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殇-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前赶,已完全失去了控制。惯于冒险的日军派出数支小规模的挺进纵队,直插南翔至昆山公路,几乎给国军造成重大损失。南翔西南角的苏州河畔,胡宗南的17军团司令部被军偷渡部队袭击,司令部和警卫连几乎被全歼,胡宗南只身逃出。南翔至昆山的公路上,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上将的轿车在日军机枪的猛烈扫射中起火,司机和卫士全被打死。薛岳命大,从车上跳入一条河沟里,竟奇迹般地活着逃回了南京……13日,从华北调来的日军第16师团先头部队在白茆口、浒浦口附近登陆,与第40师展开激战。由于京沪铁路方面日军已由安亭向昆山进逼,而浒浦口登陆之敌又有截断支塘附近公路的可能,第3战区下令各部撤至乍浦、平湖、嘉善、吴县、福山一线,14日,左翼军除一部占领昆支线阵地外,主力转移至吴福线,当日,浒埔口登陆日军第16师团以一部攻吴福,主力指向常熟。第21集团军掩护部队遂放弃昆支线阵地,撤往常熟。次日日军占领昆山。敌第11师团于14日占领太仓后,为配合第16师团攻取常熟,以精锐一部从水上前进,向昆城猢西岸吴福线上另一据点莫城镇进攻。中国军队经数日血战后仓淬撤退,士气沮丧,部队完全脱离掌握。到了吴福线,部队便傻了眼,国防工事大锁把门,工事破败不堪。更糟的是,先前工事的钥匙都由当地乡、保长拿着,前线战败,这些地方士绅早脚底上抹油,溜得无影无踪。工事打不开门,身后混乱的溃潮和日军追兵又至,部队立脚不住,再向后撤。

    可惜蒋介石花了数百万金钱、动用了4个师的兵力构筑的国防工事竟形同虚设。数年后法国马其诺防线的悲剧提前在中国上演了。19日,日军分别攻占常熟、英城镇,苏州亦同时失陷。吴福线不守,中国军队撤向锡澄线。此前,日军统帅部曾规定华中方面军作战地域为苏州——嘉兴一线以东,至19日其各部已进抵该线,但中国军仓惶溃逃,使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无意停止前进,反而决定乘中国军队溃败混乱之机向西追击,以期一举攻占南京。20日,日本参谋本部接到华中方面军关于决定向南京追击的报告,虽感到震惊,但随即表示同意。24日正式废除原作战地域之规定,使战争进一步扩大。日军突破吴福线后继续西进。23日开始向锡澄线发起进攻。

    蒋介石眼见第一道国防线没发挥任何作用,急了眼了,向前方指挥官下令无论如何困难也必须死守现有阵地,但兵败如山倒,仗打到这份上了谁还听谁的。为夺路西逃,连长竟敢开枪打死友军的团长,这种时候这种部队还如何指望。溃退之势无法挽回。25日无锡失陷。中国军队放弃锡澄线,一部沿京沪铁路向常州撤退,大部向南,经宜兴往浙赣边境之孝丰、宁国一带撤退。12月初,敌追兵又至,于是再退向宣城以西。自锡澄线弃守后成为孤军的江阴要塞,从11月28日起受到日军围攻,中国守军打得英勇顽强,尤其海军牺牲惨烈。守军激战数日之后向镇江方向突围。12月2日,江阴要塞陷落。

    溃败大狂潮(2)

    右翼军11月9日起向乍平嘉国防线撤退,遭到由枫泾西侵之敌第6、第18师团追击。与敌激战至14日,嘉善失守。同时由青浦西进之敌亦攻占乎望。19日,苏嘉线与沪杭线交会点嘉兴被日军攻陷,乍平嘉国防线被日军突破。日军大步西进追击,如入无人之境。12月初,日军折向宣城、芜湖。淞沪之战从开局进攻死守防御,中国军都屡有上佳表现,但后期却由于蒋介石优柔寡断、指挥失当而造成兵败如山倒的大溃败局面。这不但使王敬久、孙元良、宋希濂等师及胡宗南军团损失惨重,更使南京失却了屏障。明眼人前后细想就不难发现,10年后蒋介石辽沈、淮海大决战惨败的影子,早在1937年岁末就曾在上海闪现过。在同一地方连连摔倒,这是蒋介石军事上最拙劣之处。战役上失败了,战略上蒋介石却不乏收获。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日军注意力被引向了江南,南京不知不觉中落入了蒋介石设下的陷阱,3个月的血战,日军“速战速决”的神化已化为泡影。中国军队英勇奋战,日军不得不增兵至30万,据日军部公布的材料,至11月8日,日军伤亡已近10万。此次会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也为沿海工业内迁、保存经济实力赢得了时间。空前惨烈的大血战,也使中国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3个月时间,我军将士阵亡达二三十万人,其中黄梅兴、蔡炳炎、杨杰、秦霖、庞家桢、官惠民、吴克仁、吴继光等10余名将军血洒淞沪,取义成仁。淞沪会战,中国军人血肉之躯再筑长城,英勇悲壮当垂名青史。淞沪会战,高层决策者指挥失误、当撒不撒酿成惨剧,也不该忘。一句话,淞沪会战有胜有败,美中不足。

