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另一种选择-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8)
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
下午茶对于丘吉尔首相来说;差不多是早餐的代名词。这头昼伏夜出的老狮子;每天从这时开始打起精神;黄昏降临时便精力充沛;到了午夜;开始目光炯炯。在他经常一字不差地即席吟诵那些经典的战斗诗篇、和逻辑严密而雄辩地发表演讲的时候;没有人相信他已经68岁。
此刻;刚起床不久的首相精神有点萎靡。
最近他很少住进官邸;因为战时的伦敦已经遭受轰炸;并不安全。多数情况下他要听从警卫人员安排;住在一街之隔的外交部对面那座〃战时地下指挥部〃里。那里有他的办公室和门牌标号〃66A〃的卧室。
那10平米的空间着实使他郁闷;经常找借口回到地面。这次;为了内阁会议;他昨夜悄悄进驻这里。
日程表上这两个小时是处理信件。首相戴上老花镜。
几天前;3月9日;罗斯福总统发来长篇海底电报;提出他对〃在欧洲大陆开辟新战场愈益感到强烈兴趣〃。并通报;他准备派总统助理哈里·霍普金斯和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前来英国进行具体协商。
美国人对欧洲战争的积极态度当然值得鼓励;但无论如何;这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
〃围歼〃计划;动用美国30个师和英国18个师;在法兰西海岸登陆;与如日中天的德军开战;这本身就不明智。漫说所需要的登陆舰艇和船只远远不够;即使一年以后充足了;这48个师就能对德军实现〃围歼〃么?
二十多年来;美军没有同德军交过手;那些嘴里嚼着口香糖、屁股兜里塞着避孕套的美国大兵们;从未见过流血牺牲;他们能对付那些身经百战、残忍坚毅、而且目前数量很不少的纳粹士兵么?理想化的、天真的美国人啊。
还是先把纳粹送到更残酷的红色土地上去耗干他们的血液吧。维持力量的均衡;用合理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多的利益;这是日不落帝国几百年积累的世界政治智慧的精髓;幼稚的民族短时间是学不会地。
(9)
一定要把他们的视点引到非洲。
看哪;这块被希特勒、墨索里尼践踏和蹂躏的欧洲土地;就象一条……唔;鳄鱼;这个比喻很好。它张牙舞爪。大不列颠群岛很不幸;就在它天灵盖上。这里是它牙齿最锋利、披甲最坚硬的地方。傻瓜才会一出手就对准这里。
而非洲呢?在鳄鱼的肚皮底下。在这里站住脚跟;然后——这才是优秀猎人的选择:瞄准它柔软的肚腩——下腹部;给予致命的一击。循着巴尔干出击罗马尼亚;这里是德国军队的石油来源;切断这条动脉;纳粹的钢铁怪兽们就只能伏在地上喘气。呵呵;此外还有妙不可言的意外收获……
什么叫战略?这才是战略。具有这样世界眼光的人;才称得上是政治家。首相想到这里;欣慰地喝了一口咖啡。
咖啡有点凉了;他皱了皱眉头;重新点燃心爱的古巴雪茄。
说到消耗战略;首相满意的一件事;是从去年秋天已经开通的北极航线。
PQ船队;这是从英国开往苏联的运输船队代号;返航则叫QP船队。已经航行七次;给斯大林——这个他原来认为与希特勒相仿的独裁头目——送去了645辆坦克、720架飞机、1400辆卡车;以及弹药、粮食和其他物资。
苏联人在流血。这些物资使他在良心上多少感到释然。尽管那些苏联人还讥讽地说什么〃每个隔岸观火的人;都自诩为战略家〃……
让纳粹和布尔什维克在那些广袤、寒冷、无边无际的荒原上尽情地拼杀去吧。这两个不把人命当回事的国家。我们价值观中的人命;比他们值钱得太多。供应物资;不提供人力;这就是〃各尽所能〃。
弹一下烟灰;首相在记事簿上写下几行字;提醒自己给北极航线护航舰队司令萨默维尔爵士发电报;注意纳粹舰队、潜艇、飞机最近在挪威北部的集结;最近这种迹象越来越明显。
还有;适当时候要给斯大林元帅打个招呼;通报一下物资保证的情况;使他坚定信心;不要妥协。
最近苏联在呼吁开辟〃第二战场〃。而美国人对此似乎十分感兴趣;却不肯对我提出的非洲战略做出反应。
第二战场?什么第二战场?这本身就是个狡猾的斯拉夫式说法!
一年前大英帝国同法西斯孤军奋战的时候;苏联在干什么?不止是冷眼旁观吧!而且在侵略芬兰、吞并波罗地海三国!现在却拿出〃第二战场〃的说法;来压低我们作战的意义!我们在空中、在海上、在大西洋、在北非;天天在作战!按照时间顺序;这里分明是第一战场!
