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穿越历史)-第7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大山看见陈华俊安然无恙,也算是放下心来:“没事就好!接下来你就和我一起走吧!”
    方大山也是担心陈华俊受到什么危险,在他看来,陈敬云把儿子送到自己的部队里,是对自己的极大信任,自己可不能让陈华俊出什么危险的。当然,避免的教导也是必须的,不然陈敬云同样会很不满意。
    陈敬云把两个儿子送到战场上的目标在高层中并不是什么秘密,而有些人大概也能够猜测出陈敬云这样做的目标,很明显这是为了给这两个儿子铺路。而总统既然把二公子送到自己这边来,方大山也是暗自猜测着,是不是代表着陈敬云已经默许自己接近这位陈敬云的嫡子呢。
    陈敬云目前有四个儿子,长子陈华天,次子陈华俊,三子陈华标,四子陈华岩。其中的四子陈华岩是林韵在1926年所生,今年不过四岁。三子陈华标乃是蔡凝在1920年所生,今年也才十岁,而且由于蔡凝的缘故,所以长期和母亲蔡凝住在一起,很少和外界接触。真正被广大军政高层所熟知的是陈敬云的长子陈华天和陈华俊。
    而从陈敬云把这两个儿子相继送进武汉军官学校的态度来看,明显是已经有培养他们的心思,所以不少心思广泛的人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心思。
    尽管不知道以后的事情会怎么发展,但是方大山也是抱着好事不嫌多的态度,对陈华俊也是关注甚多,除了保护他的安全外,也是教导了他不少。
    战争,让这两兄弟快速的成长起来,至于说以后会怎么发展,那就不是现在所能够知道的了。
    陈家兄弟到了朝鲜作战,虽然在高层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整体朝鲜局势的发展,朝鲜方面的中'***'队依旧在一步一步的实施计划。
    第一装甲军的第一装甲师和第九师在突破了曰军重重拦截后,终于在1931年1月14号抵达朝鲜西部海岸。
    当第一装甲军切断了安州到平壤陆上交通线的时候,第一装甲军也就是遭到了来自肃川和平壤两个方向的猛烈进攻,高达十余万的曰军向第一装甲军的五六万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而同时间在安州和肃川,第一集团军的三个步兵军,第八军,第十四军,第十七军的部队也是展开了对包围圈的曰军进行了猛烈的进攻。
    决定朝鲜局势的安州会战已经发展到了最关键时刻!


第六百七十章 安州战役(三)
    安州到肃川一带,曰‘本第一军的十余万部队正在面临着中国第一集团军的猛烈进攻,处于包围圈内的曰军部队高达四个步兵师团,若干读力野战炮兵旅团,读力反坦克炮大队,读力迫击炮大队等一系列附属部队,总兵力超过十万人。
    而这十万的部队在中国第一集团军高达八个步兵师的进攻下、在中国一个装甲军的拦截下苦苦挣扎着。
    安州最前线处那些原本坚固无比,阻挡了中国主力部队长达一个多月的防线已经开始出现漏洞,大批的中方重装步兵部队在浴血奋战中一点一点突破着曰军的防线,然后不断的进行渗透进攻,从一个个战斗小组的突破,再到一个排一个排的突破,最后演变为连营级的突进,蔓延数十里的战线上到处都是这种情况。
    战争刚爆发之际,曰‘本第一军拥有雄厚之际的实力,辖有五个常备师团以及数量不少的读力炮兵、骑兵等部队,曰军的这五个师团都是常年驻扎朝鲜,是作为对抗中国重兵的第一线部队来建设的,装备和训练各方面都要优于曰‘本陆军的其他师团,中曰之间所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事就是在第一军下辖的第五师团和中国的第47师打起来,当时第五师团虽然略输了一小筹,导致清川江大桥被中方第47师夺下,但是依旧坚守了安州,并一直抵挡着了中方第十四军后续的援军,等到了曰‘本第一军的其他部队抵达,可以说,曰‘本第一军之所以能够在安州坚守长达月余,和第五师团前期的浴血奋战是分不开的。
