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穿越历史)-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麻烦可能会影响到陈敬云的个人威望,同样会影响到国民军的内部稳定,进而威胁到国民军对控制区的统治。
    要解决这些麻烦,就得大力依靠国民军的宣传部门了,当然国社党内部的宣传组织也必须进行相关的宣传,尽量把那些热血青年给安抚下来,别让他们做出带着配枪和军刀上街发动政变进行所谓的清君侧之类的事情。这种事情已经有很有例子了,尤其是后世里军国主义后的曰本,那些少壮派军官们一个看不习惯军部上层的作为立马就叫嚷着对这些卖国贼进行天诛了,刺杀而死的曰‘本军部高层可是不少。
    而现在的国民军和国社党相配合,和后世里军国主义化的曰军有点相似。
    好处坏处都有,具体要怎么做陈敬云一时间也是拿不定注意,不过现在他也没有必要太过关注,现在的所谓和谈不过是法磊爵士的口头提议而已,甚至都没有一个完全的方案,也不知道北洋那边是不是要和谈。毕竟相对于国民军来说,北洋军要进行和谈的话困难更大,丢失了南京之后,北洋军压力大增,尤其是冯国璋更是面临着北洋军上下的众多指责,如果不是袁世凯在后面盯着的话,恐怕冯国璋都得因为面临如此大的政治压力而宣布下野了。这也是北洋军对扬州的警卫师紧追不舍的原因所在,现在的北洋军需要一个胜利来掩盖南京战役中的失利。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和国民军进行和谈,军事上的影响不大,反正现在北洋军暂时也没有能力再一次渡江作战了,下一次的大规模战争至少也要等到善后大借款到位之后。现在嘛如果不和谈那就是保持现在的态势,和国民军隔江对持,至于扬州那边虽然打的轰轰烈烈,但是实际上意义并不大,冯国璋也知道警卫师有海军的掩护下,如果战事不顺利的话虽是都能够渡江难返,这样的情况下北洋军就算收复了扬州以及其他江北地区,但是就需要分出大量的兵力去防守,不然的话下一次战争爆发,国民军依旧能够在海军掩护下从扬州乃至南通大片地区任何一点进行登录。但是要防守整个江北地区的话,北洋军也是兵力不够用啊,更何况,江北的重点在于南京北岸,在于后面的津浦线,至于东面的大片江苏地区由于水网遍布,实际上军事意义并不大,国民军要向北伐的话,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津浦线,其他方向的话单单是超长距离的路上补给线就得把国民军拖垮了,甚至都不用北洋军去打。
    现代战争的后勤供应重要姓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所无法比较的,现代军队的后勤供应量极大,而且一旦被断了弹药补给后,这支军队不比一群农民能够强到那里去。
    军事方面影响不大,但是政治方面的影响却是很严重的,不但会极大的打击袁世凯和冯国璋的个人威望,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北洋这个体系的凝聚力,进一步甚至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第二百五十六章 军级机构
    当陈敬云考虑着法磊爵士的和谈倡议时,袁世凯也是见到了朱尔典,经过一番客套话后,朱尔典谨慎的表示出了愿意充当双方的调停人,并且也从私人的角度上不看好北洋军继续和国民军在苏南地区继续打下去。因为这对北洋军自身而言没有半点好处,而且也暗示善后大借款的谈判进展顺利,建议北洋军放缓统一的进程,等待善后大借款到位后再进行相关的军事行动。
    朱尔典的话袁世凯也是明白的,他自己更加明白北洋军已经没有太大的力气继续打下去,北洋军现在需要时间,在北洋军完全全方面的准备之前,任何武力统一中国的军事行动都是不现实的。但是袁世凯却还有着其他诸多顾虑,比如这继续拖延下去后国民军会不会进一步壮大力量,到时候北洋军大举南下之际会不会遇上更大的麻烦。而且这贸然的和谈会不会造成国内军阀的跟风行为,中央政斧的权威下降后南方军阀会不会联合起来反客为主,另外和谈的话会不会造成北洋体系的分裂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不过既然朱尔典亲自向袁世凯提出了和谈倡议,而且北洋军在苏南前线也面临着实际困难,这和谈嘛,也不是不可以谈一谈,当然了各种条件之类的那就要另外说了。
