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车臣之鉴-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罗斯的做法还导致格鲁吉亚人民对谢瓦尔德纳泽的不满。2003年11月,这里发生了一场一边倒的“玫瑰革命”。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谢瓦尔德纳泽被迫辞职,明显带有亲美倾向的萨卡什维利在2004年1月的总统选举中胜出,于1月25日宣誓就职。这位年仅37岁(1967年出生)的总统早年毕业于基辅国际关系学院,后来就读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和哥伦比亚两所大学,在取得双学士学位后成为美国有执照的律师。1995年萨卡什维利回国后当选为议员,五年后被任命为司法部长。2001年,他因对政府腐败行为不满宣布辞职,随后成立民族运动党。由于该党在竞选前已经成为格最大党派,而且又得到了“布尔贾纳泽民主派”的支持,所以在竞选中一举成功。萨卡什维利的当选代表了格鲁吉亚人民的一种倾向,但它与东欧及波罗的海几国的情况又不尽相同。客观地讲,上述几个国家的“叛逃”是自觉自愿的,而格鲁吉亚的选择则多少带有“官逼民反”的性质,它让人们在反对世界霸权主义的同时,对发生在身边的地区霸权主义也要进行必要的反思。     
    萨卡什维利上台前后,格鲁吉亚一度发生动荡,主要表现是南奥塞梯自治州、阿布哈兹共和国和另一个自治共和国阿扎尔皆因为寻求独立或要求加入俄罗斯而拒绝承认新政权。南奥塞梯领导人科科伊塔曾明确表示,他的立场与格反对派“决然不同”,他建议双方以两个独立国家的状态保持“睦邻关系”。阿布哈兹外长尚巴在对媒体发表看法时称,阿准备动用军队保卫自己的国家主权。他说:“我们已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准备程度,密切关注着格鲁吉亚的变化,因为已经有过1992年的痛苦教训。当时格鲁吉亚发生政变,新上台的领导对阿布哈兹采取了行动。”阿布哈兹总理哈吉姆巴则说,不管谁在格鲁吉亚当政,阿布哈兹的地位问题都不应成为谈判的题目,因为“阿布哈兹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对于格鲁吉亚发生的内乱,俄罗斯不仅没有避嫌,还抛开格当局,与这三个国家或地区领导人频繁接触。继俄外长伊万诺夫在2003年11月23日对阿扎尔共和国进行闪电式访问后,俄又将南奥塞梯领导人科科伊特,阿扎尔共和国领导人阿巴西泽和阿布哈兹共和国领导人哈吉姆请到莫斯科,举行“3+1”会谈。会谈期间,莫斯科突然传出消息,称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于28日向国家杜马提交了一份同意吸收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加入俄罗斯的议案。虽然这项议案被杜马否决了,但俄罗斯一部分人分裂格鲁吉亚的企图已经大白于天下。    
    鉴于这种情况,萨卡什维利上任后,虽然明知格鲁吉亚在许多方面还受制于俄罗斯,仍然对俄摆出极其强硬的态度。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危机又一次爆发后,他公开谴责“莫斯科某些圈子”试图在格俄之间挑起战争。萨卡什维利对媒体宣称:“格鲁吉亚军队已经做好准备抵抗那些来帮助南奥塞梯的外国人。他含沙射影地对记者说,格的敌人不是奥塞梯人,也不是阿布哈兹人,而是那些不让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和阻止从格境内撤走外国军队的人。”他呼吁格鲁吉亚人民团结起来,做好应付“大规模入侵”的准备。    
    其实,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未必就能发生战争,但两国关系既然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格鲁吉亚用车臣问题制约南奥塞梯等地的分裂活动也就不难理解。在别斯兰事件发生后,俄罗斯驻格鲁吉亚大使列夫·米罗诺夫在9月10日对媒体表示,别斯兰惨剧可能与格鲁吉亚同南奥塞梯之间的争端有关。他说:“恐怖主义势力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可以说,别斯兰悲剧事件与南奥塞梯问题存在某些联系。格鲁吉亚电视台不久前播放了马斯哈多夫的讲话。他说,车臣人民正在同格鲁吉亚人民并肩战斗,共同反对俄罗斯的帝国主义野心。米罗诺夫指出,莫斯科认为,潘基西峡谷至今可能仍然有车臣武装分子在活动。    
