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我作主-第9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寇封打算传南方十国儒家学说,并不是寇封不重视儒家,而是因为传给法家,纵横家,墨家之类的只会增强敌国。

而儒家是培养心性的学说,意义广大,但在治国上,却是比较弱的。

“诺。”蒋琬应诺道。

随即,二人交谈了几句,蒋琬就起身告辞了。

“真的是任重道远啊。”

蒋琬走后,寇封继续坐了片刻,叹了一口气道。真是越往上走,担子就越来越大了。不仅仅是争霸那么简单了。

已经要以整个中原的目光,看待四周蛮夷了。

“来人,摆驾椒房殿。”

叹了口气后,寇封很快就收拢了一下心情。大声下令道。

椒房殿是王后居住的寝宫。

楚王宫尚属简陋,但是各方面都已经有雏形了。比如说王太后甘氏称永宁宫。住在永宁宫内。

而寇封自己所居的则是正德宫。旗下就有王后蔡妲所居住的椒房殿。

因为花椒多子,先汉时才会取这样的名字。寇封则是直接沿袭了先汉时期的宫殿名。

“诺。”

门外有护卫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准备辇车了。

片刻后,寇封登上辇车,往椒房殿而去。

寇封到椒房殿是临时起意,想过来看看蔡妲以及寇昌。

不过,寇封到达椒房殿的时候,很意外的看到寇昌在读韩非子。

椒房殿,正殿内。

寇封跪坐在上首位,刚才寇昌就坐在这个位置上读书。此刻,蔡妲跪坐在寇封的旁边,而寇昌则跪坐在下边。

寇封看了看案上堆积如山的竹简,随意翻看了一下,都是韩非子。

楚国之中,楚书基本上已经在官吏以及士族寒门阶层普及了。寇封身为楚王,当然有楚书的。

不过,寇封的宫内,仍有很多的竹简藏书。

一部分是寇封以前读书的时候留下来的,寇封很珍重。一部分则是名家的注解。寇封看了看,这一卷韩非子正是徐庶当年给注解的。

这是市面上楚书中所没有的。

寇封看了看案上的这些竹简,有点出神。当初,他在徐庶帐下刻苦用功,以期待扶摇直上。而今,他的儿子都已经开始读书了。

感叹了一会儿,寇封很快就把注意力引回到了当前。

看了看乖巧的跪坐在前边的寇昌,寇封的心中忽然有点愧疚,原来这个儿子已经启蒙完毕了。

已经开始攻读如韩非子这样的书籍了。

常年领兵在外,真的是忽略了很多。

“读韩非子多久了?”寇封心下愧疚了片刻后,抬起头问寇昌道。

“启禀父王,儿臣读韩非子已经三月了。”寇昌回答道。口齿清晰,一点也不胆怯。

寇封闻言回过头给了蔡妲一个赞赏的目光,启蒙不错。要知道寇昌如今才六岁多一点,但是已经能读韩非子了。

而且还是在三个月前。

“那告诉父王你都懂了什么。”赞赏的看了一眼蔡妲后,寇封又回过头和蔼的问寇昌道。

“韩非在书中交代了很多,但是儿臣觉得,为君之道,不过在于赏罚而已,只要赏罚分明,则能令将效命,士尽力。”

寇昌举拳回答道,言辞简骇,却蕴含着无比的自信。

这个孩子,很聪慧。

寇封再次赞赏的看了寇昌一眼,这本韩非子是集法家理论的最高成就。所蕴含的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赏罚。

唯有赏罚不可假手于人。

若是赏赐的权利借给了臣下某人,则群臣多附某人。若惩罚的权利借给了某人,则群臣多畏惧某人。

若是赏罚都借给了一个人。那基本上君王就完蛋了。

韩非子整篇理论都在劝谏帝王要怎么巩固权势,权利,用权,术,势巩固地位,治理国家。

只要理会到这两个字,也就是合格的后世之君了。

蔡妲的一双眼眸中闪烁起了欣喜,她作为王后,是很合格的。坐姿雍容优雅,非常有气场。也很本分。

只偶尔随着寇封出席重要的事情,比如说祭天地等等。一般都是住在深宫,教育寇昌。

不过,人都是有私心的。

蔡妲当然也有,她的私心就是想要让寇昌能够坐稳皇太子的位置。前汉之中,太子多被废除。

起因都是太子不像皇帝。

如汉景帝时候的废太子刘荣。以及汉武帝时期的戾太子刘据。都是生生的儿子性格不像父亲,而被废除的例子。

寇封常年领兵在外,多考虑国家大事。没有时间理会到这些,但是蔡妲作为母亲,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

誓要把儿子寇昌教导成,性格秉性都像寇封这个老子。所以,当寇昌启蒙后,蔡妲即不让学简单的,又不学儒家,兵家等等,而只让寇昌学习韩非子。

这边蔡妲欣喜寇昌能够得到寇封的肯定。那边寇封忽然问道:“王儿对于儒家怎么看待?”

