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隋-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也愣住了,而且,只觉得自己那颗本已冷却的雄心又开始熊熊燃烧起来:是的,如果我李世民此生没有当皇帝的命,那么,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名臣良将,那也不错,不是吗!?

“好!”

李世民也是杀伐果断的盖世英雄,当即慨然道:“若陛下还敢用我,那我李世民一定无怨无悔为大赵效力,共创一辉煌盛世,此生若敢反叛,必天诛地灭!”

赵军众文武相视一眼,无不为秦冲宽广的心胸所折服。

“好!”

秦冲大笑:“世民果然痛快。这样吧,你先稍待数日,待朕整顿了李唐降卒后,一军的大都督就是你的。”

“谢陛下。”

李世民目光炯然,一扫先前的颓丧,他也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既然看开了,就不再为失去了注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留恋。

“坐吧。”

秦冲高兴地一摆手,说实在的,前世,他就很佩服李世民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绝代天骄,所以,若能不杀,并收为已用,还是一件很让他欣慰的事情。

“诺。”

李世民慨然应命,便在一旁坐了下来。

这时,秦冲看向了罗士信和程咬金二人,这两位却是一脸的惊讶。

本来,他们以为李世民难逃一死,毕竟其身为李唐皇室,而且,用兵之能太强了,留着他必是心腹大患,结果,秦冲不仅赦免了李世民,还要重用他。

如此心胸,真是大出二人的意料之外。

秦冲笑吟吟道:“罗将军,程将军,久闻两位勇名,不如今日是否愿降?”

罗士信和程咬金相视一眼,却有些踌躇。

秦冲的贤名和心胸,让二人大为意动,他二人也不是愚忠之人,否则,当年也不会先降王世充,后降李唐了,但如今末得师门之命,让二人颇有些迟疑。

这下,秦琼等瓦岗旧人急了。

“陛下,”

秦琼长身而起,恳切道:“让末将劝劝罗、程两位贤弟如何?”

秦冲微笑着点点头,显得不慌不忙,胸有成竹。

李唐已经完了,连李世民都降了,他就不信这罗士信、程咬金会无动于衷,至于这二人顾虑什么,他自然清楚,秦琼愿出面相劝,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两位贤弟,”

秦琼当即走到罗、程二人面前,有些焦急地低声道:“李唐大势已去,你们还犹豫什么?难不成还要为其陪葬?”

“二哥,这倒不是,不过——”

罗士信、程咬金相视苦笑,却不怎么好说出口。

秦琼也明白了,微一皱眉,正色道:“两位贤弟,你们好糊涂啊,连军师都已降赵,不再听凭师门摆布,你二人难道不明白吗?是时候为自己考虑一下了。”

罗士信、程咬金一愣,都看了眼魏征。

魏征冲二人点点头,深遂的目光闪动着,大有深意。

罗士信、程咬金一向极尊重魏征,心中也是一横:罢了,秦二哥说得对,是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自己毕竟是有血有肉的人,不能总任凭师门的瞎摆布。

当下,二人相视一眼,纷纷拜倒道:“愿降。”

“好!”

秦冲大喜:“我赵国又添两位英雄,真是可喜可贺,快快请坐。”

“谢陛下。”

罗士信、程咬金高兴地站起身,便随秦琼也坐到了瓦岗旧人这一边。

“药师。”

秦冲忽然看向李靖。

“陛下。”

李靖赶紧起身应命。

秦冲淡淡地道:“河西降军的整编要尽快完成,众将也俱各留用,不过,安修仁此人,弄权欺上,背主叛国,实不可留,诛其三族,算是以儆天下吧。”

“诺。”

李靖毫不迟疑,当即领命。

李世民却是心中一懔,安修仁长袖善舞,素为河西军众将所钦服,此人若一死,河西军群龙无首,以后恐怕想反叛也不行了,这一招真是够狠的啊。一想起自己妻兄长孙无忌及众多部下也都被斩杀,李世民便知道,虽然秦冲相信自己,但对翦其羽翼依然毫不手软,这也算是一定程度的防备于末然,让双方都能放心。

好个刘武周!既有千古一帝的豁达心胸,又有千古一帝应有的狠辣手腕,厉害啊!李世民心中苦笑,自此死心塌地,一生末敢再有反意。

殿中众人听言也是各有所思,一直起来,秦冲对叛主之徒都是狠辣无比,不禁让一群人自警起来,暗自告戒自己,勿要居高自傲、恃宠而骄,以免遭祸。

“来,”

秦冲满面春风地举起酒杯:“诸位爱卿,为我赵国日益昌盛,干一杯。”

