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中国人一定要记的作战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续全速南下,一部攻占韩庄,主力于3月19日攻占峄县。占领峄县后,矶谷以濑谷支队为主力,向台儿庄推进,以图打开徐州门户。 


血战台儿庄:日本现代军队的第一场大惨败
李宗仁的口袋阵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大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但台儿庄周围本是平原地带,无险可守,正是敌人机械化部队驰骋之所,对于劣势装备的我国军队极为不利。 
    在临沂和滕县告急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第1战区的汤恩伯集团和孙连仲集团星夜增援徐州。汤恩伯第20军团,辖2个军,即关麟征第52军和王仲廉第81军,共计5个师:郑洞国第2师、陈大庆第4师、张耀明第25师、张雪中第89师和张轸第110师,该集团军装备齐全,步兵一律捷克式步枪,另外还有重机枪、步兵炮、山炮等重武器,是中国军队的精华。孙连仲第2集团军下辖田镇南第30军和冯安邦的第42军,由于曾参加娘子关保卫战,损失颇大,实际可参加战斗的只有黄樵松第27师、张金照第30师和池峰城的第31师。 
    李宗仁的作战计划是,由善于防守的孙连仲军团在台儿庄构筑工事,布下袋形的防御阵地,而汤恩伯军团让开津浦路正面,诱矶谷师团深入;待台儿庄防御阵地发挥到最高效能时,由汤恩伯军团潜进南下,击敌之背侧,包围而歼灭之。 
    孙连仲在台儿庄的口袋阵地部署,是以第31师防守台儿庄主阵地,第30师与第110师在台儿庄以西,第27师与独立第44旅在台儿庄以东,分别建立阵地。 
    在这个口袋阵中,孙连仲部能否吸引日军深入,以及日军进入后能否抵挡得住其一波波的攻击,至关重要。如果不能诱敌进入,则达不到围歼的目的;如果敌军深入后,阵地被日军击溃,被日军攻克台儿庄,后果则更为严重,第5战区的整个局势将会一败涂地。而对于汤恩伯部来说,其责任在于收紧口袋,切断日军补给线,只要补给线被切断,进入口袋阵的日军战斗力则必下降,而我包围之军则可将其合击歼灭。 
    按李宗仁的计划,汤恩伯部在津浦线作微弱抵抗后,让开正面退入抱犊岗东南的山区,日军不出李宗仁所料,舍汤恩伯军团而不顾,尽其所有,沿津浦路临枣支线而下,直扑台儿庄。3月23日,日军由枣庄南下,在台儿庄北侧的康庄、泥沟地区与守军警戒部队接战。台儿庄战役正式打响。 


