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穿越历史)-第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改变前线的巨大伤亡和僵硬的战术,德军开始采用渗透战术,即在敌军间隙和防御薄弱地区突然集中大规模的炮火和毒气轰炸,随后少量精锐的轻装部队突袭敌军中间薄弱地带,绕过敌军的火力支撑点,突破敌军纵深切断敌军的通讯和支援。此时装备了火焰喷射器以及轻型步兵炮和大量机枪的重装部队开始正面进攻,由此造成突破敌军防御的机会。
    英法联军在遭遇了数次反攻作战的巨大伤亡后,也是开始反思如何才能更有效的突破德军的防线。
    这个时候,由国民军率先研制并装备的迫击炮也开始陆续装备各国陆军,欧洲各国当中一开始只有俄军装备了少量从中国进口的迫击炮,这些迫击炮说实话并没有给俄军带来太大的优势,因为东线并没有和西线一样形成阵地战,而依旧是传统的运动战。但是德军缴获了部分俄军装备的迫击炮后,其军官们发现这些迫击炮比他们那些专门为了西线阵地战而研发出来的37毫米轻型步兵炮还更好的时候,就是对迫击炮大感兴趣,并把这些缴获的六十毫米迫击炮送到了西线进行实战试验,发现实战效果极好,由此短短一个月内德军的兵工厂就为前线的德军提供了高达数百门的迫击炮,并且处于德军步兵战术的需求,德军在中国六十毫米迫击炮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一款五十毫米的迫击炮,处于德国强悍的军工业设计和制造能力,这款五十毫米的轻型迫击炮威力各方面姓能比中国的六十毫米迫击炮更优良,而且重量大大较少后使得这款五十毫米的迫击炮能够在前线真正的伴随步兵进行机动作战。
    战争时期对手出现了任何新式装备和战术都是值得重视的,德军的渗透战术在短时间内就南北英法联军复制使用,同样的德军开始在西线大量装备迫击炮之后,英法联军也开始大量装备迫击炮,并直接以中国的六十毫米迫击炮重新设立出来了他们自身的迫击炮,其中英'***'队装备的乃是五十七毫米的迫击炮,而法军的乃是直接仿效中国的六十毫米迫击炮的口径。
    迫击炮出现在欧洲西线战场上后,各国都是为了自己的步兵战术而进行了重新设计。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和中'***'队大量同时装备六十以及八十毫米迫击炮不同的是,西线各国装备的绝大部分都是六十毫米级别的轻型迫击炮,更大口径的比如八十乃至一百二十毫米的迫击炮只有极少量。这个和西线的战场环境是分不开的,西线中的火炮太过集中,加上现在进行的是阵地战,根本就没有运动战发生,大半年都难得一动的那些步兵部队随时可以得到大量而密集了重炮支援,他们所欠缺的是可以伴随步兵进行机动作战的轻型火炮,为此之前各国先后开发了小口径步兵炮,比如德国的37毫米步兵炮就是这类产物。而中'***'队因为亚洲战场炮火的覆盖率是远不如欧洲战场,加上中国战场上并没有形成阵地战的地理环境,运动战依旧是主旋律,所以才需要八十毫米、一百二十毫米这些中大口径的迫击炮火力支援。
    1915年里的各参战国都是受到了极大的伤亡,除了人员的损失外更多的是经济上的损失,在国内支撑一年多后,就连以英法德这几个国家的工业能力也是感到了无法应对越来越庞大的物资需求,英国和法国已经是加大了对外国的物资采购,这部分除了向美国进行采购外,同样还在亚洲地区的曰‘本和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军事物资采购。而参战国中工业能力最弱的俄国更是军械开始严重短缺,自身的产量不足只能是依靠进口,而最邻国中国的军械则是大量进入俄军中服役,南京轻武器兵工厂专门为了出口俄军而仿制的M1897步枪已经开始向俄军大量提供,每个月的供货量高达近万支。
    同为南京轻武器兵工厂自己开发出来的新式轻机枪甚至在没有装备中'***'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向俄军批量出口,这款轻机枪乃是南京轻武器兵工厂参考了自身装备的麦德森轻机枪以及欧洲战场上出现的众多轻机枪之后,重新开发设计的一款轻机枪,设计目标就是为班组提供机枪火力支援。
    这款1915年式轻机枪的口径有好几个版本,有7。92毫米口径,也有着俄军的标准口径7。62,另外还有曰军的6。5毫米口径以及清末陆军规定的标准口径6。8毫米。这款新设计的轻机枪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口径,除了7。62毫米口径是为了供应俄军而特别设计的外,其他口径都是中国陆军因为对未来口径犹豫不决的产物。
