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族-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汉章的母亲今年七十岁了,也在济南城,刘汉章不仅担心自己的妻儿,也更担心自己的母亲。

“大哥放心吧大哥府邸有军队把守,不准人进去打扰,临行前我和三娘还特地去看了老母亲,她身体很好,让我给你带个口信。”

说着,郑源取出一只玉镯放在桌上,这是信物,刘汉章认出这是母亲之物,他有些惊讶道:“玉娘没有信吗?”

玉娘是他的妻子,母亲有什么话,妻子应该写信才对,怎么要带口信,郑源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笑道:“大嫂的信是有,不过她正好在益都县,没有和老母亲在一起。”

刘汉章点点头,他的长女嫁给了益都县令周孝文,刚刚生下了一个儿子,估计妻子是去看外孙,“那我母亲的口信是什么?”

“老母亲说,让你要识时务,效忠大宁皇帝。”

刘汉章沉默了,母亲的意思他明白,是要他站好队,不要效忠错了人,他又慢慢拆开妻子的信,妻子在信中只有一个意思,让他不要进攻齐州,否则全家性命难保。

“大哥,你怎么不问问我?”郑源笑了笑道。

“你?问你什么?”

刘汉章瞥了一眼自己这个妹夫,他忽然明白过来了,郑源一定是投降了皇甫无晋,所以他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才过河北上,刘汉章不由冷笑一声,“我不用问你,你肯定投降了皇甫无晋,没错吧!”

“没错,我确实投降了他,不仅是我,齐州大部分地方官都表示愿意效忠他,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他是晋安皇帝的孙子,大家都认为他将是大宁王朝的皇帝,而且他是苏逊的女婿,以苏逊在齐州的声望,恐怕能拒绝他的人不多,连我都自称为苏逊的门生。”

刘汉章还是摇了摇头,“他是晋安皇帝的孙子,我承认他可以名正言顺登基,但现在就说是大宁王朝皇帝,似乎还早了点,至于苏逊的女婿,那是你们士人看法,和我无关。”

“大哥,你还是糊涂啊没有明白老母亲的意思,老母亲的意思,就是要你不要再效忠齐王,你还不明白吗?齐王虽有野心,但他凭什么登基?天下没有人服他,他想登基只是痴心妄想罢了,而洛京皇甫恒覆灭在即,大臣都逃亡殆尽,当然不会再效忠他,剩下的就是雍京和皇甫无晋,难道大哥想效忠申家吗?”

刘汉章有些动摇了,并不是郑源说服了他,而是他的母亲和妻儿都在皇甫无晋的手上,他冒不起这个风险。

“让我再想一想!”

“好吧大哥尽管想。”

郑源取出皇甫无晋给他的檄文,“你自己看看吧赵国公,范阳节度使,大哥,识时务者为俊杰。”

三百八十

一大早,申国舅便得到紧急情报,幽州刘汉章投降了皇甫无晋,尽管这个结果在申国舅的意料之中,但它真的到来时,还是让申国舅感到一种莫名的心悸。

今天是休朝之日,这些天申国舅因为连续劳累过度,而有些病倒了,他想偷一分空闲,今天稍微休息一下,不料幽州的紧急情报,使他无法再休息,他要立刻去见少年皇帝。

申国舅换好了朝服,快步向院子的马车走去,刚走到马车旁,只见一名小管家慌慌张张跑进来,他脸一沉,不悦道:“发生什么事了,这般慌张?”

“老爷,蜀州来人了,说有重要消息禀报。”

申国舅只觉一阵头疼,幽州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蜀州又来情报了,难道是皇甫无晋又进攻蜀州了?想想也不太可能,或许是别的事情。

“人在哪里?让他来见我。”

片刻,一名报信男子走进来,躬身施礼,“卑职是巴东郡秭归县县尉王平,卑职特来向相国禀报,从江宁府来了很多人,都是申氏家族成员,还有广陵郡刺史申渊和江宁府少尹申祁武,这是申少尹给相国的信。”

说着,这位王县尉便取出一封信呈给申国舅,申国舅愣了半晌,慢慢接过信,只见封皮上写着‘父亲大人亲启’,正是他儿子的笔迹,他心中一阵狂喜,连忙拆开信匆匆看了一遍。

申国舅做梦也想不到,皇甫无晋竟然把儿子申祁武和所有江宁府的申家子弟都礼送到了蜀州,男男女女,老人孩子,一共有七八十人,包括他的三个亲叔叔和两个姑母姑父,连广陵刺史申渊也一并被送回。

申家是个大家族,除了一小部分在雍京外,其他全部都在江宁府老宅,皇甫无晋在江宁府发动兵变后,申府上下都被皇甫无晋扣押,这一直是申国舅耿耿于怀的事情,没想到,他们竟然全部被释放了,这让申国舅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困惑,皇甫无晋为什么要这样做?

