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另一种选择-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后来成为未来中国的一代管理精英。
但是今天同李富春见面后得到的讯息使他怏怏不乐、眉头紧锁。
俩人坐在面海的咖啡座前闷声不语。
6月份;华北和东北进入抗苏战争状态之后;中共对党内机构进行了分工。
毛泽东、朱德、林彪、叶剑英组成了前敌工委;负责指挥作战;任弼时、陈云、贺龙组成了北方工委;负责北方经济协调和战场支援;刘少奇、张闻天、彭真组成了南方工委;负责南方〃国统区〃的组织发展、情报汇总及合作抗战;周恩来、李富春、陈毅组成了海外工委;负责争取国际援助、团结海外各界力量、拓展外交空间、反击国际打压。
应该说这个分工和布局相当有效;各个工委的领导人都施展了才干;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初步扭转了前期被动局面。
上个月;周恩来接到南方工委书记刘少奇、张闻天的来电;就〃琼崖纵队〃撤离海南岛事宜征求他的意见。
琼崖纵队是海南岛上唯一一支非政府武装力量;约有5000余人。犹太商团和移民进入海南岛从事商业开发以后;南京政府提出;为避免潜在冲突的可能性;要求琼崖纵队迁出海岛;到大陆任一战区参加作战。蒋介石派出何应钦、张治中;与中共南方工委书记刘少奇会商此事。
恰巧在北加里曼丹形势吃紧期间;驻守那里的龙云司令长官表示:欢迎冯白驹带队伍成建制地编入他的〃护侨铁军〃。因为龙云面对国际压力;感到自己手里的五万人马显得单薄;而逐渐聚拢的华侨中又很难选拔有素质的兵源;国内又基本切断了他的征兵渠道;而他更不希望由〃中央军〃来增补他的兵力。
长期在热带雨林地区生活战斗的琼崖纵队;由于历史原因早就与南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冯白驹等领导人分析过后也认为;北方战场未必适合这些从未穿过棉衣的战士;也不缺这点人力。与其在本岛坚持不走;同老蒋闹翻;等着他来围剿;不如名正言顺下南洋;在正规补给下;护侨作战;为国立功。
刘少奇代表南方工委原则上审核并批准了他们的意见;同时电告北戴河中央军委和前委。提出的分析是:
〃琼崖纵队15年来在毫无补给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可歌可泣。为避免今后补给仍无着落而遭受损失;同时也避免给予南京当局以我党缺少合作诚意、维持摩擦的口实、扭转前一阶段未能积极参与抗苏战争的国民印象;决计尽快将冯白驹所属琼崖纵队撤离海南;组成'华北联军南洋独立旅';赴婆罗洲开辟新的根据地。〃
不知什么原因;电报中忽略了〃请示〃的字样。前委方面也没有及时答复。或许因为军务倥偬、大战在即;来不及排上日程讨论判断。等了一周不见答复;南方工委便安排了琼纵和部分原根据地(主要是白沙县)群众在岛西八所海港登船南下。
老蒋倒是欢喜地表现出胜利者的豁达;及时派出船队不说;还以供应沈阳方面10000吨航空燃油和200名飞行学员作为交换筹码。
冯白驹等海南中共组织从30年代起就接受周恩来的领导——周的主要军事助手李硕勋就牺牲在海口——因此南方工委致电海外工委;征求周恩来的意见。
周迅速复电表示同意;并作出相应配合;与南洋华侨救国基金会打了招呼;协助接应冯白驹南洋独立旅5000人和白沙县居民万余人。他认为这是一件有利各方的好事。
但李富春传达的消息使他心情沉重。
毛主席批评了这项举措:〃着什么急给老蒋腾地方么!〃
主席在小范围会议上严肃指出:〃看来南方工委在理解党的路线上存在着右倾偏向。海外工委也不应当赞助这种非组织串连。〃
最新的动向是;中央调整了南方工委的组成;刘少奇调任华北区总工会主席;张闻天调任党内理论研究部主任;南方工委的工作由任弼时、邓小平同志主持。
对于海外工委擅自同意琼纵撤离的〃非组织活动〃;本来准备给予一次党内警告处分;但考虑到海外工委近来在组织军备、筹措资金方面成绩不斐;处分从轻了;只是在政治局范围内通报批评。
周恩来心情复杂地听完李富春的传达;一边考虑着自己的检讨书;一边想起前天福莱斯特那一通对美国政界发泄的牢骚不满;不禁脱口感叹:〃一家一本难念的经啊。〃
是耶非耶?孰是孰非?何人裁决;据何裁决……
想起当年;中学老师的一个课堂考问:〃诸君为何而读书?〃同学纷纷回应;或曰吃饭穿衣;或曰光宗耀祖。当时12岁的周翔宇起而应答:〃为中华之崛起。〃
那个少年时代理想;假以36年奋斗;是否能说;庶几近焉?
