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初唐-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好向李二和长孙皇后行了个礼被安排坐到了武顺的旁边,武顺妹妹一看见自己的先生过来了难以掩饰自己的高兴之情。激动的起身给李好行了个礼,然后把身边的位置让给李好,李好对她微微一笑算是鼓励然后在她身边坐下。

李二其实很早就想召李好进宫相见了,因为李好的名字最近频频传入他的耳中。先是满长安城流行的李太白的诗词,然后就是让很多人爱不释手赞不绝口的《三国演义》《封神演义》,接着就是天然居的美味和美酒,道教那神奇的水泥路,自鸣钟,李恪送来的沙盘,年底朝廷工作总结的时候有官员把李好的农田种的那些高产农作物的事情上报了上来,老房同志和老袁对李好才华的赞不绝口把他当作高人,就连皇后身体的好转都有他的身影。

只是这位李好李太白似乎对做官没什么欲望,之前透过李恪给他的好意被拒绝了,后来同老孙过来给皇后治病的赏赐也没要。要不是知道这位李太白对挣钱和美女很有兴趣,李二差点就要把他当成无欲无求的仙家人物了。这位高人似乎挺喜欢干一些没什么用处的事情,这让李二有点郁闷。

这次魏征对那份大唐娱乐周刊赞不绝口让李二动了想见做出这份东西的人,没想到做这东西的人还是自己的老熟人的女儿,更没想到的是背后又把这位高人给扯了出来。李二对老袁和李醇风当初联名上奏的天降异人,主佑我朝大盛一直深信不移,因为他知道那两人的底细。

只是他一直派人查找没有找到这个人,没想到这个人一直就在他眼皮底下,还挺活跃的在干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这次要不是魏征上奏了报纸的事情把武顺牵了进来,然后小姑娘被长孙皇后哄了几下把李好的老底招了出来,李二还不知道这位高人就是那位从天而降的异人呢。难怪上次袁天罡那老滑头还跟自己耍心眼只说这人对大唐贵不可言就说不能再泄露天机了。

现在看来这个人对大唐果然贵不可言啊,不算带来的那些高产的作物,就凭把皇后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就是大功一件啊。李二心中感叹一番后,对李好的态度越发亲近起来,如果能把这人留在大唐,那可是最让人得意的一件事了。

☆、第五十九章 大唐李二(文)

李二和长孙皇后在打量李好的时候,李好也在观察眼前的这位千古一帝。说实在话,他在后世的出名很大的程度依靠了老毛的推崇,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盛焉。还有那些唐朝啥的电影电视剧的影响,不过无论怎样评价都难以掩盖他一生真正的辉煌,这些史书到处都是记载,咱们就不说这个了,咱们说说李二其他的事情。

李二,李世民,他的名字的意思大概就是济世安民的意思。公元649年六月,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李世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大唐首都长安去世,享年五十岁。

万众高声齐呼万岁,并没有延长他的生命;长期服用不老药,甚至还进口了阿三的长命方士也没让他真正益寿延年,反而加速了他的生命结束,导致英年早逝,五十岁就挂掉了。五十岁啊,这在后世正是男人的黄金年龄啊,看看那些个国家领导人就知道了。

他的去世,是大唐帝国的一个重要损失,也是全国人民的一个重要损失,全国人民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哀悼这位伟大的领袖。同年八月,李世民治丧委员会举行隆重的葬礼,将他安葬在革命私陵“昭陵”。

对于李世民来说,随着他的入土,一切都到了画上句号的时候,到了盖棺论定的时候。分析李世民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为大唐帝国的建立和统一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他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打败了突厥,成了北方所有民族人民的天可汗。他是千古一帝,是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这个是不容置否的。

作为一个伟大的皇帝,他的功绩有那么几点:其一,创立了以存百姓为核心的民本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思想成就人的伟大和尊严。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者说他的思想观点没有形成体系,他只能算是一个明君,不能算是一个伟大的明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他全部思想最闪光最核心最有影响力的一句话。这句经典贯穿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仅此一句话,就足以证明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个伟大的人物。

