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献帝新传-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巍道:“既然如此,岂非好事!”

刘协摇手道:“梓儿的个性过于刚猛,极好用兵,若是在这里,虽可建疆域无垠之国,然国内危机重重。梓儿也定无能力解决,待梓儿一去,此地复又大乱,大汉帝国的巴比伦省也肯能奔溃于一旦!”

这个时节。刘协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守住巴比伦省的人,必须是刘巍和刘逸两人中的一人。但刘巍和刘逸都是有心争夺帝位的人,谁也不肯退让半步,故两人各自不表态。

刘协淡淡一笑,他也不想现在就决定,只要他们不互相推荐镇守巴比伦省的人就算好了,至少兄弟之间情谊尚在,彼此之争也还算君子之争。

复又与刘梓和刘平道:“你们也不用担心,天下之大,必有你二人可去之地,决计不是一州之地那么简单。定能让你们各展所学。”

刘梓和刘平大喜,两人争夺帝位之志在刘逸和刘巍的锋芒下早已收敛,故刘协提出巴比伦省的时候。两人都是急忙争抢,虽然没有得到巴比伦省的管辖权,可既然父皇有其他安排,两人倒也宽慰良多。

实际上,就刘协而言。刘梓和刘平的个性和能力早就定下了该去之地,刘梓应该去战争剧烈,但幅员辽阔之地,尤其是大量骑兵作战才是他的喜好;刘平的能力虽弱,但没有大的缺陷。而且勤奋善劳,应该去战争较少,环境优越,但需要花大力气安心治理的地方;难以定夺的是刘巍和刘逸,这两个皇子之间的争夺也是最剧烈的,能力可谓不相上下,而真正能够完全从这里学到所有知识体系的,应该只能有一个人,其他一人和刘梓、刘平都学的少一点。

从耶路撒冷回到苏格拉底之后,刘协开始正式讲授更深的知识,以《治国论》为根本,从治国治事,治军用兵,识人用人开始细细讲授,涉及管筹、组织、财经、驾驭、教育、医疗、兵法、政治、地理、物理、天文、生物等二十多门学科,甚至对军备、骑兵和水军地发展方向都有详细论述,将自己平生所学都慢慢传授给他们四人,伊籍列席旁听做记,根据刘协所讲的课程编撰成《治国注释》。

四位皇子在太学别院学习多年,对各个学科都有所涉及,但刘协所讲的比太学别院授课的院士们更实用,甚至更系统更深入,整个讲授时间长达半年,几乎每日都有三个时辰用来授课。

刘协授课之后,各皇子则从刘协那里得到诏令,各自去忙自己负责的事情,次日,刘协再根据他们完成情况进行点评,皇子们负责的范围越来越广,几乎每个人都能涉及到巴比伦省管辖和军队治理的各个方面

在有一定成绩之后,刘协又将道、法、儒和希腊、犹太各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统一辩证地对比讲解,点评各家思想的优劣,将自己对治国之策和思想进行细致的讲解,对大汉帝国目前的权利分配构架也仔细进行点评,告诉四位皇子为何要进行这些改革。

对于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治国,刘协是着重讲解,对于未来,刘协则提出了薄税、重商、稳农、深工(深化推广手工业和工业)、强民、广学(广设学府、推广教育)、精军、健民、廉政、分权、道统、法德(法德同治)十二个笼统的观点,根据十二个观点,继续各自延伸开去,每个观点背后都有十余个具体的应对之策,伊籍根据这些论述编成了《帝国十二观》。

关于大汉帝国的未来,刘协告诉他们,大汉帝国要想久存于世,就必须稳步开拓,每个皇子和其后裔承担不同的责任,将整个大汉帝国支撑起来。

未来的大汉帝国将拥有本国的京、冀、并、骊、燕(鲜卑)、胡、金(金山向东北的漠北草原)、西、凉、藏、雍、豫、兖、青、徐、扬、广、交、蜀、昆、梁、荆、瀛、安、泰、兴、辽、福(今缅甸,仰光城为治所)二十八个州为帝国的根本,无论发生任何情况,这二十八个州坚决不能脱离帝国,失一州皆为灭国之迹象。

