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秘密档案-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出来的华沙举行阅兵式。甚至即使波兰师的组建工作耽搁了下来,这对开始进攻的日期也没有丝毫的影响。很可能,此事在7月初准备进攻德国的计划中所占的分量,就相当于1939年11月下旬准备进攻芬兰的计划中的分量。在这一刻,部队本应该接到战斗命令并开始向将要发起进攻的战区隐蔽靠拢。
  在6月22日前的那最后几天,军队的政治工作人员在宣传方针上有了根本的转变。这还是从斯大林于1941年5月5日在为军校毕业生举行的克里姆林宫传统招待会上的发言开始的。朱可夫在回忆录中这样阐述了它的内容:
  斯大林首先祝贺毕业生结束学业,接着谈到军队近年来发生的变化。他说,同志们,你们在三四年前离开部队,现在回去将会认不出来了。红军远不是几年前的那个样子了。我们建成了一支新的军队,为它装备了现代化的军事技术。我们的坦克、飞机和大炮已经完全发生改观了。你们回到部队时,将会看到许多新的东西……
  你们从首都回到部队,红军指战员会问你们:现在情况怎么样?法国为什么失败?为什么英国打败仗,德国却打胜仗?德国军队真的不可战胜吗?
  德国的军事思想在进步。军队装备了最新的技术兵器,掌握了新的作战方法,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德国有一支技术上、编制上都更具优势的军队,这是事实。但是,德国人认为他们的军队是一支理想化的、不可战胜的军队,这却是毫无根据的。不可战胜的军队是不存在的。德国在进行侵略和掠夺战争的口号下,妄想征服其他国家,妄想奴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野心,是不会得逞的。
  军人被人瞧不起
  在谈到德国在欧洲取得军事胜利的原因时,斯大林讲了某些国家在对待军队问题上的态度,那里对军队缺乏应有的关心,对军队缺乏道义上的支持。这样,就出现了一种腐蚀军队的新的坏风气军人被人瞧不起。而军队是应当受到人民和政府的极大关心和热爱的,这是军队的最大精神力量的源泉。对军队应当爱护备至。
  军事学校只能而且必须广泛运用现代战争的经验,以新式技术来训练指挥干部。斯大林简要地叙述了炮兵、坦克兵、航空兵、骑兵、通信兵和步兵在战争中的任务以后,强调指出,必须对我们的宣传鼓动工作和出版工作进行改革。为了搞好战备,不仅要有一支现代化的军队,还要做好政治方面的准备工作。
  根据档案里所保存的有关斯大林发言的上下文来判断,朱可夫对它的描述大体上是可信的。16但是,由于书刊检查机关的缘由,元帅不得不删去了某些重要的情节,即涉及红军所发动的进攻战的情况和把德国看成苏联潜在的敌人的情况。还在1944年时,就出现了原来的罗马尼亚驻莫斯科公使格里戈尔·哈芬克所写的回忆录。在回忆录中他很肯定地说,斯大林对军校毕业生的发言中,称赞了红军的英雄主义的战斗精神,并强调指出,苏联士兵不应该只局限于防御问题的解决,而应该准备在与那些妄图争夺世界霸权的国家(这里的意思指的是德国)的冲突中显示自己的进攻才能。据当时在场的К。谢苗诺夫提供的资料看,这样的提纲是存在的。
  而根据作家弗谢沃洛德·维什涅夫斯基的记录,斯大林是这样说的:〃在反对德国的阵线中,我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1914年到1918年期间,我们的加入注定了德国的失败……苏联正在发展自己的力量……欧洲没有资源,可是美国和苏联有。这些和平的力量就决定了斗争的结果。〃与此同时,领袖还直接指出,德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接下来的欢迎宴会上,当坦克部队的一位少将提出为斯大林的和平外交政策干杯时,斯大林很有说服力地反驳道:〃请允许我做一下修正。和平外交政策确实保障了我们国家的和平。采取和平政策是一件好事。我们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防御路线,直到我们用新武器装备了军队,并用现代化的战斗手段武装了军队。而现在,我们已经对军队进行了改造,并提供了现代化的战斗技术装备,我们已经变得强大起来了,现在,应该把我们的军事政治思想转到进攻的军事行动上来。我们必须用进攻的精神来调整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宣传和鼓动工作,以及我们的出版业。红军是一支现代化的军队,而现代化的军队是进攻的军队。〃
