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冒牌书生-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者听了我们的要求,愁容满面地再次回去请示多尔衮。

这时,高第满脸喜色地登上城楼,远远地就高声笑道:“禀报二位总督,咱们这回可算是扬眉吐气了,打了个大胜仗。”

“哦?战果如何?”我回过头来,微笑道。

高第翻着一本册子,喜气洋洋地说:“刚才清点了一下战场,咱们在城内共杀死满清兵五千二百三十九人,俘虏满清兵七千一百四十五人,共计一万二千三百八十四人。这还仅仅是城内,未算上城外死亡的清兵人数,要是加起来,一万五、六恐怕都打不住。”

我一听,心里乐开了一朵喇叭花,嘴角不自禁地咧了开来。洪承畴却比我深沉得多,沉声问道:“我军伤亡如何?”

高第一愣,半晌才道:“大约有……数千人吧,先清点满清兵去了,自己人的伤亡,却还没清点完。”

洪承畴皱了皱眉:“我军伤亡尚未清点完,哪方伤亡更重还未可知,何来大胜仗一说?快去把人数算清了,再来禀报!”

高第顿时象被抽了一鞭子屁股的马儿一样,飞快地往城楼下跑去。

我失笑道:“洪老哥,高第好歹也是个总兵,你太不给他面子了吧?”

洪承畴又皱了皱眉头,凑近我轻声说:“李老弟,我给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吧,高第这人,我历来不喜,他不过是个阉党罢了,十分保守和怯懦,缺少豪气。天启五年,高第经略辽东后,认为关外不可守,要撤掉宁远、前屯、大凌河三城,将关外军民全迁入关内。袁崇焕宁死不撤,高第受阻,却仍然遂撤掉了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塔山、杏山等城堡,丢失粟米十十余万担,强迫军民入关,闹得死亡载道、哭声震野、军心动摇。

后来袁崇焕在关外带军镇守宁远孤城,苦守城池,然后出奇制胜,炮击清兵,炸伤努尔哈赤,取得宁远大捷,最终让努尔哈赤丢了性命,之后袁崇焕又恢复锦州等地防守,保住了辽东一大片土地。要是袁崇焕不来那一手,山海关恐怕早就破了,我大明也就危险至极了。说来说去,还是这高第中看不中用,若他有袁崇焕一半英雄,辽东早就不是这情形了。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你可得看清了高第这人,不能把什么都托付给他。”

我对袁崇焕的事迹还是略有所知的,却不知高第这么龌龊,一听之下,不由得心头火起,骂道:“想不到这高第人模狗样的,却这般窝囊。他居然能安安稳稳地在这山海关总兵位置上坐这么多年,真是怪事,你怎么不早点把他给换了?却可惜了袁崇焕,竟被皇太极的反间计给害死了。”

洪承畴微叹道:“唉,老弟,袁崇焕之死并非反间计那么简单,这里面的机关挺复杂,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至于高第,也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他树大根深,行事风格又挺得皇上中意,我又能拿他有什么办法?只好将就着用了。”

“你是说,皇上以前也喜欢防守,不敢与清兵硬碰硬?”我若有所悟。

洪承畴正色道:“我可什么都没说。这些话,可不是咱们做臣子的能说的。”

一个时辰后,高第满头大汗地跑来,把统计结果送到我们手上:“我军共阵亡四千六百七十三人,伤者二千余人。”

洪承畴终于松了口大气:“万幸,我军伤亡小于满清兵,一次歼敌俘敌过万,自伤四千多,可算是大捷了,咱们可以发战报了。”

高第满脸喜色地问:“洪总督,你看这战报怎么发?这清兵的伤亡数上,要不要依照惯例,添上个万把两万?”

我顿时被高第的话吓了一大跳。

第三卷 惊涛拍岸 第八十七章 酒后怪梦

洪承畴皱了皱眉:“本是大捷,何来增添杀敌人数之说?这又是哪来的惯例?”

