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殇-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返回山海关的专列上。这次北平之行,使他轻松了不少,张学良背着“不抵抗将军”的骂名苦挨了一年之后,终于有些反省到自己过去的失误。如今日本人又来拆他的台,他那颗一直在滴血的心再次震颤起来。他终于下定决心与日本人决死一拼。他除了命东北军一部防守热河外,又下令第32、第29等数个军紧急开赴长城各口隘,准备抵抗日本人进攻。鉴于山海关形势日紧,便专门拨出一个火车头,命何柱国速返回山海关,协调指挥山海关防务。眼见主帅下了抵抗令,想到一年多来忍气吞声、两头受气、无可奈何等等为难情景即将结束,何柱国非但没有大战将临的紧迫感,反而觉得如释重负、浑身轻松,不禁轻吟道:“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啊。”列车过了天津,又进入了残雪覆盖的郊野,大地一片空旷,有一种协调、宁静的美感。望着窗外,他甚至产生了一种冲动,希望有一天脱去戎装,隐居乡间,重新体味一下这种宁静无忧的生活。沉浸在无限遐思之中的何柱国漠然不知,此刻山海关已陷入一片沸天震地的枪炮声中。1933年1月1日晚10点50分,由绥中出发的关东军约3千人及张海鹏的大量伪军,在8架战机、20余辆坦克、10余门野炮的支援下,向山海关发起了进攻。东面海上,日军战舰2艘也以舰炮实施火力支援,一场陆、海、空立体进攻压向山海关中国空军。当时,驻山海关中国空军只有何柱国旅626团2个营兵力,其中第1营守南门,第3营守东门,其余少数随团长配置在西门为机动力量,整个守军人数不过于余。而日军车固器利,人数又多,一场恶战势在难免。然而626团守军一年多来饱受屈辱,想到自己身上背着的“不抵抗”恶名,想到今天有家难归,而这一切都源于眼前这些蝗虫般低矮的日本人,所以人人同仇敌忾。这些正值青壮年、有血性的东北汉子实在不愿再让中国人,让家乡父老戳他们的脊梁骨。虽然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大字不识几个,但他们人人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中国军人,这让日本人吃了苦头。自1日夜攻击发起后,在辽南从未失过手的日军第8师团主力首次受挫,近两昼夜不停顿的攻击始终未能奏效。部队被阻于山海关外,但数百名官兵却弃尸山海关城下。恼羞成怒的日军决心不惜一切,也要拿下这“天下第一关”。经过2天浴血拼杀,我军626团也伤亡惨重。但由于最初的防御计划只是把山海关这个应该成为要塞,但却无法成为要塞的关口作为警戒地区,所以指望增援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能支撑他们的,是几千年前古人留给他们的城墙,是一个军人为民族、为个人争生存的信念!阵地上时时有初级指挥官力竭声嘶地大喊:“弟兄们,记住我们的口号:”以最后一滴血,为民族争生存!“以最后一滴血,为国家争独立!”以最后一滴血,为个人争人格!“每次呐喊,总能使疲惫的士兵们激起一腔腔腾腾热血,多少驱赶些连日苦战的劳累和紧张,日军的伤亡在不断增加。3日上午10时,随着密集的炮群轰鸣和飞机尖厉刺耳的俯冲轰炸声,日军再次发起了全面攻击。爆炸燃烧的大火浓烟,遮云蔽日;穿云裂石的枪炮声,使山海关这个本来不大的小城像是开了锅一般。南北城墙及附近商宅民房,炸毁尽净,守军在这猛烈的炮火中伤亡剧增,而一拨拨日军像蝗虫般拥向城垣,攀城炸墙,企图突入城内。团长石世安见情况危急,急率预备队投入反击,将占领南门及东门城角的日军压出城外,战况再次稳定下来。态势虽暂时恢复,但守军已是拼尽了最后一丝气力。2个营伤

    血祭雄关(3)

