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历法,奖励翻译西欧著作。甚至在社会生活方面也提倡学习西
欧。⑤提倡生活习惯西欧化' 此句板书' 。如下令禁止留胡须、穿

长袍,甚至不惜采取强制手段。彼得曾亲手剪掉一些大贵族的长胡
子,派人撕掉一些贵族穿的长逾膝下的长袍。除了课本讲述的五项
改革外,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改革,即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这
就是完备和改进了整套国家机构,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废除了旧
贵族的政治特权,打破某些等级限制而破格选拔了一批出身低微的
有用人才。如小贩、马夫出身的缅什科夫被任为陆军元帅,放猪出
身的雅古任斯基被任为第一任总检察长,店员出身的犹太人沙菲洛
夫被任为副外交大臣等。
彼得一世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场剧烈的政治斗争。改革
触犯了一些大贵族和教士的利益,他们组织阴谋集团破坏改革,还
煽动彼得的儿子亚历克赛逃出国外,借助外力,准备发动叛乱。彼
得毫不留情地把儿子引渡回国,毅然将他交付法庭,以叛国罪处以
死刑,保证了改革的继续进行。
最后大家来分析一下彼得一世改革的后果。
'板书:后果'

生:彼得一世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强了军事力量,巩固了贵族地
主和商人的国家,为沙皇俄国的进一步侵略扩张创造了物质条件。

师:对。前三句讲的是国内影响,包括经济、军事、政治三方面。后一
句讲的是对外影响。其实,改革与对外侵略扩张并不是前后进行、
分开进行的,而是同时进行、交叉进行的。同学们只要联系下面侵
略扩张这一目的内容,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改革开始于何时?

生:1698 年考察回国后开始。

师:那未俄国对瑞典的北方战争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生:' 阅读课文第二目内容后发言' 1700 年。

师:对。这就是说,彼得一世考察回国后,一边立即开始改革,一边又
立即着手对瑞典的作战准备。第三年即1700 年,俄国向瑞典宣战,
北方战争爆发。' 在黑板上挂一幅放大的《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
(1689—1796)》的地图,并指出瑞典位置。' 可是战争初期的战
况又如何呢?

生:同一年,瑞典军队在纳瓦尔打败了俄国军队。' 教师指地图'

师:纳尔瓦一战,俄军不只是打败,而且是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这就
暴露了当时俄国的落后性。彼得发动北方战争的目的是夺取波罗的
海的出海品。马克思认为彼得“全部事业都以征服波罗的海沿岸为
转移”,把这次战争称为“彼得大帝的战争”。彼得是决不因为战
败而放弃向波罗的海扩张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吸取教训,加
速了改革的进行。他立即改组军队,实行征兵制,不断补充兵源,
下令征收教堂铜钟以弥补大炮的损失。经过一年准备,俄国再次向
瑞典发起进攻,1703 年攻占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涅瓦河口地区。彼得
立即在那里修筑要塞,着手建造新都彼得堡。建造新都是北方战争
中的一个战略性部署,又是改革中的一项重大措施。彼得在北方战
争初步胜利后,进一步实施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如改进军事装备;
建立各类军事学校培训军官;逐步建立和加强新式陆军和海军。这
些改革措施,对后来战局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生:使俄军在1709 年波尔塔瓦会战中' 教师指地图' 取得了决定性的


胜利。

师:答得好!正是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保证了波尔塔瓦会战的胜利,成为
北方战争的转折点,这是一;二,又是依靠在改革中建立起来的俄
国海军,先后于1714 年和1720 年两次打败并彻底摧毁了瑞典舰
队。从此俄国舰队成为波罗的海最强的舰队。1721 年,北方战争以
俄国取得最后胜利而告终。以上事实说明,彼得一世的改革同对外
战争是交叉进行、互为因果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扩张;对外战争
的失利暴露了俄国的落后性,促使改革加速进行;改革增强了国
力,又保证了对外战争的胜利,并为今后进一步侵略扩张创造了物
质条件。下面大家再联系改革的背景以及改革后俄国在当时世界格
局中地位的变化来分析一下这次改革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稍停,进一步问' 改革前俄国同西欧相比如何?

