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车臣之鉴-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1年,杜达耶夫在车臣宣布独立。一心指望在政治上找到前程的巴萨耶夫弃商从政,回到故乡。当时他以为凭借自己雄厚的资金,完全可以一步登天,没想到在竞选中还是输给了那位退役将军。因为控制选举的几位车臣元老和富商,对杜达耶夫那鲜红的历史和资历更欣赏。    
    巴萨耶夫没有灰心,他决心从头做起,让车臣人看看,谁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当年11月9日,巴萨耶夫带领四名恐怖分子,以手榴弹和手枪为武器,将一架图—154客机和机上的171名乘客,从俄罗斯矿水城劫持到土耳其。在俄联邦政府答应了一些条件后,巴萨耶夫才释放人质,返还客机。    
    从此,巴萨耶夫声名大振,在回到车臣后,受到英雄般的欢迎,被杜达耶夫任命为总统卫队特种任务营营长。    
    这时,前苏联正在解体,高加索一带的一些民族分裂分子也想利用这个机会,挣脱苏联,挣脱俄罗斯,实现自己构想中的独立。1991年11月,14个民族的“代表”在格鲁吉亚境内的阿布哈兹共和国签署条约,决定成立高加索山地民族联盟及其军队,目标是建立一个西起黑海,东到里海的独立的高加索国家。会议结束后,阿布哈兹就开始了试图从格鲁吉亚分离出来的武装斗争。为了支援战斗在阿布哈兹的战友,北高加索许多国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都潜入格鲁吉亚,直接参加了同格鲁吉亚政府的战斗。    
    1992年8月,巴萨耶夫率领第一批车臣自愿兵进入阿布哈兹,同格鲁吉亚军队作战。由于作战勇猛,他在几个月后就被任命为高加索山地民族联盟军队侦察部队司令。不久,巴萨耶夫又被提拔为阿布哈兹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负责组织、协调和直接指挥来自14个国家,总计10000多名“自愿兵”。在阿布哈兹这段经历,使巴萨耶夫有了在山地进行游击战、运动战的经验,为日后在车臣与俄军周旋创造了条件。    
    在车臣总统杜达耶夫的支持下,巴萨耶夫最后当上了高加索山地民族联盟军队总司令。但由于这支队伍派系林立,难于管理和指挥,所以,在格鲁吉亚的深山里蹲了几年,也没打出一片天地。    
    但是巴萨耶夫的行动在客观上却为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渗透创造了有利条件。直到格鲁吉亚被迫同意俄罗斯以保护居住在这里的俄罗斯公民,同意在阿布哈兹驻军,这场战争才算结束。应该说,在格鲁吉亚发生阿布哈兹危机期间,巴萨耶夫在客观上与俄罗斯内务部的人是站在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也曾经得到过他们的支持。    
    1994年2月,巴萨耶夫从阿布哈兹返回车臣,不久,就被派往阿富汗,在阿富汗圣战者马苏德军事训练营接受准军事化训练,学习游击战法。    
    1994年冬季,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巴萨耶夫赶回车臣,在杜达耶夫麾下担任侦察营营长,带领一群个个都身怀绝技的士兵,避开正面战场,深入到俄军身后,专门袭击俄军的指挥机关和后勤供应单位,使联邦军队造成了很大损失。


第二部分第一次车臣战争(11)

