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献帝新传-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协自己安慰自己,他从小好文科,对理科和工科都不太感兴趣,这些工艺之类还真不大清楚,设计家具的时候倒挺用心,一个比一个画的精美。

第二天找来白翳,让他这个工部尚书负责这些具体事务,白翳道:“青瓷这个事情我还真知道点,不过烧起来不容易,如果按殿下这个工艺流程修改后,烧出来的成品就多了。”

刘协听他这么说,心中宽慰良多。

白翳又道:“臣觉得其他世族大户都有自己的产业,其实殿下也可以有些产业,不过不要和老百姓的民生大计有关系,就集中在些工艺精品上,比如这个青瓷和琉璃,其实都是成本低,卖价高的东西。”

刘协嘿嘿一笑,道:“你这个说法有意思,可以考虑,不过这个东西得有人管,楚王府都一帮能参谋政事军机的人,没有几个会做买卖的!”

白翳道:“殿下想找还挺容易,原来内治台可专门为楚王府管理财政就可以了,虽然大家都说天下的钱财都是殿下的,不过这个话只能是说说,以殿下的性格,断然和先帝不一样。”

刘协道:“你说的对,天下的钱财怎么可能是我的,现在楚王府的支出都靠的是荆州府的财税,以后索性分开,楚王府也有自己的土地和产业,楚王府每年的支出除了荆州府支过来的作为补充,主要靠自己的钱财。”

被白翳一提醒,刘协真的打算效仿英国皇室,算是给自己的后人留个后路吧,迟早有一天自己这一脉还是要被商人们踢出皇帝宝座的,就算跌不下皇帝宝座,权利大缩水,财务上也完全被政府控制。

随即又喊来张昭安排这个事情,正式设立内经署,第一任内经署尚书令由暂时闲置在家的杨彪担任,说白了就是个老管家,选他这么精明的人也最合适。

张昭本来挺反对,总觉得这个事情和灵帝卖官很像,不过细细掂量刘协划出关系民生的行业楚王府不得进入,主要集中在工艺品上,说白了就是大富大贵人家和自己这些世族大户人家才能买得东西,加上昨日被刘协冷喝一次,真正感觉到了伴君如伴虎的滋味,也不敢再直谏了,随即回去小心翼翼安排。

杨彪听到了,心中大喜,暗道楚王还是把他当自己人看到,这个内经署的尚书令看起来没有什么权势,可这个位置不是那种真正的亲信能担当吗?

杨修也觉得这个位置看起来没有什么权利,其实最容易讨巧,只要做的好,对杨家的好处实在不小。

杨彪现在年纪已经快六十岁了,精力虽然有些不济,但论办事老练,荀彧等人都未必比得上。他立刻前往吴郡和会暨郡的上虞等地,选了些最好的琉璃匠和瓷匠,在襄阳本地寻了些最好的木匠,又选了些善于山水工笔画的画匠,找了几个商人成立楚天商社,正式打着楚王刘协的旗号做生意,杨彪哪里懂生意经,具体的事务都是杨修带着管,杨修在水镜学府学了点商课,加上人精灵,楚天商社做的倒也红火。

民间的工艺革新由白翳负责,新国商的招募由张昭负责,除了这些,刘协又对国商理念提出了些想法,将一些大的国商买卖经验编撰成书,供学士们参考。

这些事情对整个商税收入都没有什么影响,只有刘协的楚王府得了不少好处,刘协自己也郁闷,整个荆州财务并没有大的改善。

不过拿到张昭的财税统计后,刘协心中还是宽慰许多,去年总农赋税是八千六百万石粮食,而商税收的是治略府推行的楚钱(一万五千楚钱折合黄金一斤,和东汉末的五铢钱基本相等),计八十二亿五千万钱,折合黄金也就五十三万六千斤黄金。国商交的都是直接的黄金白银,总量折合下来大概是三十万斤黄金左右。

如果把农税折合成黄金,农税还是自己楚地财税的大头,几乎占了一半,难怪张昭强烈反对。

看来自己错怪张昭了,是自己错以为今年商税的比例和去年一样高,实际上楚地这些年主要都是都是为了军备而发展,很多工艺并没有推广到民用中去,尤其打铁、烧砖、牧马等。

前两年南北贸易的时候,南方商人赚了个满钵,自己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看的税赋比例中,商税占了六成还多。

