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另一种选择-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年轻时的印象是;中欧混血儿长得很漂亮;而且往往奉公守法。你认为呢?中日结合的后代呢?更像哪一边?
——嗯;给我说说;对蒋介石的看法?
——你也去过俄国;见识过苏联共产党人。那么你接触的毛泽东周恩来这些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共产党?
——他们的抗日游击队用什么装备?吃得饱饭么?怎样作战的?有多少人;领导人状况如何?指挥官受过哪些训练?
——埃德加;你认为我们怎样帮助中国才最有效呢?
连珠炮般的问题使斯诺有些应接不暇。
作为某种补充的解答;斯诺还把一本自己评价很高的书《人民之战》送给总统;书里描写1939年的中国抗日。作者叫做艾培·爱泼斯坦。因为担心作者过于年轻;更因为战事繁忙;他还没有来得及读……
这些问题见于埃德加·斯诺的记述。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谈话实际上失之浮泛。更多的表达了对中国的好奇;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谋略。得到的也更多是悬念而不是答案。但是这一回;一批美国人驾驶轰炸机;创造奇迹后飞往中国;宣告了美国不只会被动挨打。
现在;那里还有一个〃他的〃卡尔迅。他们一起构筑着香格里拉工程……
天色快要发亮了;那颗星星还在那儿眨眼。它为什么不移动;或者坠落呢?
是要给我什么命运的暗示吗?
可是我必须——哦;睡一会儿了;总统想。
(48)
陕北;安塞东南的山谷。
暗夜中惠特赛中尉自豪地发现;自己虽然后出机舱;可着陆的位置比〃瘦老头〃更早更准确;而且没被降落伞拖带滑倒。他跑去帮上校解下伞囊;发现他飞行服肘部破损;渗出血迹。连忙掏出急救包;边包扎边关切地问他是否伤得重。
〃不碍事。中尉;你多大了?〃
〃23岁;长官。〃
〃比我儿子大一岁。你跳得真不错;亨利。〃
〃谢谢。〃惠特赛高兴地听他把称呼由〃中尉〃改成〃亨利〃。
〃你是哪里人?父亲作什么?〃
〃德克萨斯;长官。我父亲是石油工程师。〃
〃你有什么爱好?〃
〃我喜欢摆弄机械;长官。〃
他们边说边向篝火走去。
仍然暗淡的天色中;十几个穿着土布军装的人向他们跑来。
为首一个虎背熊腰的山东汉子;一看就像个青年军官。他阔步走到卡尔迅面前;敬了一个军礼:
〃我奉命来迎接你老人家;卡尔迅参赞!〃
卡尔迅在微明中仔细端详来人;忽然惊喜地叫道:
〃嗨;嗨!孔?上帝呀;怎么是你?〃
两人于是热烈握手;卡尔迅开始用生硬的中文说话。惠特赛印象中沉默严肃的上校完全变了样子;简直有点手舞足蹈。
中尉惊奇地问:〃你们……认识?〃
卡尔迅这才想起了惠特赛。
〃亨利;我给你介绍!这是孔;——密斯特孔庆德;营长;或者团长;现在不清楚;他们没有军衔。4年前我在华北敌后;通过正太路日军封锁线的时候;正是他带部队全程护送!过铁路的时候他拉着我的手。呵呵你知道;他可是中国那位孔子的直系73代后裔。〃
然后又转身和孔欢快的说着南腔北调的中国话。
后来;上校送给中尉一本自己去年出版的新书《中国的双星》。惠特赛在那上面找到了关于孔庆德的记载:
〃……我们一起行军时;孔穿一套缴获的日本皮毛衣服;走起路来迈着豹子般的起伏滑步。他一路上真是顶呱呱的;能叫出全营每个人的名字。〃
〃我看见三个降落伞啊;还有一位在哪里?〃孔军官问道。
〃还有一位嘛——它不说话;因为他是木头做的。〃
摔裂的箱子在河滩上找到。一些人在折叠伞具、收拾现场;围拢来的八路军战士牵过来几匹马。
从未骑过马的惠特赛学着上校的样子骑了上去。他惊奇地发现这匹马的黑耳朵比别的马长两倍。这是为什么?他不好意思问。
小队伍在黎明中开始兴奋而沉默地前进。
(49)
〃孔;你不是在洪洞县么?怎么会在这里迎接我?〃
〃这回比那还远哩;山西武乡。七百里地;俺俩人骑马跑了三天三宿;还过了黄河。〃
〃为什么要费这种周折;这里不能派人么?〃
〃组织上重视这个事儿呗;也重视俺呗。谁让俺认识你老人家哩?介是俺的光荣。〃孔庆德山东腔不改。〃朱总司令下的命令。邓政委当天就把俺派了。〃
〃哈哈;是他们……〃卡尔迅转向惠特赛:〃4年前我和他们一起生活过;观察他们打仗。对了亨利;你明白'政委'是什么意思么?〃
惠特赛摇摇头;〃似乎是……苏联军队那种?〃
〃嗯;还不算完全无知。回头我给你讲邓的故事。他从法国回来。我们在大雨中认识;交谈了好几天。〃
惠特赛在《中国的双星》中也找到这段记载:
……持续两天的大雨延误;使我有机会与徐向前、邓小平交谈。邓靠在椅背上;吃着水果;活跃地讲起来。他列举抗日纲领时;我暗自用观察到的事实对照……我看到了应用每一条纲领的实例。
南宫是个水果之乡。这个抗日根据地约有8000平方英里;面积和马萨诸塞州相等。
邓在法国呆了几年;考察那里的工人运动。他身材矮胖结实;头脑像芥末一样敏锐。
一天下午;我们讨论国际问题;邓熟悉情况的广度令我吃惊。有件新闻弄得我目瞪口呆;邓说:〃去年;美国向日本人提供了他们从国外购进武器的一半以上。〃
〃你能肯定吗?〃我总是想当然地认为;美国人会拒绝把战争物资卖给一个侵略国家。多么无知啊!