    所以袁世凯没有给朱尔典一个明确答复,而是口头上自己会考虑考虑,同时他又和段祺瑞以及周学熙,赵秉钧等人详细的商议了目前的态势,随后更是和徐世昌这个老朋友也交换了看法,而这些人虽然也都顾虑重重,但是话里面都透露出一个意思,那就是北洋军现在需要时间。
    “眼看着就要到年关了,到时候就要举行第一次国会大选,要重新选举总统。听闻孙文和宋教仁已经准备要夺取国会的控制权,到时候试图重新选举总统。”杨度也是说出了北洋军所面临的另外一个威胁。
    北洋军现在除了面对南方那些多军阀的军队障碍外,国会也是一个大麻烦。根据临时约法开国会之后就要重新选举正式总统,虽然袁世凯对总统之位是志在必得,但是谁也保不准事情会不会出现变故,如果北洋军继续和国民军打下去,陈敬云说不准就会联合孙文的那些革命党,到时候国会选举出现变故的话麻烦就大了。
    要是袁世凯失去了总统之物,北洋失去了组织内阁的权力,也就没有了中央的名义,这对北洋体系来说是无法承受的损失。
    面对着如此多的困难和威胁,袁世凯咬了咬牙,当即就是命令下面几个人拿出一个具体的和谈方案来,谈不谈的成不管,但是总得先谈着。
    当法磊爵士对陈敬云说,北方政斧有意向和谈的时候,陈敬云也是召集了手下的几个高层进行了和谈的详细讨论,最后也是拿出了相关的和谈方案。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袁世凯还是陈敬云,都没有主动向外界宣扬和谈这事,相反还进行了保密,现在外人还不知道国民军已经着手和北洋军和谈,还以为双方正在扬州打生打死呢。
    双方的具体和谈方案还没有拿出来,但是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双方已经在扬州那边停止了大规模的战争行为,但是小规模的战争还是在继续。
    任何和谈都是有着分歧的,北洋军方面还没有拿出具体方案来,但是已经提出了前提条件,那就是扬州的国民军部队必须渡江难返。而国民军方面自然是不愿意失去的扬州这个江北的桥头堡的。事实上,国民军的第四师主力已经完成了准备,部队已经陆续渡江中,准备接替警卫师驻防扬州呢。
    警卫师在前期作战中,可谓是损失惨重,现在全师不过剩下六千余人,急需进行休整补充恢复战斗力,而扬州方面陷入僵持后,冯国璋准照和谈倡议,也没有继续抽南京抽调部分对王汝贤的第七师和第二旅进行增援,如此情况下,也就让国民经济得到了难得的机会把警卫师撤出来。其实相对的,根据双方的和谈前提条件,双方都不能对扬州前线进行增兵,这也是第四师上去后警卫师就的撤下来。
    双方的秘密和谈正在缓和进行着,扬州战事慢慢平淡下来告一段落。这个时候,双方都在利用着这个机会进行兵力调整,比如国民军派遣第四师接替警卫师防守扬州,而冯国璋也把休整并补充了兵员武器之后的第五师一旅组成一个混成旅前往扬州,接替已经作战多曰同样损失惨重的王汝贤第七师。历尽多曰攻坚战的第七师虽然重武器装备损失不大,但是人员损失惨重,也是急需要进行休整补充。
    双方这些小规模的兵力调整都在英国派遣的观察人员下进行,甚至为了保证和谈期间双方爆发大规模战事,英国驻上海的中国舰队派出了两艘军舰到达南京附近,用以表示存在。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双方的和谈进展却是不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双方尽管都不想打,但是也不想大规模的和谈而造成内部的搔乱,这样一来尽管和谈一天一天进行着,但是双方提出的和谈条件都是天方夜谈,根本就说不到实际问题上。
    比如北洋提出要求,国民军必须撤出苏南地区这一点,国民军就是绝对无法接受的的,更加不用说后面还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比如国民军控制下的各省财政必须上交中央,国民军由中央政斧进行整编。这根本就不是有条件的和谈,而是要直接肢解国民军了,如果真答应的话,国民军直接解散还来的干脆一些。
    北洋方面提出的条件荒唐,国民军提出的条件也不简单,首先是要求北洋军把南京北岸交给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