现在北方市场一关,商人们大多数经营的麻绢、茶叶、陶器就并没有很大的销售,而奶酪、葡萄酒和蒸馏白酒还没有普及市场,只有布市因为刘协的强制推广,销售情况非常好,为凉州种植棉花的百姓带来了大量实惠。

北方要平定,海外市场要开拓啊!想要自己的老百姓轻松,就必须要靠海外那些市场送钱过来,无论是靠掠夺还是贸易,刘协心中暗暗掂量。

不过也有让刘协心中欢喜的事情,杨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查清楚北方刘备今年的粮税总计六千一百万石粮食。

杨修笑道:“南北停止贸易后,北方粮食价格涨的特别快,如今已经升到六百钱一石了,而南方稻米的价格目前稳定在两百钱一石,麦在三百钱一石。”

刘协心中一惊,道:“六百钱一石了吗?那有没有南方商人偷运粮食过去私卖?”

杨修道:“前一段时间很多,最后各地驻防兵出动抓了三百多商人,其中私卖粮草严重的几个人都已经按律法将所有财产充公了,现在只是偶尔还能抓到几个,大部分人都不敢了!”

刘协笑道:“有两倍的利润啊,这些私商,真是胆大包天啊,国商和民商有人私卖粮草给北方吗?”

杨修道:“南阳和寿春民商中也有几个,抓到后都《国商策》剥夺了民商资格,财产也大半充公!”

刘协微微一笑,坐台案前,笑道:“这样最好!北方产粮食的大多是朝廷的屯田和大户,百姓其实没有多少粮食,粮食价格又这么贵,刘备现在真的很头痛吧,他国库中的存粮本来就少,再拨粮给百姓,他现在可够难受的!”

杨修道:“刘备听说南方米价便宜,特地让人偷偷在淮安购买,结果被陶谦发现了,关闭了淮安粮市,还把所有刘备派的商人都抓了起来送到文聘将军那里去了!”

刘协笑道:“陶老还挺识趣,哈哈!”顿了顿,又道:“不过你这么一说,我才知道今年商税为什么低了,粮食价格低了,百姓手中无钱买东西啊!张昭难道没有注意平稳粮价,以前粮价都是军粮台在负责平稳,现在归张昭管怎么就跌的这么厉害!”

杨修道:“其实张治略公已经花了很多钱收购粮食了,现在南方粮食产量越来越大,以前可以向北方卖,现在卖不过去了,粮食都积压在粮仓,各地粮仓都是满的,没有办法再进行收购了。”

刘协叹口气,道:“这种事情怎么不早点告诉我,让张昭来见我!”

杨修心中暗叹,子布啊,你这次又完蛋了!

第七卷 角力中原 第五章 九年筹备

张昭赶过来已经是深夜,现在他已经是惊弓之鸟,慌慌张张的跑过来,上来就挨了刘协一顿痛骂,心中憋屈啊。

刘协看他满脸愁容,想到他这些年也不容易,语气一缓,道:“子布,我知道你不容易,北方粮市一关,一下子剩余那么多粮食确实不好处理。”

张昭叹道:“殿下说的是啊,粮价是百姓的命根啊!以前老百姓挨饿的时候希望粮价低点,现在老百姓家里堆满了粮食了,又希望高点,可是咱们官仓里都是粮食,糜竺等国商的商社仓中也是满满的粮食,卖也找不到地方卖,为了抬升粮价,我们是不停的买进,可还是有大量的百姓卖粮食啊,价格就不停的跌!百姓手里粮食不值钱了,自然不敢买东西,他们不买东西,各家商社收入都在下降,所以今年的赋税其实比去年跌了三成啊!”

刘协心中郁闷,怎么这么快就遇到通货紧缩了,以张昭的本事,对付通货紧缩恐怕真的很困难啊!

他看了看张昭道:“对付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办法!”

张昭喜道:“殿下竟然有两个办法,还是殿下圣明,臣等急了三个多月也没有办法!”

刘协拍了拍桌案,苦笑道:“第一个办法寻找境外贸易对象,通过倾销,抑制国内物价贬低!”

张昭“啊!”了一声,道:“我听商人说,辽东南方半岛的三韩一直和我们贸易,三韩边上的邪马台等国也和我们一些商人有贸易关系,不过三韩的商人还算老实,邪马台一直派海寇骚扰我们!”

刘协脸上一寒,狠狠拍案,喝问道:“又怎么没有告诉我,难道都当我不存在吗?”

张昭急忙解释道:“这个事情我也是前段时间才知道,因为规模很小,且殿下正在益州,凌操就出动江东海营把他们打跨了,现在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