“儒家儿子没读过,但是听母后说,儒家乃是行仁恕之道,有时候太过妇人之仁。”寇昌回答道。

果然是这样。寇封的眼中闪过一分叹息,同时又有点庆幸。

从刚才开始,寇封就发现了蔡妲的那点私心了。不过,在寇封看来蔡妲把事情看的太简单了一点。

王后是做的很好,但是对待儿子,也就是跟普通母亲没什么区别。希望能得到父亲的肯定,继承父亲的一切。

这在普通人家是没错的,但是在他寇氏族,就稍显的苍白了一些了。

学韩非子根本在于治国,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继承家业。做母亲的也应该是教导出一个合格的储君,而不是单纯的儿子。

寇封叹息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儿子稍微走偏了,如果继续下去,恐怕就难办了。庆幸,也是发现的早。

读韩非子才三月,也就是没有深入。可以纠正的。而且这个儿子也很聪慧,若是教之以名师,未来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寇封不奢望这个儿子能比得上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那般的贤明,但也希望他寇氏的国祚,能够延续下去。

先汉的时候,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三代之内全是明君,后来的汉昭帝,汉宣帝虽然不出名,但也都是明君。

尤其是汉宣帝更是中兴之主。

若是寇氏能比得上刘氏这么昌盛,寇封也就心满意足了。

寇封的凝重,让蔡妲很是忐忑。寇昌则不明白的看着寇封,他说话后为什么父王不是赞同,而是凝重。

“父王常年在外,没有教导好你,是父皇的过失。”许久后,寇封才说道。

蔡妲的面色一下子苍白了不少。她做错了?

“还请父王教导。”到是这个儿子颇为冷静,低着头,小大人似的求教。

“法家是好啊。但是为什么用法的秦国,二世就亡了呢?因为法家过于严苛,而且学法也都是权术之士,他们只是热衷于自己的权势。所以,集法家之大成的李斯能够与太监赵高联合,陷害始皇帝嬴政的太子扶苏。连始皇帝那样的英杰都没能处理好这些问题,更何况你我了。”

寇封细细教导道。

“用法则容易出权臣,而亡国?”寇昌的脸色才白了,吓到了。

“是。”寇封很肯定的点头道。

这是汉代君主集权制的时代,在乱世的时候用重典能平定天下,在盛世的时候用重典,则是找死。

虽然说,以寇封的明白,又留有陆逊,邓艾这些人,传到儿子就亡了显然不可能。但是孙子,重孙呢。

若是单纯用法治国一定会短命的。

“那何以才能治国?”寇昌见寇封如此肯定,先是面色更加苍白,但随即,小脸上立刻浮起了明悟,赶紧求教道。

因为寇昌看出来了,父王虽然肯定不能以法治国,但是却很镇定,显然是有了别的策略了。

“外圣内王。”

寇封的口中吐出了四个字。

“外圣内王?”

寇昌不太明白。

“汉武帝啊,他为什么会独尊儒家呢?就是因为儒家妇人之仁,虽然治国不怎么样,但是多有气节,能出忠臣。在君上不明的时候,就靠他们维护我们寇氏了。而法家多出权术者,靠他们显然是靠不住的。用法能更有效的治国,用儒则能更有效的保全刘氏。所以,汉武帝就选择了儒家。”

寇封说道。

这是寇封活在这个时代总结出来的经验,在以前他是很看不起儒家的,所以先学韩非子。不过,坐上了现在这个位置后,他能以汉武帝的目光来看待这个时代了。

其实,寇封也能够强行推动改革了。什么民主啊,都是可以强行推动了。但是那样会引起极度的混乱。

别看后世的欧洲很风光,但每个国家都有一段血腥史。有无数国王被推翻,有两个国王被绞死。

除此以外,还伴随着无比的血腥,死了无数无数的人。

若是寇封强行推动,到时候会有两种可能,华夏从此进入了文明时代。来个君主立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