    两国关系的复杂化为徘徊在潘基西峡谷的幽灵提供了可乘之隙。当然,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俄罗斯也可能以“先发制人”为借口选择动武。问题是现在美国已经开始插手格鲁吉亚事务,而美国对车臣非法武装的看法本来就与俄不同,其结果将使车臣问题变得更复杂。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关系,对俄解决车臣问题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不仅是俄罗斯的教训,其他国家也要引以为戒。它再次提醒人们,那种以邻为壑的做法是万万使不得的。


第四部分车臣问题的国际背景(14)

    五国际恐怖组织与车臣危机    
    从第一次车臣战争开始,俄罗斯方面就发现在被其击毙或俘虏的非法武装分子中,有相当数量的非车臣籍人员。综合来自各方面的情报,联邦方面认定在车臣非法武装队伍中,确实有一支所谓“国际支队”,其成员大都来自阿拉伯、高加索和北非一些国家,规模曾经达到过1500多人。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因为它说明车臣非法武装已经融入了国际恐怖组织,从而使俄罗斯不得不面对更隐蔽、更狡猾的敌人,同时被迫将战线拉得更长。    
    来自境外的非法武装分子的特点首先是异常凶残。由于他们与俄罗斯没有丝毫感情可言,所以真的能做到杀人不眨眼。这种情况在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和别斯兰第一中学两起劫持人质案件中看得非常清楚。此外,从他们虐待、摧残俄军战俘,甚至蹂躏俄军阵亡士兵尸体的行为中,都能看出这些人魔鬼般的本性。    
    到俄罗斯参战的境外人员身份十分复杂,有的是自愿前来参加“圣战”的伊斯兰极端分子,有的则是以可观价格招募的雇佣军。有的确实是受国际恐怖组织派遣,有的则以趁火打劫为生。现在看来,自车臣战争爆发,除了西方和邻国之外,俄罗斯至少还受到这样一些境外势力的困扰。它们分别来自:(1)少数伊斯兰国家在西方的蛊惑下,出于对穆斯林兄弟的同情,站到了车臣非法武装分子一边。但他们的支援往往局限于金钱、物资和道义。在这些国家,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可以自由出入境,设立机构,公开募捐,出版宣传非法武装观点的报刊。通过各种间接方式和途径,支援车臣的“独立”斗争。(2)在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被美国推翻前,由于它与车臣杜达耶夫及后来的马斯哈多夫政权都具有相似的主张,所以,曾经倾举国之力支援车臣。他们为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提供武器、培训人员,设立基地,有时甚至直接派员参加战斗。据俄情报部门称,车臣非法武装几次击落俄军直升机所用的“针”式导弹,都是塔利班提供的。(3)有些国家的民众与车臣具有特殊的关系。例如约旦和其他几个中东国家,就有为数众多在19世纪中叶沙俄征讨车臣时,从那里逃出来的难民。当这些移民的后裔得知自己家乡正在为“独立”浴血奋战的时候,很难说没有人主动投入这场战斗。本书前面介绍过的车臣三大匪首之一的哈比卜·阿卜杜拉·拉赫曼——哈塔卜,就有这样的背景。(4)除了上面谈及境外三种反俄力量外,其实对俄罗斯威胁最大的还是来自国际恐怖组织。这些近年粉墨登场的大小组织,由于宗旨不同,所以反俄罗斯的目的也不相同。它们有的是站在民族分裂主义或宗教极端主义的立场与俄罗斯为敌,更多的则是在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寻找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车臣曾经为他们提供过一方乐土,但后来被俄罗斯捣毁了,于是,他们在这里展开了与联邦的争夺。    
    在从1991~1994年底,1997年初到1999年底这两个阶段七个年头的时间里,车臣非法武装曾经两次取得对车臣的实际控制权,也就是事实上的“独立”。但不管杜达耶夫还是马斯哈多夫,虽然夺取政权的欲望是那么强烈,但当他们突然成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后,第一感觉就是不知所措,因为他们本身崇尚的就是一种没有国体的社会。参照什么模式确定国家走向?经济怎么恢复?几十万人的衣食住行怎么解决?所有这些在执政不久就把他们搞得焦头烂额。此外,对来自境外,曾经帮助他们夺取政权的弟兄们如何酬谢,也成了大问题。能够想像到,当数以千计,来自伊朗、约旦、伊拉克、巴基斯坦、土耳其和其他一些高加索国家的亡命徒,以“开国元勋”身份在这里横行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秩序将是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