办法?刘欣不由皱起了眉头。

却见甄宓小手一伸,说道:“陛下,你答应我的书拿来。”

刘欣这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想多了,不禁呵呵一笑,说道:“放心吧,朕这次绝不食言,明天你去打昭姬拿吧。”

“昭姬?”甄宓蹙眉问道,“昭姬是谁啊?”

刘欣笑道:“昭姬就是蔡贵妃,这些书都归她管,你以后如果想要看书,直接找她就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