其二,他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腐朽的隋朝统治,打败了全国各路反王,结束了中国大地各地分割的局面,建立了一个开明的,先进的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

其三,他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道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而且在社会治安和反腐败方面更是取得空前的成绩,令后人肃然起敬。

其四,在伟大的领袖李世民的领导下,英勇的大唐人民浴血奋战,消灭了当时的邪恶的超级大国**,使边关稳定,让李世民获得了天可汗的名号。这也是其伟大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就算英明如汉武帝者也只能望其项背。

其五,他确立了大唐帝国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让周边诸国俯首称臣,纷纷赶来长安朝拜,与大唐帝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他让中国人民在世界昂首挺胸的活着,美名流传至今,现在所有国外还到处保留着的唐人街就是明证。

当然是人都是有缺点的,李二也不例外,他的英明后面黑暗的一边也不少。杀兄夺位,占弟老婆。晚年变的固执和偏信,再也听不进不同意见,迷恋长生不老,迷恋金石丹药,误入歧途。或许还得加个好大喜功东征高丽,劳民伤财无功而返,再来个选错接班人。

不过借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有缺点的战士依然还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还是苍蝇。”而且。。而且你翻开中国古代的历史一看,你会知道在中国古代那种氛围和社会制度下李二的那些黑暗的一面根本就不是问题,历史上这样的人俯首拾地比比皆是。就连那些评价过李二不是的人自己晚年干的事情也不比李二好到那里去。

站在历史的肩上来看历史,这些只是一个社会制度和文化氛围的必然产物,不能怨在李二身上。李二晚年的转变那也是有一些原因的:其一作为一个人,自己治理的国家建设和经济建设已经取的巨大成就,难免就有些飘飘然,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有些小骄傲也正常。其二更年期的提前到来,子女的不顺心,加上晚年的多病,服食丹药的放纵,改变了他的某些性格和秉性,让他难以保持清醒的头脑。

其三这个原因最关键了,男女魏征的去世对李二的打击最大,女魏征他老婆长孙皇后的去世,让他开始觉得寂寞放纵起来,才导致武女皇的入宫以及后来一系列的事情。魏征等谏官的去世让他失去了自己的镜子,再也看不到自己不足的一面。但是综合起来,就算有了这些黑暗一面的李二依然是一个伟大的皇帝。

不过这些都是按他对这个国家对社会的贡献,李好不是伟人也不是什么史学家,他看李二的出发点自然不是从他的成就来看。他是一个黑牌医生也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看李二自然会从李二身边人的关系来看。从这点来看,李二是个非常非常悲剧的人,整个大唐历史上的一号悲剧男他当之无愧,他的一生就是一场悲剧。

首先从他和他的兄弟关系来讲,一场玄武门之变让他背上了杀兄弑弟逼父的恶名,但是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李二不杀兄弑弟逼父的话,那么最后的结局就是他自己难逃一死。这是一场悲剧,这个悲剧怨不了李二,这是我们那些狗屁的古之贤人留下的立嫡不立贤的狗屁理论祸害的。

然后就是他的子女教育问题,这家伙除了对长孙皇后的感情很真,对其他的女人基本都是穿了裤子就不管事的家伙。所以对其他的子女也就没那么上心,这就导致了他还没死就蹦出几个不省心的家伙出来,齐王李佑,羔羊同志等扯起了大旗来挑战李二的教育权威起来。

接着就是他的接班人的问题,这一点李好特别的讨厌李二。尼妈的你自己都是一个立嫡不立贤的狗屁理论受害者,到了自己选接班人的时候他一样跳入了这个火坑,这个火坑比他老爸的那个火坑太多了。他这一跳不仅给自己带了一个大大的绿帽子还把自己的子孙后代差不多全部送进了地府。

所以这里给他带上大唐第一号悲剧男的帽子并不为过,他一生的辉煌都无法掩饰的是他兄弟子女都因为他的原因被杀的差不多了,甚至还短暂的断送了他创造的盛世大唐,给他的子孙后代留下无穷的隐患,他是一个悲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