〃是的。〃邓肯定地说:〃消息来源是年底美国的新闻电讯。〃我很尴尬;说:〃必是电讯搞错了。〃
我不能相信美国会介入中国人遭受的杀戮和蹂躏。
惠特赛印象深刻的是:这位邓政委的头脑〃像芥末一样敏锐〃。
同前;《中国的双星》;卡尔迅着。
(50)
一路上;孔庆德不时地为卡尔迅牵马拉缰或者清理路障。
〃这回俺们又能听见你吹口琴了。你老人家口琴吹得是真好哇!〃
〃我带着呢;〃卡尔迅不无得意地转向惠特赛:〃我演奏他们的《游击队之歌》。现在我们陆战突击队队员都会唱。那是很特别、很生动的一支曲子;适合口琴。〃
〃俺的战士都想念你老人家。〃孔庆德由衷地说。
〃呵呵;孔庆德老弟!〃卡尔迅夸张地提高声调;〃我要抗议。为什么我成了'老人家'?我还不到46岁。我那么显老么?〃
〃啊?这这……〃孔庆德一脸诚挚的困惑和淳朴的尴尬;并且口吃起来:〃这这是;这是俺家乡对人尊敬才这么叫啊……你你当然不老;可;可总是贵客啊!叫个啥好呢?先生?可你是个军人;长官?我们队伍不兴那一套;同志?那是党内的称呼;叫哥哥吧;不大敢;不合适;俺比你小15岁……叔叔?俺都过30了;说不出口;也不好听……〃
〃上校;可以叫他上校。〃惠特赛有点听懂了;加入史迪威司令部后他已开始学习中文。
〃啊;对呀;上校!〃孔庆德认可;转身对惠特赛说话。〃那年他是上尉。赶明儿他准能当将军。这回比上回皱纹多了点;可一点也不老!看那身体;钢筋似的;打仗准错不了!〃
〃叫我'老卡'就很好。〃
〃以前你们叫他什么?〃惠特赛问道。
〃那时;俺们叫'参赞'。可现在他不是外交官了……〃
〃上校现在是——特种突击大队指挥官。〃
孔庆德羡慕地攥攥拳头:〃嘿!给劲!〃
这时卡尔迅说:〃我忘了;孔!应该祝贺你——你在那个什么;大杨庄?缴获了日本天皇御赐的大炮!用手榴弹和大刀片夺来的?了不起。〃
真实战绩;现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
〃啊;你老人家……上校怎么知道的?〃
〃1940年我在中国。八路军的战绩我很注意搜集。我还听说;日本人要花高价把它赎回去呢。〃
孔庆德连连点头;〃是啊是啊;美得他们。那一仗打的过瘾。俺们光着脚摸上去;无声无息。砍翻几个;大炮拽起就跑!可惜;只有三发炮弹呗。打光啦;炮没用;俺把它埋了;别让鬼子找了去。〃
〃孔;你们还是很缺少弹药吧?〃
〃可不是咋的。要不;也不能牺牲那么些个战士。〃孔庆德脸上掠过一丝伤感。沉默了许久。
卡尔迅决心让他这位昔日的护卫队长高兴起来。他勒住缰绳;回身对牵着木箱驮骡的那个战士招手。
〃孔;我给你们带了礼物。〃
木箱开裂的缝隙中;看到两支卡宾枪、一个带手柄和肩托的粗长金属身管。
〃啥家伙?手炮啊?〃孔庆德借着晨光仔细观察;面露喜色。
〃火箭筒。刚刚研制成功的;正准备生产。〃
〃干么使的?能打多远?〃
〃专门射击坦克和碉堡。有效射程150码。可以穿透100毫米装甲。〃
〃我的奶奶呀;钢棒了!沉不沉?〃
〃13磅——你们的十来斤吧;只需要单兵操作。非常适合游击作战。〃
〃奶奶哟;这玩意对付小鬼子;得劲!不说坦克;他奶奶的那些炮楼;咣一家伙一个!过去攻炮楼;得死多少人哪?烟熏;火攻;土坦克;有时候两天还拿不下来。有了这个;他奶奶的小鬼子!……唉!就一个呗;少了点……〃
〃如果你们很快学会使用;如果;朱德总司令很快同我达成协议;在秋天对鬼子发动攻势;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