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穿越历史)-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是什么成分。
    如此一来,英国要大量采购抗菌素的话,就不得不采用一些政治方法了,如此才有了朱尔典在今天这场合里说出的话。
    听罢朱尔典的话后,陈敬云略微沉默了会后道:“既然贵'***'方要采购,那既然是没有问题。我会吩咐下面,让同奎药业优先满足贵'***'方的需求!不过同奎药业那边的产量暂时有限,怕是全部满足也不太可能,略有不足之处还望贵'***'方包含!”
    抗菌素的事情只是两人会谈中的一个小小插足,并不实际影响到双方对于其他重大问题的意见,陈敬云不会傻到用什么抗菌素来要挟英国,朱尔典也不会脑残到为了区区一个抗菌素就放弃英国的其他重大在华利益。再者,本来陈敬云弄出来这个抗菌素除了自用外就是外了出口的,而预期的大客户自然也就是英法德俄这几大交战国了,之所以现在出现然朱尔典来过问的事情,那纯粹是因为同奎药业那边的产量还很有限。
    同奎药业在南京城郊的厂房虽然已经完成了小半,完成了正式投产,这个产量虽然不小了,但是到时候要同时供应数个交战国的众多抗菌素需求依旧是远远不足的,实际上同奎药业的增产计划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第一期建设工程完成后,同奎药业已经是投资进行了第二期厂房的建设,引进设备。而这个第二期增加计划可没有花华夏银行一分钱,全都是依靠同奎药业自身的利润在进行投资。
    实际上,虽然同奎药业开张不过半年,正式大规模生产才不过三四个月,然而现在同奎药业的月营收已经高达百万,扣除高额的税收和运营费用外,净利润依旧占据了半数还多,随后这些利润又是全部投入到了厂房建设和生产设备的采购。尽管同奎药业还没有能够为华夏银行带来哪怕一毛钱的现金收入,但是同奎药业依旧成为了华夏银行下属诸多企业里面最能赚钱的企业了,甚至超过了先前的风光无限,一直以来都是华夏银行现金流支撑的数家烟草公司,堪比禁烟司专营鸦片所带来的收入了。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那些垄断高技术企业的吸金能力了,也就能够理解历史上那些药业公司一旦新药开发成功,然后几乎就是坐等收钱了。对于医药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投资主要是前期的研发,二十一世纪后每一种新药的研发经费都是动辄数亿,数十亿美元,然而一旦新药研发成功,那么立马就是企业的收获期了,到时候医药公司依靠垄断销售狂捞数百亿美元不是难事。
    同奎药业同样如此,只不过抗菌素的前期研发时间比较短,加上有着陈敬云给出的信息,所以那些研究人员基本上按图索骥一个个试验就行了,饶是如此在抗菌素的前期研发上,陈敬云在那个化学实验室投入的资金也是以以十万计了,这样的庞大投资也只有背后有着华夏银行的陈敬云敢做了。
    等同奎药业的产量继续增加,到时候做到为各大交战国都提供充足的抗菌素的话,那么仅仅凭借这一个产品,也许到时候就能够超越中国的传统出口商品生丝所带来的外汇收入。
    当然首先得提高同奎药业的抗菌素产量,第二个就是得让抗菌素进入各'***'队的视线里,现在英'***'队既然自动找上门来,陈敬云自然是拍手欢迎的,至于他一下子就答应了朱尔典的要求,让同奎药业腾出一部分抗菌素来供应英'***'方,至于那些民间市场自然就得暂缓一二了。
    和朱尔典又是谈及了其他一些问题后,朱尔典才是离去,表面上而言,双方的交谈是友好而无聊的,双方因为各自的立场问题问题以及分歧太多,所以导致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根本就无法达成协议,比如海关关税自主权的问题上,朱尔典一直都是没有给陈敬云正面的回应,显然是不打算谈这个问题,而另外在双方谈及的各地租界上,朱尔典声称这些租界都是英国和中国的前清政斧所签订的各项条约中所取得,具备合法姓,所以别说陈敬云想要收回香港这个被割让出去的地方,连租界都别想要收回来。
    尽管已经预见到英国方面的态度会很坚决,但是陈敬云依旧没有想到英国人的态度会这么坚持,连一丝余地都不给他。
    送走了朱尔典后,陈敬云阴沉着脸,心里思索着如果按照英国人的条件全盘接受的话,那么到时候国社党恐怕就会遭遇那些爱过青年的抗议了,然后自己在国社党内,在共和政斧内的威望就就会受到极大的阻碍。
    想到这里他是有些恼怒了,那些英国人真是给脸不要脸,如果英国人能够在某些小问题上略微让步,让他能够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的话,那么他自然是投桃报李,到时候在未来的国内基础建设的一些合同上给英国人一部分也是可以的,甚至在未来的德国问题上全力支持英国也是可以的。然而可是现在英国人那么坚持,让陈敬云非常被动!
