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富贵的回答完全不符合外交礼仪,他让李鸿章用四个字答复俄国大使,那就是“白日做梦”。   
  伊凡诺维奇这次本来是打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主意来的,他也明白在汉人占多数的地区俄国绝没有可能讨到便宜,实际上他这次倒是真的想把中俄两国的边界给划定下来,与此同时将黑龙江、吉林以及蒙古作为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区,同时尽量争取伪满和蒙古亲俄。对于俄国来说目前欧洲的局势仍然有些复杂,表面上看各国都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可是这里面的关系想要理顺却并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国进行一场大战并不符合俄国的利益。   
  可是沙皇显然比伊凡诺维奇要乐观一些,他虽然目前也不打算和中国起冲突,但是仍然决定作两手准备,如果外交途径无法得到他需要的也可以利用一些军事手段来加大压力。   
  这样对于伊凡诺维奇来说他这次的使命就更重要了,因为如果谈判失败他是能够预测到兵戎相见的损失的,可是没想到中国人根本就不愿意谈,俄国人提出的要求一概被否决,唯一还算给俄国留了点面子的是中国还承认当年的北京条约,也就是说当年的那片共管的地区继续共管,但是伊凡诺维奇从别的渠道听说中国在消灭伪满政权之后就会大量的向这片地区移民来将俄国从这里驱逐出去。说起中国的移民能力伊凡诺维奇是非常担心的,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他的担忧,英国对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出现的中国移民浪潮就一直非常关注,现在他们虽然不能明目张胆的搞什么歧视,但还是对中国人的入境设置了种种障碍。就连美国也时常出现对西海岸华人的数量感到担忧的言论,白人至上主义者的矛头也渐渐的转向了华人,不过因为华人社团应对得体,同时中国政府作为强大的后盾这些观点在美国仍然无法成为主流。   
  这一次的移民潮是从三年前开始的,在许多省份农民的破产从来没有间断,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两江吸纳了这部分劳动力,但是两江的容量毕竟是有限度的,从三年前开始这里新增的就业岗位减少了许多,而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却一直在走低,更多的农民被迫离开家园,在移民机构的引导下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开始被迫飘洋过海。   
  伊凡诺维奇知道当年俄国能够保持在中俄边境向中方施压武力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中国那一边地广人稀无法有效的管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是如果中国人大规模移民的话那用不了十年攻守就会完全易位,他的这种担忧在新疆已经显现出了一些苗头,左宗棠对西北的开发是那么的卖力,汉人在这几年当中在西北成倍的增长,据说安集延现在看起来和兰州没有什么区别。这时伊凡诺维奇忽然觉得如果时间站在中国一边的话现在开战虽然有风险但是还是值得冒一冒的。   
  虽然新的情报让伊凡诺维奇主和的观念有些动摇,不过他还是不想就这样放弃努力,所以他请了英法的公使来一起调停,他这一次开口的时候让了一步,在照会中没有提保护伪满的事,只是希望中国和满国能够停火,同时建议将满国和蒙古作为中俄的缓冲,因为像中俄这样的大国如果直接面对面很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端。   
  对于俄国人的观点李鸿章给予了严厉的驳斥,他已经明白了这一次自己的角色,外交谈判相当辛苦,不过如果底牌是决裂的话那就轻松多了,而李富贵让他这次一定要表现的要多强硬有多强硬,虽然这样的指示与他的性格有些不合,可是表面上装装样子还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李鸿章对北方开战的后果多少有些担心,帝俄和李富贵以前欺负的那些国家可不一样,即便是对海外不怎么了解的中国人只要看一眼世界地图就会立刻明白这个对手不好惹,不过这毕竟不是李鸿章的职责,军事上的事情他还是倾向于相信李富贵的判断。   
