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献帝新传-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城防,如何可破!”

黄忠道:“故只本将军一人足可抵关羽二十万大军!”

郭嘉知道他是楚军中除了皇甫嵩年纪最长者,素来喜和年轻人争勇,又是老将,顾及其颜面,乃笑道:“殿下非担心将军勇不及关羽,恐左将军走后,贾诩用计暗算老将军尔!”

黄忠笑道:“虽无左将军在此,然奉孝在此,昔日奉孝不损一兵,火烧五丈原实在打得漂亮,某深佩服之!”

郭嘉淡淡一笑,道:“谢老将军夸奖,不知老将军如何分兵防备?”

黄忠脸色不悦,乃道:“郭幕僚可呼某表字,或言将军亦可,老字就算了吧,某尚且力壮,何来老之说,老者,行动不便、体力衰弱之辈,郭幕僚见某可有力弱之象!”

郭嘉略为语噎,见他改了自己的称呼,显然动了怒气,遂笑道:“奉孝错了,将军莫怪,以奉孝之见,将军神勇,关羽亦难敌,然关羽帐下复有张颌、徐晃和颜良,若轮番上阵,恐将军纵是神勇盖世,亦有力竭之时,当巧妙安排,轮番让诸部守城,殿下有令,至少守城半年,不可有失啊!”

黄忠微微点头道:“奉孝说得不无道理,某非自负,实则今日尚可与奉先一战,关羽只曾在奉先手下走了六十回合不到,某岂畏之,然张颌三人亦勇胜三军,且其部多达二十余万,某帐下仅镇南军五万余,南阳驻防军不过五万,驻防军之力远弱于镇南军,只可协防,不可为主,某乃早将镇南军一分为三,每日轮换,使每人皆有休息,而驻防军分为两部,亦轮换协防。”

郭嘉大喜,知黄忠精善城防,复与黄忠查询各段城防,兵士虽不众,然皆精神饱满,虽面对二十万北方精兵,却毫无惧色,心中对防守宛城更添信心。

此时,贾诩和诸葛亮也通过斥候隐约发现了楚王的反击,两人在一起商议,诸葛亮摇了摇鹤羽扇,笑道:“不知道如今之势,贾先生可有妙计化解?”

贾诩亦举重若轻,笑道:“楚王兵多将足,合围之势焉能化解,然诩不才,有一计可破之。”

诸葛亮笑道:“亮不才,亦有一计可破之!”

贾诩笑道:“不知你我所思可合,可各写于手心,再一同对较!”

第八卷 南北风云 第十四章 关羽之败

诸葛亮和贾诩两人各取笔在手心写字,两人写完之后,各自对笑,互摊开掌,上面皆写“断水”两字。

诸葛亮笑道:“亮之策乃连环计!”

贾诩淡淡一笑,道:“亦连环计!”

诸葛亮又道:“亮之策乃四计连环!”

贾诩复笑道:“诩之策乃五计连环!”

诸葛亮敛容道:“最后一策不到万不得已,不应用之!”

贾诩正色道:“正如司徒大人所言,不到万不得已,应不用之!”

两人默然对视,忽而大笑声起,时关羽、张颌正踏步而入,见两人笑容奇异,乃问道:“两位军师可有奇策应付攻城之事!”

诸葛亮乃道:“亮与文和已定计矣,月余可定宛城!”

贾诩摇手道:“纵是连环计,然我二人可思及,恐戏志才亦能料到,南方谋士有两人不可小视,一为当年火烧五丈原的郭嘉,另一人便是戏志才尔!”

张颌乃道:“先生说对了,根据我们埋伏在宛城的探子来报,楚王府前日派了一名幕僚参事前往宛城协防,且带着楚王府精锐亲卫营前来!”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急问道:“来者年约几何?”

张颌道:“三十上下!”

贾诩和诸葛亮对视一眼,两人皆略微皱眉,诸葛亮道:“楚王府幕僚参事皆南方能人,经政有荀彧、张昭,外涉有伊籍、杨修,内务有陈群,军谋有徐庶、荀攸、戏志才、郭嘉,被称为楚王四军参,徐庶、荀攸自然不能来,戏志才年长近六旬,郭嘉在徐北沛城!”

贾诩道:“若是郭嘉,我等连环策则未必有效!”

关羽冷道:“先生之策未曾有失,焉能因一儒生而怯!”

贾诩淡淡一笑,不与关羽直言其中要害,诸葛亮与关羽少有会面,虽早知其怠慢士子,然当自己和贾诩之面辱之,心中略有不顺,乃笑道:“将军神勇,实则不畏之,若明日能斩老将黄忠,则攻下宛城无须一策!”

关羽抚髯长笑道:“孔明之言诚然!”

