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另一种选择-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份感慨;就是他当年那些战友、兄长、上级;都已不在人世。史迪威、巴顿、卡尔迅……短短四年里;在纳兰山打过仗的美国陆军将军只有他一人硕果仅存……
他决心要在这里为他们建造一座纪念碑。就是为了这座碑;为了以后还能时常来这里瞻仰、凭吊;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纳兰山作战后勤基地的中美开拓者们;他也要施展全力;使这个基地保留在中国人手中。
……
刘伯承上将是第一次来到纳兰山。
他以一个战略家和一个长期在一线作战的指挥官的眼光;里里外外地审视这个传奇故事般的神秘基地。但得出的〃遗憾结论〃是;这里并不适合在现代战争中抵御大规模的坦克集团冲锋。
抗日战争时期;在敌人麻痹大意、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纳兰山成为一个出奇制胜之地;这还有情可原。而现在战场透明、双方都已经熟悉了基地状态。纳兰山地处草原深处;没有铁路;大规模物资囤积和大部队集结并不占有优势。因此在对苏战争中;它的战略意义需要重新评价。
此外;苏军最新的军事动向;也使刘伯承心生疑窦。
根据总前委上次的情报;朱可夫已经到达远东前线。苏军下步计划要在〃诺门罕〃方向;向海拉尔发动攻势;试图重新夺回中东铁路。为此需要驻守在蒙古南部赛因山达、经过重新整顿的〃坦三集〃;兵锋指向乔巴山市;参加诺门罕方向的突破。
也是为此;刘伯承根据前委部署;让兵团主力跃进到纳兰山;准备出击牵制赛因山达的〃坦三集〃;从而提前扳断苏军这次〃钳型攻势〃的一齿。
但是〃坦三集〃突然原地不动了。是敌人改变了计划?是情报走漏了消息?还是敌人得到新的兵力;不需要这支力量了呢?
扑朔迷离的战局;使老将刘伯承警觉。
兰州;中川机场。
整饬完毕的跑道上;停满了一排排油漆崭新的B-24J解放者重型轰炸机。机体上;青天白日军徽在高原初冬浑沌的阳光下闪闪发亮。
徐焕升少将带着一摞新的航线图;向飞行员宣布明天的远程作战目标。大家屏息静气;当听到〃伊尔库茨克〃这个字眼时;纷纷产生了疑惑。
〃不是阿拉木图么?怎么变成了伊尔库茨克?〃
〃这是李梅将军的命令。〃徐焕升摊开双手。〃大家去准备吧。〃
另一列美国飞行员志愿队没有这种疑问。
对他们来说;那些地名只不过是些符号。新目标的航程至少要短600公里;这意味着往返要少飞3个小时;这才是更实际的。倒是一些曾经在第8航空队服役的老兵;听说李梅的名字;有的欢呼雀跃;有的撇嘴、作鬼脸。
柯蒂斯DangerCode;李梅少将秘密来到西北前线空军司令部不过两周;这支远程航空兵就变得空前活跃。
周至柔上将拿出了他的〃家底〃——两个一直蛰伏在内地的J型(改进型)〃解放者〃大队。这自然是他得到了更新的飞机替换;或至少是承诺。
100多架大飞机和上千的机组、地勤人员的到来;使中川机场格外繁忙。一度充斥机场的〃蚊式〃和B-25等双引擎飞机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那些富于想像力和挑战性的任务;不是原来的那些相对平庸的策划者和指挥者所擅长的。而平时一言不发的李梅;在这一点上却无可非议。爱戴和痛恨他的人都愿意跟着他打仗。
坚信〃空中致胜〃的李梅接到了泰勒从纳兰基地发来的电报;这成为他调整作战目标的依据:
〃如果你想早日回家;请首先瞄准威胁最大的地方。泰勒。〃
11月15号刚刚渡过生日的李梅决定;再次带队飞行。
这不光是他向自己40岁以后人生挑战的计划;也不光是第8、第20航空队小伙子们至今还把〃无规避作战〃的口号挂在嘴边;而且冷眼看着这位功成名就的昔日长官还有没有勇气跟他们一起飞行;而是他很想返航时再到那个魂牵梦萦的〃香格里拉〃机场降落一下;那里;有他难以忘怀的人生传奇的开篇序曲……
国军前线空军司令毛邦初中将这次没有打小报告。对于李梅他还是有几分敬畏。即使不比较战功;人家的专业素养也使自己无可争锋。何况他还拿着委员长的手令:
〃一切听从李梅将军调遣。蒋中正。〃
反正美国佬出钱出飞机出汽油;他愿意炸哪里就炸哪里吧。从中阻拦;引起不快;受损的可能首先是自己的国家。委座既然能把一支舰队交给毛泽东;浪费几颗炸弹又算得了什么。
赤塔。
秘密迁到此地的苏军远东前线总指挥部里;朱可夫元帅正在向维尔西宁空军上将了解这一阶段的空中态势。
