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巴罗萨"行动-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苦干了数月,巧妙地搭建了一座木桥,最终才得以通过。如今,如果敌人将位于阿里奥格拉的高架桥炸掉,第56军将被困在此地,进退两难。与此同时,敌人也赢得了非常宝贵的时间,在陡峭的河岸上构筑起防御工事,届时我们将极难突破。” 
  直到最近,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国家才被……库兹涅佐夫将军指挥的苏联第8和第11集团军占领,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来进行防御配置。然而,由于苏军部队正在从位于苏联境内的新兵训练营和驻地往这里运送士兵,因此可以在纵深地区进行部署。例如,在普斯科夫以东的老边境附近,就有一大批坦克预备队在此集结。 
  第12步兵师的海因茨-格奥尔格·莱姆中将回忆道:“我们对敌人和进攻地区的地形方面的情报知之甚少,只知道苏联人有着高高的木质哨塔,只能观察到敌军哨兵换岗的过程。另外,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敌人正在边境线后面800~1 000米的地方挖掘战壕。根据航空拍摄的照片,我们可以观察到敌军炮兵阵地的情况。在我们师的正面,大约有1~2个团的苏军兵力,他们将依托其阵地和基地对我们进行阻击。我们所获得的地图的质量非常糟糕,无法提供海拔高度、路况以及森林植被方面的情况。” 
  海上战争 
  在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区域,陆地战斗可能是在6月22日打响的,但海战早在10天前就开始了。6月12日夜,德国海军布雷舰“坦宁堡”号、“布卢默”号和“但泽”号在范峡湾和希乌马岛北端布设了“阿波尔达雷区”,在卡拉巴达-格努恩德与帕克罗特之间布设了“科尔贝萨雷区”。在布雷过程中,一架苏军侦察机朝着位于希乌马岛北部海域的“布卢默”号布雷舰开火了,实际上是打响了“巴巴罗萨”战役的第一枪。6月18日临近傍晚时分,德国海军布雷舰“普鲁士”号、“格里尔”号、“斯卡格拉克”号和“凡尔赛”号满载3 300枚水雷从波罗的海港口皮劳(今波罗的斯克)出发,在厄兰岛与立陶宛-拉脱维亚边境之间布设了“瓦特堡雷区”。 
  汉科是芬兰的港口和海军基地,它控制着进入芬兰湾的重要水道。根据1939~1940年冬季战争后签订的协议,汉科割让给苏联使用30年。在这里,港口指挥官卡巴诺夫少将采纳了波罗的海舰队司令特里巴茨海军上将的“个人建议”,命令海军及军事人员的妻儿老小6 000余人乘坐一艘快艇从该港口撤退。 
  上述海区很快变得非常危险。凌晨3时20分,拉脱维亚轮船“盖斯玛”号在哥得兰岛海域遭到4艘快速鱼雷艇的拦截,它们开始对“盖斯玛”号进行炮击,接着又发射了鱼雷,直到将其炸成两截。凌晨4时15分,熊熊燃烧的“盖斯玛”号逐渐沉入海底,轮船信号官发出了最后一条悼文:“‘盖斯玛’号遭到鱼雷攻击,正在沉没。再见。”   
  第5章 北方集团军群(2)   
  进攻开始 
  德军第32步兵师的埃格哈德·摩利尔中尉回忆道:“1941年6月22日凌晨,营长和我(当时我担任他的副官)正蹲在散兵坑里,距离带刺铁丝网非常近。就在炮兵弹幕进攻开始前,他在我耳边低声说道:‘永远不要忘记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15分!’他停顿了一会后接着说道:‘也许你没有必要记住这一刻!因为就在这一刻,德国数个世纪以来最悲惨的衰败——最沉重的灾难——即将发生。’” 
  在对苏军前沿阵地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狂轰滥炸后,北方集团军群开始进军。苏军防守力量部署得并不平均,但德军仍然在对某些地段的进攻中尝到了一些苦头。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几分钟,第51步兵团7连便对克莱佩达北部的一处苏军阵地发起了冲锋,该连的一个排长——韦恩罗斯基中尉被苏军从一处伪装成农用马车的暗堡里射出的机枪子弹毙命,成为德军在东线战场阵亡的第一人。该团继续向前艰难推进,尽管有许多年轻指挥官阵亡,他们还是朝着自己眼前最直接的目标——米图瓦河大桥——冲去。 