贾诩欲劝之,诸葛亮暗示他一眼,贾诩何其精明,遂不再言语,待关羽走后,颜良、徐晃亦进帐,诸葛亮与众将道:“明日关将军欲亲斩老弱之将,诸位不得相助,若以关将军之能,还需诸位代为上阵,必乃关将军之辱尔!”

三将皆明白诸葛亮言下之意,皆道:“必为关将军之后,待关将军大胜再上阵!”

诸葛亮微微颔首,将军中防略要务一一安排之后,令三将立刻部署完善,不得有误,三将领命,立刻退下。

虽贾诩乃此事出兵的右军师,然诸葛亮已经是朝廷三公,比他之职略高,又是洛阳派领袖,颜良、张颌皆为其派系,徐晃似乎也言听计从。

贾诩一眼即知局中情势,且诸葛亮调度精细,虽略有不足,然亦无大错,故不争之,任其调度,心中也清楚,若自己调度,恐只管亥、徐晃可听自己的,颜良和张颌必暗中听从诸葛亮,自大局而出,贾诩亦不再多说,将调度之权皆付与诸葛亮。

待三将退下,贾诩乃劝诸葛亮道:“关羽毕竟是主公义弟,不可过于为难!”

诸葛亮摇扇道:“非也,此次征伐,乃关系社稷之事,焉能因其乃大将军之义弟而谦之,必先挫其锐气,方可驾驭。先生无须再劝,吾意已定,绝不更改,然座中将领多为先生不熟,恐有不服,故代先生调之,然军机大事仍须先生掌管,亮乃后进末学,论兵家谋略,逊于先生多矣,为社稷大业,先生不可托辞!”

贾诩暗中揣测诸葛亮心中到底作何打算,虽百思不能猜测,然亦不便推辞,略为计较,乃笑道:“孔明乃后辈翘楚,诩在孔明如此年纪,远不及之,今日征伐,你我当齐心合力,方可破之!”

诸葛亮喜道:“盼公此话久矣,朝廷中皆言亮与先生不合,实亮最敬佩者,先生尔,若先生为主,亮必谦之,且社稷大业在此,纵政经不和,皆为社稷尔,有语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若先生容亮进言,与亮求同存异,合力一处,则必可破南贼!”

贾诩亦大喜,乃道:“诩知此必孔明肺腑之言,焉能不从!”遂正归军师之职,统调三军,诸葛亮在其后与其事无巨细,皆一一推敲至甚,令贾诩不得不敬佩其谨慎精细。

乃次日,关羽率众将列阵宛城前,喝黄忠前来迎战。黄忠欲出,郭嘉劝之,乃道:“军中可有十六岁左右小将?”

有小将张冲,年仅十八,方从襄阳学院出学,乃原代黄忠出阵,黄忠急道:“此乃赴死,冲不可去,仍有本将军亲自对阵!”

郭嘉乃道:“欲三日后斩关羽,必欲牺牲此子!”复取水酒敬张冲,乃道:“此乃骄敌之策,若将军不能归,吾当上书表奏将军为侯,厚赐家中长者!”

张冲取酒饮必,乃道:“大丈夫报效主上,岂可畏死,然家中老母尚在,望大人多加照顾!”

郭嘉亦饮酒尽道:“奉孝必待将军之母为己母!”

张冲摔酒盏,乃道:“某去矣!”乃持枪大步而出,复不回头。

张冲孤身一人出阵,为关羽三回合斩之。

次日,关羽再叫阵,郭嘉续问众将:“今日可有人愿去?”

语声未落,复有二十余小将列阵而出,愿代黄忠出列,郭嘉取其最小者三人,选尚有兄弟在世者韩登出阵。

黄忠不忍,乃道:“某必能胜关羽小儿,何需如此安排,韩登等皆我南楚后世之期望,岂能废之,奉孝无须再做谋略,且待某现在便去取关羽项上人头!”

郭嘉乃道:“将军不可焦急,兵道之基在于正,精髓在于诡,今日用此计,亦无他法,或可不取关羽人头,然明日必要将军大胜之,吾已飞鸽传书庞统,待将军胜之,必夜袭其营!将军不可出阵,否则无论胜否,皆不利大计!”

黄忠无奈,乃于韩登道:“今公不可力敌,虚败即可!”

韩登言其知之,亦饮酒而出,一回合为关羽斩之。

黄忠捶胸顿足,誓言明日必为张冲、韩登报仇,夜拭刘协亲赐的金龙劈山刀、铁臂玄翎迅雷弓。

关羽连胜两场,心中飘然,乃与贾诩道:“南方之将皆弱幼之辈,焉可畏之,何需尔等连环测,明日吾必叫阵黄忠出战,定可斩之!”

贾诩劝其已经连胜两场,可略作休息数日,容张颌等将出阵,关羽冷视之,道:“此乃生死之战,焉能有失,若我军败则以何向吾长兄交待!”

复道:“莫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