“谢陛下。”

一群人纷纷举杯。

当晚,秦冲与众臣又是一阵痛饮,直到夜深,方才大醉而散。

……

一日后,南方传来消息,李孝恭、庞玉偷袭阳平关失败,被得到预警的蜀军乱箭射死于斜谷之中,全军覆没。

三日后,李唐降卒整编完毕,汰其老弱后,一部分补充了各卫战损兵力,剩下正好四万人,编成了左虎贲卫,由李世民任大都督,罗士信、程咬金附之。

五日后,秦冲下令,派遗李世民领左虎贲卫西进,收取陇西、河西的同时,亦委以了威慑吐番、经营西域之重任,与此同时,秦冲大开永丰仓,调上百万石粮米西进,救济陇西、河西各大旱之地。

如此一来,在天下大势,军事压迫,粮草诱惑之下,陇西、河西诸郡民心所向,纷纷易帜,不过旬月,传檄而定。

与此同时,关中诸郡县,在六大世家的策应下,见李唐已灭,也纷纷而降,秦冲当即派出大军,迅速进驻四方,一来剿灭不服,二来清剿流匪,以靖地方。

不过一月,关中也是大定。

第二百四十章 郑国覆灭(上)

李唐覆灭的同时。郑国也走到了末路。

十一月十七,不顾漫天大雪,徐茂公挥师近二十万西进,直扑洛阳东大门偃师。

二十日,克偃师,俘荆王王行本;二十三日,克含嘉城,俘鲁王王道徇;二十六日,克回洛仓,俘魏王王弘烈,由此,扫平了洛阳东线,进逼洛阳城下。

与此同时。

罗艺也冒雪向东,十八日克新安,俘宋王王泰镇,二十二日攻克慈涧,俘齐王王世恽,二十六日克青堡城,扫平了洛阳东线,与徐茂公会师在洛阳城下。

当即,二路赵军合计二十余万。声势浩大,将只剩不到五万兵马的洛阳团团包围。

一时间,洛阳一日三惊,人心惶惶。

……

十一月二十八。

赵军合围洛阳城当日,傍晚,郑国紫薇宫,大政殿。

太子王玄应端坐正中,两旁则是一些文武大臣段达、单雄信、祖君彦、卢君业、刘斌以及诸王中硕果仅存的楚王王世伟、卫王王道诚等,只寥寥十数人。

比起当日文臣满殿的盛况,显得有些悲凉而冷静。

“诸卿,”

王玄应有些疲惫地开了口:“赵军二十余万兵临城下,声势十分浩大,洛阳一日三惊,有累卵之危,不知诸卿可有何对策?”

殿中一片寂静。

近一个月来,因见得郑国大势已去,治下诸郡纷纷投降徐茂公和罗艺。

如今,偌大一个郑国,竟只剩下洛阳孤城一座,拥兵不到五万,更兼粮仓尽失,如此窘迫的情况,任谁都失去了信心,而力挽狂澜,简直是不可能之事。

“怎么,”

王玄应有些失望道:“难道诸卿都束手无策吗?”有些削瘦的面孔更见苍白。

“太子殿下,”

段达见忽然沉吟道:“如今。单凭我郑国的力量,已是难以回天,或许,唯有借助外力方能有一线希望。”

“外力?”

王玄应眼睛一亮,连忙道:“敢问太尉大人,欲向谁求援?”

段达苦笑道:“如今,遍数天下群雄,李唐已自身难保,杜伏威、沈法兴、林士弘等鞭长莫及,雷大鹏胆小怕事,或许,只有向江南的萧铣求援一途了。”

萧铣!?

众中诸人都不禁心中一动。

萧铣者,兰陵人,后梁皇族后裔,素有雄心,于公元617年举兵,迅速席卷两湖,定都江陵,国号为梁,目下,拥兵四十万。在江南一带可谓声威赫赫。

目前,离郑国最近的强援,就是这梁国了,梁军若从襄阳北上,数日内使可兵临洛阳南大门——南阳,威胁赵军侧翼。

“太尉大人,”

卢君业却迟疑道:“我郑国和梁国素无交情,那萧铣肯冒着得罪刘武周的风险,发兵来援吗?”

“是啊。”

殿中众人也是没底,如今,那刘武周几乎雄霸北方,拥兵上百万,声势之盛,尤胜当年的绿林盟主李密,很像想像萧铣会为了郑国结下这样一个强仇。

段达苦笑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向那萧铣说以唇亡齿寒之理,尽力一试了。”

“好吧。”

王玄应也只能点头,反正也没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