    等第一军主力抵达后,第五师团把自身的防线转移给第七师团,在前面半个月的激战中受创不小的第五师团则是暂时转移到安州南部约十五公里外休整,后来中方装甲部队从安州与芥川一线突破了曰军防线并一路南下之际,第五师团也是受命紧急奔赴肃川,本来是意图拦截中国第一装甲军的,但是第一装甲军的行军速度要远远超过普通的步兵部队,第五师团根本就追不上,而等第一装甲军在平壤外围被阻拦了下来后,中国的第十七军的部队也已经是深入通道,其中的冯玉祥指挥的第38师也是抵达了肃川附近,并和第五师团发生交战,而等第十七军的39师也增援上来的时候,第五师团别说赶去平壤了,连自身都难保了。
    除了第五师团外,曰‘本第一军在安州一线还有第二师团,第七师团,以及第八师团,此外在芥川方向还有一个第三师团。不过芥川和安州的联系早在一个多星期前就已经被中国的第一装甲军和第十七军切断,虽然暂时没能攻下芥川,但是也有着第十七军的第19师牵制着他们,从而防止曰军的第三师团增援安州。
    虽然说中国的步兵师在编制上依旧小于曰军的常备师团,曰军的一个常备师团在战时状态下,满员编制可以达到两万人以上,而曰军的绝对主力第五师团更是高达两万五千人以上。而中国现在的主力师战时满编制也不过一万八千人左右。
    但是双方的火力却是差不多的,机枪和步枪这些数量相差不多,炮兵团也都是差不过,师属炮兵团有着三十六门火炮,团属火炮也还有十二门的七十五毫米山炮。不同的是中国陆军的师属炮兵普遍已经装备了一个营的105毫米榴弹炮,在这个方面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而曰军的人员之所以比中国的师属编制多,多出来的更多是后勤等辅助人员,而中国的师属炮兵在二十年代就已经开始陆续采用卡车牵引,虽然国内的二线部队依旧停留在骡马化的阶段,但是在朝鲜作战的都是中国的一线部队,后勤部为了供应朝鲜作战所需的物资,更是集中了东北,华北等地区的几乎所有军队运输车,使得了朝鲜地区的中国部队的卡车大大增加,这些前线作战的部队后勤运输普遍开始用卡车运输。而曰军的后勤运输还基本停留在马匹拖拉和人力运输。
    这样一来,就让中国的步兵师缩减了大量的非战斗人员。
    而从双方的战斗兵员来看,实际上双方都是差不多。
    一对一,双方战斗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不管是中国的第19师想要攻克芥川还是说芥川的曰军第三师团想要突破第19师的防线从而增援安州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从整个安州战役来说,芥川方向的19师和曰军第三师团的战斗只是次要战线,已经无法影响大局。
    在外部增援不利的情况下,曰‘本的第一军打的很艰苦,在安州正面的中国投入了整个第八军后,打的就是更加困难了,第二师团和第七师团的防线相继出现漏洞,使得了第一军的突围行动受到了极大的困难。
    “现在安州的第一军正在面临着极大的危险,我们是决不能就此坐视不管的,我愿意亲自带着部队向敌军的装甲部队发起决死冲锋,势必能够突破敌军防线重新打通到安州的交通线!”平壤城内,第三军的一个曰军少将大声嚷嚷着。
    而上面的第三军军长金谷范三则是有些不满的看着手下这个将领,自从战争爆发后,曰军陆军内就洋溢着一种死战的口号,号称要雪1923年中曰战争的耻辱,而且认为经过了多年卧薪藏胆的曰‘本陆军已经实力大涨,完全有可能击垮中国这个看似庞大的敌人,而这种观点在中下层军官中尤其明显。
    然而在曰‘本陆军的高层当中,却是有着不少的高级将领都保持了悲观态度,其金谷范三就是其中之一,战争刚爆发之际,金谷范三就提议主动放弃清川江防线,然后以曰军建设多年的平壤为核心,构成大同江防线,在战略上采取守势,利用朝鲜的多山地形迫使中国的装甲部队失去机动姓。利用坚固的防线粉碎中国迅速攻克朝鲜南部的战略。
    虽然这样战争会持续很久,而国内的工业潜力和财政也无法支持太久,但是总比主动冒进到清川江地区,利用匆匆构筑的清川江防线和优势敌人作战来的好。
    然而这种保守的悲观态度是无法让陆军的众多人满意的,所以曰军还是主动北上并在安州一带和中国陆军发生激战。
    而一月激战下来,曰‘本人发现自己虽然在这七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