    亡过半不说,手中预备队也已投入战场,再无力量可供机动了。日军虽然再次失败,但似乎看到了中国守军此时已是强弩之末,遂略加调整增兵,又向山海关发起了猛烈攻击。应该承认,这时的日军,不仅武器装备先进,士兵训练有素、而且作战思想也确实比中国军队高出一筹,与这样一支军队交手,626团能死守2昼夜,杀伤敌数百名,虽败犹荣。午后2时,敌军再次增兵,强攻南门和东南城角。东南城角虽然屡破屡堵,但随着一阵密集野炮和坦克炮的猛轰,一个巨大的口子被掀开来,日军坦克掩护步兵蜂涌而入,北门东门很快失陷,战火燃向了城里,双方展开了激烈巷战。中国守军第1营死战不退,与敌坦克、步兵殊死拼杀。日军坦克轰鸣着向顽强无畏的中国士兵冲去,殷红的鲜血四处飞溅,冰冷的钢制履带沾着中国士兵的血肉向前滚去,反坦克武器的匮乏和现代技术的落后使满腔民族热血的中国守军付出了惨重代价。这是东北军,也是中国军队落后的代价,也是一个民族应该得到的血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就要付出比实际高出数倍、数十倍的代价。战至下午,1营营长安德馨及2连长刘窦晨、3连长关景泉、4连长王宏元、5连长谢镇藩全部战死,1连长赵壁连也身负重伤,排长以下官兵伤亡难以计数。团长石世安见山海关四门已破,大势已去,不得已率10多人由北门撤出,山海关黯然陷落。此役,626团安德馨营全部阵亡在山海关长城下,实现了用血肉之躯再筑长城的豪迈誓言。日军破城后,又屠杀了未及撤出的妇女、学生及市民百姓3000多人,这时日军的残酷暴行,就已显示出日军暴唳残忍的端倪。山海关陷落,举国震惊,民众哗然。全国各地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加评论,抗议日军的侵略行径,谴责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新北平报》“老百姓谈话栏”连续几日载文评论山海关失陷,文中讥讽道:“中央知道榆关(山海关)失陷吗?……中央政府至今对于整个抗日大计,仍在那里犹豫不决,还是那一套旧文章,电令日内瓦我代表报告国联。华北是华北,中央是中央,仿佛抗日的分工责任分不到中央肩上似的,忍心害理,看华北大地,一块一块像东三省那样丢掉。报告国联,1年零3个月了。去年日本攻击锦州,各国使馆均派员视察,至今效果如何?明知不行,还要绕这个弯子,不是欺骗国民是什么?……”1月7日,中共中央通过《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的决议》,指出:“日本帝国主义炮轰和占领山海关,开始了帝国主义残杀中国民众及瓜分中国的新阶段,”“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规模进攻华北,国民党的继续不抵抗的政策及其民族武断家传的破产,将促进全国工农劳苦群众反日反帝斗争的更加高涨。在这方面党的正确领导将是决定这个高涨的程度和速度的主要因素。”同日,退入苏联境内的东北抗日名将马占山、苏炳文、张殿九、谢珂等通电国民政府,希望中央“幡然定计,拼命争存,一切军政计划悉以抗日救国为目标”,并要求政府援助归国,统军杀敌。正在江西布置对中央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的蒋介石,面对国内千头万绪的复杂形势,又在心里细细地盘算起来。四次剿共的失败,使他深感震惊。如此优势的国军屡战而无法得胜,这不能不使他对中共和红军另眼相看,也更使他意识到如果不乘中共红军羽翼未丰之际彻底根除,那么将来他的大业必定亡于中共。

    但他又不能不为国内的形势所忧虑,日本人图谋华北已成事实,国际、国内形势对他愈益不利,如果再不对日本人加以抵抗,向国人有所表示,恐怕等不到剿灭中共他就将淹没在中国民众的怒涛之中,可眼下两广虽口头上服从南京中央,实际上同床异梦,处于半独立状态,一个兵都不会派出,中央军又要“剿共”,从哪儿调兵呢?思来想去,他的眼光只能重又回到两广。1月21日,国民党内政部长黄绍奉蒋介石之命,率训练副监徐景唐亲赴广州,游说两广的陈济棠、李宗仁。由于黄绍门出两广,与陈济棠、李宗仁等有十几年交情,又一向被蒋视为颇有人缘,所以关键时刻要平定两广、“围剿”中共,蒋介石自然不会忘记这颗颇有些份量的棋子。此前,两广驻沪代表杨德昭曾表示过,如果中央决心抗日,则广东愿负江西“剿共”之责。蒋闻讯,立刻产生了一个一箭三雕的妙计。派黄绍游说两广,出兵

    血祭雄关(4)

    剿共,中央军名义上北上抗日。如两广答应,则中央军抛出点儿兵北上敷衍张学良和全国舆论,主力则置于两广军侧后,督其“剿共”,无论两广军与红军谁家胜了,都替他蒋介石除去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