  对于德军而言,眼前的形势比较乐观。截至清晨6时,尽管第121步兵师还在克巴尔泰村鏖战,但第16集团各部已经突入苏联纵深3~12公里,第4装甲集群向前推进了12公里。期间,尽管第18集团军下属的第291步兵师被困在克雷廷加进行逐屋激战,但第61步兵师还是占领了加尔格日代附近的桥梁。 
  顽强抵抗 
  德国空军通过侦察活动,进一步摸清了苏军在陶格夫匹尔斯和雅各布斯塔德之间的道加瓦河沿岸的防御工事。德军侦察机在道加瓦河南部、希奥利艾西南和里加以南区域发现了苏联车队。在随后展开的对地攻击中,40辆苏联卡车在希奥利艾附近被德军战机摧毁。正在调动的苏军第48步兵师由于缺乏炮火和空中掩护,遭到德国空军的重创,随后又遭到德军第3装甲师的袭击,不得不仓皇溃退。 
  在短短一天之内,与其他两个集团军群的战友们一样,北方集团军群的士兵也发现苏军士兵一个个顽强不屈,简直豁出了性命跟自己搏斗。当时,一股增援第126步兵师422步兵团2营的德军部队向北行进,一个埋伏在玉米地中的苏军机枪组首先放过了敌人的先头部队,在其主力部队经过时开枪射击,给敌人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德军消耗了1个连的兵力,花了3个小时才消灭了这个苏军机枪组。 
  在北方集团军群的右翼,德军第2集团军击退了苏军第16步兵军所属第5和第33步兵师。德军的直接目标是立陶宛的城市考纳斯(俄罗斯人习惯称为科夫诺)。在距该城约18公里处,德军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放慢了进攻步伐。然而,城内原住民纷纷起义反抗他们眼中的苏联侵略者,占领了广播电台。6月23日19时30分,一名“立陶宛陆军司令部”代表发表广播讲话,恳求德国最高统帅部直接空袭苏军占领的考纳斯城,并给予撤退之中的苏军部队以沉重打击。 
  屠戮的开端 
  第二天中午,随着苏联军队的进一步撤退,执行战斗巡逻任务的德军第123侦察营在弗洛雷特中尉的指挥下挺进城里,与“立陶宛陆军”取得联系,并接管了广播电台。17时15分,在霍尔姆上校的指挥下,德国第2集团军先头部队抵达城市,随后到来的还有第89、第405步兵团和第121侦察营。 6月26日,第501宣传连占领了考纳斯广播电台,第一次用德语发表了广播演说。 
  1939年,大约4万名犹太人居住在考纳斯,占整个城市人口的1?蛐4。在德军大举发动进攻占领这座城市前,有数千人逃离了这里,他们中的一些人在逃亡中丧生。甚至在德军进城前,许多由立陶宛人组成的犯罪集团便发动了反对犹太人的暴乱,矛头直指犹太人,尤其是居住在斯洛博德卡城郊的犹太人。 
  德军占领了这座城市后,掌握了对当地居民的生杀大权,延续了对于犹太人的屠杀行为。有报道说,党卫军部队还释放了罪犯和精神病患者,唆使他们加入到屠杀犹太人的行列之中。他们用铁条将犹太人殴打致死,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迫从这座死亡之城迁移到其他地方,例如第七城堡(19世纪在考纳斯城周围建成的一系列城堡之一)。在那里,他们遭受了立陶宛军队的残酷虐待。据估计,大约1万名犹太人在1941年6~7月间遇害。   
  第5章 北方集团军群(3)   
  担负考纳斯防务任务的苏军是莫罗佐夫中将指挥的第11集团军。最初,莫罗佐夫由于无法与西北方面军司令员库兹涅佐夫上将取得联系,被迫将部队从考纳斯撤回到约纳瓦,帕夫洛夫少将指挥的第23步兵师在此集结。此后,他试图通过反攻夺回考纳斯,最终却搭上了帕夫洛夫的性命。后来,莫罗佐夫通过电话终于与库兹涅佐夫取得了联系,但后者却拒绝听取他所作的战况汇报,反而指责他是“德国间谍”。 
  鲜花之战 
  6月23日,德军第290步兵师的到来,受到了波罗的海国家民众的热烈欢迎,他们将德军视为解放者。据一名德军回忆:“立陶宛人民喊着热情的口号欢迎我们进城,还向我们献上了鲜花。他们在房前的桌子上堆满了牛奶、咖啡、鸡蛋、面包、黄油等食品。我方军人也学着用当地的语言和口音向他们致谢。”对于德军来说,这几乎就是一场“鲜花之战”。这样的场面在1940年曾经出现过,当时在击败法国后,德军在柏林街头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胜利大游行,街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