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穿越历史)-第9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坦克营加上一个机步营,他们的总兵力虽然说只有那么千把人,但是装甲机械化部队的战斗力实际上已经和人员的数量并没有直接联系,一个中国传统步兵师高达一万八千人,但是他们是绝对打不过只有一万五千人的一个机械化步兵师的,现在考量一支机械化部队的战斗力如此,最简单的就是看他们的重型装备了,人员的多寡实际已经没有决定姓的影响。
    现今第三师的一个坦克营加上一个机步营,其实可以说已经占据第三机步师的大半力量,要知道第三师一共也就一个坦克营而已,而坦克比机步师多的装甲师也不过三个坦克营而已。
    不过别看坦克营的数量非常少,但是中国机械化部队,不管是装甲师还是机步师实际上都已经摆脱了以往的师、团、营等传统作战模式,作战过程中不会说是一个团一个团为基本战术单位,目前中国的机械化部队在行动的时候,基本都是以营为单位为核心,辅以其他部队组成,尤其是坦克部队更是如此,具体战役中,能够出动一个坦克营进行密集冲锋就已经是非常少见的,更多的时候是几辆,十几辆坦克在步兵的协同下作战。
    毕竟中国的坦克营编制非常大,和苏军的三四十辆坦克一个坦克营的模式不同,中国陆军由于早期受限于番号不足,就导致了各级的编制非常大,比起世界各国陆军来,各级编制都普遍偏大,师级部队如此,团也是差不多,而具体到营也是如此。
    而到了三十年代后期中国进行扩军,并放松了师级番号的限制后,虽然增加了很多师级番号,步兵师就一下子从六十六个增加到了九十多个,装甲师也从以往的六个增加到了如今的十三个,师级番号可以说是不缺了,想加就加,完全不同于以往。
    但是师级番号增加后,虽然陆军的大佬们也在着手缩小步兵师的编制,但是多年的传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中国陆军的众多现有战术都是建立在大编制之上的,编制上的改变就代表着以往的很多战术都需要改变,而在短时间内也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所以陆军对于编制的改变还是相当谨慎的,至少目前来说并没有大规模改动编制的行动。
    除了众多现有战术的影响外,继续让陆军保持大编制的还有另外一个陆军作战理念的影响,那就是合成营模式。
    从以往的作战经验中,中国陆军发现在机械化部队作战中,具体战役规模是越来越小,别说一整个师一次姓投入了,甚至都用不上团级部队的投入,一个战役的发动往往只有一个营左右的兵力而已,也就是说,师级部队在具体作战的时候,并不是和一战以及间战期间那样,用团级部队核心,加强辅助部队后充当主攻任务。而是缩小为以营级部队为核心,服役其他辅助部队充当战役任务。
    一个机步师在一条战线中,除开了必要的预备队外,实际上也就只能形成三四个营级战斗群。
    这种情况是随着机械化进程的加速而出现的,中国陆军也是适当的根据这种情况而做出的师级战斗理论的变化,以一个装甲师为例子,他并不是和以往一样只有一个师级指挥部,也不是用装甲团、机步团这样的机构来直接指挥,而是师部下成立两个到三个临时战斗群,一般由上校级别的军官担任指挥官,而这些战斗群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情况的不同配属若干营级部队。
    最为标准的一个装甲师战斗群有一个坦克营,一个机步营,一个自行炮兵营加上一个辎重营以及工程、通讯等部队所组成,这样的一支合成部队具备了读力作战的能力。
    这种战斗群在规模上和以往的团差不多,但它却不是单一兵种的团,而是一个多兵种的合成部队。
    而这种合成部队的理念就迫使中国陆军加强营级部队的战斗力了,最后形成的就是大营编制,并直接导致中国陆军中的坦克营所辖有的坦克数量逐渐增加,从最初的四十多辆变成五十多辆,再到现今的七十辆。
    二十年代中国一个装甲师的坦克数量不过一百五十多辆,然而到了如今,一个满编制的中型装甲师拥有中型坦克一百六十八辆,轻型坦克六十八辆,坦克总数为两百三十六辆。除了坦克外,还有全履带或者半履带式步兵战车八十七辆;一百零五毫米的自行榴弹炮六十辆,一百五十五毫米的自行榴弹炮十八辆。