高第碰了一鼻子灰,讪讪地说:“洪大人,你老又在装糊涂了吧?为了鼓舞军心、振奋民心,咱们明军打了仗后,哪回不多少虚报些杀敌人数?咱们多报些,皇上一高兴,封赏自然也多些,这可也是为二位大人着想啊。”

洪承畴捋了捋胡须,沉吟不语,却拿眼瞅了瞅我。

我心里颇为鄙视高第,脸上却微微一笑,顺着高第的意思说道:“高大人,我可听说过,咱们明军曾杀了五十个清兵,自损三百,就按杀敌一千五百报上朝廷,称为大捷。州府和兵部明知有假,也不深究,照样一层层呈报上去,然后皇上龙颜大悦,大家都升官发财,这就叫,花花轿子人抬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官。咱们若是把此次杀敌数报个四万上去,皇上心里准得乐开花,咱们升官发财也是跑不掉的,尤其是你高大人,升官就在眼前呐。”

高第立即眉开眼笑:“哪里哪里,功劳都是二位大人的,哪轮得到我高某?洪大人久经沙城,位高权重,是我大明栋梁之臣;李大人年纪虽轻,却深谙为官之道,前途必定无量。只是二位大人升官发财之际,也莫忘提携小弟一把。”

洪承畴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瞥了我一眼,又厌恶地看了高第一眼。

我呵呵一笑,接着说道:“刚才那故事还有点后文,上面要看清兵人头,官军就交了一千多人头上去,那当然是老百姓的人头,官军打仗辛苦了,自然要拿老百姓出出气,抢点烧点杀点,伤天害理完了,功劳也占点,财也发点。”

高第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了:“咳咳,这些兵是有些不象话。”

我感叹道:“难怪老百姓都说——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这官军,可比流贼厉害多了。这叫有些不象话吗?这叫畜牲!如果是我的部下,我就挖一个坑,把他们全活埋了。”

高第的脸上挂不住了,讪讪道:“那只是少数人,我高第的手下,是不会这样做的。”

洪承畴的嘴角顿时露出一丝微笑,饶有兴味地看着我。

我又叹了口气:“我也想报杀敌四万,不过这满清兵总共才十万,今天四万,明天四万,打完几场仗,恐怕这杀敌数都上四十万了,皇上不是傻子,心里能不清楚吗?再说了,谎报军情这种事,自然会影响朝廷的判断力,认为清兵战斗力不行,而且只剩六万了,决策自然就会失误,如果因此误了大事,你高大人,能担得起这个担子吗?说小了,这叫谎报军情,说大了,这可是欺君之罪呐。洪大人,你说呢?”

洪承畴只说了一个字:“嘿!”

高第的额头上顿时冒出了冷汗:“下官刚才纯属玩笑。这谎报军情之事,别的军队喜欢做,我高第是从来不做的。这城外清兵死亡人数,眼下正在统计,估计有二、三千左右。咱们等这一笔计算清楚了,就按实数上报朝廷吧。”

我和洪承畴对视一眼,微笑不语。

高第赶紧把话题扯开来,说了些闲话,然后忽然说道:“二位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要请教一番。我明朝历来一地只有一个总督,怎么这次辽东之地,既有洪大人这蓟辽总督,又有李大人这征北总督?”

喝,高第这厮,居然公然挑拨离间起来了,这不是报复我,让我和洪承畴PK谁当辽东老大吗?

洪承畴皱了皱眉:“皇上这样安排,自然有皇上的考虑,你不必多问。”

“哎,和高大人说清楚也是有必要的嘛。”我摆了摆手,“我们李家军,是来配合洪大人征讨满清人的。咱们来辽东嘛,只管打仗,城池还是由洪大人守。再说了,我们可不只是打辽东,打完辽东,还得向北方打到黑龙江去,然后再打北方的蒙古,把皇太极的老窝给端了,那才叫真正的征北。这就是皇上为什么不封我为征东总督,而是封我为征北总督的原因。”

高第吸了口冷气,半晌才吃吃地说:“皇上的心思还真大。”

洪承畴却面有忧色:“征蒙古一说,洪某也是今天才听到,总算是解了心中的一个疑惑。不过,李大人,饭得一口一口地吃,可不能指望一口吃成个胖子,清兵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能不能最终保住山海关,保住咱们大明的江山,还有些难说;打到盛京去,就更难了。至于蒙古,我明太祖八征漠北,也只是打了几场胜仗,并未灭掉元兵余部。我看,咱们还是脚踏实地一点的好,骄兵必败。”

我握了握拳头,转身望向东方,坚定地说:“会有那一天的,你们等着看吧。我不是骄傲,而是清醒。”

随后我们统计完城外清兵的死亡人数,共为2107人。我们把歼敌7346人、俘敌7145人,合计14491人的战果编了个战报,令人骑快马往朝廷报送,务必春节前送到,让朝廷过一个开心年。本来依照惯例,对抓获的清兵大将,我们是要立即押送往朝廷处置的,但我把阿济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