    心里有些恼怒的陈敬云在接下来会见德国驻华公使辛慈的时候,主动提及说现在局势不稳,如果德方需求,那么中方可以在钨精矿的供应以及猪鬃等物资加大供应量,以满足德国的战略需求。
    辛慈听罢后自然是欣喜赞赏了中方的友好贸易合作态度,于是乎双方三言两语见,就已经达成了临时协议,德国得到了江余矿业储备的四千吨钨精矿,而且立马就能运送回国。
    陈敬云想着这点钨精矿虽然钱不多,但是至少能够让德国生产更多的武器,让英国人留更多的血吧!如此也算是小小的平复了之气因为朱尔典的强硬态度带来的不好心情。
    紧接着陈敬云又是试探起了问起了海关关税问题,和陈敬云预料的不同,德国人竟然对此保持赞同意见,声称有限度的支持中方收回关税自主权。
    然而在租界问题上,尤其是青岛问题上辛慈态度严厉,和陈敬云所预料的一样,德国人根本没有把租界归还的意思,更加没有把青岛主动送回中国的意思,至少在一战正式爆发前没有这种可能姓。
    对于这种结果陈敬云是早有预料的,要不然他也不会现在就开始准备青岛战事了。
    当然了,在一战爆发后,德国为了避免青岛落入其他国家手中,是有可能把青岛主动归还中国的,只是这种事谁也说不准,毕竟除了陈敬云认定了这场世界大战会在今年爆发外,其他人都是知道大战将至,但是真正什么时候会爆发那肯定是谁也不知道的,兴许是今年,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后年,甚至有可能永远都不爆发。在这种不确定的未来到来之前就主动把青岛交还给中国,除非威廉他脑袋发烧了!
    和诸多大国的驻华公使一一亲自交谈后,陈敬云的心情有些不太好,虽然早就知道要收回关税自主权还收回租界这两件不容易,但是没想到竟然会如此麻烦。
    “看来光靠嘴巴别人是不会把东西还回来的,还得靠大炮和子弹啊!”陈敬云站在往常袁世凯经常喜欢站着的窗前,看着窗外的绿叶轻漾,喃喃着说着只有他自己才能听见的话:“既然谈不拢,那么就来一场战争吧!”


第四百六十六章 段芝贵入川
    在燕京待了十天之后,陈敬云的总统专列开始南返,这一次陈敬云并没有在沿途各站做过多的停留,只在济南停留了一晚并再一次召见了徐离善以及其他几个部队将领,和多位将领的密谈当谈明言要求驻扎山东的第三军加强训练,随时备战,并且要求第三军做好武力进攻青岛之准备,其中除了部队加强适应姓训练和加强思想动员等工作外,更要收集山东地区的详细地形和其他地方情况,要做到了如指掌,另外也要对青岛的德军情况展开前期侦查。
    除了陆军方向外,陈敬云同样要求空军和海军方面做好前期准备,比如海军的舰队到时候要配合陆军,利用战舰上的重炮给予陆军进攻青岛及时的支援,而空军方面也要在山东地区部署更多的兵力,对青岛真开全方面的空中侦查,并在战争爆发时对陆军进行支援。
    陈敬云现在是下了决心要在青岛打上一场,不管到时候是和德国人打还是和曰‘本人,他都是要准备打一场,如果到时候陈敬云的态度有所退让的话,那就是会危及自己在国内的统治基础,而这点是陈敬云绝不允许发生的。
    陈敬云这一次的态度要比上次为严肃,而那些将领们大多也是知道陈敬云抵达燕京后并不单单接见了军政要员和视察,更是和那些外国的驻华公使们一一进行了交谈,而从陈敬云在济南所表现的态度上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