  李鸿章首先强调满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这个问题上决无任何商量的余地,对此英法也觉得俄国人一下就想从中国切下这样大的一块未免异想天开。至于缓冲的说法李鸿章也不以为然,因为浩罕在苟延残喘了几年之后终于被俄国灭亡,也没有看到俄国人为了防止与中英在中亚过于接近而有任何的克制。   
  对于中国毫不客气的拒绝帝俄的一切要求,甚至隐隐的有重新清算的意思英国公使肯特多少有些不安,他这个时候觉得或许新兴的中国把目光投向北方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坏事,让他们在远东冲突一下也的确是一次观察中国的好机会,毕竟富贵军从建军以来从来没有在正面战场上与列强的军队较量过,像这种趟浑水的工作俄国熊是非常适合的。   
  因此在会谈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僵局之后英国人的态度忽然变得积极起来,这个时候肯特已经得到了国内的首肯,在英国政府看来与俄国的战争必然会拖慢中国在别的方向上的扩张,虽然就法理上英国人对李富贵成为罗马皇帝并无什么意见,可是牵涉到具体的国家利益英国人从来都是很精细的,中国的扩张如果不可避免那将它引向北方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与此同时俄国人如果在远东被牵制住他们在中亚就无法再那样咄咄逼人了。重新调整了政策的英国公使开始两头挑事,一方面他想办法舒缓伊凡诺维奇在战事上的担忧,俄国人之所以在这个时候仍然举棋不定一是因为他们的沙皇缺钱,二是担心西伯利亚交通不便难以支撑大规模的战事,所以伊凡诺维奇相信以俄军的力量如果得到吉林和黑龙江本地居民的支持的话也只能帮助满国抵御李富贵接下来的进攻而已,要想反攻实在是太困难,可是完全的防守是没有什么出路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财政状况明显比俄国要好,战事拖久了对俄国同样没什么好处。对此肯特答应保证俄国的海上运输线,这本是伊凡诺维奇在计算中放弃的部分,因为俄国想要通过海运补给的话一过马六甲就必须面对中国舰队的拦截,中国的海军虽然也不算非常强大但是决不是俄国在远东的舰船所能匹敌的,现在听到英国愿意保证一条海上通道自然让伊凡诺维奇喜出望外,他已经打算建议政府加强武力讹诈的力度,如果补给充足的话这一战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而肯特对李鸿章说的则是另外一番意思,他表示在中俄之间英国人是支持中国的,不过由于目前欧洲的形势英国也需要对俄国拉拢一下,所以如果真的战端一开英国会在表面上保持中立,不过暗中会给中国以支持,当然为了表面上做到不偏不倚,与俄国的联络也不能中断。   
  李鸿章在得到了英国方面的保证之后立刻兴冲冲的跑到李富贵那里去表功,李富贵对于英国人站在自己这一边也十分高兴,他本来以为英国这次最多做到两不相帮,现在既然得到了国际友人的保证他就更加有持无恐了。中国在东北的军事行动对海运的依赖很大,如果英国人能够给予配合那倒是方便了不少。   
  肯特虽然想看到中俄在远东打起来,不过英国并不希望这个冲突转化成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那样的话除了远东的稳定会受到巨大的威胁中亚也将因为这种猛烈的冲突而增加很多变数。这一点得到了开战双方的一致赞同,中国这些年为西北的建设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可是仍然远远不够,左宗棠时不时的要向中央叫唤一番,这个时候中国想要依托新疆与俄国一争短长仍然非常吃力。而俄国人虽然在中亚对中国占有优势,可是一来中亚的形势比较复杂,二来中亚对俄国来说是腹地,在这里一旦失败将会影响到东面大片的领土,而中国在这里就没有这样的负担,如果真的失利只需要步步为营俄国也沾不到太大的便宜,而且对于俄国目前的财政来说他也很难负担起一场全面的战争。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九十二章 会战吉林    
  李富贵在布置东北战事的时候因为需要保证突然性绕开了议会,不过从手续上说他也不是毫无准备,因为议会对这场战争早就给了授权,只不过那份提案的说法是对关外的满蒙政权处于战争状态,如果真的要对关外大打出手很多议员还是有一定顾虑的,在奉天干净利落的胜利让大家打消了这些顾虑。可是接到俄国的照会之后很多人又开始害怕起来,觉得这个时候见好就收,现在奉天已经拿下来了,还改称沈阳,辽宁也很快就要建省,议员们认为过个几年等力量积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