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另一种选择-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栗林向部队举行了告别仪式。并把进攻择捉岛上最后一个苏军哨所的任务委托给堤不夹贵少将去完成。
伯力(哈巴罗夫斯克)。
此时这个远东城市约有不到20万人口;是个真正意义上的水陆交通枢纽。
自从邓华两栖纵队沿着黑龙江上溯;乘坐内河登陆艇和〃水牛〃、〃鸭子〃这些机动工具;冲过苏军在共青城河段设立的简陋水上封锁线;位于三江平原的伯力城就进入中国军队的攻击视野。
从南翼乘坐缴获的苏联火车赶来的许世友步兵纵队;先头部队也在伯力以南70公里的霍尔小镇与苏军接火。
……
从哈尔滨匆匆赶到伯力城的什捷缅科参谋长明白;虽然敌人进攻火力尚不猛烈;动作也还迟缓;但这个兵力空虚、无险可守的河港城市;防御的有效程度还不及海参崴的十分之一;它必将不可避免地陷落。
从共青城退防此地的普里卡耶夫上将;喋喋不休、但也十分正确地强调着:〃事实证明;针对敌军登陆威胁所做的沿海防范;唯一的作用是;极大地分散了自己的兵力!今天的恶果都是那时造成的!〃
简单交换了一轮意见之后;他握住老朋友普里卡耶夫上将的手;嘱咐他;提前准备好能够夜航的飞机。
苏联滨海边疆州。纳霍德卡港。
这个距离海参崴100公里的、拥有3万人口的潜艇基地港城;成为今日争夺战的热点城市。外围防线的苏联海军陆战团抵抗一轮后;渐次地撤往市区。
市区的最高建筑只有二层;建筑物楼顶;架着几挺郭留诺夫重机枪;这里就是守备团的指挥部了。
昨天;它北面18公里的屏障——小小的〃游击队城〃已经易手。
执行攻击的是华北联军宋时轮纵队。他们似乎认为〃游击队〃是他们的专利;居然在小小市政厅门前的俄文铜牌上;用刺刀刻画;加上了〃八路军DangerCode;游击队城〃的中文字样;令人哭笑不得。
哈尔滨。
叶廖缅科大将仍然坐镇这里;信心坚定地感染着这座江城里的12万苏军。
昨天;中国人的一支轻型装甲部队突然在西北方向50公里外的呼兰河畔出现!这是敌人切断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两个集群之间联系的明显迹象。
阴雨的天气妨碍〃伊尔10〃的出击;为了确保哈-齐之间的铁路畅通;大将果断命令第136摩托化师在一个独立坦克旅的配合下;越过松花江;前去歼灭这股敌人。
但是部队过江途中;突然传来天崩地裂一声巨响;松花江大铁桥炸断了。
担负大桥守备的满洲人民军552团惊惶失措地报告说;大桥遭遇敌机轰炸。但是叶廖缅科心里清楚;这样的阴雨中;根本不可能有敌机出动。他明白;或者是守备团玩忽职守;或者是混进了奸细;更可能他们本身就通敌。
〃执行战场纪律。立即把这个团全部缴械。士兵押送桥头负责连夜抢修;军官一律枪毙。〃大将向保卫部门发出命令。
齐齐哈尔。
列柳申科上将接到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要求他作好向西——海拉尔方向突袭的准备;但是顶头上司叶廖缅科大将命令他立即向东——哈尔滨方向出击。
手中已经缺编一半的第四坦克集团军;刚刚得到哈尔滨送来不甚充裕的补给。向西;回到祖国;无疑是有诱惑力的。可是翻越大兴安岭他没有把握。从龙江镇开始的苏联制式的宽轨铁路;却没有任何一台可供使用的机车。
向东;坚守哈尔滨;尽一份远东方面军成员的责任……可是那种自投罗网、陷入包围圈的直感太强烈了……列柳申科摘下军帽;痛苦地抱住自己的光头。
(365)
苏联境内;赤塔州。博尔朔夫山脉;涅尔琴斯克。
冈峦起伏的丛林中;杨得志少将放下望远镜;指着远方炊烟缕缕的小城;对身边的另外两位少将——陈士榘、黄永胜叹道:〃看清楚;老伙计们;这里就是著名的尼布楚了!〃
出发之前;他们接到林彪司令员派飞机专程送来的一包文件。封皮上有林彪用红笔签字:
〃毛主席亲手赠送。杨、陈、黄必读〃。
打开之后;是几本纸页陈旧的线装书。靛蓝色的书皮上写着:
《中俄尼布楚条约》。
几个人花了几天时间;还找来了部队里的文化教员;才弄清楚这份签订于1658年的两国条约;也才领悟了司令员强调他们〃必读〃的含义。
这里;就是300年前——不;288年前;中国与俄罗斯划定的边界线!
