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献帝新传-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汉那些文人所说的盛极必衰都是好废话,大汉也好,先秦也好,春秋也好,是出了不少大贤学者,他们说了很多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话,什么盛极而衰,五德循环啊,其实都是废话,他们只看到了表象,然后总结一下就得意洋洋以为自己看清了万物的本质,他们就不用自己的脑袋去想下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如果能想清楚事实背后隐藏的道和规律,根据这些道和规律来制定新的策略,完全可以让大汉或者以前的朝廷长久昌盛下去!”

贾诩微微叹一声道:“汉人中这种只看表象的人太多,凡事就当成天理,永远不肯深入一步去追查本身存在的道!”

刘协悠长的叹息一声,道:“其次说大臣,孝桓皇帝和先帝治下出了多少贪官污吏,那是数也数不清的,最后再说大汉的皇帝,朕的那些列祖列宗中又有几个能做到胸怀百姓的呢?从皇帝到大臣,从大臣到文人,从文人到百姓,统统都不配拥有这个大汉帝国。可是错又不怪他们,究竟该怪谁呢,其实朕也不知道该去责怪谁。实行荆州新政,统一大汉这些都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只不过是处理了大汉的表面问题,但深深存在于内心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朕这一生希望能够改造大汉的心,而不是仅仅改造大汉的表象,朕和你们这些大臣确实路漫漫兮!”

贾诩忽然一笑道:“皇上既然这么说,自然心中有了把握。臣等恰逢如此良机,能够为圣上分忧解烦,确实是我等的幸运,臣斗胆借用荀大人的一句话,天生圣上为大汉,天生我等为圣上!”

刘协委婉一笑,道:“文和用这句话不足为过,朕也希望你愿意用这句话。”

复又道:“朕心中也确实有点把握,和文和也可以直言,朕以为治国先治民,治民先治教,只有真正合适的教化,才能有强民,有了强民自然就能强国,《三家制衡论》只是朕的一个引子。暂时制约儒家,确保新政的开展。此后,朕将对儒、法、道三家和道教都展开更剧烈的改造,这才是强民之本啊!”

贾诩面色一黯,道:“圣上,恕臣直言,如今的法家和道家,包括道教都控制在圣上的手中,可以任圣上改动,但这儒家要动一点都很困难,自孝武皇帝尊儒以来,儒家的地位已经过于拔高,略作调整都非常困难,臣一直以为恐怕连圣上的《三家制衡论》也未必能够确保实行很长时间。”

刘协亦黯然一笑道:“朕又何尝不知道呢,与其说是儒家,不如说孔子和儒家的君子学说被拔得太高了,朕并不是说孔子不是圣贤,恰恰相反孔子确实是汉族中当之无愧的圣贤大士,但不是说圣贤说的话就一定是正确的,若是按孔子的君子说治国,那天下不大乱才是笑话,孝武皇帝尊的是儒家,实际上使用的却是法家,因为孝武皇帝心中非常清楚,孔子的学说也只能是让人观赏,让人敬仰,不能实际用于治国,比如说吧,说皇帝选妃以德不以色,但凭良心说,这个世上哪个男人不爱美女啊,所以儒家要想真正对国家就必须要改,只是要看怎么改,才能让那些自以为是大儒圣贤的人接受!”

贾诩道:“无论圣上打算怎么改,他们都不会接受,臣以为圣上之前所做的改动对儒家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让步了。”

刘协看了看贾诩,问道:“那文和认为该如何处理呢?”

贾诩伸手做了一个“杀”的手势,道:“凡不退让者,尽杀之,若不愿杀,悉数发配远方。”

刘协倒吸一口气,道:“未免有些过于狠辣了!”

贾诩道:“圣上,今日臣是打算直谏到底了,圣上确实是贤明大帝,若是圣上九件大业悉数完成,圣上之功可与三皇五帝相平,然圣上若想实现心中所愿,必须克服圣上自己的一个性格。”

刘协冷看贾诩一眼,略有不喜,亦很好奇,问道:“是什么性格?”

贾诩道:“这个性格放在其他人身上也就算了,放在圣上身上简直就是千古遗憾!”

刘协挥了挥手,催促道:“你就直说吧,什么时候学会掉朕的胃口了?”

贾诩道:“圣上过于心慈手软,比之历代帝王都过于心慈手软!”

刘协沉默良久,道:“文和所言非虚啊,若是朕狠心点,北方那一对母子,朕早就下手除去了,也就不会有今日了!”