    这种事情不但表现在1915年式轻机枪上,更表现在陆军对下一代步枪的选择上,由于中国陆军中同时大量装备的1888委员会步枪、汉阳造以及1912年式步枪和曰‘本三十年式、三十八年式步枪,这些步枪中除了三十八年式乃是先进步枪外,其他的都是老旧过时的产物,而加上同时装备多种主力步枪让中'***'队的后勤系统繁殖无比,军方早就想要统一部队的步枪了,之前是准备统一装备1912年式步枪,但是因为1912年式步枪过时落后所以军方就是放弃了这一想法,开始选择其他候选步枪并着手自行设计新款步枪。
    从1914年末开始到1915年下半年,陆军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后,终于是选定了6。8毫米口径作为中国下一代步枪的标准口径,而步枪在参考了其他数款步枪的部分优点后,决定以德军的毛瑟98K步枪为原型进行再设计,再这基础上设计出6。8毫米步枪。
    相对于步枪来说,更重要的步枪弹的设计,陆军的军械局先后试验了7。92*57步枪弹,7。62*57步枪弹,7。62*54步枪弹,7。62*47步枪弹,6。8*54步枪弹,6。8*50步枪弹,6。5*5。4步枪弹,6。5*50步枪弹等诸多弹种;这些口径中7。92毫米是德军的口径,同时也是中'***'队中大量1888、汉阳造以及1912年式步枪的标准口径,7。62毫米分别是美国和俄国的标准口径,而6。8毫米步枪弹则是智利等国的标准口径,而清末原本也是把6。8定位标准口径,不过辛亥革命后就不了了之。至于6。5毫米就是用的国家更多了,有曰本的有坂6。5×50毫米枪弹、意大利6。5×52毫米M1891枪弹、荷兰/罗马尼亚使用的M18926。5×54mmR曼利夏枪弹、希腊的M19036。5×54mm曼利夏…舍瑙厄尔枪弹和瑞典的6。5×55mm毛瑟弹等。
    关闭
    笼统来说,那就是这些口径都有着国家的陆军使用,而那一种才是最适合中国的呢,这一点并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而是需要经过大量的试验才能得出相关结果。在大量的试验结果当中,7。92*57枪弹首先被排除,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口径太大,后坐力太大不适合中国人的体格使用,而7。62*54步枪弹同样存在类似问题,而6。5毫米的诸多步枪弹种,后座力虽然小了但是部分姓能让军方不太满意,当然了,这也和军方有意不和曰‘本使用统一口径的子弹有关,这种就是纯属于心理因素的缘故,从感情上来说军方不太能接受。
    如此一番挑选出来后,军方选择了由6。8*50步枪弹,并以这款步枪弹设计出了1916年式步枪,目前已经进行了少量试生产并交付军方进行大量的训练实验,以求再大规模生产全面替换现役步枪之前寻找并解决掉所有问题。
    选择了6。8*50为标准步枪弹后,作为配套哦研发的1915年式轻机枪也把口径正式规定为6。8毫米,步枪和轻机枪统一使用6。8*50步枪弹后,当6。8*50步枪弹进行重机枪试验时,却是发现威力和弹道姓能过差,其配套发展从MG08重机枪改进而来的1916年式重机枪使用6。8*50步枪弹时威力不足,弹道过差让军方严重不满。
    陆军试图统一步枪和轻机枪以及重机枪子弹的努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最后陆军选择了折中方案,那就是步枪和轻机枪使用新一代的6。8*50步枪弹,而重机枪则是沿用7。92*57重型弹。这个主要是重机枪并不不用考虑后坐力的问题,子弹威力才是需要考虑的,另外在之前国民军的步枪弹和机枪弹也是不通用的,1912年式步枪和MG08重机枪使用的虽然都是7。92毫米子弹,但是两者的子弹并不是一样的,步枪使用的是轻尖弹,而重机枪使用的是重尖弹,虽然两者关键时刻可以通用,但是会严重影响弹道姓能,不到关键时刻一般是不会通用的,而另外由于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就经常导致出现轻尖弹和重尖弹搞错的事情。这一次陆军为了分别拥有步枪和重机枪两者的优势,干脆就是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子弹。
    实际上各国陆军从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