    1995年6月13日,俄军攻占了杜达耶夫在车臣南部的最后一个据点沙托伊,杜达耶夫本人也在受伤后钻进了深山。人们都以为车臣战争到此结束了,就连莫斯科都给联邦军队前线指挥部发去了贺电。但就在举国上下还陶醉在庆祝胜利的喜悦之中时,由巴萨耶夫组织的布琼诺夫斯克人质事件使车臣局势发生了逆转。    
    在这伙武装分子出发前,队伍中的每个人都按照当地习俗,举办了葬礼,决心在这次行动中与人质同归于尽。所以,当巴萨耶夫把他们中的大部分又毫发无损地带回车臣时,人们仿佛看到了从天而降的神灵。从此,关于巴萨耶夫的神话在车臣到处流传。    
    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后,巴萨耶夫以为凭他的声望和“贡献”,又可以在竞选中获胜了,可是没想到在1997年1月27日的大选中,他仅获得25%的选票,输给了相对比他温和的马斯哈多夫。    
    对于马斯哈多夫任命他为政府总理的决定,巴萨耶夫并不满意。此外,对这位新总统在车臣独立问题上的态度,巴萨耶夫也不认同。为此,他拒不解散私人武装,并于1998年7月辞去总理职务,成为马斯哈多夫的反对派。在几次逼宫不成的情况下,巴萨耶夫开始尝试通过武力推翻马斯哈多夫政权。为此,他在车臣及周边地区制造了一起又一起恐怖事件,给车臣及联邦政府造成很大威胁。    
    这些都是后话。    
    五血战“五一村”    
    布琼诺夫斯克事件使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获得了喘息机会,同时也动摇了俄罗斯切尔诺梅尔金政府的执政基础。6月21日,国家杜马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以241票赞成、72票反对、20票弃权的结果,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多数议员对上百名恐怖分子竟能携带大口径武器,穿过一道又一道俄军哨卡,深入俄罗斯境内100多公里,制造这样的惊天大案表示震惊。同时,他们认为在人质事件发生后,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不得当,以至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在这起事件发生前后,俄罗斯媒体对此也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而且大都言辞激烈。就连军方主办的《红星报》,都在其发表的评论中指出:“整支部队攻占城市,冲击政府大楼,枪杀和撞死路人,扣押上千名病人为人质,这已经是一场战争,一场侵略…… 国家根本没有充分认识到这场新的威胁,也没有对击退它做好准备。不是一个、两个,而是200个手持大口径机关枪的战斗队员通行无阻地进入纵深100多公里。只是当他们开始按自己的计划行动时,他们才被发现。如果他们攻击的不是只有5万人口的布琼诺夫斯克,而是斯塔夫罗波尔、罗斯托夫甚至莫斯科?要是刽子手乘着‘卡玛斯’汽车进入红场呢?”    
    迫于方方面面的压力,克里姆林宫在1995年6月29日召开了布琼诺夫斯克人质事件专题会议。遗憾的是直到这时,就连事件的一些情节都没有搞清。匪徒的准确人数到底是多少?其中的一部分究竟是怎么事先进入市区的?他们使用的武器和弹药是随身带进去的,还是早就藏在市内什么地方了?如果是带进去的,他们怎么能坚持四个多小时的枪战,而且不吝惜子弹?对布琼诺夫斯克的恐怖行动是巴萨耶夫计划的全部,还是一起更大阴谋的一部分?他们到底要到什么地方去?     
    特别令人愤慨的是,不要说匪徒的情况没有搞清,就连自己的情况都没搞清。比如说对医院发动攻击的命令是谁下达的?匪徒到底是经过哪条路线越过车俄边境的?为什么每个部门介绍的情况都不一样?    
    总之,有关方面的工作不能不让监督部门和媒体指责。有鉴于此,总统只好忍痛割爱。在这次会议结束时,叶利钦同意了副总理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席叶戈罗夫、内务部长叶林、国家安全局局长斯捷帕申和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行政长官库兹涅佐夫的辞职请求。    
    会上,国防部长格拉乔夫说:“作为行动领导人的我,在第一阶段没有协调好除了内务部以外的各个强力机构,其他部门被我忘记了,而他们也没有表现出主动精神。关于布琼诺夫斯克,半年来我第一次置身于同行的背后,没有去那里帮助他们。我想正式向叶利钦和斯捷帕申道歉,因为我向报界说了他们一些尖刻的话。我准备辞职,请把这句话视为我的正式请求。”


第二部分第一次车臣战争(12)

    在所有难逃干系的强力部门领导人中,只有国防部长幸免于难。但此刻,这位号称俄罗斯拿破仑的部长,早已对在车臣动武有了新的认识,起码是在取得胜利的难度上已经清醒过来。他不再期望用一、两个伞兵团,在两个小时内就解决车臣问题,只希望这里不要变成当年的阿富汗。    
    由于在布琼诺夫斯克事件发生前战事已经基本结束,同时,非法武装也需要喘息,所以,事件的发生似乎带来了短暂平静。但是,谁都知道,潜在矛盾一点都没有解决。在双方为释放人质被迫开始的谈判中,虽然就停止战斗行动、交换战俘、收缴武器、各种政治力量都可以参加竞选等事项达成了妥协,但其立场却相距甚远。在车臣地位问题上,联邦政府的态度是车臣必须留在联邦范围内,可以自治,但不能独立。车臣方面则坚持要脱离俄罗斯。在杜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