甘宁省(澳洲)、巴比伦省、图兰省、锡比尔省和此外一个省为帝国最主要的外部开拓对象,是帝国维持大国的基石,波斯王国、印度王国、安加佛陀王国、贵霜王国为帝国四大邦联王国,是阻挡罗马包括欧洲地域内国家向大汉帝国争夺主要利益的坚墙。

二十八个州,五个省和四大邦联王国就是大汉帝国立足世界的根本。中央帝国掌控二十八个州和四个邦联王国,五个省自己管理自己,可以决定向外开拓,但不得违反中央帝国签订的最高同盟协定。除此之外,五省自己负责军事、政治和经济。

中央帝国依靠国子策在国内二十八州进行人口平衡控制,一旦人口基数过多。影响经济发展基础,人口开始向五省进行迁移,五省则根据需求进行对外开拓,大汉帝国自身则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对外军事开拓,可以通过在五省驻扎的商军和远征军,根据帝国经济情况,配合五省进行开拓,主要开拓形式由海外贸易和和平移民,进一步深化内部治理,使大汉帝国二十八州人口知识水平更高。科技水平更先进,国力更强,百姓更富。

刘协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和四个皇子讲完这些内容。让他们了解他们父亲这些年辛苦建立的大汉帝国,并清楚地明白帝国的命运和他们是极为关切的,他们每个人都身负着不同的责任,只有每个人承担不同的责职,帝国才有可能更加富强。

再次入冬的时候。凌统急报上奏刘协,埃及省和突尼省已经收复,两省官员正式向马克西米努斯宣誓效忠,而大汉远征军也得到一万三千培连特白银和一万六千培连特黄金的补偿,良马三万匹。牲畜五万余,佣工十一万两千余,粮一千两百万石,且亚历山大图书所有藏书,总计三十八万六千三百余卷已经划归为大汉帝国的战利品,各战利品和补偿,明年开春就将运回苏格拉底城。刘协将来函交付四位皇子,问道:“这场战争收益如何?”

刘梓抢先道:“财富足可抵大汉帝国半年税收,收获不可不称巨!”

刘协微微点头,刚要补充,刘逸答道:“三十八万六千卷书籍更加重要,此乃整个罗马帝国包括这片几千年历史的结晶!”

刘巍也答道:“书卷更重要,钱可从它国再得,而这些书籍却只能从亚历山大图书馆得到!”

刘协笑道:“有了这笔钱,巴比伦省的建设就不再需要大汉帝国中央支持,甚至还有大量支援西域的西宁道工程,广洛道工程也完全有能力进行开工。可有了这些书籍,这些书籍运到大汉之后,太学府进行审定,然后选其中精华,在大汉帝国内部推广,并和国内学术形成互相弥补,对大汉帝国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事情是大汉帝国将获得一个机会去守卫人类文明过程中地所有光辉历程和这些历程的记录载体,朕以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亚历山大大帝所建,这位大帝建设此馆的目的就是收集全世界的书,实现世界知识总汇的梦想,可以说这么多年来,每一位帝王都会毫不犹豫的花尽全力去搜集不同的书籍,只要得到这些藏书,西方世界的各种文明和各种知识都可以迅速吸纳,他们几千年来的智慧就藏在这里,朕打算在苏格拉底进行誊写,形成三个副本,一份副本留在苏格拉底城,一份副本回到亚历山大图书馆,最后一份副本留在大汉帝国的天京城太学府,原本则统一运到中央帝国的襄阳城,大汉帝国各种书籍原本也运到襄阳城,襄阳以后要定为永不战之城,若是有一天大汉帝国衰败了,帝国为了保护襄阳城,即使死光所有人也再所不惜,坚决不能让蛮族进入襄阳城一步,你们要明白,知识比一个帝国更重要,要让你们管辖的子民都明白知识的力量,信仰知识和科学是我们大汉帝国的根本!”

在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亚历山大图书馆之后,和此后历代帝王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正当不正当的手段,亚历山大图书馆迅速成为人类早期历史上最伟大的图书馆:拥有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并首次在图书馆复制和译成拉丁文字;藏有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许多真迹原件;早在公元前270年就提出了哥白尼太阳和地球理论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托芬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手稿真迹;古希腊医师、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的许多著述手稿;第一本希腊文《圣经》旧约摩西五经的诊稿;对医学也有贡献的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