这边界稳定了将近200年。而在最近这不到100年间;一退再退;退到黑龙江边;又退到乌苏里江边……
西路三纵队受领了特殊任务——前出到博尔朔夫山脉和外兴安岭余脉;预设阻击敌人援兵的阵地。为此他们被赋予临时编号:杨陈黄兵团。
以步兵为主的这个兵团;出没深山老林并无困难;所需无多的给养、器材;被缴获的苏军车队及时地送到每日前进位置。只是偶尔路过俄罗斯小村庄时要绕开走;见不到国内那种乡亲迎送、依依惜别的情景;使他们感到郁闷。
但是使他们心头发热、时时感到激励的那句口号;已在兵团深入人心:
〃打出国门;恢复故土!〃
离开侦察前哨时;杨得志对两位搭档说:
〃咱三个;都是井冈山第一批战士。老战友剩下的已不多了。20年奋斗;为的建设一个新中国。现在新中国不远了;咱们这些老战士;这回得打出个样子;问心无愧!〃
11月上旬;工兵纵队在尼布楚以东山麓;开始第一轮布雷。
蒙古。达里冈皑草原;纳兰山区。
这片光秃、不长树的丘陵;迎接了本年度第一场雪。
与洁白、寂静的地面相比;空中却是红火、热闹非凡。苏联第4航空军军长尼古拉DangerCode;波德戈尔内少将感到;中国华北空军的这次攻势很不寻常。
一周里;敌人出动了数百架次;机型也有野马、闪电、〃契丹风〃等多种;摆出一副要在这里进行一场空中决战的架势。过去他们可没有过这么持续的进攻;多数是守在家门口;等着我们打上门去。
……莫非敌人突然得到了大批飞机和汽油?波德戈尔内不禁暗暗诅咒那个伪善而又两面三刀的美国;——他们装模作样地主张和平;却又背地里向我们的敌人提供军火……他们虽然没在口头上谴责我们是侵略者;但他们心里就是那么想的。
最可恶的是今天凌晨;敌人超低空飞行;偷袭了纳兰机场。昨晚刚刚部署的一个〃雅克9〃歼击机飞行团遭到毁灭性打击。敌人使用了德国人的蝴蝶弹——红军战士叫它〃恶魔之卵〃;这种改进过的集束炸弹破坏面积很大;雅克9飞行团几乎全部瘫痪在地面上了。
战争已经变成苏联在对付美帝国主义和德国法西斯。而中国;只不过是为他们出动人力的一个附庸、走狗或者傀儡。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在开战前我们没有把这一点想好……现在呢;似乎该是结束这一切的时候了吧?
纳兰前线航空师师长鉴于敌人攻势很猛;被偷袭危险很大;要求撤离那个基地。波德戈尔内也觉得那里不值得拼命;于是批准了撤离的请求;顺手也撤销了那个师长的职务——总得有人为损失的雅克飞行团几十架新飞机负责;如果不是师长;那么;难道是军长?
不过敌人为什么要向这个荒凉的地区发动进攻呢?他想不通。
南京。委员长官邸。
〃娘西皮;煮熟的鸭子飞掉了!还有脸报什么功?〃
蒋委员长一把抓过副官手里送来的西北司令长官行辕发来的电报;正打算撕个粉碎;夫人在旁唤了一声:
〃达令;听他说些什么再发作也不迟嘛。〃
蒋介石余怒未消;便把电报揉成一团;又交给副官。
电报上罗列了歼敌和俘虏数字;分别也有3万和10万之多。如果属实;那么这也是国军空前的大胜利了。只是这和自己长久以来期待的、甚至和全国人民想象的胜利很不相同。
抓到崔可夫;那是何等的荣耀!国人面前、世界面前……这是一番多好的话题!委员长甚至在浮想中导演过同崔可夫——这位斯大林格勒的英雄再次见面的情景……
自己会从容淡定地;穿着一袭长衫;慢慢握住崔可夫惭愧地伸出的手臂;象征性地寒暄几句:瘦了、胖了——多半是瘦了;然后笑眯眯地问问他:为何要为难我们蒋夫人呀?噢?本来不想?那么何必?……嘿嘿我知道;你们是想抓我本人嘛。……你们向中国大动干戈是不对地。崔可夫将军——哦;元帅啊;还是留下继续做我的顾问吧。你回去;斯大林那个暴君不会给你好果子吃地。我了解他。中国还会善待你的。有朝一日我会把你的家眷接来。中俄也会修复关系——当然那时暴君已经不在世了——那时你尽可以回国;常来常往……
那个性格直爽、像个古代义士的武人崔可夫;在委员长这宽宏大量、合情合理、体贴入微的一席谈后;无论怎么表现;或卑或亢、或柔或刚;都不失为一曲千载佳话……
可是现在;这一切成了泡影。汤克勤;你误我不浅啊!
脑海中浮现出李宗仁在背后冷笑的嘴脸。
想想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