贾诩拜服于地,道:“臣不求功及千古,亦不求留给后世何等美名,甘为李斯。”

刘协眼中一亮,扶起他道:“既然你有此心最好不过,陈群、荀彧都是仁厚严肃之人,确实不方便为朕处理一些事情,杨修虽然机敏,但权柄过于小,有些事情又做不得,只是日后朕若有待你薄寡之处,你心中应该清楚。”

贾诩笑道:“臣非愚笨之人,圣上尽管放心,臣也会尽力把握尺寸,能巧则巧,绝不令圣上为难。”

刘协淡淡一笑,道:“天色不晚,你早些去睡吧!”

贾诩躬身退下,刘协抚首叹道:“确实过于手软了。”

数十日之后,曹操、赵云和孙坚接到刘协的圣谕,要求三人在沮授不派遣援兵的情况下,在入冬之前必须收复幽州。

曹操、赵云、孙坚、郭嘉、凌操和陆逊六人立刻在右北平聚会在一首,一起商讨究竟该如何完成这个死命令。

曹操先道:“范阳城防坚固,而且对我军的攻城器械都有了克制,也和信都一样修筑了石门,这样一来,我们要想在入冬前完全收复幽州,恐怕有些困难,诸位可有良策。”

郭嘉笑道:“圣上何尝不知道范阳城防坚固呢,所以并没有让我们攻下范阳城啊!”

陆逊呵呵一笑,道:“是啊,圣上并没有下令必须夺范阳城。”

曹操诧异道:“若是不夺范阳城,我等如何能够收复幽州?”

郭嘉笑道:“何不在广阳郡的蓟县(今北京西南)设幽州治所,实际上幽州的地界除了当年划归辽州的昌黎等郡外,长城内的广阳、代、涿、右北平、辽西郡、渔阳六郡,我们没有掌控的就只有渔阳郡,实际上渔阳郡也就是因为范阳城的因素没有去力争之外,其余五郡都在我军手中,幽州可以说已经归属朝廷了,问题就集中在如何控制范阳城,而不是攻下范阳城!”

曹操暗自不解,却并不明言,乃大笑道:“奉孝之言果然精妙。”

孙坚则很老实的直问道:“但范阳城中还有十五万大军,此外还有二十万的壮丁,若是不攻下来,他们也可以随时反击啊,这个幽州还是不能说收复了啊!”

郭嘉默笑不语,微微给陆逊一个眼神,陆逊道:“我有一策,可将范阳城那十五万大军,二十万壮丁视为泥人。”

第九卷 天下云涌 第三十三章 内陆统一

陆逊虽然是年轻人,在军中资历浅薄,但他是襄阳学府、长江学府(原水镜学府)和襄阳军院出身,是刘协钦点着力培养的少帅,又有江东派的支持,曹操和赵云对他也是非常重视,孙坚更是处处鼎力支持。

诸人皆不敢轻视他,笑道:“伯言有策则直言无妨!”

陆逊道:“范阳城的城墙坚固,而且墙上设有锐利铁刺,很难使用铁楼车,城墙高六丈,这个高度之下,投石车所投的滚石是无法越过城墙,只有神鸢车勉强可以射到城中,但城中必然有所防备,所以即使大规模使用神鸢车也很难起到效果,在城门处都是连蒙冲车也无法突破的石门,看起来整个城池都没有缺陷,可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他们的城池一旦落下四道石门,再想拎起来,需要四十头牛拉轱辘,那我们只要在他们落下石门之后,用投石车将城墙的所有弩车悉数毁去,然后竖立更高的土坡,在土坡上再建箭楼,只要他们想拎起石门就用箭弩打压,使他们无法提起石门,若是石门无法提起,纵然他们有千军万马,也只能留在范阳城中。”

诸人还未说话,曹操大笑道:“伯言之言正与我所思相合,如此一来,我的只需要数万弓弩兵和攻城兵就可以守住他们十五万大军,二十万壮丁,只需稳守,时日一长,他们也只能求饶。”

其余诸人也是各自赞赏,曹操见大家都同意,便和众人商议细节,一致认定由曹操、赵云领军围范阳城。陆逊陪同而去,郭嘉以幕僚参事身份暂代幽州治略总督之职,进行幽州管治事宜,孙坚则暂时留守辽西,右北平和长城。

三日后,诸军起营。曹操、赵云各自领军十万直逼范阳城。孙坚则派韩当领军两万负责押运三军粮草,孙策和张绣的铁翼、弦翼两营则从辽西郡调到广阳郡,由郭嘉暂时统领。

田丰和文丑领兵十五万和曹操在渔阳县决战。赵云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