维尔西宁介绍:在卫国战争中形成的、被苏联空军长期信奉的低空作战模式;现在受制于中国军队装备的数量不少、性能较优的美式战斗机和日趋强劲密集的地面火力的制约;而新的作战模式还没有摸索出来。
而因为铝的供应不足;高空截击机米格-3的数量始终跟不上。空中拦截不力又使阿拉木图、伊尔库次克、乌兰乌德、赤塔、甚至新西伯利亚等重要物资集结地和兵站;以及沿线千里铁路饱受轰炸。
朱可夫恨透了美式定时炸弹。
它们摸不清规律、东一下西一下的爆炸;严重影响了工程的修复。而隆冬季节;雪地上那条孤零零伸向远方的铁路线;又给敌军空袭提供了最明显不过的目标指引。这几乎是中国人每次空袭必然得手的主要原因——只要顺着白色地面上这条鲜明的黑线飞行和投弹;他们就能完成任务;真是太简单了。
谈到敌军防空;维尔西宁提到的一个情况引起朱可夫的注意。他说;中国人的高射炮最近在发射一种新型炮弹——不需要命中飞机;而是在近距离爆炸。这就使苏联航空兵的战损率急速上升;〃伊尔〃几乎很少再以密集机群出动了。
他怀疑;美国人在向中国人提供某种引信技术。
〃这是肯定的。前几天还有一件事;〃华西列夫斯基接过话题:〃日本报纸报导;驻日美军向进攻堪察加的中国人提供了相当一批冬装——据说是我们的潜艇把中国人的棉衣船干掉了;于是美国人来了劲。这是这种事的第一次公开报道;虽然这已不是什么秘密。报纸写明了;是麦克阿瑟这个老牌反共分子主张这么办的。伪善的美国人一直在暗地同我们作对。要是没有他们的扶持;中国人怎么会抵抗那么久?〃
〃好了亚历山大DangerCode;米哈依洛维奇;几件衣服不值得小题大做。〃朱可夫打断他。〃问题是我们现在有什么报复美国人的手段?什么也没有。就连制服中国人我们都难以作到。我希望;〃他转向维尔西宁;〃你们要设法搞到——哪怕是拣到中国人的这种炮弹;把它的原理搞清楚;不能总是吃亏。〃
〃是的;元帅同志。〃
朱可夫又研究起列柳申科集群突围作战的问题。
原计划是列柳申科发起进攻时;苏军从满洲里和哈勒欣河(诺门罕)两个方向同时行动;一举打通中东铁路。
但由于第一近卫坦克集团军的输送受阻于空袭而迟到;情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相继失守;打通中东铁路已经失去意义;并且以手头兵力几乎做不到了。而且这个作战方针似乎已被泄露。
朱可夫主张:以弱示敌;伺机寻歼华北联军主力。
华西列夫斯基不敢苟同:〃难道我们不去营救列柳申科了吗?〃
朱可夫咬咬牙;扬起坚定的下颚骨:
〃那样只能增加敌人的谨慎和小心。这点牺牲我们在卫国战争中遭受过的太多了;在这次远东战争中也已经不少。我们不是眼看着堪察加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陷落么?慈悲心肠会影响你的正确判断;同志。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小不忍则乱大谋'。给列柳申科下达分散突围的命令吧。越乱越好。〃
〃至少派一支小部队或者一点空军吧?〃华西列夫斯基仍不甘心。
〃派一点就是多损失一点。不过还是派一个歼击机团吧。〃朱可夫作出让步。〃亚历山大DangerCode;米哈依洛维奇;一个统帅的素养;就是不能轻易被繁琐的、无足轻重的小事所左右。不能心肠太软。一旦陷入那种境地;你就会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是的;这是我的弱点。〃华西列夫斯基由衷服气地点头:〃我佩服你;格奥尔基DangerCode;康斯坦丁诺维奇!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你依然毫不气馁、镇定自若。相比之下;其他人都没有你这样坚强。胜利应该属于你这样的人;格奥尔基DangerCode;康斯坦丁诺维奇!……那么;你究竟想给中国人设个什么圈套呢?〃
〃你先告诉我;卡图科夫什么时候进入指定位置?〃
〃最多四天。他们将把坦克隐蔽在音果达河南岸的森林里。〃
朱可夫神秘地微笑一下;从上装口袋拿出一封加密的电报:
〃来吧;我们一起看看;拉甫连季DangerCode;贝利亚有个什么鬼主意……〃
(358)
呼伦贝尔高原。海拉尔河畔。
雪地上杂乱无章的足迹、到处遗弃的车辆和重武器、一批批冻饿倒毙的士兵尸体……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