生:改革前,俄国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远为落后。

师:那么改革后呢?

生:落后状况有了改变,比过去进了一大步。

师:对。通过改革,俄国终于摆脱了极端落后的状态。另外,俄国原来
是一个内陆国家,现在呢?

生:经过改革和北方战争,打败了北方强国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
口。

师:说得对!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是打开了“朝向欧洲的窗户”,从
此,俄国再也不是一个局处内陆的国家,这对俄国来说,具有极大
的重要性。总起来说,彼得一世改革,摆脱了俄国极端落后的状况,
使俄国一跃而为欧洲强国之一,开始登上了争夺世界霸权的国际舞
台。可以说,彼得一世是俄国历代沙皇中最有作为的一个沙皇。正
因为如此,俄国参政院为彼得一世加上了“全俄罗斯大帝”和“祖
国之父”的尊号。从此,俄国被称为“俄罗斯帝国”,彼得一世被
称为“彼得大帝”。
现在再来分析这次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生:'议论,一时未发言'

师:分析历史事件的实质,就是看这一事件对谁有利,又对谁不利?在
阶级社会里,就是分析对哪个阶级有利,又对哪个阶级不利?或者
说是维护了哪个阶级的利益,又损害了哪个阶级的利益?同学们可
根据本目内容并联系下面两目的内容,它的实质也是不难分析的。

生1:'同学们翻阅课文有关内容,不久发言' 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
的国家,说明改革是为贵族地主和商人利益服务的。

生2:改革不仅没有触及农奴制,而且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生3:在建造新都的10 年中,成千成万的农奴付出了血汗和生命。

师:答得很好!彼得一世改革完全是在农奴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为了
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利益,是为这两个阶级做了很多事情,是巩固和
加强了这两个阶级的国家的统治。对广大农奴来说,不但得不到任
何利益,反而加强了对他们的控制,使俄国农奴制更加巩固和发
展。反而大大加重了对他们的剥削和奴役。改革中除了提高人头税
外,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连农民造烟囱、开窗子、蓄胡子、洗


澡等都要征税,彼得统治期间,国家收入增加了4 倍。农民还要负
担种种国家劳役,如造船、修路、架桥、建筑军事工程、运送军火
等,仅建造新都彼得堡就征发了20 万农奴,其中有10 万人死于过
度劳累和沼气中毒,更有成千上万的农奴死于战场上。这些血淋淋
的事实说明,彼得一世对农民是残酷无情的,彼得改革的“成就”
和对外战争的胜利完全是建筑在千百万农奴的尸骨堆上的。彼得不
只巩固和加强了农奴制度,还空前地强化了君主绝对专制制度,这
对后来俄国的影响是至深的,成为俄国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甚至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也感受到它的影响。
彼得改革是把西方一些先进的东西嫁接到俄国君主专制制度和农
奴制度的肌体上,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这是改革的
历史局限性。但是它毕竟使西欧文明之风吹进了闭塞的俄国,对俄
国的发展又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恩格斯在评论彼得一世时,多次
揭露他的残暴的阶级本质,并痛斥他的侵略行径,但又肯定他是一
位“真正的伟人”。接下去,我们学习课文第二目。

'边讲边板书:二。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
生:'阅读课文'
师:本目课文一开始就提出“沙皇俄国是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为什

么说它是侵略成性呢?请大家联系前面课文内容,分析它侵略成性
的根源何在?
'板书:1。根源'


生:沙皇俄国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国,而莫斯科公国是靠长期兼并周围国

家,才最后形成沙皇俄国的。所以它富于侵略性。
师:说得好!靠兼并起家的历史,养成了它的侵略性。还有呢?
生:伊凡四世由“大公”改称“沙皇”,也说明了它的侵略野心。
师:很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改名,是沙皇侵略野心的大暴露。原来伊

凡三世时,就同东罗马皇室结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