    ***第四章南京城,人类的悲哀***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苦撑3月,终被日军从杭州湾登陆抄了后路,70万中国军队仓惶溃退。为屏障首都而经营多年的3道国防线成了摆设,日军狂师突进,直逼南京。蒋介石慌了手脚,唐生智被逼临危受命守孤城,发誓:“要与南京共存亡!”唐生智滥用“背水阵”,10万大军陷入死地,六朝古都数日陷敌手,残暴的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国首都一夜间变成人间地狱。

    唐生智“自告奋勇”守孤城(1)

    初冬的阴霾笼罩着古都南京,阵阵江风瑟瑟吹得万木凋零。一辆黑色的小轿车静静地驶出了百子亭的唐公馆,辗着稀疏的落叶向着中山门外急驶而去。国民政府军委会执行部主任唐生智,身着笔挺的一级陆军上将制报,端坐在车中。他望着车窗外灯红酒绿的金陵闹市从眼前闪过,嘴角浮起一丝难言的苦笑。这里还在歌舞升平,似乎全然不知几百里外,中日两国军队正在殊死搏杀,浴血沙场。不过也难怪,当初日军曾扬言3个月之内灭亡中国。淞沪抗战开战之初,蒋介石就胸有成竹地向全世界保证:上海起码能坚守3个月。眼下,3个月快过去了,老蒋又亲自披挂上阵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直接指挥淞沪抗战,这么一来,确实让国人松了口气。其实,唐生智心里比谁都清楚,上海之战败局已定。上海战事最紧张的时候,国军连连失利。上海作战本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展开的,要想把敌人阻止在上海一线是办不到的。

    这个道理,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早在淞沪战事开始时,向为军委会执行部主任的唐生智曾建议:“抗日战争只能打持久战,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们可以用3个人拼他日本1个人;日军攻城掠地,假设占领中国1个县城用50人守卫,占到最后日军兵力就分散了,拖也可以把日本人拖死。最后胜利一定是中国的。”陆军大学校长,当时中国的著名战略家蒋百里十分器重自己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时的这个得意门生。他非常赞同唐生智的主张。接着,在上海还未撤守之前,唐生智又以他不同凡响的战略眼光报出了进一步的战略设想:以上海、杭州湾为第1线;以昆山、无锡、苏州、杭州一带为第2线;以江阴、镇江为第3线;以南京、京杭公路为第4线。各线部队预作准备,在上海第1线打了一个时期以后,我第1线部队便可以撤到浙江以西及皖南一带,整理补充,准备新的阵地,以后各线均如此交替撤退,交替抵抗,交替休整,这样就可以长期支持。这个建议原本是蒋介石同意的,但到了战时,蒋介石老毛病又犯了,和以前一样,照样亲自随意调动部队,根本没按唐生智事先提出的计划办。既没按四道防线配置留增部队,也没有按计划撤退部队。本来有准备的仗打成了无准备仗,有计划的仗打成了无计划的一团糟。继11月3日山西战场丢了忻口,11月8日失了太原后,上海眼看也要丢了,下一个就该轮到南京了。在中山陵园蒋介石的官里,唐生智常常看见蒋介石对着上海的长途电话,一口一个“娘希匹!”。参加淞沪抗战的国军将领顾祝同、陈诚、薛岳、白崇禧、张治中等人,没有一个没挨老蒋臭骂的。老蒋近来心情不好,稍有不如意的事就爱发火。这次,老蒋在中山陵园官召集会议,保不准要骂人了。久经沙场,深谙战事的唐生智对蒋介石这次开会的目的,其实已经猜到了大半:上海一失,南京危在旦夕,是弃是守,老蒋举棋不定。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