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中国人一定要记的作战事-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与日军逐个房屋、逐条街道地进行艰苦争夺。至8月3日,守军大部被歼。日军城防司令官水上源藏少将见大势已去,下令第114联队丸山大佐率残部800余人乘竹筏向八莫方向突围。结果被中国军队发现,丸山绝望中拉响了手榴弹,竹筏沉入江底。8月3日,中国军队全线发起总攻,日军全线崩溃,水上源藏切腹自杀。 
    历时3个多月的密支那作战共歼灭日军官兵4000余人(其中击毙2300多人),此役结束标志着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第一期作战任务胜利完成。 
    攻克密支那城的这一天,史迪威接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签发的命令,他被晋升四星上将。 
    胡冈河谷、孟拱河谷、密支那战斗,中国驻印军歼灭日军第18师团全部,第53师团和第56师团各一部,共击毙日军2万多人,一雪两年前兵败缅甸的耻辱。廖耀湘在胜利后,立即至电蒋介石,心情极为兴奋:“此次敌重武器及军用车辆遗失之巨,人员死伤疾病转于沟壑者之众,狼狈溃散惨状,有甚于两年前国军野人山之转进。追昔睹今,因此痛雪前耻,官兵大奋”。 


缅北、滇西反攻战:异国扬威与绝地大反击
滇西反攻:连战皆捷
    就在中国驻印军横扫缅北时,1944年5月11日,滇西远征军强渡怒江,开始向占据滇西的日军展开反攻。渡江胜利时,中国驻印军已占领密支那机场,中国军事委员会决定继续作战,扩大战果,要求滇西远征军攻击腾冲、龙陵、芒市,提前打通中印交通线。据此,滇西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作出部署:第20集团军为右集团,攻击腾冲;第11集团军为左集团,攻击龙陵、芒市。 
    第11集团军的进攻受阻于松山。 
    松山是龙陵县境内第一高峰,距怒江惠通桥约6公里,扼滇缅公路要冲,有滇缅路上“直布罗陀”之称。松山南北山麓,山腹棋布丘陵,滇缅路785公里至801公里处依丘傍陵,环绕松山,经宽不满35米的狭长起伏的滚龙坡西入龙陵。由于松山易守难攻,与龙陵、腾冲成犄角之势,为敌我双方必争之地。日军以松山、滚龙坡为其东西两大坚强支据点,互为犄角,建立起6个前进阵地(上松林、小股、测方、崖、平山、干路),和7个主阵地(松山、横股、西山、音部山、关山、黑山、卫生队),防御体系相当严密。当时松山日军约2500余人,粮食、弹药的储备在2年以上。日本缅甸方面军总司令河边正三称:松山工事,足以经得起中国军队任何武器的敲打,中国军队不伤亡20万休想拿下松山。 
    第71军的新28师在被阻于松山后,连续组织了5次进攻,均因敌工事坚固、火力猛烈而退回。战至7月2日,该师调去攻打龙陵,由第11集团军直属部队第8军接替。 
    7月5日起,第8军开始猛攻松山,但都无攻而返。从6月4日第71军攻松山起,松山之战已经打到了第3个月。一天,第82师副师长王景渊想出个绝招,即“坑道颠覆法”。挖坑道,深入松山主峰底下埋炸药,把松山整个掀掉。8月4日,士兵们开始挖坑道,8天后坑道挖好。坑道里共装满了两卡车美国TNT炸药。8月20日上午,在我军发起了又一轮攻击后,日军主力被吸引到松山主峰。此时我军迅速撤退,军长何绍周一声令下,炸药引爆。刹那间,松山主峰出现了两个深20米直径约50米的大坑。主堡内的日军全部葬身在大坑之中。日本天皇颁布诏书,说:松山之巅3000皇军将士全员玉碎,举国哀悼。 
    9月7日,我方完全占领松山,进攻龙陵的第11集团军主力的后方联络由此畅通无阻。 
    第20集团军进攻的主要目标是腾冲。 
    腾冲位于怒江以西的高黎贡山西侧,是滇西边陲重地,又是滇西交通、商业和政治、军事中心。腾冲城区为狭长而曲折的盆地,四周均为高山,有来凤、飞凤、蜚凤、宝凤四山为自然屏障。腾冲县城的城墙,是明代用石条建筑,高大坚固,号称“铁城”。日军在此经营2年,堡垒林立,坑道相通,使城防更加坚固。日军第148联队自高黎贡山败退入城后,决心死守腾冲。 