  军队宣传工作的改革表现在《关于近期政治宣传工作的任务》这一指令的草案中。1941年6月4日,总军事委员会对它进行了讨论,而6月20日,确定以它为蓝本,对它进行修正后发往各部队。在这份指令中,明确指出:〃战争直逼我国边境。每时每刻帝国主义都有可能向苏联发起进攻,我们应该做好准备,用自己的进攻军事行动(暗指先发制人进攻的5月计划。作者按)去制止敌人的进攻……军事行动的经验告诉我们,防御战略在摩托化部队占优势的情况下收效甚微,并且终将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对付德国必须采取这种有强大的技术装备支援的进攻战略。红军全体指挥人员的任务就是,研究现代战争的经验,并把它运用到我们战士的训练中去。红军各兵种的整个训练过程要牢牢贯穿进攻精神这条主线。〃
  〃德国军队还没有遇到与它实力相当的对手,实力相当不仅指部队的人数,还包括他们的技术装备和战斗能力。但是,这种会面已经为时不远了。〃
  在德军中类似的宣传方针也传达到了每一个战士,时间是6月21日晚上,正是入侵苏联的前夜。比如,德军第102步兵师的列兵К。弗兰克在1941年7月10日写给家里的信中叙述道:〃……6月4日我们团开始行军。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去哪儿。开始,告诉我们说是去波兰,然后又说是去东普鲁士。但是,6月19日我们到了苏联边境。我们每个人都开始问,我们到这儿来干什么?开始回答我们说,我们在苏联上车,然后去伊拉克,为的是和苏联人一起打败英国人……6月21日晚上大约8点钟,组织全连政治学习。我们的连长谈到了对英战争的进程和国际局势,然后开始说起我们在苏联边境的任务。学习快结束时,我们的大尉才开始讲起了正题。他说:'同志们!苏联计划在7月18日进攻我们的祖国。因为我们的元首以及元首所采取的英明而又有远见卓识的政策,所以,我们不准备等到敌人发起进攻,我们要先向他们发起进攻……'〃
  芬兰战争的重大意义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在日记中写道:〃6月21日(1941年。作者按),我被叫到无线电广播委员会,并且让我写两首反法西斯的歌曲。于是我感到,实际上我们大家都在等待着的那场战争,离我们已经很近了。〃战后,他这样解释这段话:〃在那天晚上,诗人们都被召集到无线电广播委员会写反法西斯的歌曲,发生了一件很特别的事,有一个投诚者阿尔弗雷德·利斯科夫越过西南边境向我们报告了德国人进攻的时间。接着,又发生了一些最平常不过的事收到了几个边境军区司令部的例行侦察报告。〃根据西蒙诺夫的说法我们可以知道,斯大林和铁木辛哥直到6月21日晚上尽管从边境传来令人不安的报告,他们还是没有决定向部队下达做好战斗准备的命令,而且关心的是如何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反法西斯作品的创作。难道,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和他的同志们被召集到无线电广播委员会,这也属于这一天之前很早就制订好的进攻德国计划中的一部分吗?这一计划需要相应的宣传保障,是不是也包括这些歌曲?这个假设是不是也太没有逻辑了?
  斯大林清楚地知道,红军在部队总人数上较法西斯德国有优势,苏联的坦克和飞机也要比敌人多得多,所以,他们便在数量上占了优势。从未在部队服过役(如果不算革命前在预备役团里短暂地待过一阵儿)的〃克里姆林宫的山民〃便深信不疑,红军指战员们在战斗能力上也一定不比德军官兵差。而这正是一个致命的误解。海军上将Н。Г。库兹涅佐夫在1966年出版的第1版回忆录《前夜》中写道:〃斯大林把我们武装力量的战斗准备工作估计得过高。在完全准确地了解了最新式飞机的数量后根据他的指示全部部署在边境军区的飞机场上,他以为,只要战斗一打响,这些飞机随时可以起飞并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当他得知,我们的飞机还没有来得及起飞,就直接被消灭在飞机场上时,简直目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