血战台儿庄:日本现代军队的第一场大惨败
血战台儿庄
    3月24日起,日军反复向台儿庄猛攻,与守军展开激战。日军炮火异常猛烈,守军阵地每日落炮弹六七千发之多,炮轰之后,便以坦克为前导,向守军阵地猛攻。守军以血肉之躯与敌之炮火和坦克相搏斗,至死不退。日军猛攻三昼夜,冲入台儿庄城内,敌我遂在台儿庄内作拉锯战,开展逐街、逐屋争夺战。为争一间屋子,常常相持二三日,伤亡官兵二三十人;为夺一小巷,往往要牺牲一二个连或一二个营。日军几度增援,曾经控制台儿庄四分之三的地区,并一度准备渡过运河,冲向徐州。但我守军拼死不退,孙连仲下令守城部队,即使全员战死,也绝不能撤退。为整饬军纪,鼓舞士气,孙连仲将作战不力的右翼旅长侯象麟撤职,交军法处,将左翼某营营长张某,枪毙于阵前。 
    正当孙连仲部与日军进行殊死的阵地争夺战时,在台儿庄北部外围战线上,正是汤恩伯部伺机而动的机会。3月28日,汤恩伯下令部队扎紧口袋,开始对深入台儿庄的日军进行合围。 
    此时矶谷才发现部队已陷入中国军队的包围之中,急调援兵增援。3月29日,从青岛而来的坂本支队急行军增援台儿庄日军,一下子冲到了汤恩伯部侧背,差一点把汤恩伯部反包围起来。此种情形下,汤恩伯命令重新打开口袋,命令第52军向东移动,让坂本支队进入台儿庄阵地。受困日军受到坂本支队的支援,开始激烈反攻,孙连仲部作战更加艰难。 
    4月3日,我军阵地只存南关一隅,日军电台称已将台儿庄全部占领。孙连仲向李宗仁报告,第2集团军已伤亡十分之七,请示暂时撤退到运河南岸,“让第二集团军留点种子,也是长官的大恩大德!”李宗仁告诉孙连仲,必须坚守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命令,当军法从事。孙连仲回答:“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与李宗仁通话后,孙连仲亲自督战。死守最后阵地的池峰城再度请示准予撤退。孙连仲命令他:“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4月3日午夜,孙连仲部组织先锋敢死队数百人,分组对敌反攻,人自为战,奋勇异常,部分官兵手持大刀拚杀。日军仓皇应战,乱作一团,日军血战数日占领的台儿庄市街,竟为我一举夺回四分之三。 
    汤恩伯部让坂本支队进入台儿庄阵地,使李宗仁大感意外。李宗仁亲自找到蒋介石,要汤恩伯部立即投入战斗。蒋介石立刻打电话给汤恩伯,要他立刻投入战斗。这时汤恩伯部位于日军的后侧方,掌握攻击优势。在蒋介石的严令下,分兵三路攻击,至4月3日下午,移动到日军背后。这时候坂本支队发现,自己也陷入了中国军队的包围之中。 
    4月6日,坂本支队为了避免自己的部队遭到中国军队的围歼,决定独自向北撤退,而在台儿庄作战的濑谷支队,见援军突然后撤,而中国军队又再度合围,怕再战下去会全军覆灭,决定烧毁所有的重装备与补给,全力突围而逃。是日夜,我军全线实行夜袭,诱起了台儿庄附近全线的反攻。在这次反击中,台儿庄西面运河线上的第30师第110师等部,渡河由西面向敌背后的泥沟附近进攻,截断敌之后方联络线。汤恩伯军团主力从东面威胁敌侧。第3集团军曹福林军之一部,渡过微山湖从北面袭击峄县北方敌之后方交通线。4月7日,李宗仁下令所有参战部队,掌握日军溃退的战机,全力追击。日军仓皇逃奔,遗尸遍野,被击毁的各种车辆、弹药、马匹遍地皆是。矶谷师团率残部败退至峄县,已无反攻能力。台儿庄战役至此结束。 
    台儿庄战役,共歼日军1万2千余人,击落敌机3架,缴获步枪万余,机枪913挺,大炮127门,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的一次空前的大胜利,也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的第一次大惨败。台儿庄大捷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新曙光。全国各界,海外华侨,以至世界各地发来的贺电如雪片飞来,前来参观战绩的中外记者和慰劳团也大批涌到。 


血战台儿庄:日本现代军队的第一场大惨败
李宗仁无意再守徐州
    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不断调兵至徐州,意欲扩大台儿庄战果,第5战区部队达到60万之众。日军大败于台儿庄后,日本大本营已无法再考虑战略上的深入与分散问题了,所想的只是如何报复中国军队,以挽回其天下无敌的声誉。4月7日,日本大本营下令在中国所有日军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发动徐州会战,一定要在徐州捕捉到中国军队主力予以围歼。 
    对于蒋介石扩大战果的设想,李宗仁并不赞同。李宗仁一直主张抗日战争应是持久消耗战,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早在淞沪会战时,李宗仁就建议蒋介石在淞沪作战应适可而止,保存力量实行长期消耗战。台儿庄战役后,李宗仁判断日军已向徐州合围。我数十万大军集中于徐州一带平原地区之内,正是日军机械化部队和空军的最好作战对象。此时我军只宜利用有利地形有利条件,与敌人进行运动战,若自不量力,与敌人作大规模的阵地消耗战,必蹈淞沪战场的覆辙。 
    蒋介石一再去电,要求李宗仁大胆用兵,彻底扫荡战场,攻击受困待援的日军,打击前来援救的日本先头部队。李宗仁既无意在徐州再战,对蒋介石的命令就一味采取敷衍态度,他思考的,是如何将数十万军队带出去。由于日军已对徐州形成四面合围之势,5月17日,李宗仁下令全线撤退。18夜我军放弃徐州。5月19日,日军华中派遣军的第13师团,首先攻入徐州,但这时徐州已是一座空城。我数十万大军,已全部脱离了日军的包围圈。日军连一个上尉都没有捉到,其击溃中国军队主力的迷梦再次破灭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日军在徐州会战中失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