    6月28日,第54军攻占宝凤山;第53军不甘落后,7月3日拿下飞凤山,同日第54军又拿下蜚凤山。7月26日,在空军的掩护下,两军合为一处,完全占领来凤山。腾冲城完全成为一座孤城。8月4日,我军开始攻城,20日突入城内200米。但日军仍凭借所占民房、公署、学校、商店、庙宇作防守工事,展开巷战,逐屋争夺,战斗一直延续到9月。 
    9月9日,传来蒋介石的命令:腾冲城必须在9月18日国耻纪念日前夺回。9月13日,第20集团军集中全力,再次发起攻击,终于在9月14日上午10时光复腾冲城。腾冲日本守军2600人,除50人被俘外,其余全部被击毙,少数自杀,缴获各种大炮15门、机枪50挺、步枪800余枝、汽车14辆。但第20集团军付出了伤亡官兵1万余人的巨大代价。《大公报》记者在我军入城后一小时进城,发现“腾冲城不仅找不到几片好瓦,连青的树叶也一片无存”。到处都可以看到,每一寸土地,“都是浴血搏斗得来的”。腾冲光复后,在腾冲城西南约1公里的的小山冈上修建“国殇墓园”,内埋4800余位阵亡将士的忠骸。墓园内外右侧筑有一塚,并有石刻一块,题名“倭塚”,作为侵略者失败的象征。 
    滇缅公路上的龙陵,是通往八莫、腊戍的咽喉。滇西远征军先后投入7个师与日军2个师团在此展开了艰苦的拉锯战。9月14日腾冲光复后,远征军士气大振,再次向龙陵发起进攻。激战至16日,日军主力开始退向芒市,固守龙陵的只有第146联队。10月29日,第11集团军全线进攻,激战5日,终于在11月3日晨完全攻克龙陵。 
    滇西远征军取得松山、腾冲、龙陵作战的胜利后,连克芒市、遮放,而在缅北的中国驻印军正从密支那、孟拱向八莫迅速推进,两支远征军在战略上已形成了夹击日军的有利态势。 
    攻克密支那后,驻印军改编为新1、新6军,由密支那和加迈分两路向八莫推进。1944年12月15日,完全占领八莫,日军残部突围逃往南坎。1945年1月15日中国驻印军攻克南坎。 
    1944年12月19、21日,蒋介石两次致电卫立煌,要求他利用当前有利态势,速攻畹町,以期与驻印军早日会师。至1945年1月19日,滇西远征军已攻占畹町老街、新街及周围据点,日军向西南方向溃退。 
    滇西远征军趁势向畹町以南芒友以北的南托、龙卡方向追击,切断了滇缅公路,阻击日军向南帕卡方向退却。此时,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约20万兵力,一路沿中印公路,从缅北往回打;一路沿滇缅公路,自滇西出国境向东挺进。两路大军相向推进,互为呼应,炮声相闻。 
    1945年1月21日,驻印军新38师与滇西远征军第116师取得联系。23日,新38师已连克芒友外围据点,迫近城郊;第116师也已推进芒友东南地区。24日,新38师主力开始攻城,激战两昼夜,于27日攻克芒友,并与滇西远征军会师。中印公路至此完全打通。此后,中国军队乘胜攻克新维、腊戍等地,彻底取得了缅北、滇西反攻战的胜利。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自1943年10月开始至1945年3月,历时1年5个月,解放了缅北大小城镇50余个,收复云南西部失地83000平方公里,基本上歼灭了日军第33军的第18、第56两师团,重创第2、第53、第49师团,共计击毙日军48000余人。但中国军队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松山、腾冲、龙陵作战中,伤亡竟达日军5倍之多,中国总预备军中,训练及装备良好者,几乎完全消耗于缅北滇西战场。 


缅北、滇西反攻战:异国扬威与绝地大反击
芒友会师
    1945年1月28日,中国远征军驻印度部队与中国远征军驻滇西部队的会师典礼在缅北芒友隆重举行。 
    这一天,天气格外地好,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肃立着两个钢铁方阵。左侧是身着米黄色英式茄克制服的新1军,代表中国远征军驻印度部队(X部队)所有将士;右侧是身着深灰色中式制服的第53军,代表中国远征军驻滇西部队(Y部队)的所有将士。典礼台两侧各有一条醒目标语:“祝贺Y部队进军滇西马到成功”,“欢迎X部队反攻缅北凯旋回国”。 
    在雄壮的军乐声中,郑洞国、卫立煌登上典礼台,热烈握手,紧紧拥抱,台下万众欢腾,群情激昂。 
    人们没有理由不欢呼。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