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家-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内容简介

  星月无光兮,萤火为霓。
  山川无木兮,草幔为栖。
  生死离离兮,匆匆荡荡。
  身梦无家兮,魂魄何依?
  ——谨以此书献给中国农民
  一个农民,被迫放下锄头,离开土地和女人,去一个又一个战场厮杀。他见证了中国从三十到六十年代的苦难,遍尝离别、恐惧、绝望的心灵折磨。先打日寇,再打解放军,再赴朝鲜打联合国军。他身经百战,创伤累累,成了名副其实的英雄老兵。战争中,他没有一刻不想回到平静的家乡,但是那个动荡的时代一次又一次将他推向绝望。绝望中,总有那强烈的愿望支持着他继续冲杀,走完回家的路,为了回家,他一次又一次举起自己的枪。
  悲剧就是这样诞生的,放弃荣耀的英雄,始终无家可归。
  《无家》的主人公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农民的缩影,他们没有宏大的理想和抱负,他们没有记在史册上,但是他们同样为我们的民族奉献了一生,虽然最后一无所有……
  向中国曾经苦难的农民兄弟致敬!

  目录

  第一章 离家 …… 3第二章 流血的黄河 …… 15第三章 保卫武汉 …… 27第四章 斗方山 …… 37第五章 松石岭 …… 49第六章 铁血柔情 …… 62第七章 撤退 …… 76第八章 双堆集 …… 91第九章 营救 …… 106第十章 乱世田园 …… 125第十一章 虎贲雄师 …… 143第十二章 血祭孤城 …… 159第十三章 改造 …… 179第十四章 掉转枪头 …… 194第十五章 新生 …… 211第十六章 相煎淮海 …… 226第十七章 回家 ……
  第十八章 跨过鸭绿江 ……
  第十九章 三所里 ……
  第二十章 离去与归来……
  第二十一章 平原乱……
  第二十二章 浮生劫 ……
  第二十三章 到北京去 ……
  第二十四章 青春如火……
  第二十五章 匆匆荡荡……
  后记……

  书评:粗言俗语中的厚重(1)

  无酒无诗的《无家》评论
  第一次知道无家这部小说,大概是两年多前,当时翻看起点的“天地人榜”,发现这部从未听说过的小说竟然跻身天榜。惊讶之余,看了看点击率,却是观者廖廖,一如我极力推崇的《悟空传》、《寻找人类》之流。按照一般规律,这意味着这是部有着相当深度的作品,所以不合起点上众多痴迷YY读者之口味。再看写作状态,显示为连载,本着不看非全本作品免受相思之苦的优良传统,加入收藏后束之高阁。
  数月前找书时,发现它竟然全本了。区区25章50万字竟然写了3年,以网络写手的速度可谓是慢的惊天动地了。记起这是本讲述农民兄弟深重苦难的书,考虑到我工作之余看书无非是为了轻松傻笑一番,实在是没勇气拿这种深刻却沉痛的东西来折磨自己本不坚强的灵魂,于是下载后再次静静地藏之角落。前天看完《黑客传说》后,突然对仙侠奇幻失去了兴趣,迫切想要换换口味。一如大鱼大肉惯了,倒了胃口,需要喝点小米粥一般。在众多待看书籍中选了又选,终于拿起这部《无家》,开了头便无法释卷,直至一气看完。
  纵观全书,当得“厚重”二字。粗言俗语虽多,但处处透着真实。主人公老旦本是一老实巴交的农民,抗战之初被国军抓了壮丁,从武汉会战到常德浴血,再到淮海战役加入解放军。解放后复员未满数月,再次应征奔赴朝鲜,两年后拖残疾之躯返乡。刀光剑影里,多少七尺男儿为国为民为义慷慨赴死,存者百不余一。老旦从一新兵战至团长,起初的100多同袍除了生死不明的连长,竟然个个埋骨异乡甚或骨肉无存。转战万里,为的不过是乡亲的安居乐业。而不出数载,反右风起。为国为民奋战10余载,浑身无处不伤的老旦竟然因为反对村里拿枪逼着乡亲三九天里刨冻土,呕血修那比河还高无水可引的水渠而被划成右派。大跃进、饥荒、四清、文革,于我辈而言只是历史书中轻描淡写的廖廖数语,于亿兆黎民而言却是那一去无回的一条条鲜活生命!虽已深知这段历史,但每次读来仍是出离愤怒,痛感切肤。时间磕磕绊绊地走入1966年,文革开始不久,老旦一家终未能逃脱那芸芸众生之噩运,大儿子朝鲜战场被俘,生死不明;二儿子奋发读书,考上北京法律学院,又凭努力从一初入城市的乡下青年成为学生领袖,却终因保护校中一众“牛鬼蛇神”与出身右派家庭的女友而葬身火海;辛苦一生的老伴翠儿为维护老旦最后的尊严,舍身将一造反派撞下高台,悲壮身死;而老旦,则埋葬了妻子,在升腾的朝阳中,身被勋章,手扶柴刀,走向那两乡三社汇聚而来的数万批斗大军。
  掩卷长叹,惊百万将士舍身忘死之壮烈,悲无数英灵魂魄无家之凄凉,恨三两“领袖”贪权寻衅之无耻!数十年之腥风血雨、千百夜之凄风冷雨,千村万落未余下寡妇孤儿,壮丽山河只落得血迹斑斑,究其根本,不得不再论人性:人性有善。多少如老旦般不识大字,不懂大势之平民百姓,为国家抵御外侮,为妻儿吃饱穿暖,为兄弟挣扎求存,而迎弹被刀,义无反顾。到头来却因阵营不同,不着史笔,甚至被贴上贪生怕死、腐败无能之标签。那些衣衫褴缕,默对苦难的底层民众,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折之脊梁!人性有恶,那些所谓的伟大领袖、革命家、党国的卓越领导人,为了一己之私,贪权争利,视万千苍生如蝼蚁,打着某某主义、某某思想的大旗,今天一运动,明日一纠风,为打倒昔日手足,用千万人鲜血,书写自己的“政治正确”!此等人偏偏名传青史,百般颂扬。善恶如此,如何不叫人扼腕冲冠!
  辗转难眠,披衣复起,谨以一首《满江红》,悼华夏先烈之无数英魂。
  极目山河,千万里,多少繁华。
  忆当年,狼烟处处,金鼓交加。
  武汉城外刀似电,三所里前血如花。
  十五年,纵横天涯远,任豪侠。
  胡虏尽,敛征伐。愿归乡,种桑麻。
  眼望尽,廖落孤坟栖鸦。
  泉路英魂犹未远,阋墙屠刀已出匣。
  孤灯里,白发独拾酒,何处家?
  无酒无诗