    而机步师的装备和装甲师是同类型的,只是具体数量上有所差别,一个1941年编制的机步师辖有的坦克为五十三辆中型坦克,十七辆轻型坦克,全履带或者半履带式步兵战车高达一百三十多辆,而自行榴弹炮也是和装甲师一样。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中国陆军中的装甲师以及机步师中的编制也并非一层不变,而是根据各个战区的不同具体配属也不同,比如在南方地区部署的机械化部队就会多一些,而坦克营以及机步营所辖的自行榴弹炮口径也并不是105毫米,而是75毫米的自榴炮。同时一部分部队里也配属了一些105毫米的自行反坦克炮。
    不过总量并不多,中国的坦克以及自行榴弹炮发展澎湃的同时,自行反坦克炮的发展却是有些滞后,这里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陆军对自行反坦克炮没有急迫的需求,在三十年代期间中国陆军所面对的是苏俄装甲部队,为了对付苏俄的重型坦克才开发了T13自行反坦克炮,但是后来作为陆军主力使用的T15坦克都配属了105毫米坦克炮后,T13自行反坦克炮很自然的也就失去了它本该有的效能,实际上不但自行反坦克炮的作用在中国陆军中退化,甚至重型坦克的作用都开始从中国陆军中退化,之前中国陆军中最为主要的T11重型坦克,所凭借的就是一门105毫米的坦克炮所形成的火力优势,但是当T15中型坦克大规模服役后,T11重型坦克的火力是对不起它的吨位和造价的,而中国陆军如果还想继续发展重型坦克,那么就得使用更大口径的坦克炮了。
    然而从事实上来说,不管是现今甚至十几年后,105毫米的口径的反装甲效能已经非常足够了,尤其是中国陆军开始大规模使用钨合金穿甲弹的时候,一发105毫米的钨合金穿甲弹打过去,基本上没有什么坦克能够挡得住,包括中国自家的T15坦克、
    也就是说105毫米坦克炮以及反坦克穿甲弹的技术进步使得坦克的装甲跟不上火力的发展,造成了火力过剩。


第八百零六章 李玉挺的运气
    既然105毫米坦克炮都已经够用了,中国陆军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去造死贵死贵的重型坦克了,而这也就是中国陆军迟迟没有大规模服役B11重型坦克的代替型号的因素。
    同时,不管是自行反坦克炮还是自行榴弹炮,他们都是沿用旧款坦克的底盘,都是用中国陆军以前的大量B6、B9坦克的底盘改装的,不然成本也不好控制,因此也就造成了中国陆军中的自榴榴弹炮,自行反坦克炮的种类有些复杂,七十五毫米口径的有,一百零五毫米口径的也有,除了口径的不同外,各种底盘也有些极大的差别,比如中国陆军中最多的105毫米口径自行榴弹炮,前后足足有四五种底盘,包括T8坦克的底盘,T6坦克的底盘,T912系列坦克的底盘,同时还有专门研发的两款底盘。75毫米以及155毫米口径的自行榴弹炮底盘也是多种多样,甚至都还有轮式底盘的七十五毫米自行榴弹炮。
    其中又分了远程自行榴弹炮,步兵支援火炮,比如坦克营以及机步营中的武器排所配属的自行榴弹炮,它们并不是师属自行榴弹炮的那种长身管远程榴弹炮,而是短身管的步兵支援火炮,也就是别人口中的突击炮了,这玩意在巷战里非常好用。
    尽管机械化部队里的各种装备型号有些复杂,但是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这些机械化部队在火力上要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步兵师就已经足够了。
    第三师身为一线机械化步兵师,火力自然是强悍无比的,一个坦克营加上一个机步营,就足以对当面的俄军发起冲锋,数十辆的坦克以及装甲车辆直接切断了俄军的中部联系。
    “很好,现在他们打断为两半了,接下来就是分头收拾他们了,让师属炮兵加强炮击,对前线部队进行支援!”李玉挺从望远镜中看到师属坦克营在一个机步营的配合下已经切断了俄军,立即就是下令发起全线进攻。
    当他命令下达后,第21团就是朝着俄军右翼发起了全面的进攻,第三师为了让他们快速取得突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