中华崛起;路漫漫其修远!吾人仍须上下求索。
(360)
天水。伏羲庙;西北战区司令长官行辕。
淅淅沥沥的雨中;李宗仁大将军也在体验着痛苦。自雅典阅兵以来;他还从未有过大喜或者大悲。
在他近日反复督催的〃左翼大迂回〃中;桂系兵团完成了青海越境穿插的大动作;在月底前终于到位。他松了一口气;回到天水;正打算将行辕前移西宁;以便就近指挥兰州会战;不料噩耗传来;顿时使他泪下如雨。
——他的多年密友、股肱近臣、战场兄弟白崇喜上将;本着李司令长官〃亲冒矢石〃的口训;上午赶赴前沿视察接敌战况;一去就没有回来。
消息还传得飞快。当晚截获的苏军电报中;就出现了〃狙击炮火准确有力;击毙敌军一名上将及随从共四人〃的字句。
李宗仁老泪纵横;在灯下亲手整理健生的遗物。他不知道;一向主张〃亲冒矢石〃的自己;该怎样向白夫人交代。
兰州大喋血已经持续120天;胜负仍然未见分晓。国军在此地投放了薛、汤、杜、李四大兵团;加上胡兵团残部;已逾150万人。苏军中亚细亚第一、第二两个方面军也两番追加;达到80万人。双方都再次饱偿了〃沙场鏖兵〃的滋味。
兰州局面;对双方来讲;已成骑虎之势。谁先落下虎背;谁就可能先被摔死或者吃掉。大兵团投放之后;如果不能达成战役目的;又不能成功安排有序撤退;势必造成崩溃;那么丧师数十万的危险并非妄言!
痛定思痛;李宗仁决计复仇。他严词勒令前线空军司令、总裁内侄毛邦初上将;派出全部前线空军26个大队;日夜轮番轰炸苏军阵地和补给线——〃不允许前线机场弹药库存在两个基数以上;我要派人每天检查!〃
同时李宗仁致电周至柔空军上将;要求全部7个大队的远程轰炸机在9月中旬以前在甘肃天水野战机场集中。他要用局部优势的空中力量;对这个骁勇顽固的崔可夫那条生命线;发动一场残酷的空中绞杀战!
李宗仁戎装照
吉林;白城。当天也是淫雨霏霏。
一兵团参谋长江拥辉从吕正操、周桓纵队指挥部作战室走出;来到西院林总的小房间。在门口;他听见林彪在房中喃喃自语:
〃上战场;枪一响;老子下定决心;今天就死!〃
江拥辉愣在门口;不知是进是退。
林彪这几天也在郁闷。
开原战役胜利之后;外部的他声誉鹊起;内部的他却饱受抨击。典型的议论是:为什么不能做到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一位英国战地记者路易斯在大连出版的《北中国晨报》上撰文;认为〃林将军仍然缺乏那种隆美尔式的胆略和气质。在捕捉战机的敏感和魄力上;东方人传统的求稳天性造成了这一差距……〃
包瑞德将军带领的武官观察组也对一兵团不组织大规模追击、趁势一举拿下重镇长春表示大惑不解;认为林对到来的胜利估计不足。
此外;由〃毛、朱、叶〃落款署名的电报询问:〃有无把握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在短期内再打几个这样的胜仗;以配合海军进展?〃
林彪的回应是;一概置之不理。
他把自己关在那间土坯房里;整日研读那本《坦克;不能总是前进》。
与十年前那本《坦克;前进!》不同;古德里安在这份笔记里;痛苦地总结了装甲兵在现代战争面前暴露的弱点和不足。他不再主张一味的神速突破、打敌人的措手不及;而是反复强调后勤保障、时机选择、精心准备;主张赢取那种〃有后劲的、能够应对反击、特别是空中反击的、能控制的胜利〃。强调装甲兵使用的弹性;珍惜那些宝贵的、训练有素的兵员;和来之不易的装备。这些都是德军用无数血的教训换来的痛苦心得;十分符合林某人的带兵用兵之道。
对那些不知内情的批评他根本不在意。
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说得容易。他们了解我们的后勤供应和物质保障么?油弹补充远不足以支持一场大规模装甲追击战。
反驳那些舆论就会暴露自己的底牌。他深知;在机械化作战方面;华北联军还是不折不扣的小学生;而苏军使用坦克、飞机协同作战的历史战例随便屈指已经过百。我们手上这点可怜又可贵的装甲兵力岂能孤注一掷?
更重要的;根据徐老虎徐海东送来的情报;牡丹江方向的苏联第一集团军已经绕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