但现在申国舅暂时不想考虑更多,关键是家人平安,他连忙问:“他们现在在哪里?”

“卑职十天前出发,当时他们刚到秭归县,现在估计他们应该也是在来雍京的途中,因为申少尹和申刺史都坚持立刻回雍京。”

申国舅一颗心放下了,他连忙吩咐管家,“带这位王县尉去休息,再赏他五百两银子。”

“多谢相国赏赐!”

王县尉大喜,深施一礼,跟着管家下去了。

家人的获释只给申国舅带来片刻的慰藉,皇甫无晋北进却像块大石一样沉甸甸压在他心中,他登上马车,向皇宫而去。

马车在百名侍卫的左右护卫下,在前往皇宫的大街上疾驶,马车内,申国舅显得心情十分沉重,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终于发生了,皇甫无晋向中原进发。

本来按照他的策略,最好形成双帝南北对峙的局面,让皇甫无晋在南登基,皇甫恬在北称帝,这样对峙十几年后,待北方恢复元气,再慢慢统一南方,自古以来都是北方统一南方。

这样就需要和皇甫无晋结盟,他甚至可以把蜀州让给皇甫无晋,让西凉军南下,可现在,皇甫无晋渡过淮河向齐州进军,他的计划就彻底落空了。

申国舅对申太后极力和齐王结盟的策略极为恼恨,齐王算什么,他根本就不可能威胁到雍京的帝位,名不正言不顺,真正的威胁是皇甫无晋,他是晋安皇帝的孙子,是天凤太子之子,又有太皇太后支持,他争夺天下名正言顺。

从这次洛京官员大出逃,大部分官员都南下楚州和荆州便可以看出,很多人心中还是把晋安皇帝视为正统,尽管过去了四十年,似乎被人遗忘,可它真的一旦出现,却又完全是另一种情形。

申国舅暗暗叹了口气,这些洛京官员宁可逃往楚州而不愿来雍州,这还说明了一个严重的事实,那就是他们已经不承认雍京的正统了,申国舅也听到一些官员的不满之声,雍京已经是申家王朝,而不再是大宁王朝。

尽管申国舅不愿这种事情发生,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种不满是有原因,雍京的军、政、皇权,三者都被申家把持,尤其申济被册封为秦王,这种不满的声音更加沸腾,已经是无法掩盖。

但申国舅除了忧心忡忡以外,也同样地无可奈何,申太后和申济的联合,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而且更让他恼火的是,拥有八万军队的灵武总管李凌风,自己怎么拉拢他,他都不理睬,但申太后仅仅答应封他为灵武郡王,他便投靠了申太后,使申太后实力更强大。

如果再这样放任她权力膨胀,申国舅甚至怀疑自己的妹妹会不会效仿武则天登基。

马车到了丹凤门前,他下了马车,直接走进了宫门,向北极殿而去,现在他只有从少年皇帝这里打开一条出路,这个少年皇帝毕竟是有一点头脑之人。

皇甫恬这几天也停止了上课,皇甫无晋进攻齐州引发的变局同样让他感到忧虑,原本是雍齐两家共同灭豫,不料现在皇甫无晋却插一足,打乱了整个局势。

尽管皇甫恬并没有权力决定战略布局,但他这一次是支持母后,原因同时是齐王的威胁要远远小于皇甫无晋,自从听说皇甫无晋是晋安皇帝之孙,他心中便对皇甫无晋憎恶之极,这种憎恶同时也是一种害怕。

此时皇甫恬正和他的两名心腹,礼部尚书周棋纶,以及现在的老师大学士徐筠商量眼前的局势,周棋纶原来是楚王傅,皇甫恬登基为少帝后,他便被申皇后封为礼部尚书,而翰林大学士徐筠则是先帝皇甫玄德指派给皇甫恬的老师,教授皇甫恬已经五年。

这两人是皇甫恬最信任之人,在现在这种局势危急的时刻,他也只能找这两人商议。

“两位师尊,皇甫无晋已经拿下齐州,朕确实很担心他以后的发展势头,说实话,朕不担心齐王,惟独担心他,太皇太后在他的手上,如果太皇太后承认他为正统,形势就会朕很不利,朕现在该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