现在登陆法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必须把目光转向非洲!
非洲;有一员希特勒的悍将——隆美尔。他象纳尔逊指挥舰队一样;在沙漠海洋里指挥他的坦克;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灵活、狡诈、迅猛;可以说无愧于他的称号——沙漠之狐。
相比之下;我们因击败意大利而获得光荣称号的装甲第七师——〃沙漠之鼠〃;简直就象这只狐狸的野餐。真是令人愤慨。为什么起名字的时候;不考虑长远一点呢?
(10)
海德公园。阳台上的谈话在继续。
显然;〃让敌人灵魂出窍〃的概念;在总司令和他的士兵心目中并不统一。战斗中、战术上能做到的;无法代替战略考虑。
总统的动作应该是战略级的动作。
地球仪于是转到远东。罗斯福注视着那些绿色、黄色和棕色的色块。声音象是自言自语。
〃你说中国?她的力量不够。日本人正在大举南下。谁才能在身后给它一斧头呢?好象只有苏联……可是斯大林已经明确拒绝了艾登的要求;坚持不肯两面作战。……至于中国吗;目前她不足以阻拦日本。〃
〃父亲;很多人不明白你为什么那么主张支援中国?〃詹姆斯提起了话头。
罗斯福侧身望着他。
〃杰米。如果中国人屈服了;你想想那会发生什么?那会有多少个日军师团腾出手来。他们会攻占澳大利亚;唾手可得地夺取印度;直接冲向中东……那将是日本和德国的大规模钳形攻势;他们将在近东的某个地方会师;彻底切断俄国的对外联系;把埃及孤立起来;封锁地中海的全部航道——那时候;美国还能干些什么呢?〃
罗斯福传记引文。
〃他们不会屈服;总统先生。〃卡尔迅看到詹姆斯翻起眼睛看他;于是会意地说。〃五年前我曾在战火中的上海;问起一个不识字的、浑身汗水的苦力——为什么冒着枪林弹雨;挑着担子给前线送饭?他沉默很久;只回答了两个字:救国。〃
卡尔迅想了想又说下去。
〃我在河南还看到一个12岁的女孩;膝盖被炸掉;伤口十分可怖。给她包扎和救护时她一声也没有呻吟。我想;一个把痛苦和死亡如此置之度外的民族是打不倒的。〃
引自卡尔迅传记《TheBigYankee》
罗斯福点点头;又摇摇头。
〃是的;这些令人钦佩。但是埃文思;流血和牺牲还不等于反击。〃
〃总统先生;如果;〃卡尔迅的手指向地球仪。〃在这里;中国的华北地区;进行一些较大规模的游击战;是否能对局势发生影响?〃
这个看似平淡的建议被后世评为改变世界历史的100项建议之一;成为本文所有动议的肇始。
〃可是埃文思;中国的军队;都已被压缩到西南角落里了。日本人占据了整个华北。〃罗斯福道。
〃远不是'整个';总统先生。我去华北两次;4个月里见到的日本人;只有战俘。〃
〃嚯嚯?埃文思;你真幽默。〃总统不自然地笑了。
〃不要说华北;仅仅一个山西;日本人能实际控制的地盘;只是在自己的大炮射程以内。我确信;总统先生;由于有了那些抵抗战士;日本人想征服中国;就像用犁铧犁开大海一样枉费心机。〃
引自《TheBigYankee》
罗斯福沉默不语。
(11)
卡尔迅打破沉默:
〃总统先生;您是否记得我写的那两本书——《中国的双星》和《中国军队》;还有几年前写给你的那些信?我想;那里的确有一支生力军。如果我们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他们可以牵制数万日本兵。〃
怎么会不记得呢?罗斯福亲自把卡尔迅的书和文章批转给国务卿赫尔;并请他〃阅后退回〃。
……1937年春天;卡尔迅上尉结束总统卫队勤务;申请第三次去中国任职。被批准后;起身前一周;受到罗斯福的单独接见。
那时的世界;正处于战争全面爆发的边缘。
总统给了卡尔迅一项特殊使命:
〃埃文思;我要你不时地给我写信;告诉我;你眼里的中国已经、和将要发生些什么。……这些信我们保守秘密;只有你我两人知道。〃罗斯福说;〃我猜想;今年夏天中国政治和军事局面将会发生突变;我想直接了解那里的情况;并听到你这位军官的看法。〃
这之前;卡尔迅已经有过两次中国之行;1927-1930年的上海;作为海军陆战队中尉;1933-1935年的北平;作为公使馆警卫官。这期间他学习了汉语;并且认识了正在中国的年轻记者埃德加·斯诺。
第三次去中国的期间;卡尔迅担任助理武官;并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