  书评:我们依然无家

  文/《商务周刊》主编 高昱
  多有论者指出,中华自汉唐之后少有尚武精神,总是到了亡国灭种的最危险时刻,每个人才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居安而不思危,忘记以武止戈的朴素哲理,用这个原因来概括中华民族的历史悲剧,大抵不算是错。但河南农民老旦不会去想这些问题。日本人入侵中国,他是被国军拉了壮丁才走上保家卫国的道路,从抗日战争、内战到朝鲜战争,他对战争的目的只有一个理解贯穿始终:早点打完仗,回老家好好跟翠儿过日子。
  没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有的只是“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哀恸,没有收拾旧山河的壮志,有的只是身比鸿毛轻的迷茫。在一个战乱的时代,老旦不得不时时把枪指向敌人;等他终于拖着残躯回归乡里,命运却又把枪指向了这位百战英雄。
  不求万户侯,不言千金裘,只想一个安稳的家,这是多么卑微的人生希望。但战场上不死的老兵,拿着柴刀在公社造反派面前轰然倒下,他倒在了翠儿的葬身之处。英雄家破人忘。
  这样的历史悲剧又该以怎样的哲理来概括解释?
  自从10多年前看过余华的《活着》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我始终不敢再看第二遍。在这个丛林世界里,一地鸡毛的小人物本来就是卑微的,但我们居然还有这样的时代,连最卑微的尊严都遭到反复践踏,直至让人将心中的恶赤裸裸展露出来,只是为了活着。每个人都有丑陋的一面,这是事实,但每个人又都有温暖的一面,如果我们只沉浸于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的痛感,我不相信人吃人的悲剧会因此得以避免。相反,我以为,正是因为对他人的不信任,无休止的寻找敌人和继续革命,可耻地夺去了老旦们魂魄归依的家。
  《无家》我读了两遍,第一遍是在网络上随着作者的每次更新,作为战争小说来读,第二遍是捧着完整的打印稿,作为伤痕小说来读。第一遍我为大风疾笑,第二遍我为无家黯伤,然而,真到了受命做评的时候,我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该说的早就有人说过了。
  如果不是山西黑窑奴工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